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领导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讲话

领导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领导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讲话

  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领导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领导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开发区加快发展的任务措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突出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这次会议是继1997年之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也是在金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分析研究形势怎么看、问题怎么办、工作怎么干等重要而紧迫现实问题,继而推动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深远。特别是张书记从充分肯定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开发区跨越发展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开发区工作等三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开发区工作指明了方向。张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特别是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涉及管理权限调整的部门要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传达这次会议精神,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开发区加快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二要突出抓好政策文件的对接落实。从去年10月份开始,市委、市政府就组织力量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修改,起草了《关于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并经市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这是市委、市政府围绕深入实施“1234”发展战略,在认真总结开发区发展成绩和基本经验,针对开发区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四至范围、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特别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赋予了开发区更多的职责、更大的权限,在支持政策方面下了更大的决心,给予了更优的政策。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落实《意见》作为支持开发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尤其是赋予开发区的管理权限,开发区和相关部门一定要立即进行对接,确保迅速下放到位、落实到位,绝不能打折扣、搞变通,绝不能明着放、暗里收,甚至故意设障碍、使绊子;给予开发区的支持政策,相关部门要会同开发区尽快研究,逐一提出落实方案。会后,由常务副市长王春江同志负责,召开专题会议,责令有关部门限期移交管理权限,限期制定政策落实具体方案,真正让开发区摆脱束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三要突出抓好工业园区的发展。重点就是做到“两个提升”、“三个强化”、“处理好三个关系”、“实现五个转变”。“两个提升”即:提升开放层次,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与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和建立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力争在项目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引进、审批、落地、建设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强化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三个强化”即:强化产业招商,围绕三大重点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瞄准高端产业、产业高端,大力引进延伸、完善产业链和优势资源转化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平台支撑,加强招商引资软硬件建设,切实抓好项目储备工作,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捕捉,聚焦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各地商会,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甚至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向外延伸触角、向周边地区渗透辐射,敏锐地发现商机、扑捉商机,努力在竞相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处理好三个关系”就是正确处理好开发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防止权责不清,推诿扯皮;正确处理好金昌开发区管委会与其他园区管委会的关系,防止定位不准,布局凌乱;正确处理好园区与企业的关系,防止服务不力,管理混乱。“实现五个转变”就是实现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实现从追求项目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从追求个体项目到追求产业(链)的转变;从追求自身开发到市场化开发的转变;从追求资源、资产的运作到追求资本运作的转变。

  最后,借此机会,我就农业园区建设讲几点意见: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全市初具规模的农业园区共有3家,分别是永昌县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金川区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园和金昌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当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要明确功能定位。重点就是要围绕把农业园区打造成“金昌农业特色和发展水平的展示园、带动农业提质增效的示范园和满足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高档产业园”,突出功能定位,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发展措施。要在农业园区优先规划建设啤酒大麦、鲜食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优先布局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食用菌棚等设施农业,优先发展舍饲养羊、舍饲养牛等舍饲畜牧业,集中展示我市特色农产品,发挥其宣传推介、提升形象的“窗口”作用。要按照“新品种首先在园区试种试养,新技术首先在园区试验示范,新工艺新设施首先在园区引进应用,经营新模式首先在园区率先推行”的要求,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将最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成果集聚于园区内,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经营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按照“都市农庄”、“农业主题公园”的标准和功能,精心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配套建设名优农产品生产、展销设施,既为市民提供特色、优质、安全的鲜活农产品,也为市民提供愉悦身心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其服务市民的作用。

  二要加快创建步伐。要围绕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良好、产品优质安全等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有较大生产规模、产业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和档次。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入驻园区。要立足“一区三园两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新模式,加快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配套的经营管理中心、现代农业试验及创新中心、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园等研发中心,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区入园,力争把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为国家级循环农业示范园,把金川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园、金昌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打造为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园。要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建设园区,利用园区在“产前”、“产后”的技术优势和对市场的把握,以利益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产中”过程的生产,逐步形成以园区为龙头、围绕园区建基地、通过基地带农户的链型结构和现代农业组织形态,着力提升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要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就是创新投资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和管理机制。要整合市级财政农业切块资金和争取到的涉农项目资金,捆绑安排,打包投放,重点用于园区基础设施、科技示范设施、农民培训场馆、农产品展销平台、农机交易中心的建设;要逐步创新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核心区土地出让、辐射区土地流转”的要求,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土地向园区集中,形成“成片流转、集约开发、规模经营”的发展格局。要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模式,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负责制订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资产管理等工作,为园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要强化政府扶持项目监管和园区内基础设施管护,形成政府加强服务、业主自行经营的良性机制。

  同志们,开发区发展事关全局、关系长远。我们一定要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以强有力的落实力和执行力,竭尽全力把开发区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为全市加快发展、转型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领导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讲话(二)

  一、回顾“十一五”,经开区夯实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是经开区建区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是的3倍,年均增长20.6%;工业总产值完成130亿元,是的3.8倍,年均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亿元,是的2.9倍,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5亿元,是的3.2倍,年均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是的8倍,年均增长51.8%;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是的9.8倍,年均增长60.8%。

