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会议发言稿 > 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稿

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稿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稿

  扶贫工作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稿,仅供参考。

  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稿篇1

  同志们:

  今天的全区扶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也是对我区的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上午,与会同志都参观了几个现场,该受的教育应该都受到了教育,该得到的启发也得到了启发,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与会同志对扶贫攻坚的认识。今天下午的大会,首先由三位同志对近年来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反思,大家都说得比较诚恳、也比较到位,希望能够知耻而后勇。

  在这里,我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相关精神,主要强调五个方面的问题。

  1、打好扶贫攻坚战,首先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

  扶贫既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大家都知道,主政以来,对于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的时候,又对扶贫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他讲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讲得语重心长,又非常深刻。我的理解,所谓“立下愚公志”,就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坚持下去,哪怕面临再大的困难,都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省委东明书记也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全省的全面小康”,我们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落实“四个全面”的要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整个农村也必须要整体迈上小康社会。现在反过来看我们广大农村地区,生产条件极度落后、生产水平极度低下、老百姓的生活还特别困难,怎么整体全面实现小康?为此,省委下了极大的决心来推动这项工作,4月14日省委会决定,省委__、__省长以及相关领导共计80余人,亲赴片区县开展扶贫开发督查调研,充分地彰显了省委对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视,也彰显了省委对我们扶贫工作的严格要求。市委__在__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扶贫工作,专门调研了各个区(县),其中第一站是来到了我们__,还特别带上了各县(市、区)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同志,一边看一边提要求、一边提问题、也一边观察我们抓扶贫开发工作的同志心中到底有没有数。我们再就__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__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是一个国贫区,农村贫困面非常广,我们现在还有建卡贫困户24535户、贫困人口74893人,占全区总人口十分之一以上。这十分之一如果把城市人口除掉,我们这个比例更高,大约要达到百分之十八。在全市比较起来,我们这个贫困面都是排在前列的,据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贫困程度也是非常突出的。所以我们打好扶贫攻坚战,一定要有一个高度的政治自觉,要牢记我们的使命,要清醒地认识我们肩上所担负的一个政治责任,要认真按照中省市的要求,以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实现“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中国向世界宣布了扶贫攻坚的目标,这个目标对于每一个地方都必须完成。因为它既是一个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我们打好扶贫攻坚这一战,首先要有一个高度的政治自觉。

  2、打好扶贫攻坚战,重要的是转变观念

  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现在看来,我们扶贫开发工作,在观念上还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转变过来。近些年,在扶贫开发上,国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为什么贫困问题还这么突出?有的地方年年扶、年年贫,山河依旧;有的地方看起来是扶起来了,但实际上是个“抽水机”,只要政府一旦不投入、不去管,马上返贫了;有的地方面子好看、里子不行,特别是有的地方老百姓住在楼房里还靠救济为生。所以我觉得,我们打好扶贫攻坚战,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我们转变扶贫观念至少有这样几个习惯的思维定式必须改变。

  一是要改变一讲到扶贫就想到给一点资金。当然,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但这根本就不是扶贫的治本之策,不能彻底扭转贫困局面,这种“输血”式的、做样子的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扶贫的根本是要从源头治贫,要走出一种“造血”式、开发式的扶贫之路。我们__区有些地方是中省市有关部门的帮扶点,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同志只看到眼前、只想要一点资金、只想搞一些立竿见影的事情,没有深层次去思考一个地方怎么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实际上,大多数的困难群众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观念落后,与其帮他们要一点资金,还不如多帮他们想一些办法、启发一些思路、出一些好的点子、找一些好的项目,一旦有了项目,不但能把帮扶点搞好,还可以带动一方的发展。

  二是要改变一讲到扶贫就想到搞几个示范点。在座的同志绝大部分是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工作,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反过来说,在这个岗位上搞久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太牢固了,因为从一开始学师就学的是一些做“表面文章”之事。比如说一到春末的时候,就人为地去做一些现场,让大家去参观;哪个领导要来调研,首先是把点整好,花团锦簇。有的在一个地方主政一方,不是从根本上去研究发展之策、脱贫良方,而首先是想到如何造景、如何造点。我经常讲,我们抓农村经济工作、抓农业工作,抓农村工作,抓农民工作,一定要代表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代表农民的基本利益,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复制性、有推广性,这样才有生命,有价值,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时间的检验、老百姓的检验,才对得起良心。扶贫工作本身就是涉及群众的民生工程,所以绝不能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盆景”工程,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脱贫、实实在在增收。在我们一些实际工作中,有时候一说到扶贫攻坚,有的干部就扛着一袋米、提着一壶油到贫困户家里,做个样子、摆个架子,蜂拥而上、访贫问苦,最后拂袖而去。这种做法是扶不了贫的,群众是不满意的,我们必须改变。

