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态度 > 高考历史高中生应该怎么学才好

高考历史高中生应该怎么学才好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高考历史高中生应该怎么学才好

  对于历史,小编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为了让更多同学学好历史,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1、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2、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3、“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4、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

  5、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6、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3年、1774年、1775年、1776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高中历史学习建议

  一、夯实基础,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

  我们都知道,要想盖好一座漂亮坚实的大楼,必须有一个坚实的楼基。同样,我们的学习,也必须牢牢掌握基础知识,离开基础知识,一切免谈。有个学生曾问我,在复习之前能不能先讲整个历史的大知识结构,然后再复习基础知识?我随即回答,我做不到你们也学不到,你们只有对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每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每一条基本线索完整掌握了,先形成小的局部的知识结构(即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的知识结构),你才能理解历史,而大历史结构则水到渠成。因此,在我们的第一轮复习中,要全面复习,所有重要的概念、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等内容都应该学习掌握,其中要特别重视阶段特征的掌握。对基础知识要记忆牢固、理解准确。在全面复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看书一定要细、要全,又要注意前引后联,注重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要读透、读懂;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要记牢、记死,对照考纲写出相关的内容;做适当的练习,注重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及时反思、纵横联系,适时拓展思路。切忌急功近利、心存浮躁,否则将一无所获。

  二、端正态度,从心理上克服背书的恐怖感

  学文科的学生都知道,到了高三需要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什么政治、地理、历史,甚至还有语文等等,而且今天背了,明天就忘,老师一提问什么也想起来。学生都非常苦恼,进而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背书无用,不愿意背书,而这恰恰正是文科复习的大忌,基础知识不背你能掌握吗?其实我看这里面和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关,也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素质有关。在每次文理分科时,我都对文科学生说,你们既然报了文科,就是背书的“命”,必须准备好死记硬背,打好这场艰苦的战役,要日日背、月月背、年年背,直至背会为止。当然,作为文科老师必须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树立文科学习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背基础知识是学好文科知识的基本方法。比如,我经常训练学生对所要背的知识要学会提取“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的局部掌握以达到整体知识的掌握。例如:新课标必修一专题四第二课《历史伟大的转折》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让学生提炼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经济路线”等四个关键词,就很容易掌握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三、循序渐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今天我们都在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那可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注意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前面我所说的背书,那不是傻背,不是从头到尾不假思索一字不落而背,那样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太大了,弄不好什么也记不住。这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先理解,即梳理要点,分层次分解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同时,老师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答题的规范要求等方面的讲解,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还要充分利用教辅资料上的“拓展阐释”、“特别提醒”、“例题剖析”等诸如此类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分析解答历史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我的观点是:学生能理解的,自己去理解掌握,我只讲书上需要补充的,或者学生反馈不懂的问题,借此来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者,可让学生建立一个纠错本。每次历史考试结束后,不少学生往往在不该出错的地方屡屡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纠正错误的笔记本,在每次老师讲评完试卷后,让学生在纠错本上列出自己所犯的“错误”,最好简要列出错误的原因,以便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对这个纠错本,老师应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细致、准确的良好习惯,这将大大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一、利用好考纲。将考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真正掌握,并且强化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利用好课堂。现在,各个学校基本上处在二轮复习的最后阶段。相信你的历史老师一定是在将三本必修、两本选修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帮助你构建专题知识板块,形成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综合规律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

  三、利用好习题。

  1.历史学科解题方法

  (1)选择题:选择题共有11题,每小题4分。首先搞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再分别审视每一个选项,确定其中的最佳选项。往往有三类选择题比较难:①多选性质的选择题,这就要求考生回顾基础知识,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取舍。②逆向思维选择题,这一类选择题增加了难度系数,干扰考生的正常思维。因此,先把题干做正向思维处理,用排除法排除符合正向思维的选项,最后把选中的选项与题干相联系,做到万无一失。③带有材料性质的选择题,如文字材料或者图片材料等,这就需要考生先把材料读懂,然后从文字或图片材料中尽可能多地提取有效信息,不宜与所学的知识结合得太多,最后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最佳选项。

  (2)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2题,尤其是第12题,题目的特点是分值高(40分)、时间跨度大、覆盖的主干知识多。答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审题,搞清楚题目究竟问什么、共有几次设问。二、提取有效信息。至少要阅读三遍文字材料或者图片等,从中提取大量的有效信息。三、根据题目所设的时间范围,回忆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提取相关的知识。四、整理答案条理化。尽量做到条理清楚,相关的知识点不要疏漏,切忌答案的文字一大片。五、尽量使用历史语言。考生在文字表达上写了很多,但是缺乏历史高度,应尽量说清楚历史事件的性质及主要影响。

  2.例题分析

  例1、2009高考题第12题关于“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此为话题,从汉唐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二战后的英国、苏联再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围绕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使考生认识到“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这道题虽然设问有六问,但是,仔细审题后不难发现,前五问基本上考查的是与“民生”这一话题相关的古今中外的基础知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而新教材无一例外将中外历史编到了一起,这有利于将中国史放到世界史的背景中考查,使学生建立新的历史观。

猜你喜欢:

1.励志的高中学习逆袭经历

2.高中文科历史要怎么学习

3.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

4.高中生正确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有哪些

5.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372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