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高效课堂 >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2)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2)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学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学生:在梁国有个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老师:这一句里有两个生字,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梁”字。左边这个是最早的“梁”字,是指人们用木料在水里搭的桥,后来就演变成了右边这个“梁”字。拿起你的手指,我们一起来写一下这个字。今天我们这个“梁”字指桥梁墙上的木梁,大家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舒展一点。

  老师:大家再看另一个生字是“惠”字。惠的底下是个什么字,有惠者心专也。古人说有智慧的人特别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惠底下是个心字。课文里是指谁聪慧?

  学生:杨氏子

  老师:“杨氏子甚聪慧”是什么意思?

  学生:杨氏子非常聪明。

  老师:接着下一句。

  学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学生: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就喊他的儿子出来。

  老师:“诣”你读懂了什么意思?

  学生:“诣”指拜见长辈。

  学生:拜见自己尊敬的人。

  老师:你们还读出了什么?

  学生:两家关系非常好。

  老师:下一句。

  学生:为设果,果有杨梅。

  学生: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里有杨梅。

  老师:谁为谁设果?他们说得特别清楚,你们听懂了吗?

  学生: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老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学生:杨氏子非常会招待客人。

  老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理解,我们知道了理解的时候我们加上一点想象,或者联系上下文、故事、插图,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我们继续来交流。

  学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学生: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老师:孔君平是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的。孔君平也是孔子的后代,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继续交流。

  学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生:孩子回答:“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老师:这里的“家禽”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指的是鸟的意思。

  老师:理解了意思,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自己练习

  老师:一起读一读好吗?

  生齐读。

  老师:古文中间只有一句是写这个小孩子的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你能体会他聪明在哪里吗?我们合作来读读这句话。

  师生分角色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老师:这个小孩聪明在哪里?

  学生:加上了“未尝”既反驳了孔君平,又不失礼。

  学生:孔君平姓孔,杨氏子就说孔雀是他家的鸟。

  学生:孔君平用姓来逗杨氏子,小孩子用姓来回答,很巧妙。

  老师:“应声”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反应特别快。

  师生分角色读。

  老师:小孩子的反应很快,但是这样回答不是会更快吗?“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生:我觉得还是要加上“未闻”的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言下之意是说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也就不是我家的鸟。

  学生:用反问的语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

  学生:用了“未闻”让我们觉得很有礼貌,语气很委婉。

  老师:你们这么了解杨氏子,能读好这句话吗?

  师生分角色读。

  老师:古文我们一句句理解了,我们还从“未闻”体会到了语言的巧妙。故事我们理解了,大家能不能演好这个故事呢?

  生分组练习。

  表演略。

  老师:大家试着背一背。

  生背。

  老师:出现的古文,什么形式了?

  学生:竖排的

  学生:没有标点符号了

  老师:没有标点了,你还能读好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老师:老师给大家配上悠扬的古乐曲,在大家美美地读一读。

  生配乐读。

  老师:这位同学读得特别好,同学们听得也特别认真。我发现这位同学闭着眼睛,晃着脑袋在欣赏。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听吗?

  学生:我听着听着,眼前好像出现了故事中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下。

  老师:你们看,他体会到了古代语言文字的韵味了。这样的故事,在这本《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我们一起来读读语文园地中的这个故事。

  师读《徐儒子》

  老师:这本《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这们的奇妙言语,大家可以在课后找一找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看过“杨氏之子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2.《杨氏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3.《杨氏之子》阅读题及答案

4.杨氏之子反思回顾

5.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

261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