  三是要改变一讲到扶贫就想‘一口吃个胖娃娃’。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实际上是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娃娃”的。我们__区农村人口占相当大的比例,建卡的贫困人口是74893人,这个面在全市范围之内都是比较大的,程度也比较深,扶贫攻坚的任务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所以我们抓扶贫的同志一定不能拍胸脯、喊口号,搞运动式、大跃进的思维方式。所讲的“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就是告诫我们扶贫工作要像愚公那样,子子孙孙做下去,要有“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精神,要有“历史的耐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猴子掰包谷,扶一个、丢一个,一定要稳打稳扎。农村扶贫工作面宽量大,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在观念上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打好扶贫攻坚战,核心是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

  __在全市的扶贫工作会上专门强调,扶贫扶贫,要害在“扶”,对象在“贫”,核心是解决“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要在“产业、基础、新村、能力、民生”五个方面下深水、下功夫。这五个方面的扶贫和我们“三攻坚三改善”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我们“三攻坚”中的道路攻坚和农村水利设施攻坚,其实就是农村基础设施扶贫,其他的完全一样,只是表述的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的要求,结合__区的实际,在“三攻坚、三改善”上狠下功夫,长抓不懈,不走样、不松劲。

  一是重点突破基础扶贫问题。过去两年我们的通村农村公路向前推进了1500公里,农村的道路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这项任务还没有完成,今年还要深入地推进。要继续按照境内9个高速公路出口为枢纽,以国道212线、318线以及我们新提升的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支撑,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向“毛细血管”“末梢神经”方向发展,要改变以前那种“放射状”,向“网格化”方向去转变。要统筹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当前的一个重中之重是升钟二期水库这个核心工程,一定要按照项目的要求抓紧推进。同时,我们今年的重中之重是要全面完成全区10.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这项工作必须作为一个硬任务,以乡为单位,逐个交账。如果现在有同志觉得交不了的话,可以提前给区委写上辞呈报告;否则,到时如果交不了帐,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是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产业是一个地方稳定脱贫的关键。有了产业,才有造血的能力,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在产业扶贫上,一定要按照市委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村而异、因人而异,深入研究本地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不能搞“一刀切”。我们__区一些地区,以农民为主体,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有一些好的示范作用。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将农村产业发展与深化农村改革结合起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上,有条件的也可以尝试土地流转,吸引社会其他资本进入农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在依托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推动农村产业不断发展的问题上,在这些关系的处理上,我衷心希望各个地方要大胆探索,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未来、今后中国农村发展主要的依靠力量是什么,是不是全部是城里的建筑老板去种粮?回答肯定是否定的,我们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农民自身。当然,我们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间集聚了雄厚资本的其他力量要投入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我们要加以引导,构建好利益共同体,建好机制,引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一个关系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我到了一些地方,一谈产业的发展,好像别无例外的就是引进了一个业主,引进了一个业主是好事情,但这是不是一乡一镇的根本性问题,我希望同志们一定要有一个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

  三是稳步实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老百姓生活便利为根本出发点去推进新村建设。新村扶贫既有积极的一面,但也一定要因地制宜地推动,要深知__区的农村不同于“北大荒”,不同于平原地区,除了河谷地带之外,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深丘、浅丘地区,实行新村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可能个别乡镇搞了一些新村建设,自我感觉成绩非常巨大,实际上,大家认真想一下,它的积极作用究竟有多大,在哪里?我们强调的新村建设是要合理搞好村落的规划,有序地引导老百姓按照新村规划修房造屋。当然,在我们统一合理规划的新村中,要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改变人口密集的村落的一些基本条件,包括用水条件、道路交通条件、饮水问题、垃圾的处理,还有其他的人居环境的改善,切忌大拆大建。这个观点在换届之初,就反复强调过,我们只提出修铁路、修高速公路、修国道,以及我们其他重点工程,必须拆除的老百姓房屋,一律首先把规划搞好,按照规划的要求去搞好建设。新规划的聚居点,我们可以投资大一点、要求高一点,完善好基础设施条件,但是切忌人为地大拆大建,切忌搞些光鲜的盆景工程。我们石龙桥聚居点主要是解决猫儿山垃圾场周边好多平方公里内老百姓不能够居住、强烈要求搬迁的问题,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高标准规划实施的一个聚居点。这个聚居点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其他任何地方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对新村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但是新村建设我们一定是要在合理规划、严格管理情况之下的尊重农民的意愿,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而引导农民搞好新村的建设。我们反复批评的一些地方,规划不控制、不引导,老百姓的房屋别无例外的沿着公路两边去建,没有一点安全感,灰尘遍地,严重影响农村的形象,严重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这是不行的,这项工作也希望同志们认认真真去思考。

