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态度 >

儒家传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时间: 若木623 分享

  导语: 正确的学习态度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一是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二是对学习充满热情;三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仍能满怀信心、坚强不屈。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充分地发挥他们智力效应,使他们学的东西牢靠,基础打得好,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无疑会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有关学习态度的文章,希望能对你的学生生活有所启发:

  在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学习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倡导好学、博学,要求学生做到“学”、“思”、“行”相结合;《中庸》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思想,影响深远;宋明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学家更是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儒家的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关于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前面的文章中做过论述,这里重点探讨儒家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态度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向、效果、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儒家历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儒家理论中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勤奋好学。学习的首要要求便是好学。儒家要求学习者首先要有一个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子路在《论语》中首次出现便是在“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场景中。另外孔子提倡“疑思问”、“每事问”、“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要求学习者能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做到“有若无、实若虚”,坚决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虚假态度。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儒家非常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好学乐学精神。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一次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子路不知该如何描述自己的老师,回来后告诉了孔子,孔子自己的概括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和对弟子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把学习看得比吃饭、睡觉还重要,要做到废寝忘食地勤奋学习。正因如此,孔子在看到宰予昼寝后,对他很失望。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对宰予昼寝一章有这样的论述:“儒学一贯强调勤奋,坚决反对懒惰,《论语》中还屡有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等的斥责,直到康有为仍把‘禁懒惰’作为‘四大禁’之首。”可见从孔子到康有为的儒学家们对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的重视。

  二是专心有恒。儒家所强调的另外一个学习态度的范畴就是要有一颗恒心、一个顽强的意志。它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让学习者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坚定不移地达到最终目标。《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曾子直接提出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同时路程遥远,到死方休。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上要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孔子对学有恒心、孜孜不倦的颜渊极力赞赏,感慨地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并称赞他说:“吾见其进,未见其止也!”孟子所说的“舍则失之”正是不能有恒的弊害。“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在《劝学》篇中更是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代儒学家朱熹指出:“《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强调学习不可间断。

  当今,随着社会的商业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丰富,学习者面对众多的学习渠道更应该秉持好的学习态度,做到好学乐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学习方法

  儒家的学习方法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范畴。

  一是广取博收。广取博收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不是天赋的,是靠后天学习发展起来的,要积累广博的知识基础,就要博采诸家,重视点滴知识的积累。孔子提倡博学:“君子博学于文。”(《论语·子罕》)也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典籍,吸收与存储大量的书本知识。同时孔子认为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超出书本的范围,多见、多闻、多问、多识,这些都是博学的基本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便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次序。《中庸》中提出的学习方法中,也是把博学放在第一位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宋代儒学家张载强调勤学博文的重要性,他说:“孟子亦只言存养而已。此非可以聪明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语文,以求义理。”意思是存心养性的功夫并非由聪明思虑之力所能生效,必须通过广泛地学习来寻得义理。所以他又说:“勤学所以修身也,博文所以崇德也。”为什么要勤学博文,因为“学愈博则义愈精微”,可见张载认为要想明义理,必须建立在博学的基础上。历代的儒学大师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建树,和他们学习初期的博学根基有很大的关系。后儒学者对博学内容进行了论述。朱熹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朱子语类·卷八》)“博学之,是学六府、六德、六行、六艺之事也。”(《颜元·存学编·卷一》)“不阅四方上下,则不知何者为中;不鉴古今中外,则不知何者为宜;不穷飞潜动植,鬼神物怪,则不知人道;不遍考诸子各教,是非得失,则不知圣教。盖物多连贯而成者,不博及群书,不能明一义;不为普通学,不能事专门。但泛滥而当知归,勿流荡而至忘返耳。”(康有为:《孟子微》卷六《贵耻第十四》)同时,儒学家也指出,博学不是毫无目的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博学要有方向、有中心、有标准,正如荀子所说:“多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也就是说学习如果只求多而没有中心、方向,爱好实施变化,这样学习的人是不值得肯定的。   博学的范围在古今当然有很大差异,但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对今人仍然适用。学习越是广博,获得的知识越多,思维就越活跃,视野就越开阔,想象就越丰富,对于问题的学习与研究,就能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理性认识,发展智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能进行广泛地学习,则必然会孤陋寡闻,知识经验甚少,也就不能丰富自身、提高自我。

  二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最早是被孔子用作教学方法的。颜渊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可见孔子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施教,这也可从《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也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中体现,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在教学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学习中也应贯彻实行。荀子认为为学必须循序渐进,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呼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汉代儒学家王充也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干将之剑,久在炭炉,铦锋利刃,百熟炼厉。”(《论衡·状留》)宋代的张载说:“若始求太深,孔自兹愈远。”(《张子语录中》)强调学习伊始不要搞的太深太难。宋代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这一概念,“请问循序渐进之说?曰: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并且对循序渐进进行了举例说明。朱熹在介绍读书之法时多次提到学习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规律,他所:“比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子语类》卷八)并且要求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订学习计划,严格遵守,他说:“立一个简易可常的课程,日日以此积累功夫。”

  循序渐进之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今教育中,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知识储备循序渐进;作为学习者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自主学习,制订学习计划,由浅入深,量力而行,不能贪多务广。

  三是学思结合。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主张学思并重,如果学思脱节就容易产生一些弊病。关于这一点西方哲学家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说法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同时,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可见思考如果不以学为基础就只能是空思冥想。当然学也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在这里不仅强调了思考的必要,而且隐含了独立思考的价值,他主张读书者必须有疑、存疑,即使对于儒家经典也应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离娄上》)后儒学家在治学中一直秉承者孔子、孟子的学思结合的思想。朱熹、王夫之等都有一些关于学思的论断,并且能在治学过程中实践它。朱熹主张“熟读精思”,他认为读书“如吃果子一般,……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并且还要能背诵,“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之后就要“精思”,反复思考寻绎文义, “这功夫须用行思坐想,或将已晓得者再三思省”。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认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船山遗书·四书训义》)学思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儒家学思结合的学习思想,是经实践证明的符合学习规律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但现代教育让学生学的多,留给学生的思考余地很少,因此儒家的学思结合的思想对当今教育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四是身体力行。中国古籍中关于力行的记载出现很早,《古文尚书》中就说:“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左传》中也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说法,可见力行的重要性。身体力行是对自己“已知能知”的学习经验进行检验的行动、行为和实行的过程。

  孔子在强调学思结合的同时,又强调学习必须与“笃行”相结合,孔子所说的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行动,更主要的是把学到的应用到道德修养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论语·卫灵公》中有子张问行的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荀子继承了孔子重行的思想,他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宋明理学集儒家修养理论之大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完备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实践在宋明理学中得到很大重视。朱熹说:“知、行常相须(相互配合、相互依赖),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他还说:“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朱文公集》卷五四)可见,儒家教育家普遍重视力行,因为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是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怎样的道德认识,最终都要付诸道德行动,并且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现代教育逐步重视对实践环节的教育和实施,强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加大了实践力度,这种思想和儒家身体力行的学习思想是一致的,是对儒家身体力行学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现在有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是现代教育应当加强的方面。

6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