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有哪些

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有哪些

  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教师是怎么体现辛勤的呢?教师的辛勤体现在: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提前备好课,做好教案设计,一起去看看教师的劳动成果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热值的概念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

  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初步渗透探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具学具

  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汽油机模型、火柴、金属网等。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拿出小汽车模型(各人自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小汽车等机器的“心脏”——热机。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

  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完成一个冲程所用时间是整个周期的四分之一。内燃机的能量来源于燃油燃烧时的化学能。而1 kg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值。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燃烧均无关系。有效利用燃料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一是要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二是要减小热量的损失。

  2.教学互动

  互动1:实验(教科书中图15.4-1),引出内能可做功。

  明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将一部分内能转移给了水,水的内能增加使其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越来越多,对软木塞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将软木塞推出试管口,这就是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由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利用内能可以做功,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互动2: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明确 内燃机的主要特点: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模型,教师并演示汽油机工作中一个周期的四个冲程,引导学生得出: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互动3:燃料的热值。

  明确 教师提出问题:燃料的种类很多,固体燃料有木柴、煤等,液体燃料有汽油、柴油等,气体燃料有煤气、天然气等。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是相同?学生讨论后得出:不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后得出:燃料燃烧的本质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是不同的。物理学中,把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引导学生浏览书上的一些燃料的热值,使他们知道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互动4:有效利用燃料。

  明确 从家用煤炉怎样节能谈起,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然后得出结论:一是要让燃料尽可能燃烧充分;二是要减小热量的散失。

  互动5:学生讨论怎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明确 根据教科书中图15.4-6让学生讨论,内燃机中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能全部用来做功?学习讨论后,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燃料利用率。

  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二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液体对压强的传递。其中帕斯卡定律是流体力学中重要规律之一,主要阐述了液体对压强传递的规律,而液压传动是液体传递压强规律的重要应用,液压传动原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习本节内容主要以压强的知识为基础,同时也为分析托里拆利实验做了铺垫。 本节教学以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事例为基础,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一系列简单而又直观的实验,知道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在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帕斯卡定律。通过演示活动卡P18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帕斯卡定律以及液压传动应用的理解。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关注实验现象,积极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通过视频、图像、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促使由具体感知物理现象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帕斯卡定律。

  (2)知道液体能够传递压强,知道液压传动。

  (3)知道液压传动是液体传递压强规律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和实验,感受探究密闭液体和气体传递压强规律的科学方法。

  (2)通过熟悉的生活事例、有趣的实验、自然界的液压传动,认识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中帕斯卡定律和液压传动的应用,增强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温帕斯卡研究液体传递压强规律的历史,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感悟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帕斯卡定律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塑料袋、水、可乐瓶、帕斯卡球、大小不同的针筒、橡皮管、砝码、小桶、黄沙。

  2、课件:自制PPT幻灯片

  3、录像:帕斯卡原理和液压传动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帕斯卡定律;二是液压传动原理。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上海音乐厅的搬迁和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中钢结构主桁架梁整体卸载所用到的千斤顶的图片为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为何小小的千斤顶能托起如此巨大的重物?”继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教师点拨分层探究,感受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从而形成帕斯卡定律。以帕斯卡定律为基础,通过教师演示和推导演绎得到液压传动的原理。结合课一开始举的事例,巩固帕斯卡定律和液压传动原理。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帕斯卡定律。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由浅入深的、分层次的三个实验得出帕斯卡定律。首先由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卡P17中的活动1,感受液体能够传递压强;然后由教师演示帕斯卡球实验,通过观察了解液体能够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最后,学生根据教师演示测得的数据,利用公式P=F/S和P=ρɡh通过计算推出密闭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强。

  本设计以大量的生活事例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推理分析,归纳得出帕斯卡定律;以液压传动原理为载体,加深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同时感知物理学与我们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以帕斯卡的人物介绍,体验科学家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2、流程图说明

  情境I 图片

  从上海音乐厅的搬迁,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中钢结构主桁架梁整体卸载所用到的千斤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活动I 学生实验

