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你的学习成绩,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成绩,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进行主动的思考,而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不是一种有策略的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勤于思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通过理解知识而掌握知识,而不要死记硬背。通过理解而进行的学习是意义学习,而死记硬背的学习是机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意义学习更牢固、不容易遗忘,并且容易发生迁移,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反,机械学习容易遗忘,往往只能应付眼前的考试,考试结束之后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2.置疑精神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对知识只是不加分析地接受,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因为学习的本质是获得能力上的提高,而不是知识的增长。因此,要善于思考,鼓励自己提出质疑,而不要做“思想的懒汉”、“接受知识的机器”,只知道囫囵吞枣,而不知道进行咀嚼、消化。

  3.勇于发问

  学问学问,学习本身是离不开发问的。好奇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好奇、如果从不发问,人就不会成长,社会就不会发展。有时,父母或者老师会对你的问题感到不耐烦,那是他们的不对,你并没有错。千万别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放弃自己的正确行为。所以,你一定要继续保持发问的勇气!

  有时你可能对于提问有很多顾虑。比如,担心别人说自己笨,担心问这个问题很傻,担心问多了老师会不耐烦……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都不是羞耻的事情,更何况是向老师请教呢?并且,老师根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当你有不懂的地方,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否则,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修补起来会更困难。

  4.善于练习

  学习是离不开练习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的就是练习的重要性。如果以为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就足够,那就大错特错了。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是不会牢固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进行强化训练, 以增加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练习是必需的,但过度练习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强调的是“善于练习”,所以,你要善于分配练习的时间,知道何时应该适可而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度练习的效率非常有限。一定限度之内的练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但超过某个限度后的过度练习对于改善学习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如果已熟练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就没有必要再反复练习,此时的练习是时间的浪费,只会导致脑力的疲乏。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上课环节。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初中生中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甚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

  如何上好课?这是初中生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要上好课,首先要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读书环节。对于教科书,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想读”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简单,不值得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三)练习环节。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并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偶有错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

  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我们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抓,要抓住现在初中这个阶段的最佳期,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培养原则

  1、越早越好,逐步发展

  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将是很麻烦的。“假如地面上已经有了房屋,他便必须把它拆卸,方才能去建造一所新房子”一样,夸美纽斯的这段话提醒我们,对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

  2、贵在自觉

  尽管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人的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而要使自己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自己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其次必须明确坚强的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例如,要养成每天早起跑步锻炼和早读的习惯,那就要有坚持精神:不但每天都要早起,不能赖床,而且不管严冬酷暑,刮风下雨,都要自觉坚持,不可寻找借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从“小”做起,贵在坚持

  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小事做起,由小积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原谅自己的一次偶然的过失,因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它们也会由小到大逐步积累,最终形成坏习惯。

  4、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可以围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一些规范与制度,并要严格执行,必要时可要求老师、家长监督执行,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

  5、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除学习习惯外,对中学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但在上述诸多习惯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日常生活中马马虎虎,那么要培养仔细的学习习惯就比较困难,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结合起来。

  6、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自觉地与自己已经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一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是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得好: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形成恶习,将贻误终生。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艰难。

  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1、 杂乱无章:

  学生的房间物品摆放无一定位置,书桌上乱七八糟。书包是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于是,写作业时找不到本子,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2、心不在焉

  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乎每节课思想都会“开小差”。听物理课时想起天外来客,听历史课想到了少林和尚,于是一节课老师讲的内容听不到三分之一。听课效率低,又直接影响了作业和学习;日积月累,逐渐和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距离。一心二用也是心不在焉的一种表现,看电视时写作业,吃着东西复习。于是很难安静下来专心地复习或学习,只要坐下来,就想打开电视、拿出零食、戴上耳机。

  3、虎头蛇尾

  做事有头无尾,拉开架式要读书,摊开一桌子书等学习用具,写了几页后想起了别的事,放下这一摊子就走;心血来潮要学计算机,书买了好几本,看了一半觉得没意思,丢在书架上,以后再也不提;报名参加“奥赛”,听了两讲觉得太难,从此不再登门,于是一大堆的书买来了却没有读,很多的机会放弃了,没有抓住,不少时间、精力浪费了却没有结果。

  4、朝三暮四

  目标难以确定。读了居里夫人的传记,便立志成为一名化学家,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了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了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暮四朝三,朝三暮四,没有明确目标的推动,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5、得过且过

  做事喜欢拖拉。这份作业明天不交,可以先不做;这里有个问题没读懂,算了罢,以后再说;今天的日记还没有记,没关系,明天补上;这次考试没考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于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6、抄袭作业

  学习不实事求是,这道题不会做,抄同学的;这篇作文题目与上学期的一篇相似,把旧作文抄一遍;这次考试不严格,可以看别人的;今天的政治问答题,用小纸条抄好,以备考试之需……久而久之,抄袭成了习惯,形成“不看别人的,心里难受”的心理。没有一次作业不和别人对答案,没有一次练习不看别人的……逐渐对自己失掉了信心,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片。

  7、知难而退

  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精心准备了讲演稿,因为紧张、害羞而放弃了上场的机会;因为有点儿疲劳,该复习的一章就放在一边不看了;体育课测试1000米跑,跑到后来上气不接下气,马上停下来休息,……于是,稍一纵身可以摘到的果子没有得到,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的追求半路放弃了。

  以上是我列举了几种不良学习习惯,克服不良学习习惯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条件。

367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