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范文 > 行政公文 > 办法 > 浙江省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

浙江省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

时间: 丽燕945 分享

浙江省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

  标准化基本形式的选择能促进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以及效率的提高。下文是浙江省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欢迎阅读!

  浙江省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全文

  第一条 为加强标准化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各级政府要有计划地发展标准化事业应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标准化事业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三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省的标准化工作,并按照《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

  市(地)、县(市、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工作规划、计划;

  (三)组织实施标准,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四)负责受理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

  (五)指导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协调和处理有关标准化工作事宜;

  (六)组织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培训;

  (七)承担上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四条 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全省本部门、本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并按照《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

  市(地)、县(市、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

  (二)组织本部门、本行业实施标准,并按计划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三)受理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

  (四)组织本部门、本行业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培训。

  第五条 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设置标准化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标准化人员,统一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实施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企业标准化工作应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六条 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二)药品、兽药、农(林)药的品种、规格、质量、检验、包装、贮存、运输和使用方法及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食品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四)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要求,环境保护中各项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质量要求;

  (五)地方能源开发、利用管理、能源监测、检验、计算方法,能源消耗定额,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等节能技术要求以及节能产品的评价确认方法等要求;

  (六)农、林、牧、渔业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运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要求;

  (七)企业生产过程(含工程建设)中的劳动安全、卫生、定额等要求;

  (八)地方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递中的术语、符号、代号、格式等技术要求;

  (九)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本省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为“DB33/”;本省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为“DB33/T”。

  第七条 地方标准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制计划,组织制订、审批、编号和发布;药品、兽药、农(林)药、饲料、农作物种子、种畜禽、动物卫生、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的地方标准,分别由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审批,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发布;农业标准规范由县级以上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制定后,应按国家规定办理备案。

  第八条 地方标准应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草拟和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未组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的,应由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组织生产、使用、科研、学术团体等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草拟标准和参加标准草案的技术审查工作。

  第九条 地方标准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第十条 地方标准统一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出版、发行。

  第十一条 企业标准是对需要在本企业范围内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的产品标准;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产品标准;

  (三)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四)工艺、工装、原材料、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五)生产、经营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企业产品标准代号为“Q/”。

  第十二条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企业的产品标准须经本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审查,并应充分听取使用单位、科研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企业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并对其实施结果负责。

  第十三条 企业新产品投产鉴定前应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并应在批准发布后三十日内办理备案。该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和质量仲裁以备案标准文本为准。

  对试产(销)的产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试行标准,并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明“试制品”。

  第十四条 企业产品标准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外,应按企业的隶属关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在我省的企业,其企业产品标准,应同时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办法,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 企业产品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企业的产品标准复审后,应及时向受理备案部门报告复审结果。修订后的企业产品标准,应重新办理备案。

  第十六条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属科技成果。对技术先进、标准编写水平高,取得显著效益的,有关部门应根据科技进步奖励条例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 从事科研、设计、施工、安装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工程、装置不能验收。

  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推荐性标准的,应自我声明,并严格执行。

  第十八条 经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和自我声明采用的推荐性标准在本企业应强制执行。企业应按标准组织产品生产和检验,并应在产品或其说明书、包装物上标注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编号、名称。

  第十九条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由合同双方约定。出口产品在国内销售时,属于我国强制性标准管理范围的,必须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应有企业产品标准,并已报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应当贯彻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浙江省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国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具体表现于以下十一个方面:

  ① 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②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③ 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大家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⑥ 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⑦ 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⑩ 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11 标准化标志着一个行业新的标准的产生。

  通过标准化以及相关技术政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加速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创新扩散、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猜您感兴趣:

1.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

2.企业如何做好标准化管理

3.广东省标准化监督管理办法

4.标准化管理经验总结

5.企业如何做到标准化

357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