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学习音乐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学习音乐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学习音乐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声乐,可以为声乐进步和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声乐学习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声乐学习的方法

  一.声乐基础理论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另外,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及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学习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学习声乐理论基础,可使自己练习时目标明确。此时,再看看别人的声乐论著及声乐方面的录像、电视、录音等,都会带来极大启发,使自己少走弯路。

  二.多进行咬字练习练习正常、自然、平和、冷静的咬字状态,用较机械的状态练习咬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情绪变化使声带、腔体紧张的问题,此时应注意咬字时情绪既不能急躁也不能懒散,要心平气和,这种练习只要进行数周的时间,就可以形成共鸣状态。

  三.多注意语气我们平时说话时是有一定语气和方向的,我们总是要针对某一人进行语言交流,即使是自言自语,也是有方向的。所以语气就是指说话的“方向感”,用很戏剧化的方式有感情的说话。这种练习既是为了音乐的真实表现,也是为了声音的“高位置”。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唱歌时的状态,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歌唱状态往往是很不自然的,当你认为是正确状态时,恰恰是不对的,所以应多进行语言和语气练习,使唱歌像说话一样自然,这样才能保证呼吸、共鸣的正确。

  四.声乐的状态就是情绪调整优秀歌唱家演唱的状态,一定是整体的协调,决不是某一部分肌肉的调整,虽然他们也曾经进行很长时间的技术训练,但最终的演唱方法就是朦胧的一个状态,既好像是有一定的肌肉运动,也好像是一个情绪状态,只要找到这种感觉,声音就没问题。实际上声乐的总体状态就是一个整体的情绪调整,所有的方法背后都有一个情绪的对应。你找到情绪就等于学会了方法。实际的训练效果也是这样,对于情绪,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来稳定练习的,但有一点,当你找到情绪时,就等于找到了演唱的方法,对于情感丰富、性格活跃的人来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练习方法所无法达到的。

  五. 声音最好的状态许多女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受到惊吓时,可以不自觉地发出很高、很有穿透性的声音,而在声乐演唱中,靠方法练到那种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平时产生行为的方式时要经历:由思维判断产生情绪再支配肢体行为这个过程的,思维贯穿整个过程。而受到惊吓时的行为过程是:由于惊吓产生情绪支配肢体行为后产生思维,思维是在过程之后。演唱也是一样,学习方法的过程就是思维判断的过程,而通过情绪找声音的过程就是情绪支配的过程。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六.勤学、苦练、多动脑是学好声乐的关键在老师面授时认真学习、思考、体会,并做好笔记。声乐学习笔记是反映学习声乐进程的一面镜子,应完整地记叙每个阶段所采用的发声练习、歌曲教材、教师要求、练习效果、主要问题及纠正方法等。以上是我多年来学习声乐的一点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方法

  一、节奏型的练习

  音乐旋律以音响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组织起来进行交替与变化。千变万化的节奏运动形态在不同长短音符的组织与变化中得以体现,旋律的艺术表现力往往以特有的节奏型来增强,合理、规律的节奏型组合能促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音乐中的节奏虽然形态多种多样,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并不复杂。只要认真思考,用合理的训练方法配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基本节奏开始学习,循序渐进,细心体会,要掌握好其他复杂的节奏并不是难事。

  在一首曲子中,节奏的组合常常会有一些典型的意义,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组合,就是节奏型。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连音型、带休止型等。不同的节奏型则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如切分型能使节拍的强弱规律改变,使音乐变得有较强的起伏感。带休止型具有轻快、活泼的作用等等。

  在节奏型的练习中需要加入有效的记忆方法,才能使节奏型的练习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感性记忆和理性记忆结合运用是增强节奏型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感性记忆就是不假思索地将所给的节奏快速念出,这主要是凭借自己对节奏的律动感知。感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模仿训练,但对太长的节奏型组合,感性记忆则显得力不从心。理性记忆就是将所给节奏进行快速分析,寻找规律加以记忆,这主要是凭借自己对节奏型的熟知程度及反映速度,对节奏型不熟悉或反映过慢则会跟不上节奏乐句的进行,导致遗漏节奏,使记忆发生错误,理性记忆不利于多种节奏型的组合记忆。因此,对于节奏型的记忆,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将两种记忆方式结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型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难度和节奏型组合的长度,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过渡,由基本节奏向较难的节奏过渡,并在训练中做到认、听、读、写,强化大脑对节奏的记忆。这一切的训练都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更快速的辨认节奏型并模仿,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节奏型要根据其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训练。在练习节奏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带休止符的节奏型练习会造成内心的紧张感,在训练中要克服内心的紧张,以平常的心态来面对它,不要一遇到这种节奏就打乱原有的速度。要注意稳定内心速度感,加强对节奏的内心感受意识。练习它时,可以在内心默念出休止的时值,这样对于练习者来说,可以更准确的掌握休止的时值。

