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编写新的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编写新的高中物理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编写新的高中物理

  物理教学论课程是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或必选)课,也是培养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中学物理教学能力的理论性课程。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编写新的高中物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篇一

  一、当前我国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广技术技能被提上了一个的新高度,职业高中也迎来了发展改革的新契机。虽然部分学校能够把握机遇,完善物理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但总体上看,我国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很多职高的物理教师仍以课本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的关注,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更损害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意识薄弱,自主学习物理学科课内外知识的能力下降,以消极的态度应付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二、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物理课堂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相比,内容较为抽象,不仅学习难度大,也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与抵触,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教学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动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强化学生对生活化了的物理知识的直观感受。此外,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以敏锐的物理眼光与创造性的物理思维观照周围世界,再将已有的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探究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会采取物理实验、社会调研等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因而也就同步训练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在职业高中物理课堂引入生活物理现象的有效措施

  (一)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导入新课

  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物理课堂的教学气氛,有效衔接新旧知识,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一堂课的导入内容,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例如,在讲解光现象时,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设置手影游戏环节,使学生直观地体验影子的形成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从而引出“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教学内容;再如,为讲解“惯性”这一抽象概念,教师可以公交车的急刹车为例导入新课,通过分析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倾倒的生活场景,引发出惯性的表现这一教学内容。

  (二)以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强化知识

  抽象的物理概念不利于学生记忆,对此,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巩固知识、夯实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往往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经历与经验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不仅促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次的反思、整理与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多思多问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气体的压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其为自行车车胎打气的过程,通过分析车胎随充入气体的增多变硬这一现象,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的理解与记忆。

  (三)鼓励学生自主调研和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阶段自然科学与社会生产的飞速跃进都与物理学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物理为精密科学仪器与高端生产设备的发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体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职高学生要养成发散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够独立自主地以社会调研等有效手段汲取课本以外的知识。职高学校的物理教学内容不应被局限在课本知识与课堂实验的范围内,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扩大自己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进行多领域、多方面的技术素质拓展。我国职业高中的师资力量与普通高中相比较为薄弱,加之中职生的基础较差,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彻底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因此,如何在职业高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职业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反思与改进的关键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篇二

  一、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衔接问题产生之因

  (一)初高中学生心理、思维、记忆上存在的差异

  每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再到死亡这整个过程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特征都会发生变化,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征有所不同.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开始时期,可能还保留着上一个年龄阶段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的特征,但是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结束时期,便开始出现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特征.而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处于两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心理、思维、记忆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物理内容的变化,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适应,从而使得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无法有效地联系起来.

  (二)初高中教材使用的差异

  初高中教材使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物理知识内容不同,初中物理所学的知识都是比较直观的实验现象或者是具体的物体,而高中的物理知识却具有抽象性,因此难度比较大;其次,教材中设计的数学知识不同,初中物理知识的计算一般都是比较简单易算的,而高中物理的计算会运用到许多复杂的公式,并且还易于学生的理解;再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初中教材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在书中插入了许多漫画,使得学生的思维形象具体,而高中一般都是以文字叙述为主;最后,教材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不同.

  (三)初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

  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之中,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跟着教师进行被动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自身的想法.而在高中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除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定义和规律之外,还需要学生对这些概念、定义和规律进行灵活的运用,尤其是对于综合题.对于刚刚踏进高中的学生而言,适应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便难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从而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相脱节.

  二、提高初高中物理可养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在物理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实验,这些实验可以使得枯燥乏味的物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光的衍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两支笔并排,在细缝中对日光灯的衍射条纹进行观察.又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本比较厚的书相互叠压在一起,然后让两个学生用力拉,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很容易,其实不然,当真正拉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想要拉开这两本书很难.

  (二)改进课堂教学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适当的设置一些物理情景,最好是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归纳和总结.例如教师在讲解圆周运动受力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有的学生会认为物体不仅受到了绳子的拉力,而且还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还有的学生会认为物体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会受到力的作用.对此,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消除学生的错误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材新旧知识点的同化与顺应

  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的知识,甚至还有的学生对于物理学习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同时学生在认识新的事物的时候会自然地将其同化,对此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例如在初中物理中电源的电压是恒定的,电阻是无穷大的,电流表是没有阻值的.但是在高中物理中,电源是有内阻的,电压表也是有阻值的等,对于这些相关的知识,教师应该用新的知识代替原有的知识系统,重新构建学生的知识系统.

  (四)初高中物理学习方式上的衔接

  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学生在做物理练习题的时候,会每做一道题便会看一下答案,这种习惯是非常不好的,这样不仅反映出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不牢,而且还体现出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还缺乏自信心.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巩固相关的知识点,根据不同的题型分成几个模块,让学生一个一个模块地完成,每个模块完成后才能参照答案,并对错误的方法进行改正.

