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高效课堂>

把握高效课堂40分钟的方法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也就40-45分钟,这几十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好好把握住这40分钟,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把握高效课堂40分钟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把握高效课堂40分钟的方法一

  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好课堂40分钟,充分发挥其效益,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高效地学习,增加学习的有效时间,减少学习的无效时间。我们施教的原则是面向大多数,兼顾两头;在授课中我们要力求深入浅出,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兴趣;把课堂练习的重点放在对差生的个别辅导上,同时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练习,这样既辅导了差生,也给优生提供了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下面,我以自己多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摸索与探究,就课前、课中、课后浅谈如何问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一、课前三步走

  第一步:精心设计并讨论第一次备课。

  我们现在都实行集体备课,而且基本是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时间很充分,所以备课时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的练习,并组内几位老师充分讨论,形成初稿。 第二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预习活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小学生认知经验和学习方式的特点,造成许多学生基本不会预习。为此,老师可以给学生列出预习大纲,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预习点在哪里,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要求学生仔细看书,边看边勾划,可制定统一符号,如重点加“。”(着重号),难点加“△”,疑点加“?”等。预习后,想一想教材内容的要点,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在预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有必要查资料的要事先布置下去,有需要准备的学具要事先准备,除了了解书本中的知识点外,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来上新课,进步就更快了。预习完了以后要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有竞争性的练习题,以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

  第三步:课前的第二次备课有助教师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我有习惯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花上10—20分钟进行第二次备课,包括浏览教材,修改教案,看例题,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关键,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精选每个程序的练习,一定要做到整个教学流程熟于心中。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做到胸有成竹,操作自如,轻车驾熟。

  把握高效课堂40分钟的方法二

  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堂堂生成、灵动的课堂让教师的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成就学习智慧的舞台。对于教师而言,尤其是对初中思品学科而言,教师如何用足、用好弥足珍贵的课堂40分钟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师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掌握深厚的知识底蕴与丰富的教学理论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犹如源头活水,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思品课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它是一门和时代紧密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反思,同时还要善于学习,不断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需要,深化思品课教学实践。

  一位举手投足都浸透着文化芳香的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会如坐春风,从而学得津津有味。

  二、以课标为依据,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学科教学的依据,教师应当细心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要求。一节课要让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考点是什么,怎么考等等,教师必须做到胸中有数。思品课,首先是门德育课,所以思品课教师首先应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位。其次,教学方案的设计往往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备课时,教师要重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切不可死搬硬套教学用书,应依据实际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联系生活,设计出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案才具有可操作性,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高效课堂40分钟的方法三

  随着课程改革广泛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静下心来思考,也难免产生疑问。“热闹”的课堂上教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学生学到了多少?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 怎样做能使我们迷失的课堂回归本真,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新教材把数学置于生活实际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了,文化视野也开拓了。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由于受所处地域上的限制和学生本身知识建构的限制,感觉教材有些内容离学生较遥远,并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了解。那么,使用新教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当然除了分析教材,也要分析学生,即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学得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落实好“四重”,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小学数学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上课应做到“提前2分钟,少讲5分钟,表扬3分钟,不拖1分钟”。教学各节段时间分配大致为:教学准备5分钟左右,教学展开20分钟左右,反馈练习10分钟左右,教学评价5分钟左右. 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四重”:

  1、重纪律。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保证。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2、重情境。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新授课极其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最佳状态。作为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的导入部分,就应该体现这一 教学理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开课气氛,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另外,新课的导入还要贴进生活,融于生活情境。

  3、重探索。探究新知是课堂40分钟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我们课前做的所有准备、创设的所有情境都是为它做的铺垫。《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钻研,努力探索,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而老师则要当好一个引导者与合作者,全面为学生服务。

  4 、重过程。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过程。所以教师要在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做到 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结合教学内容,有序地开展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展现应用过程,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的、探索的兴趣强了,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我们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设计好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现代教学观念,一节好的练习课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而且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过去常用的“出几道题,让学生做做,老师讲讲”的方法是达不到这一教学目的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进练习课的练习方式,充分发挥练习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功能。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新颖合适的学习环境,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的实质出发去分析、研究、探究。另外,我们在练习时设计的习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来分层次设计课堂练习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材布置,及时检查反馈信息,及时补救。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不是简单的说教,要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踏实的走好每一步。

184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