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

  按单元的顺序复习可以更有效地巩固知识点,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要上升,冷空气要下降。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 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15、夏天,自来水管外有时凝结有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凝结成的水珠。

  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降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样)就不会下降了。

  4、水银温度计一般由(水银、外壳和刻度)三部分构成。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1、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2 伽利略酒精温度计 传导不依靠介质斐迪南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25、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26、冰箱后面的散热板漆成黑色,是为了冰箱(散热快).

  27、水蒸发的快慢与被蒸发的水的(面积)有关。

  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不会有声音。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以说,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送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即:

  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 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281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