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文复习提纲(2)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文复习提纲二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起止时间:1954——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4、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2)时间:1956年

  (3)内容:

  ①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主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2)时间:1958年

  (3)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3、“左”倾错误泛滥

  (1)原因:

  ①对国情认识不足;

  ②缺乏建设经验;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5、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取得的成就:

  (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意义: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2)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3)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就和失误?结合史实说明。

  (1)成就: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1961年春,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2)失误: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

  第7课 ““””的十年

  1、“”的原因:毛泽东错误的估计形势;‚野心家的利用;ƒ个人崇拜

  2、实质:左倾错误严重扩大到政治领域,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2、起止时间:1966——1976年

  3、开始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

  4、指挥机构:“中央“”小组”

  5、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6、过程:对刘少奇、邓小平进行了错误的斗争,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67年2月前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7、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的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8、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在周恩来、邓小平的主持下,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以江青为着的“_”使全国再度陷入混乱。

  9、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人民悼念周恩来,掀起被_镇压四五运动。

  10、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

  11、“”造成的危害:造成社会混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ƒ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2、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ƒ反对个人崇拜;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两个凡是”:华国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思想

  2、背景:

  ①人们要求纠正““””的错误。

  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3、时间:1978年底

  4、内容:

  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使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制建设的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文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完整版

2.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文复习资料

3.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4.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文复习提纲

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260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