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时间: 刘丽666 分享

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党课教育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所在的党外干部培训班全体学习任务完成,在党校学习的的二十一天里,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学习期间,我积极适应由工作人员向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由乡镇工作向校园与课堂学习的重心转移。通过二十多天的学习,我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提高,现将些许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这次党校学习,使我认识到以前我对党性的认识只是表面上很肤浅的认识。经过这次系统的学习,我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此外,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且,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的失败,都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能日益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这次到广东珠三角学习考察很及时、很必要。当前正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的理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在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使经济、社会、政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触动了心灵,进一步增强了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对南方发达地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广东人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发展方面务实的精神、先进的理念、良好的效果和成功的经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谈一下这次学习考察的五点体会、五点启示和三点思考:

  一、五点体会

  广东在经济发展早期,除了大城市之外,乡镇企业发展也比较快,在八十年代出现了广东四小虎。到了九十年代之后,珠三角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经济更是进入了新的腾飞阶段,这次参观考察的珠海、深圳、中山三市,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方面超过了小康社会的指标,三农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思想解放,更重要的是一种永不懈怠、永不停顿的创业精神。主要体现在:

  1、坚定不移的执政观。各级党委政府谋发展,求发展,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执政为民,通过发展凝民心、聚民力,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在巩固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通过几天的接触,让人感到,他们观念超前,谋略高远,精神振奋,崇尚实干,精干高效,全面发展,其执政理念,执政策略,执政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2、持之以恒的发展观。主要表现在他们集中精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抓发展,真正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其次,注重发挥和再造优势,特别是把比较优势变为特色优势,从而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特别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集民智、聚民力、用民资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城市设施投资多元化、社会化、民营化等。

  3、协调发展的互动观。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城市互动、一体推进、同步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坚持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同步考虑,实现城乡融合。确立三个理念:城乡同步规划的理念、城乡工业化同步推进的理念、城乡基础设施同步改造的理念;二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即大力发展三产,做大做强二产,优化提升一产,形成倒金字塔型。发达的工业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使“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民参加了社保,珠海等地甚至取消了农民身份,真正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4、面向市场的竞争观。坚持市场导向,实施以市场调结构、以市场定项目、以市场建基地、以市场兴产业。实施知名品牌、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产业、知名市场的“五名战略”,面向国际市场,占领国内市场。

  5、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他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高薪厚待,广揽人才。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着力建设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保障。

  二、五点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们的实际,我认为应着重打造五种经济,以带动地方整体经济的发展。

  1、培育特色经济。从本地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文化底蕴优势出发,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特别是培育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市场,以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确立特色主导产业、产品,使之做大做强做优。其次对发展特色有一定基础的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予以培育,尽快形成规模和气候。三是要科学调整区域布局,发展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要围绕特色产业上规模,加强协调配套,聚集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形成产业开发中心,培育特色经济产业群。四是要大力进行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农业要强龙头、壮大户、带基地,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工业要依托大企业,搞辐射,强服务,三产要注重培育建设专业、特色、规模市场。

  2、主攻民营经济。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特别是要放宽限制,降低门槛,实现市场准入的平等;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实现融资和财税政策的平等。其次要加强引导,促进民营经济机制创新。要引导民营企业逐步改变家族制的经营管理方式,靠现代企业制度再造民营企业活力。加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大胆引进和聘用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三,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思路,鼓励他们办实事、创大业,在行业发展中争先上位,当龙头。

  3、发展配套经济。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企业纷纷将非核心生产向外扩散,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配套空间。县一级具有区位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承接大工业配套有良好的条件,应该将发展配套经济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公司、大集团的分工协作体系,围绕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也可以为优势企业加工品牌产品。二是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组织以中小企业对接配套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招商活动,搭建平台,促进合作,寻找发展机会。

  4、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县域经济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调整区域资源配置方向,延伸和拓宽产业链,实现区域内的产业链对接,推进区域布局调整。二是要大力发展工贸小区,引导工商企业进驻,形成中小企业聚集群。三是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市场化的路子,盘活城镇土地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要有产业做支撑,坚持以产业促建设,以建设带产业。

  5、提升劳务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外出务工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让农民学到了知识和技术,找到了致富的路子,随着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外来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提高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一要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满足市场对较高层次劳务输出人员的要求。二要成立劳务中介组织,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要积极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通过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提供优惠等措施,吸引外出务工的“能人”回乡,创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三、三点思考

  1、加强学习。在广东三市考察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广东发展环境好,好在各级领导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状态上,好在科学超前的发展理念上。我们要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学习放在深入上,深入放在理解上,理解放在落实上,落实放在发展上,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理论水平,建设学习型领导、学习型班子、学习型干部。

