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归纳(2)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归纳(2)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归纳

  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的《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的《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3.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4.科举制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炀帝时期)

  5.文学和艺术

  (1)鲁迅代表作有白话文《狂人日记》《孔乙已》

  (2)以画马而著称的画家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

  (3)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4)冼星海的代表作是以抗日为主题的《黄河大合唱》

  初中历史单选题解题技巧

  1.表述型选择题

  也称肯定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主要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例1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法西斯党建立

  B.纳粹党建立

  C.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

  D.德国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例2 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破解法:这类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测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小,但需要具备较扎实的基本功。可以把考点和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梳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命中率。

  2.否定型选择题

  亦称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例1 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例2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破解法:除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之外,这类题有时还需要如下功夫:

  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3.因果型选择题

  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处死了专制国王

  B.创立了议会民主制度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1649年建立共和国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破解法: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4.比较型选择题

  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例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 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破解法: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区分需要比较的各个事件的共性和个性。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5.组合型选择题

  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

  例 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破解法:

  ①肯定筛选法(选基法)是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②否定筛选法(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猜你喜欢:

1.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整理

2.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3.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梳理

4.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5.初二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382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