  切分音的出现会改变节拍的强弱规律,在练习切分音时要注意,在切分音所在的节拍中,第一个音符并不是重音,重音转移到了第二个音符上,所以第二个音符的出现相对该节拍中的其他音符来说是强的。

  附点节奏型常常在音乐中出现,如:× ×. 、 ××.等。对附点的时值,我们往往会忽略,常常在附点时值未延续够的情况下就停止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没延续够时值就停止的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后附点节奏型在音乐中的特点,影响音乐的表现力,所以一定要把附点的时值延续够。

  在连音的练习中,连音的节奏会在固有的节拍内显出它的特别。练习时注意节拍的时值,在固定的时值内均匀的分配音长,同时它与其他节奏的连接上应多加注意。

  二、节奏感的练习

  节奏运动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往往同人的心理活动相对应。良好的节奏感就是对节奏各因素的敏锐感知和准确表达。节奏感是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节奏感的训练可以从培养节拍感开始。如:用节拍器来进行数拍练习。先一拍一个音,一拍两个音,一拍三个音,一拍四个音地跟着节拍器用嘴数拍练习,然后自己数着均衡的口令走路或跑步练习。这样容易让均衡的节拍感觉牢固在心中,能够有一个内心的均衡速度和节拍意识,这是开展节奏感训练的基础,它可以为学习节奏打好前期铺垫。

  节奏感的训练也可以加入朗诵。我们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应从有节奏的朗读开始。如:有节奏的朗读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词,或即兴的讲一些有节奏的话,并在朗读的同时用手拍出节奏。

  如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 × ×— | × ×.× × ×|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 ×.× × ×— | × ×.× × ×|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即兴创编话语:× × | × × × | × × × × | × 0 ‖

  我 是 大 熊 猫 ,眼 圈 黑 黝 黝 。

  这样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在节奏感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基本的指挥手势,对节奏感的训练会有很大的帮助。如用嘴读出节奏的同时用手打出节拍,并做到每一拍的速度一致,先由慢速度的练习开始,慢慢的加速度练习,并做到强拍子的动作较明显于弱拍子的动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正确的念出每段节奏所要求的标准速度,同时又有助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当然,机械的表现节奏的长短是行不通的,他们只是节奏感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节奏感的练习和掌握不能单一训练基本节奏或节奏型组合,要深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起伏。

  三、体态律动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达尔克罗兹经过对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领域的研究,创造了这种新的音乐教育方法。体态律动通过身体的运动(动作)对音乐加以“反应”,从而促进人的各种感官和机能的发展,并不断发掘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体态运动的特点是排除单纯的音乐技术训练,通过人的自然地表达方式来学习音乐。(1)

  节奏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内在欲望出发,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而在节奏训练过程中带入体态律动的各种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是人类产生认识欲望的动力之一,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开始学习时,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欲望。比如在节奏训练方面,要诱发学生“动”的欲望,引导他们“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节奏训练。运用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带入体态律动的各种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体态律动活动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方法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使学生用心地去感受节奏,是激发学习欲望的好办法,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节奏教学。

  (一)随着音乐做动作

  让学生在教室里散开,老师弹奏由二分音符构成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边走边做青蛙游泳的动作。做完青蛙游泳的动作后,随着由八分音符构成的音乐,边跑边模仿小狗的“狗刨”式游泳动作。根据情况,还可以把音乐变换成由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等基本节奏构成,动作也可以有所变化。这种对动作的模仿,既可以使学生分辨一些基本节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反应能力。

  (二)模仿声音并做动作

  对于儿童来说,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感知。所以,模仿声音的题材应该来自于儿童的生活。把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带到节奏教学活动中去,如动物、自然现象、交通工具、体育活动等等。

