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学数量有三种境界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课前预习:学数量有三种境界,第三种很难上岸

  学习数量有三种境界

  一是会做也有时间做

  这当然是极好的

  但绝大多数人

  是很难做到的

  二是会放弃

  这是更多考生最明智的选择

  会放弃绝不是全放弃

  而是学习过后知道自己的强项弱项

  选择性的放弃数量中

  掌握得较差,较难的部分

  “学”会放弃

  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之一

  三是全放弃

  说全放弃基本与上岸无缘了

  可能你会觉得是危言耸听

  但是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

  全放弃的人

  可能比“学”会放弃的竞争对手

  至少少了6分

  一份行测试卷

  能领先几个6分?

  好了,先来一波课前预习吧

  向下箭头分割线GIF动态

  1

  例一:某干洗店承接了一些业务,干洗200块窗帘。干洗好一块可得干洗费30元,但若损坏一块不仅得不到干洗费还要赔偿150元。若清洗完毕共得5280元,则损坏窗帘多少块? (2016年江西法检,61.02%)

  【A】4

  【B】6

  【C】10

  【D】12

  向左滑动查看答案

  2

  例二:市总工会举行工会知识竞赛,每位选手作答25 题,答对一题得3 分,不答得1 分,答错扣1 分。某单位派出7 名选手参赛,由四位记分员分别统计该单位选手的总得分,结果分别为539 分、490 分、469 分、434 分。经核查,其中有一位记分员的统计结果正确,则该单位7 名选手的平均分为( )分。 (2016年广州,55.76%)

  【A】77

  【B】70

  【C】67

  【D】62

  向左滑动查看答案

  3

  例三:甲、乙、丙三人工作的效率比为7:9:8,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人,甲负责A工程,乙负责B工程,丙作为机动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8天同时结束,问丙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2018年江西法检,62.85%)

  【A】3

  【B】4

  【C】5

  每天半小时,做好课前预习

  在接受新知识这一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预习,可以实现对新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预习直接听?面对抽象性知识立马进入听天书的状态……

  已预习再听?宛如打通“任督二脉”……

  每学科的预习根据自身学科特色略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按如下步骤进行,相信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一通读教材,形成初步印象

  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做个标注,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相信第二天老师讲这处时,你会精力高度集中。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形成自己的预习笔记或预习框架图。

  二利用工具书,扫除基本障碍

  做到“借力”,从而使自己“有力”!

  除查字典和词典外,还可以查阅课外资料,搜集整理本课的相关资料,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例如语文常见的有查阅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便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针对重难点,提前分析攻关

  每一门科目中不明白的问题,这些需要提前感知,建议可采用两次预习法。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的进行查缺补漏。之后,再将自己不明白的内容和课堂上老师讲解的进行比对,以便形成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学习效果也必然深刻。

  四主动思考,融会贯通

  能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可以带着课后的练习题进行阅读,当看到文中有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或者写下来。这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也就更容易心领神会了。

  更深层地,主动思考回顾这一单元这一章节学习的内容,知识有哪些内在的联系,主体思路在哪里,文章的结构又是如何等等……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画出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加深学习的内在逻辑的研究。

  五做相关练习,检查预习效果

  没有一定的训练量是无法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建议预习结束后,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预习检测,及时反馈预习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形成自己的预习反思,对下一次预习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和促进。

  相信不久,你会发现

  学习是那么美好

  掌握知识是那么轻松

  这些精彩,也值得一看:

  听说,你掉进学习思维误区了!

  【作文素材】汉语之美,你知多少

45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