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范文 > 行政公文 > 办法 > 2017医疗器械管理办法最新版

2017医疗器械管理办法最新版

时间: 丽燕945 分享

2017医疗器械管理办法最新版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那么大家知道医疗管理有些什么规定吗?今天就让小编来告诉你们把!

  医疗器械的背景介绍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介入门槛较高。即使是在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投入也不高的子行业也会不断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现,并从中孕育出一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因此行业总体趋势是高投入、高收益。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医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影像设备作为一个综合平台,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中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行业的发展,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国内自主生产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有15%左右都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创新和覆盖面的延伸,整个医疗行业的应用技术发展也正在不断加快,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领域。珠海微康科技作为将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先行者,其正式发布的可穿戴专业医疗产品智能体温计——“育儿宝”,定位与婴幼儿的连续体温检测,让传统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一场全新的突破。

  众所周知,最常见的传统测温设备,一般是水银温度计。但对于婴幼儿来说,水银温度计所存在缺点不容小觑。水银温度计测量时间一般在十五分钟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家长必须保证孩子在十五分钟的完美配合与安全使用,因为一旦水银体温计遭到破损,所含水银将会多婴幼儿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这就为可穿戴设备在婴幼儿测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市场需要基础。因此“育儿宝”一经上市,就成为众多家长选择的对象,成为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医疗领域成功案例。

  (2014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应用技术发展浅析)据了解,育儿宝每三秒钟就可以采集一次数据,全天24小时不间断检测,打破了传统测量的“耗时长、测量程序麻烦”等问题,让家长随时随地都能掌握宝宝的温度变化,从而保障孩子的健康。与此同时,“育儿宝”还可以测量水温和奶温,打破传统的测温模式,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更加舒适。

  宝莱特微康科技从一开始便将“育儿宝”的受众定位为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并且相比起其他的可穿戴设备,它为家长们打造了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咨询”,这一服务让家长随时有一个宝宝健康的“贴身顾问”,及时解决孩子有可能产生的各种疾病问题。

  目前,由于市场需求超预期,据悉宝莱特微康科技已经又采购十几万件“育儿宝”的关键部件——体温探头,以充足的备货保障有效地供货给市场。

  医疗器械管理相关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科研的单位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医疗器械的管理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在国家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负责其所辖范围的医疗器械管理监督工作。

  第二章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第四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生命支持,技术结构复杂,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危险,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产品机理已取得国际国内认可、技术成熟,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目录》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公布、调整。

  第五条 第一类医疗器械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管理。

  第三章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

  第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具有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协作配套条件以及卫生环境;

  (三)具有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

  (四)具有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五)符合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管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第七条 企业生产医疗器械,必须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企业生产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必须依照本办法第二章分类管理规定向国家医药管理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取得《生产准许证》后,方准予生产。

  企业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备案。

  第八条 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生产准许证》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核发;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准许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核发。

  第九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准许证》的验收通则。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准许证》验收通则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准许证》验收通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条 《生产准许证》不得转让、转借、出租。

  第十一条 《生产准许证》的有效期为5年,到期更换,逾期不换的,原证即自行废止。

  第十二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认为有必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产品施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施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目录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计划制订,并定期公告。

  生产许可证目录中的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

  第四章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

  第十三条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所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经营场所、仓储设施、卫生环境和检测手段;

  (二)具有与所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检验人员和销售人员;

  (三)具有与所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资金;

  (四)符合国家对医疗器械经营管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第十四条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并且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并发给有明确类别的《医疗器械经营准许证》方可开展经营业务,其中,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必须向国家医药管理局备案。

  第十五条 《医疗器械经营准许证》有效期为5年,到期办理换证手续,逾期不办的,原证作废。

  第十六条 禁止经营已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而无《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禁止经营无《生产准许证》企业生产的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

  第十七条 对售出的保修期内的医疗器械必须负责维修或调换;对经过调试不能达到产品标准的,必须给予退换。

  第五章 医疗器械新产品的管理

  第十八条 医疗器械新产品必须按照《医疗器械新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组织鉴定。

  第十九条 医疗器械新产品实行归口鉴定。第一类医疗器械新产品和列入部级以上科技计划的医疗器械新产品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鉴定,其余的医疗器械新产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组织鉴定。

  非医药系统单位研制的医疗器械新产品,可由国家或省级医药管理部门与研制单位的同级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鉴定。

  各类医疗器械的科研成果鉴定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会同列项单位组织。

  第二十条 经鉴定认可的医疗器械新产品由组织鉴定单位核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第二十一条 取得样机(样品)鉴定和投产鉴定证书的医疗器械新产品按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核发“鉴定批准号”。鉴定批准号分为“样机(样品)鉴定批准号”和“投产鉴定批准号”。

  科研成果鉴定不发鉴定批准号。

  第二十二条 取得“样机(样品)鉴定批准号”的新产品批量试产,必须依照第三章的有关规定申请《生产准许证》,取得《生产准许证》后方可进行批量试产。

  第六章 医疗器械的标准和质量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生产医疗器械必须有产品标准,并经检验合格方准进入市场;没有产品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进入市场。

  第二十四条 医疗器械国家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起草,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发布。

  医疗器械的行业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审定和发布。

  第二十五条 县以上医药管理局或相应的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行使医疗器械监督职能。

  国家设立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负责全国医疗器械检测工作。

  第二十六条 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实行监督员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

  第二十七条 医疗器械监督员有权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医疗器械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按照规定抽取样品和索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监督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负责保密。

  第七章 医疗器械的广告管理

  第二十八条 申请刊播医疗器械广告的客户,必须出具经过批准的广告内容、鉴定批准号和相应的证照;没有上述证明材料的,广告经营单位不得为其刊播广告。

  第二十九条 医疗器械广告内容由广告经营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药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第三十条 推荐给患者个人使用的、具有治疗作用或调节生理功能的医疗器械,必须在广告上写明对患者忠告性语言: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第八章 违章处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产停业,由发证单位吊销《生产准许证》或《医疗器械经营准许证》。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责令企业收回已售出的产品,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违章企业负责。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用户要求退货的,必须给予退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与用户直接签订购销合同的企业承担?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处罚,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的医药管理部门决定。违反本办法第七章有关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的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1.医疗器械: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人的疾病,调节人的生理功能或替代人体器官的仪器、设备、装置、器具、植入物、材料,及其相关物品。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专产或兼产医疗器械的企业。

  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专营销售或兼营销售医疗器械的企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医药管理局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1年9月1日实施。

205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