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七册课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倔强的小红军》优秀的教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倔强、疲惫、口吻”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语,通过自主读书、感悟,体会小红军的优秀品质。

  片

  教学流程

  一、让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

  二、解题:什么叫“倔强”?老师简介陈赓。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要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小红军的,请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生字要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1)问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学生互评并正音。

  3.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

  4.默读一遍课文,用笔圈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解读陈赓——从配角入手

  1.课件出示:“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2.多读两遍这个句子,你对哪些词语有话要说?

  (学生可能会对“终于”、“只好”等比较关注。)

  3.“终于”说明了什么?(陈赓经过很多次的努力。)

  4.我们来看看陈赓是怎样帮助小红军的?默读3—9节,同桌讨论。

  5.汇报:三次想帮小红军,

  板书:骑马 同行 给青稞面

  6.其实陈赓自己的情况也不好,从哪里可以知道?自由读第二节。

  7.学生汇报。引导抓住关键词:疲惫。问:他为什么会那么疲惫?“荒无人烟”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理解“忍饥挨饿”?

  指导看图,感受陈赓清瘦虚弱的形象。

  小结:陈赓自己已经非常疲惫,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这可以看出什么?板书:关心战士。

  五、细究小红军——体会“倔强”

  1.为什么陈赓第一眼看到小红军就想帮助他?课件出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一段话。多读几遍,说说你的感觉。

  (通过不断的自主读书,引导学生体会小红军自己已经极度虚弱疲惫了。)

  2.即使如此,小红军也没有接受一次陈赓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军是怎样一次次说服陈赓的。

  3.自由读4—6节,说说小红军是怎样告诉陈赓他不需要骑马的。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

  (学生可能会抓住“满不在乎”、“笑”、“挺”等词语进行讨论,先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顺势进行指导。)

  (1)什么叫“满不在乎”?他不在乎什么?(2)他盯着陈赓,可能心里会怎么想?(他年纪那么“大”,身体又那么虚弱,我更年轻,一定可以挨过去的。)(3)他为什么笑?(4)为什么要做一个比赛的姿势?

  板书:不在乎、笑、挺

  4.有感情朗读4—6节,体会小红军的内心。

  5.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7,8两节,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要读出无奈的语气来让学生体会。)问:既然要等同伴,那意味着什么?板书:等同伴

  6.小红军又是如何拒绝青稞面的?指名读第10节。指导:小红军会怎么想?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拉、拍、鼓鼓的

  7.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可以充分一些。

  六、感悟“明白”——升华情感

  1.默读11—14节。思考: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为什么?

  2.汇报,“牙印”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特别让你感动?

  3.想想“穷孩子”可能会是怎样的人?

  4.课件出示:“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全班讨论,他明白了什么?

  总结:他明白了小红军的体力早就不行了,路也走不动了,干粮早就没有了,已经处于极度饥饿、疲惫的状态,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但小红军认为自己年轻,宁愿挨饿受冻,甚至牺牲也不愿拖累别人。

  5.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说些什么呢?

  6.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朗读全文。

  七、学习生字。

  1.同桌互相读准生字,讨论每个生字的写法。

  2.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讨论如何记住每个生字,并独立组两个词。

  (说明:生字词的学习也是中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应教给方法,强调自主学习。)

  八、作业。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我们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庆祝一下。课后去准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下节课开一个“长征故事会”。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的字词。

  (二)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再划分结构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概括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自然段适当归并),划分结构段,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认识“倔强”一词的读音和意思。简介二万五干里长征(参见“资料”)布置预习,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述的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忍饥挨饿”的挨(ái),不要读成“挨家挨户”的“挨”的音。

  “薄嘴唇”的“薄(báo)”不要读成“薄弱”的“薄(bó)”的音,前者多用于口头,后者多用于书面。

  “牛膝骨”的“膝(xī)”不要读成“漆(qī)”的音。

  2.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提行排列的第5~8和9~10对话形式的自然段,可并成两个小段归纳。)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跟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说一块儿走,小红军说要等同伴,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棵面,他说还多呢,陈赓同志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

  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调转马头返回来时,小鬼倒在地上。

  第13自然段: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深深自责,十分悲痛。

  3.引导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想一想,议一议,再解答。

  ①读了课文,看看课题,课文主要写谁?还写了谁?(主要写小红军,还写了陈赓同志)小红军是怎样一个孩子?

  (倔强的孩子)

  “倔强”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性情刚强不屈)

  ②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红军倔强的事实,哪些自然段写了陈赓同志发现小红军牺牲和他的自责、悲痛?(不解答,供分段考虑)

  ③开头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陈赓同志“深情”地谈起的“一件事”。“深情”是什么意思?

  (感情深厚)

  “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

  (二万五千里长征时)

  发生在什么地点?

  (荒芜人烟的草地)

  ④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和提示,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讨论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l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过一件往事。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他一块儿走。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

  第三段(第10~15自然段):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头找小红军,他已经牺牲了。陈赓同志深深地自责。

  ⑤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自己归纳,再小组(或同桌)议论,最后课堂解答,订正:

  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要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走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自己。

  ⑥让学生比较:三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是的,但不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减地照抄原句。要去掉重复的词语,该合并的合并,该更换的更换,达到简括扼要的目的。

  4.再学习一种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四个要素,再归纳组织:

  时间:长征中

  地点:草地

  人物:陈赓和小红军

  做了什么:陈赓要帮助掉队的小红军,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离开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地责怪自己。

  5.小结:用归纳法和抓四要素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再通读一篇课文。

35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