  2、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社会稳定,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一要围绕“打造平安沅陵、创建安全稳定先进县”的目标,全面落实可持续稳定治本之策,突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大的不稳定因素,确保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二要狠抓各项指标运行和项目建设,坚持靠前抓保持,中间抓提高,靠后抓加强。工业项目抓培育、巩固、提高,强化督导调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在建,力促新开,提高资金到位率,努力培育一批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抓调优,保增收。对有前景、有潜力的农业项目和企业,要多关心,强服务,培育“龙头”。优化环境抓创新,拓宽沟通渠道,召开优化环境恳谈会,听取企业代表和优化环境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大惩处力度,对破坏发展环境案件投诉,坚决进行查处,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纠风工作。确保超额或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突出三个重点。

  经济工作突出一个“快”字,即加快发展。农业抓增收,继续落实“四个加快发展思路”的各项举措,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工业抓支柱。围绕已具雏形的产业,着力培养规模经济。同时,要抓好配套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

  稳定工作突出一个“久”字,即长治久安。积极探索可持续稳定治本之策和三级预防预警机制,总体把握三点:一是立足于扎扎实实给群众解决问题。依法办事,依政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一刻也不能放松政治这根弦,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与“”等邪教组织的斗争。三是整合基层综治力量,夯实第一道防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严防重大事故发生。

  群众工作突出一个“利”字,即为民利民。要强化干部的民本意识,把为民谋利、为民解难放在第一位。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民心工程”,把各项实事落实彻底,办清、办好。二是关心困难群体生活。对老模范、老党员、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困难军转干部以及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学生,要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解决好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

  今年2月,我有幸被组织选送至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两个月的短暂、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认识了一些领导,接识了一批学者专家,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党外干部成为知心朋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使我体会深,收获多。

  一是省社院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教学方式新颖,实效显著

  培训内容分为四块:政治理论与时事;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与参政议政;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共事;行动学习。教学方式做到了:本地教学与异地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老师教学与学员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

  省社院特意聘请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等地的学者专家当面授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使学习过程身心愉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很强。一些枯燥乏味的老套的高深理论逐渐在我心里扎根,以前那些似懂非懂、模湖不清的认识和理解都在这里找到诠释和厘清。坚定政治信念、提升能力、保持良好心态、树好形象是我们党外干部必备的素质。

  异地教学,让我感受到省内省外统一战线工作的差别和差距,感受到湖南省社院是全国统战系统办学最好的社院,湖南统一战线在全国的影响力,能到省社院学习是一种荣幸、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让我更珍惜在次学习的机会,对紧张的学习安排,没有任何怨言,心里去掉了浮躁,感受充电的踏实。

  现场教学,我们阅历了我省三重一工、智能山河、远大集团等国家级企业的奋斗史,它们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令人震撼。“合作共事的实践与艺术”的现场教学让我感受到长少市、县党内与党外干部合作共事的真诚,坚持原则,求同存异,共创佳绩。

  情景模拟,最难以忘怀的是那血铅事件、钓鱼执法的新闻发布会,是那食品安全、物价上涨、公务员道德的电视访谈,是那领导之间的会见模拟。每位同学有各自扮演的角色如主持人、卫生局长、医院院长、环保局长、执法局局长、交通局局长、记者等,锻炼了同学们面对不同角色的应对能力。

  二是省社院组织有序,认真负责,团结友爱,紧张活泼

  在省社院两个月时间,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有时晚上还请舞蹈老师教我们跳舞,课余时间要搞课题调研,要准备小组讨论发言、要准备结业晚会节目等,逛街的时间都没有,虽然忙碌但很充实。短暂的两个月要完成四个月所要完成的学业,这与省社院的精心组织,老师的认真负责分不开,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社院领导及项目组的老师关心着同学们的食住行,同学们有家的感觉,学习安心、放心。班主任潘老师被誉为男同学中的梦中情人,女同学的好姐妹。拓展训练,让同学感受到友爱合作的团队精神,毛毛虫找队旗,搭人梯、拉生死扣,翻越六米高的毕业墙,这些团队合作活动让我们欢呼跳跃,也让我们相拥泪下,老师们也感动得流了泪。同学自发的盛情邀请,省博物馆、橘子洲头,长沙县果园镇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宁乡县的中国最具有魅力的乡村――关山村、宁乡县城,灰汤的温泉,浏阳的文家市、达浒镇的农家乐、槐花洞山庄等洒下同学们欢歌笑语。结业晚餐,酒意未尽,结业晚会便又开始,歌声,诗哥朗颂声把这两个月的学习推向高潮,把我们又送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社院的学习是短暂的、紧张的、愉快的。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努力加强学习,筑牢同心思想,继续发挥作用是我们不停的要求和动力。

  
看过党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党校培训课心得体会3篇

2.2016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党校学习心得

3.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4.一级党校学习心得3篇

76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