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

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

  对于初三的散文教学,有什么好方法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一)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教育改革。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该做些什么?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新课程,新理念,我们的日常阅读课教学,不仅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进行,更应该切实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而努力。

  一、传授方法

  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除保留了老教材少量的经典文章之外,加入了相当多的散文和诗歌,这对于我来说,无疑增加了阅读教学的难度。细致比较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课本中,语文知识的含量相对固定,就所占比例而言是比较少的。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用宁鸿彬老师的话说不过是一个个例子。既然如此。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就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范例,也是辅助教师完成阅读课的材料和工具。

  作为教师光明白了这一点还不成,更需要在指导学生学习文章时明确阅读课的目的不仅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而且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向学生传授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向学生传授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最为重要。教师无论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相反教师把一定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他(她)在初学此类文章时便有了切实的体验,并掌握了相应的方法,他(她)将受益终生。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样的道理。

  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在实施教学时就要使学生非常明确的抓住这篇文章对人物塑造的方法,用富有个性的语言和极细致准确的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类散文不一定都通过外貌写内心,但总的规律是抓住人物的外在特征写人物的精神品质,这一点无疑是学习这类文章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人叙事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讲疑解难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文化基础,他们学习文章并非一无所知,不懂得只是文章中的某些语句、某些段落等。因此,阅读课教学中不需要从头到尾串讲。如果要讲也一定是不懂得的地方。但讲不懂得地方又不要越殂代疱,而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实现教学目的,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贝多芬是本文的主人公,学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很容易把握这一点,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作者是在赞颂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但他们会疑惑,文中既写了贝多芬对自己不幸遭遇的陈述,又写到了他的厨房,却很少使用;写到了他的侄子,整天给他添麻烦;还写到了一群孩子对他的嘲弄等等。写这些对表现这一人物的伟大精神有什么作用呢?这正是本文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要解决这个问题不难,就是让学生对有关贝多芬的内容进行分类,一是生活,非常不幸;一是工作,带给人类欢乐。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更明确了看一个人要尽可能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超额完成了教方法的任务。

  三、主线鲜明

  讲课和写文章一样,要讲求前后的衔接,步骤的流畅,条理的清晰,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住一条讲课的主要线索,用它把各项教学内容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假如不是这样,而是把课讲得前后割裂,左右无关,彼此孤立,就会使一节完整的课支离破碎。既理不出讲课的头绪,有没有整体感,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搞乱,不要说受到有效的训练,就是读懂教材也颇为困难。因此,讲求课堂教学的鲜明主线,整体性强,这还不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动的引发、导向、发展等问题。正因为如此,“主线鲜明,整体性强”在阅读课教学中,关系着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千斤重担,忽视不得。

  《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先写道客人来拜访贝多芬,女仆不免担心,客人再三请求,女仆答应试试,接着引领客人走进屋子,客人参观的同时,女仆介绍贝多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情况;贝多芬出场,外貌描写,生活一塌糊涂,却透着独特的个性——是一个力的形象,暗示他的不屈精神;他的语言,透着对客人的不友善,印证了女仆的介绍,刚受到一群孩子的嘲弄,生活中是一个与他的威名形成鲜明对比的形象;他的谈话有很坦诚,向初次见面的客人如实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等等。这样的一篇文章,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如果在上课时没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恐怕学生真的是要晕头转向。所以,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从整体感知入手,理清主人公贝多芬与客人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人物,其中主要穿插了女仆对贝多芬的介绍。在概括时,紧抓贝多芬与客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正堂课的学习便成为整体。具体设计了这样几个大的问题:1、用一两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作者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3、你认为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到第三个问题解决以后,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运用以形传神的写作手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突出他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明确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后,还有实践,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的内心,做到有的放矢。