  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鸡 × × | × × | ,边走边叫。

  唧 唧 唧 唧

  模仿风声、雷声、雨声:如× — |× — | × ×.× ×.| × × × × |,

  呼 呼 轰 隆 轰 隆 哗 哗 哗 哗。

  并把手举起来,随着节奏摆动手臂。

  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如火车 ×××× ×××× |,学生一个接一个的

  卡擦卡擦 卡擦卡擦

  串成一排,模仿火车的样子,边走边读节奏。

  这种模仿声音并做动作的方法,既进行了节奏型的练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三)把节奏带入游戏

  模仿“挑水”的游戏来练习一组不同的节奏,拿着小桶跑步到水边的节奏,用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水杯盛水到水桶里的节奏,用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四分休止符交叉进行组成的节奏乐句;挑起水桶迈步的节奏,用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走了一段路有点累了,脚步放慢的节奏,用二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终于到家了,放下水桶高兴欢呼的节奏,用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 。如此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练习了节奏型,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体态律动不单是用耳朵听音乐,同时是用身体来表现音乐,它能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协调学生的身体动作,把它带入节奏训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综上所述,在节奏感训练中要深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起伏。带入体态律动的训练则要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有趣的活动,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训练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训练中既要提高训练者对节奏的感知、理解能力,又要增强他们的创作和表现能力。并要多关注音乐作品中新颖的、富有个性化的节奏型,同时还要注意节奏与旋律、内容、情感表达相统一。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生命,在音乐中的价值无可取代,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所以,我们必须刻苦的练习并掌握它,才能更好的表现音乐。

  学习音乐素养的意义

  1、 提高认识。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音乐素养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问题,它是音乐的基石。音乐素养在音乐学院及附中都是必修课,是考音乐院校必考科目,也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必考内容。更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入门课程。实践证明,学习音乐素养的学生,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听辩——能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唱读——能拿到乐谱即可视唱;弹奏——能拿谱即可视奏;欣赏——能欣赏、理解或表现音乐内涵。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素质,你就不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所以,音乐素养教学是学习乐器的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2、熟悉教材。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全国音乐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面向全国音乐学习者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一项测试。“全国音乐等级考试”将分两大项进行:一是声乐、器乐的专项音乐表演技能考试,二是音乐基础知识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为培养和提高业余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素养,介绍中外古今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态和知识的《音乐常识分册》;另一组成部分是《乐理·视唱练耳分册》。两者均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并与各级专项音乐表演技能考级相配套:即“初级”与某一项音乐表演技能的一、二、三、四级的考试相对应,“中级”与五、六、七级的考试相对应,“高级”与八、九级和演奏级相对应。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乐理·视唱练耳”包括音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技能和方法。其中的“视唱练耳”,就是将所见的乐谱如何转化成演唱、演奏的过程,以及将所听到的音乐如何记录成乐谱的技术性训练。而“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理论基础和乐谱的记录规范。对于音乐学习者,掌握“乐理·视唱练耳”的必要性,如同学习语文的识文断字。只有真正了解了每个字正确的书写方法,又明白了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后,才能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完整无误的听写。学习“乐理·视唱练耳”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技术环节,可以带动音乐表演技能(演唱、演奏能力)的提高,同时在演唱、演奏不断的练习中又可以促进对所学的音乐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吸收。所以演奏(演唱)能力和学习“音基”可以相互促动、同步提升,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音乐常识”的学习,主要为了培养和提高音乐素养。通过聆听和学唱音乐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中外古今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态和知识,获得相应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感知、感悟和评判能力,帮助并促进其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总之,学习音乐素养最终是要转化为“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4、相关链接。世界顶级音乐等级考试——英皇音乐等级考试。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委员会成立于1889年,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当今国际上最具权威的音乐等级考试机构。它的证书在世界上90多个国家得到认可,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音乐等级考试。英皇考级”除了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类的演奏考级之外,还有乐理考级。演奏考级和乐理考级分别都有8个级别;演奏考级和乐理考级都能跳级考试,但报考6-8级的演奏考级必须先通过乐理5级考试。拥有“英皇考级”6级以上证书,能申请欧美院校加分,其中包括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剑桥等英属国家高等院校,最高加分近百分。“英皇考级”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杭州等城市设立报名点和考点。近几年来,家长对于“英皇考级”逐渐熟悉和认可,许多考生都是去上海、北京等地参加考试。预计今年8月英皇音乐等级考试将在哈尔滨设立考点。

猜你喜欢:

1.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2.歌曲作曲的一般技巧

3.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5篇

4.音乐培训学习心得6篇

5.朗诵技巧停顿好的学习方法

373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