  “十一五”,是经开区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全区累计引进超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2个,总投资423亿,是“十五”期间全部项目投资的9倍,结束了经开区没有重大工业项目的历史。出口加工区富士康项目30天内建成投产,创造了被称为奇迹的“郑州速度”。经开区项目建设呈现出“正在集聚、正在开工、正在建设、正在跨越”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是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年。工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的不足60家增加到的102家,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是的23倍。八大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五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十一五”,是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最好的五年。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进出口额在中部6省出口加工区中连续五年位居第一。河南保税物流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四部委封关验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运,从真正意义上结束了河南没有进出口港口码头的时代。

  “十一五”,是经开区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全区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0.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累计申报各类科技资金项目550个,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累计申报专利总数1099项,授权专利680项,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称号,被确定为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

  “十一五”,是经开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五年。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畅通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4.7亿元,建成道路110余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6.3%,建成区面积从10平方公里扩大至30平方公里。

  “十一五”,是经开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累计完成社会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投入4.1亿元,是“十五”期间投入的近20倍,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的4.8%上升至的15.8%。

  “十一五”,是经开区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的五年。扎实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开展非公党建“两带一争”活动,成立了区企业党工委;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全面推进“4+2”工作法,基层党建活力进一步增强;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抓教育、抓源头,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实践启示我们: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生动史。五年来,面对经开区工业总量偏小、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现实,我们不埋怨、不争论,果敢地冲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和旧体制的束缚。无论是“工业立区、科技兴区”战略的确立,还是“八大超百亿产业园区”的提出,无论是首开全省异地购买土地指标的先河,还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办事程序的突破,无不体现着解放思想的胆识和敢闯敢试的勇气。可以说,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经开区发展的大跨越。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明确提出“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四大主攻方向,通过实施产业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项目招引的数量和质量。五年来,为了项目的签约入区,我们与投资商多次接触、多轮谈判;为了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全力做好土地报批、场地平整、基础配套、拆迁安置等前期工作,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耐心和艰辛,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正是由于全区上下千方百计引项目、上项目、建项目,从而推动了一大批投资体量大、拉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顺利实施,为经开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必须坚持为民谋利不打折。只要不打折扣、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我们就能赢得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必须坚持埋头实干不懈怠。我们始终强调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大家一股劲,管委领导同志带头分包重大项目,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办事处主动做到全程服务,高效服务,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展望“十二五”,经开区跨越发展任重道远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跨越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仍然极为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压力相伴。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宏观环境稳步向好。金融危机带来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也成功实现v型反转,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加速,大量企业到内地寻求发展空间,这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大好机遇。二是政策机遇相互叠加。中央制定实施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省市对经开区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对高新区、经开区等区位优越的产业集聚区,要力争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为我们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三是跨越发展条件具备。“十一五”期间,经开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配套快速推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这为我们抢占发展先机、持续跨越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不利条件看: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进一步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通胀压力、挤压我国商品出口利润,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企业投资信心受到普遍影响,这将导致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难度加大。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提速,经济发展正面临愈来愈紧的资源约束问题;去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了对政府融资的监管和约束,土地、资金、资源等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区发展的重大瓶颈。二是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城市化进程有待加快,城市管理和社区规范化管理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任务还较繁重等等。三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与先进经开区相比,武汉、合肥、长沙、芜湖等兄弟开发区在高平台上快速发展,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后发赶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省内经开区相比,漯河、鹤壁、开封三家开发区去年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我们越来越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双重压力。与其他开发区相比,高新区明确提出建设“郑州高新城”的目标,计划“十二五”期间实施100个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主导产业。航空港区蓄势待发,仅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一个项目达产后就能实现销售收入数百亿美元,带动形成30万人的城区规模。我们必须积极顺应形势的深刻变化,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信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找准结合点,抓住着力点,才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建设、大转型、大跨越”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大集聚、滨水新区大开发、城市功能大提升、支撑平台大构建、城乡发展大统筹,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区域创新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经开区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区产城融合的生态工业新城。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要把工业强区作为矢志不移的基本战略。“十二五”,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必须矢志不移地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努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要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发展主线。在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政策优势逐渐弱化的新形势下,经开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以传统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偏重引进资金、项目向重视引进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转型,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升级;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综合提高转型,促进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升级;从资源消耗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升级。

  ——要把打造郑州都市区生态工业新城作为发展方向。我们在狠抓工业的同时,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要求,谋求从工业支撑向城市支撑要生产力,推进工业强区向产城融合转变,统筹产业、人口、环境和生态的合理配置,着力打造融入郑州都市区的生态工业新城。

  ——要把提高经开区群众幸福指数作为最终目的。“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增长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思路举措是:实施“五大战略”。

  一是总量倍增战略。重点实现“七个倍增”,即gdp达到280亿元,比增长3.1倍;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比增长6.7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2.3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比“十一五”增长2.3倍;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十一五”增长3.2倍。

  二是产业升级战略。着力实施“三大产业计划”,即先进制造业提升计划、现代服务业集聚计划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十二五”末,形成8个百亿产业集群,培育5个以上百亿骨干企业,引进3个以上百亿重大项目。

  三是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实施“四大工程”,即,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投融资体制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创新工程和创新人才汇聚工程。

  四是城市提升战略。着力实施“四化”工程,即绿化、亮化、美化、数字化工程。

  五是民生优先战略。重点提升“三大指数”,即,提升人民群众的富裕指数、幸福指数和平安指数,加快村民安置区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三、20xx年,经开区要努力实现“十二五”精彩开局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抢抓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重大机遇、实现跨越提升的关键之年。

  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0亿元,同比增长100%;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同比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5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20%;进出口总额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154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