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高效课堂 > 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实录(2)

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实录(2)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实录

  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师:好,两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那么我们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呢?或者是另有新看法呢?

  (全班同学议论纷纷,有的支持生1,有的支持生2,有的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师;好,先别下结论,我们来对这首词内容进行探究,马上就能见分晓。(板书:探究)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词的线索非常明显?

  生3:它的上下阕都有总起下文的关键字,如上阕的“看”“怅”,下阕的“忆”“记”。

  师:对,回答得很好。这几个是领起下文的关键字。(板书:领起:“看、忆”)这种写法使上下内容连贯,一气呵成,气势磅礴。

  师:我们来看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一句,他为什么要用“击”和“翔”呢?如果把这两个词换成“飞”和“游”好不好?

  生4:我认为“击”显得更有力量感,给人一种气势;“翔”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生5:我认为不能换成“飞”和“游”,否则就没有表现力,不能体现诗人的豪迈气势。

  (同学们鼓掌表示赞许)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很好,能从诗人的情感去考虑,这是很好的思路。我们知道,“击”本来应该是人发出的动作,有“搏击”的意味;而“翔”则是在空中飞翔,现在用来写鱼在水中的动作,可见这两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一个是拟人,一个是拟物。

  师:对,拟人和拟物统称比拟。(板书:比拟:击、翔)

  生6:老师,那这算不算词类活用?

  师:这两个词在这里不是活用,如果我们比较另一句“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就知道了。“粪土”原来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解释为“把……当作粪土”。(板书:活用:“粪土”)

  师:还有这里“激扬文字”的“激扬”值得我们同学注意,这是一种“缩略”用法,它是“激浊扬清”的缩略(板书:缩略:“激浊扬清”),词内讲的是毛泽东年轻时写文章来抒发革命情怀,与反动政府做斗争,可见气势非凡。也就是说,“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表现的不是那种文弱书生,书生气重的意思,而是一种革命精神。那么是不是婉约风格呢?

  全班学生:不是!应该是豪放词!

  师:对了,我们从语言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中感受到这是一首较为典型的豪放词,上阕下阕都豪放。

  师:现在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词在结构上是否颠倒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7:我认为并没有颠倒顺序,而是先问后答,上阕提出问题,下阕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所提出的问题。

  师:回答得不错。这里其实是作者故意设计的问题,而答案就在词中,这样就能使上下阕结构紧凑,造成一气呵成的气势。(板书:故问)

  好了,这首词我们就赏析到这里。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词,好好感受一下词人的豪情壮志。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谁来扮演毛主席?扮演的同学负责上、下阕的开头和结尾。要读出感情,掌握好节奏。

  (下面的学生又兴奋起来,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一位男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领取带读任务。其他同学鼓掌)

  (全班同学一起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老师也跟着朗读,并在最后结尾处给同学们突出抒情效果,课堂气氛再次热烈。)

  师:我们同学刚才读了这首词,觉得这些句子怎样?喜欢吗?

  生:这些句子写得很有气势,我们很喜欢。

  师:既然喜欢,我们就要学习作者在词中如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特别是他引用别人的句子,又不露痕迹地融进了自己感情,变成自己的佳句。本周的随笔,我们就用毛主席这首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做题目,题材不限。

  (下课铃声响起)

  师:下课!

  生:谢谢老师!


看过“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实录”的人还看了:

1.高一语文人教版《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2.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3.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内容讲解

4.语文高一课文《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5.高中语文《陈情表》课堂实录

255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