  四、化繁为简

  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实践学习过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使他们理解教材,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所谓学生的疑难,要么是感到课文内容复杂纷繁,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要点,要么是感到课文中某些地方深奥难懂,搞不明白。因此,如何使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实现化繁为简,或是简明而通俗地解说课文,做到边难为易,这是阅读课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篇幅很长,文中所写内容丰富,在整节课中实际只做了这样几件事:1、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文,思考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学生知道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贝多芬,客人则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人物。概括内容则抓住贝多芬和客人,“客人拜访贝多芬,与贝多芬相见并谈话,贝多芬留客人吃饭讲述自己的经历。这样全文的内容就明了了。2、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文中写道了贝多芬的生活情况,孤独、耳聋、受到嘲弄、家庭的不幸等等;贝多芬的工作情况:双耳失聪仍坚持写作,创作出更美更好的曲子,带给人类欢乐。这一步,使学生全面了解贝多芬,并且通过生活的不幸遭遇与不向命运低头的鲜明对比,更深的认识到贝多芬形象的高大,精神可贵。3、抓住文章对贝多芬形象塑造中的艺术手法,明确学习的难点以形传神,并通过片断训练,强化知识,达到需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上四点是我在近期的阅读课教学实践中感受较深的内容。要上好一节阅读课,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上,形成完整有序的教学预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主线鲜明的组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变易为难,使教师更有针对性,使课堂更具实效性,使学生更会学文章。

  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二)

  散文这种文体的课文,在我们小学教科书中分布很多,占有非常显著的位置,这充分说明这种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那么这种文体的课文究竟该怎样进行教学?教师应当把这类课文中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下面我想结合苏教版教材,谈谈我的思考和建议。

  一、对散文文体的再认识

  散文,自古就有。在我国古代,为了区别于韵文、骈文,凡是不押韵、不重视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统统称之为散文。按照时间的发展,散文可分为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目前小学教材中出现的散文基本上是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通常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散文,是指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文章,除以抒情、议论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短评、小品、游记、书信、日记、回忆录、传记等样式;而狭义的散文则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抒情、议论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小学教材中选用的散文,一般为狭义散文。这类散文依据其内容通常还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之为叙事性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字里行间充满作者浓郁的情感,如教材中《草原的早晨》《槐乡五月》《桂花雨》《黄河的主人》《只拣儿童多处行》《月光启蒙》《望月》《灰椋鸟》《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草原》《天游峰的扫路人》等。另一类是以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感受的散文,称之为抒情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其着力点在于准确地使用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词句上;作者往往借助具象,将文中的景或物作为具体的情感寄托,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这类散文教材中安排得特别多,如《小池塘》《春到梅花山》《夕阳真美》《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燕子》《鸟语》《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广玉兰》《夹竹桃》等。还有一类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称之为议论性散文,也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在小学教材中不多,如《最大的麦穗》。

  二、教材中的散文教学价值思考

  低年级段的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童话、寓言、小故事、儿童诗等,但也安排了少量的散文,如一年级的《小池塘》《草原的早晨》,二年级的《夕阳真美》等。针对这些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散文,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该怎样教?首先,我们在备课时要思考,不管什么体裁的课文放在低年级段,其教学目标要求应依据低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去确定。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知道,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其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因此,我们在教学低段散文类课文时,仍然把主要目标任务放在借助散文这个文本去教学生识字、写字,而不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繁琐地分析文本内容、研究这个文体上。其次,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这个文体的课文很美,利用这种文本指导学生很好地去朗读,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这两点,就是低年级段散文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到了中、高年级段,阅读教学在完成保底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词语并积累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强化不同文体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中年级段,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在文章中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写生动;在高年级段,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着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就是重点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因此,散文教学也应当按照这样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教学时,应当更多地去思考、挖掘这篇散文自身所特有的教学价值。如教学《庐山的云雾》这篇散文,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抓住这样一些教学因素:一是四字词语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的语言显得优美、明快;二是突出重点段的描写,如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用比喻、联想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三是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使读者对庐山云雾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些有价值的教学因素隐含在课文里,所以在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好这个范本,进行教学的迁移,设计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让学生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把熟悉的一处景物写具体、写形象。这些分布在文本中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很好地去把握、挖掘,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揣摩、感悟,进而让学生学习、运用这些表达方法。