  (五)加强初高中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由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所不同,因此使得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存在着很大区别,这主要是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比较少,从而导致了物理教学的可持续性.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物理教师对于他们的物理水平不甚了解,因此对于他们的掌握程度也不太清楚.所以,这就需要初高中物理教师加强交流合作,正确掌握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学之间的区别,从而才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篇三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此,教师的角色非常的复杂,他应该是一个参与者,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的队员之一,但他同时也是引导者,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朝着自己设计的情景里发展的一个领导者。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愿意聆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段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让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而且也可以让教师的引导进行得如鱼得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目的在于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自感”这课时,教师用如下的办法创设教学情境:人能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是多大?(36V)。再拿出三节干电池问:将其串联后人接上去有无感觉?(没有)。紧接着教师将三节电池与几匝线圈(日光灯的镇流器)串联,再请三位学生上去,手牵手与上述电路串联,闭合开关问其有无感觉?(没有),再突然将开关断开,三个学生都感到手一麻———触电了,赶紧松手。学生对此现象感到异常惊奇,想知道三节干电池的电压为什么会触电呢?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的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

  三、借助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知识基于实践,始于观察

  实验是物理课程的突出特点,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物理研究和发展的基础,许多物理问题多是由实验引发的。因而,物理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实验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防止学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想。引导学生不让任何一个现象从自己的眼前溜走,捕捉现象,寻求原因,揭示本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综合讨论寻求规律性的结论。例如,在学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一节时,让学生知道分子很小,其直径的数量级为10的-10次方后。问:以我们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否粗略测定分子的大小?利用什么原理,要测哪些物理量?用到哪些材料和器具?具体步骤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由学生回答总结后得到:可以测定,事先测出油酸的体积V,让油酸在水面上铺成单分子油膜,这测出油膜的面积S,则分子直径d=V/S。之后根据学生要求,每组分发了油酸、小水槽、量筒,同学们准备了水。这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1)用量筒测量油酸太多。(2)油酸滴到水面无法显影。此时,有学生指出:水面有漂浮物可以显影。量多可以用滴管。于是分发爽身粉和滴管。问题又出现:如何测定油膜的面积?思考后提出:画显影的轮廓。如何画?分割成相同的正方形。学生都为找到答案而高兴,可动手的结果比10的-10次方大多了,问题出在哪儿?眼看陷入僵局,我提示:从d=V/S出发分析。有学生想到了:油膜面积太小,追问:可能原因?不是单分子层,接着问:如何克服?几经讨论得出:稀释,至此问题终于解决。

  四、把握好探究的自由度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对于讲授式教学,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但这决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没有教师的导,是种“放羊式”的探究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热闹,学生没有掌握任何东西,或者说至少目前大部分的同学还没有达到这样一种探究水平。相反教师及时、适度介入可以很好控制探究的进程,在探究课题的选择、探究的重点、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教师的指导必须是谨慎的,过分干涉必然会削弱学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还会剥夺学生的自由创造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因此,探究式课堂中教师的“收”和“放”必须做到恰到好处,其中的“度”要教师不断实践、反复揣摩。一般而言探究的自由度和问题的深度、难度有关联。浅显、简单的问题教师引导少一些,学生探究的自由度可以大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可以多一些,自由度小一些,但切忌过分引导,应做到教不越位。通常自由程度越高的探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高,而且耗费的时间也更多,因此,探究的自由度和探究的广度、深度是密切联系的。自由度的大小取定于设计的探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又通过控制自由度,进而控制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把握好自由度,关键在于教师引导的尺度要把握好,引导不到位,学生会显得盲目,引导过于具体,就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成为变相的灌输,因此,教师在介入学生探究过程时,一般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怎样做,或是结果是什么,而是提出一些建议,或者做一下铺垫,让学生受到启发,获得顿悟。把握好了探究的广度,即选好探究点,确定好一节课重点探究问题和环节.要把握好探究的深度,教师就需弄清探究点和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起点之间的距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情况灵活调节探究活动的自由度,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果这三方面做好了,探究的基本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以上三点仅仅是探究式教学实施中需注意的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其他还有需多的因素影响着探究的成效,如把握好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怎样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等,本文仅仅抛砖引玉。高中物理新课程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教材,在新课程的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对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设计的过程是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才能真正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有个性化特色课堂教学,设计出体现自己风格的杰作。
猜你感兴趣:

1.浅谈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2.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集

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4.有关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5.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6.高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301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