  完成学习活动卡P17中的活动1,感受液体能够传递压强

  活动II 演示实验1

  通过演示帕斯卡球演示实验,知道液体能够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

  活动III 演示实验2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针筒,抽取一样多的水,然后在针头处用橡皮管连接,接着在左边的针筒的活塞上加一个砝码,用刻度尺测出右边针筒内水面上升的高度,最后通过计算推导出密闭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强。

  情境II 图片或视频

  帕斯卡人物的介绍

  活动IV 交流讨论

  在活动III的基础上教师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液压传动原理

  情境III 视频

  千斤顶将小汽车顶起,液压打桩机在打桩等情景引出液压机工作的优点和缺点。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以“鸟巢”建设和音乐厅搬迁用到千斤顶为背景,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得到帕斯卡定律。

  第二环节,以帕斯卡定律为基础,通过演示、讨论得出液压传动原理,并用以解释生活实例。

  七、教案示例

  一、引入

  1、情景:上海音乐厅的搬迁和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中钢结构主桁架梁整体卸载所用到的千斤顶。(图片)

  “鸟巢”

  2、问题:为何小小的千斤顶能托起如此巨大的重物?

  二、新课教学

  上海音乐厅

  3、探究帕斯卡定律

  (1) 学生实验:完成学习活动卡P17中的活动1。

  得出:液体能够传递压强。

  (2)演示实验1:

  步骤一:旋下帕斯卡球,把透明圆筒浸入水中,提起活塞,将

  的下部。然后把帕斯卡球也放进水中,让水自然灌入球,并在水中

  筒上。

  步骤二、用力向下压活塞,使水从球的小孔中向各个方向喷出(如图),说明液体能够把它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注意: 装水时,尽量使球和筒中不要留有气体。

  得出:液体能够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

  (3)演示实验2: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针筒,抽取一样多的水,然后在针头处用橡

  皮管连接,接着在左边的针筒的活塞上加一个重力为G的砝码,并

  用刻度尺测出右边针筒内水面上升的高度h。

  (4)问题讨论:

  ① 重力为G的砝码加在左边活塞上,对左边针筒内液体产生

  压强为多少?

  ② 右边针筒内液面上升h产生的压强为多少?

  得出:密闭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强。

  (5)帕斯卡人物介绍

  (6)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被液体向各个

  方向传递。大量实验还表明:帕斯卡定律同样适用于气体。

  4、帕斯卡定律的应用

  (1)液压传动原理:

  ① 教师演示:学生活动卡P18“思考与讨论”。

  ② 原理:在液压系统的小活塞上施加较小的力,该力对液体产生的压强,由液体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由于大活塞比小活塞的面积大,于是液体就对大活塞产生较大的压力。(如下左图)

  ③ 液压传动的优点:平稳、噪声低、机动灵活、传递动力大。

  ④ 液压传动原理的应用:油压千斤顶、汽车制动系统(如下右图)、挖掘机的工作手臂、消防车上的升降云梯。

  施加的抬升

  的水抽进筒将球旋至h

  三、知识拓展

  5、阅读课本了解“仿生机器人”。

  6、“起重气垫”是地震救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救援工具(如下左图),一个气囊一般可以承担60吨到100吨的重载。用输液袋模拟起重气垫提升重物(如下右图)。

  初中优秀物理教学教案三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概念、符号、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值;

  3、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重点:电流表的使用。

  难点:能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并能准确读数。

  预习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点:电流的概念,符号、单位;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连接方法及读数要求。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预习案完成时间15分钟。

  Ⅰ.知识准备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_________经过用电器流向_____________。

  Ⅱ.教材助读

  1、 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是因为有____________持续流过小灯泡。同一个小灯泡接在不同的电路中,明、暗不同,这是因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的__________不同。

  2、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

  3、比安培小的电流单位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mA=__________A;1uA=____________A。

  4、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为_________ uA,等于_________A;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__________A=___________mA.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_______A;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________A。

  5、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叫做___________,在电路图中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猜你喜欢:

1.初三物理全一册教案有哪些

2.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3篇

3.初二物理的教案设计有哪些

4.初三物理优秀教案

5.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有哪些

37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