  三、散文教学应当采取的策略

  1.多给时间让学生诵读涵泳

  在教学散文时,教师要在学生的读上多作思考。一是要把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要舍得在课堂上多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要通过朗读,把课文中那些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进而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通过朗读,让学生读出蕴藏在文字里面的韵味及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体会到文章的精妙;要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特别对那些抒情味极浓的散文,如《槐乡五月》《桂花雨》《田园诗情》《只拣儿童多处行》《音乐之都维也纳》《草原》等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于音乐,指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更有冲击力地叩击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二是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精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叙事散文,一般是夹叙夹议,读起来要舒缓、平稳;写景散文,描写生动、形象、细腻,就要读出它的意境美;抒情味很浓的散文,由于作者情感的变化起伏,读起来轻重缓急变化不断。还有一些课文,有它自身明显的特点,如《月光启蒙》语言风格很明显:明快、流畅、含蓄、风趣,所以在朗读这篇课文时,其语调应该是清亮、明快的,节奏感很强;再如《安塞腰鼓》一如安塞的腰鼓:壮阔、豪放、火烈,因此文章要读得雄浑、有力、有气势;而像《望月》《姥姥的剪纸》《天游峰的扫路人》等课文则要指导学生读好能表现人物形象、品质的人物对话。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当具备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过硬本领,在教学需要时,教师能进行示范朗读。三是要指导学生对经典的篇章、段落能熟读成诵,最后能背诵、积累。

  2.多在品悟语言上下工夫

  教学散文,仅仅靠朗读还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去品析语言,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进而增加积累。有些散文,用词华丽、华美,大量运用四字词语、成语,有气势,如《庐山的云雾》《九寨沟》《田园诗情》《黄河的主人》《秦兵马俑》等;有些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如《拉萨的天空》《三亚落日》《烟台的海》等;有些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如《桂花雨》《燕子》《鸟语》《音乐之都维也纳》等;有些散文,语言简洁、精当,有韵律,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如《安塞腰鼓》《田园诗情》等。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比较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安塞腰鼓》《草原》这两篇课文的语言风格就很相似,作者喜欢用短句,经常是单词成句、单句成段,并大量使用排比、叠词、叠字,使语言简洁、明快,有韵律美感;再如学到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篇状物散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篇散文的语言进行品悟、比较,可以发现《广玉兰》一文的词句华美一点,而《夹竹桃》的语言则平实一点,但都表达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品悟语言环节,引领学生细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从语言文字上去体会作者所蕴藏的情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揣摩不同的表达方法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完成保底目标识字、写字、朗读、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其重点是引导学生揣摩、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进而能够学着进行运用。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散文,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像写景的散文,常采用时间顺序、移步换景法。如《黄果树瀑布》一文在写法上有这样一些特点: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善用、巧用比喻,将实写、虚写结合起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描绘的景致意境优美,如诗如画;开头与结尾相呼应。像状物的散文,有的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的采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如《广玉兰》就是直接描写它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而《夹竹桃》作者既对夹竹桃进行了直接描写,还利用第三自然段作了侧面描写,写院子里的14种花,从而进一步衬托出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作者对它的情有独钟;《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作者主要是写儿童,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花儿,用来进一步衬托冰心老人对儿童的喜爱;《秦兵马俑》一文,作者采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等方法来写兵马俑规模的宏大、类型的众多、个性的鲜明。像叙事的散文,一般都比较平实,但为了表达情感,作者或夹叙夹议,或采用拟人、比喻、联想、夸张等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如《灰椋鸟》拟人、反问手法的运用;《姥姥的剪纸》排比、夸张手法的运用;《安塞腰鼓》排比、比喻、联想手法的运用。

  4.适时地进行迁移训练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这样一些迁移训练:(1)有些课文在课后练习中就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进行一个小练笔,如《庐山的云雾》、《鸟语》。(2)有些课文,在写法上有特别之处,可以针对具体的课文进行设计。如学完《燕子》一文,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燕子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写燕子活泼可爱的这种抓特点状物的方法,写一写身边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采用典型的先总写后分写的构段方式,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构段方法,写一个物或一处景;如《三亚落日》一文是写日落的,课后可以让学生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并布置学生观察当地的日出或日落,写一篇日记。(3)有的是一个单元都安排的写景散文,单元学完后,就可以设计一个小练笔。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是写景的散文,单元课文学完后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家乡的一处美景。(4)有些课文是写某一处景或介绍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的,可以设计“小导游”,让学生进行复述、讲解训练。如《泉城》介绍济南城里的各种有特色的泉;《九寨沟》介绍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田园诗情》介绍荷兰的田园风光;《音乐之都维也纳》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408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