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兴趣是人们进行学习和创造性劳动的动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分析范文,供你参考。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分析篇一

  一、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从历史课程的编定和教育形式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重要性。

  受前苏联中小学教育和我国大学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历史课程设计的目标过于宏大,课程知识体系与大学历史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没有明显的区分。在这种习惯的指导和影响下,编制的中学历史课程,知识体系严密,内容头绪庞杂,专业术语过多,缺乏通俗而有吸引力的史实,也缺乏有说服力的客观评议,超出了中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忽略了其学习历史知识的实际需求,使中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

  再者,我国中小学历史教育形式单一,只有课堂教学,而且课堂教学又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就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自然难以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因此,在目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中,要想更好的完成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和中华民族的素质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2.从社会现实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重要性。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会问:“究竟学历史有什么用?”的确,社会是现实的,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也是现实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日常学习中,能主动拿起数学、物理、化学的书籍进行阅读的学生比比皆是;但能主动拿起历史书进行阅读的学生却少的可怜。这样,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困难程度。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给学生提供持久的学习动力,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教师要我学”转变为“我喜欢学”。

  3.从兴趣爱好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兴趣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是勤奋的内在动因,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国的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教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古今中外的无数学者和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史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

  二、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可分为课外培养学史兴趣和课内调动学史兴趣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上课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重点应放在课外。以下就课外、课内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课外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①明确学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接触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而且难写难背,枯燥无味,于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以后如果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了解历代农民战争的爆发原因,让学生认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不管统治者是谁,只要老百姓没饭吃,政权就必会被颠覆;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发挥情感作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于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能给学生提供无形、巨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是教育界经常提到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发挥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

  实践表明,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兴趣爱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是十分重要的。

  ③通过历史记忆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因此,记忆成为学习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迅速提高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此谈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可用1851-1853-1856-1859-1862-1864年等一些重要时间点记忆,前后间隔两年,中间间隔三年,较有规律;再如3这个数字在中外历史中相当重要,世界史的三次工业革命、三大世界体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轴心、世界工人阶级的三大国际组织,中国的三代、秦汉开始的三公九卿制、隋唐开始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开始的地方三司制等;又如可根据数字差记忆,1874、1884、1894、1904、1914、1924、1934、1944、1954、1964等,这些数字以“十”为差排列,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枯燥为有趣。

  第二,对比记忆法。历史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等。

  第三,归纳法。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大都可以将根本原因归纳为经济方面或生产关系方面。如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也都是因为中国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

  ④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等一些历史小读物,并且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后感,然后帖在教室后面让同学们共享,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可开展猜历史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

  2.课内调动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①课前导入时,精设“悬念”,引发兴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而且历史课又都安排在下午或上午的第三、四节,这就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种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那么应如何作好课前导入工作呢?由于历史学科天生具有与其它学科及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这就使历史课的课前导入方法很多。这时可精设“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这一课时,我讲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战争不绝,你们知道‘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几个成语的故事吗?”让学生简要回答后导入新课。

  ②在上课过程中巧设“悬念”并注意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兴趣

  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而成的,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知识点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课时,在讲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后,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可提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牢牢的集中在学习上。

  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我讲到:“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那么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是如何开展局部抗战的?”这样既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有些学生有精神不集中、打瞌睡、讲小声话等现象时,证明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使学生厌烦,因此必须适时的改变教学方式。如:由听老师讲课到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或由带着问题默读到集体大声朗读等。

  ③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保留兴趣

  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了上一课的因,才有这一课的果。因此,在一堂课快上完之前,教师应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相联系的地方,认真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问题的需要。

  例如在学完《工业革命》后,教师可设置悬念:“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治上的权利开展了哪些革命运动?同时,随着资产阶级实力的壮大,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在增强,工人阶级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也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第三章的其它内容以便找出答案。”这样,既可使学生主动地带着问题去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又可保留学史兴趣。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史过程中的动力和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地学习历史。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分析篇二

  一、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历史。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不只是中考的需要,更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明确了学习历史的意义时,他们学习内驱力才能增强,才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新历史教学的手段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使历史教学妙趣横生。

  1、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教师形象地重现历史原貌,让学生重温历史,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容易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历史是有用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用足历史课程的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历史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历史挂图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如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2、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如可联系现在陈水扁等人鼓吹台湾独立,妄图建立台湾共和国,编织“一边一国”、“两国论”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学生有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抱着对社会、对民族、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高度负责精神,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分析篇三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才会提高。否则教师组织教学就会费力,教学任务完成的也不理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历史教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彩导入,调动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成功,使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导入新课是关键之一,好的导入不一定是开门见山,关键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

  二、 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离我们久远,学生对他们没有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生动形象地重视历史场景,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得具体的,把虚的变实,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精神振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在讲西安事变这一课时,对于当时的时局很难理解,我通过播放《西安事变》的片段,让学生既感受到当时时局的紧张又体会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热情。

  三、 让学生轻松学习,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而历史知识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让那个学生记得住、记得牢,这需要一些有趣的记忆方法。比如:口诀记忆法、字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等。例如:

  (一)、用谐音记忆历史年代。

  李渊在618年建立唐朝,可以这样来记:“李渊见糖(建唐)留一把(618)”.

  (二)、用字头记忆法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五口通商,五口分别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用字头记忆法就是“广厦福宁上”。这样学生觉得很有意思,来了兴趣,在轻松愉快中既学习知识又记住了该记的内容。

  四、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兴趣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我

  恰当的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如快速抢答,小组抢答、辩论赛等。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能使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通过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从而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师当前面临的首要的基本任务。我们教师应该追寻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善于学习历史,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上是我这几年教学工作的一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269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