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范文 > 读书范文 > 写作范文 >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时间: 钟敏785 分享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以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党的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范文一

  汤海生

  马克思已经逝世100多年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已经150余年了。岁月更迭,物换星移,许多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与理论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在遥远的东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呢?这里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这个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每一个组成部分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不光是源于它研究领域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刻、研究结果的科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如下的品格:①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不但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一切腐朽丑恶现象,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且公开宣告要推翻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的,而且是科学的,因为它的每一个理论和论断,都不是凭空设想的,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中得出的,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②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81页),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精华,它不是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因而永不过时;③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已经不合时宜,我们不能对某些过时的结论抱着不放或不敢突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一种表现。与时俱进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就是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容,用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地得到加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一定会中国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中华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逐步传入中国,从1919年开始,马列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并逐步为中国人民所接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便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最重要的成果。到今天我们党已经成立88周年了,我们党不但已深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能结合世情、国情,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为突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毛泽东思想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开展,面对大起大落的中国革命形势,特别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许多共产党人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苦苦探索。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理论勇气和惊人的求索能力。他利用并创造一切机会对中国的过去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井冈山的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等亲身体会,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但由于毛泽东当时的地位和环境的限制,他的全新的思想并没有在党内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的倾向,本本主义在党内屡屡泛滥成灾,终于使土地革命的成果毁于一旦,红军被迫长征。

  随着遵义会议毛泽东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继续专注于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文章。随着《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著作的完成,毛泽东思想趋向成熟。1942年,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党内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得到了彻底清算,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风。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随后,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成功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邓小平理论

  令人遗憾的是,自上世纪50年代末之后的20年,由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左”倾教条主义重新笼罩了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因此中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思想僵化及个人崇拜的束缚,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此基础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的回答和概括。他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核心、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从而走向成熟,到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新格局开始形成,围绕知识经济而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成、就业方式、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大量涌现。这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总结,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源泉。因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使其取得了执政的合法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使其取得了道义的合法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使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因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具体理论成果。

  4、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飞速发展,另一方面,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主要也没有变。出现阶段性特征便是“两个没有变”与“飞速发展”不断产生矛盾的具体体现。以胡锦涛为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围绕着“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必将破解当前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矛盾,必将使今后的中国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三、党的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

  马克思生前可能没有想到,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在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的中华大地,他的思想会找到最好的家园。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还只是一种思想家讨论的题目,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千百万人手中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时的世情、国情,实现了理论上的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升华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

  自近代中国以来,许许多多的先进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义,却无一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探索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才发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引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胜利。

  可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和付出代价后做出的正确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引领我们立党兴国的“老祖宗”。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曾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邓小平则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江泽民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个理论、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所以,无论何时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老祖宗”坚决不能丢弃。

  2、立足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的民族革命和建设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创造性运用,才能转变为巨大的推动力量。

  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既坚持了十月革命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经验,又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全新的分析与阐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先城市后农村完全相反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同毛泽东极端重视国情一样,邓小平也把对国情的研究放在首要的位置,并进一步将其置于世界大环境中加以把握,提出了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对在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实际基础上,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重大转变,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众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使中国共产党面对着更加艰巨的任务;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多,党员成份的多样性,党员思想意识的日益活跃和反腐倡廉的需要,使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正处于历史性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面对这些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而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指时了方向。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关键阶段。以胡锦涛为中央领导集体也是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了走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科学发展道路。它必将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好、更快、更远、更科学。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

  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决不是自我封闭的僵化思想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却历经150多年仍然充满活力而长盛不衰;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的根本所在。所以,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而应该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条件,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创造新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实践,大胆突破和扬弃了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而形成的新的历史性飞跃,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产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还将继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时期不同的国情与世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党的理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范文二

  学习、研究一个科学的革命的思想和理论,弄清楚它的历史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它,始终地坚持它,自觉地实践它。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这样,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这样。因此,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必须深刻认识、科学评价“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从我们党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中可以知道,所谓“历史地位”,其含义有二:一是它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实质是它与老祖宗的关系问题;二是它在党的全部思想和工作中的地位,实质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问题。对于“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加以理解。

  关于“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是从第一重含义上讲“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说的是“三个代表”与老祖宗的关系。对此,我们必须把握两个要点:

  首先,“三个代表”与老祖宗“一脉相承”。任何一个科学的革命的思想和理论,都是在前人创造的思想资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思想不是离开老祖宗而“另起炉灶”,相反,它的最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寓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推动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关于工人阶级始终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中不断进步的观点;关于任何社会都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内在统一,只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能全面发展和进步的观点;关于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它的先锋队共产党除了这种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人、历史发展的动力,共产党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确立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坚持和继承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所以说,“三个代表”与老祖宗一脉相承。从本质上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

  其次,“三个代表”反映了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指明“三个代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三个代表”对于老祖宗不光是坚持、继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次作出“三个代表”的高度概括,把“三个代表”作为完整的整体而提出。“三个代表”的有关思想,虽然早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努力实践的目标,但是,把它们提炼、概括为“三个代表”,深刻透彻地阐明其内在辩证关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并把它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创。这类似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有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我们党早已有之,并见诸于实践。

  但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它提炼、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提出,并被确立为立国之本,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四项基本原则虽然都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与此同理,“三个代表”也是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关头,根据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作出了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江泽民同志的有关一系列讲话,就是作了这样的论证。

  从“一个代表”推进到“三个代表”,扩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共产党代表什么?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党的性质和先进性。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此说法不一,但基本精神一致,都是在党与阶级和人民的关系上,在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上,认识、界定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宣布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是“一个代表”。这个基本精神没有错。但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个代表”的认识和界定需要深化,提法和表述需要完善,于是就有了“三个代表”。从“一个代表”到“三个代表”,不仅是提法和表述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拓宽了研究党的先进性的思路,提高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标准。

  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升华了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曾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提出过不少深刻的观点。“三个代表”则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问题提到坚持党的性质的高度,把它们作为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和衡量、检验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这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提升。

  深化了党的宗旨的内涵,指明了新时期实践党的宗旨的途径。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教导。但是,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从一般的原则的角度论述党的宗旨的,还未涉及宗旨所应当包含的其他内容。“三个代表”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把党的宗旨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联系起来,指出这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基础条件,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使党的宗旨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得到深化和具体化,并且更加科学化和理论化了。

93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