  四是务实推动能力扶贫。治贫先治愚,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素质和能力是根本的治贫之策。在贫困地区,教育培训尤为重要,我们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要让年轻一代不能再重复以前的老路;只有加强能力技能培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内源扶贫。当然,培训农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厢情愿、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当然,培训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要讲究实用性,要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要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我们现在对农民的培训更多的是在劳务输出方面,对农民扎根于自身家园发展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培训还远远不够。当然农村面宽量大,培训的主体还是在我们乡(镇),要以乡(镇)为单元,各乡(镇)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对农民的培训我们提的是改善农民的素质,这个培训是多方面的,还包括他们的观念的引领、思路的转变、好的习惯的养成等很多方面,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五是扎实开展民生扶贫。扶贫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农民兄弟吃饱穿暖、有那么一点闲钱过年,更重要的是全面改善老百姓的民生福祉,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所以我们搞扶贫,不仅仅是产业要发展、配套要跟上、生态要保护,整个农村的公共服务也必须全面跟进。包括医疗卫生、学校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一项项做好。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里的问题,我们一些医疗机构开大处方、开天价药,坑害老百姓,这些黑心医生该查处的必须查处,一定要重塑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当然,农村就近看病的事情也要实事求是,我们试想,一个村或几个村的农村村级医疗诊所的服务对象是谁,医疗诊所的从业人员是谁?是不是专业的医师,是不是非农民?其实答案很简单,绝大部分农村的乡村医生本身就是农民的一员,专门给他们修个房子,坐在那看病,看完了又回家,这样符合他的生产习惯吗?他怎么去照顾家庭,怎么去从事生产?他一天看病是不是络绎不绝,一点都不能歇气?不是。村里面的这种医生放下处方就是农民,放下锄头就是医生,完完全全就是在他的居住地方从业。我们村级卫生服务组织要把他们的这种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形式。我们很多地方一说起要搞个服务机构,都要去选地、征地、建房,这个思维方式也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4、打好扶贫攻坚战,根本是要讲究方式、注重方法

  方式方法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方式方法对路,就会事半功倍;方式方法不对,就会劳民伤财。

  一要瞄准需求、真心帮扶。真帮实扶,就是扶真贫、真扶贫。扶真贫,就是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标准,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帮助老百姓什么。真扶贫,就是要抓住制约贫困的关键环节,下深水去解决。比如,一个村有很多问题,但最关键、最核心、最致命的是什么问题,我们一定要搞懂,而且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从事扶贫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经常深入到农户家里去,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只有这样才会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否则成天都坐在办公室,就会走不少弯路、甚至犯错误。有一个信息,我还没有去印证,也许在__区同样存在。据说一个县一些乡镇干部坐在办公室里填贫困人口登记卡,卡的名字是自己编的,而不是真正的有那么一户人,这次查了出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就地免职。在我们__一旦发现类似情况,毫不含糊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二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好扶贫工作,一定要换位思考,要善于从贫困群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后,中央在扶贫工作上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要求扶贫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搞精准扶贫,就是要把扶贫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具体对象,在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提高精准度,把“大扶贫”转化为一个个“小项目”,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真正把扶贫落到实处。我们建立2万多户、7万多人的卡片,要一户一户交账。这次省委派出庞大的检查队伍,省委书记亲自到一个县,省长到一个县,相关领导80多人,一人一县,一查几天,一旦查到哪一个地方建的是假卡,扶的是假贫,只有吃不完兜着走。而我们建了这个卡片,心中有没有数?我们全区2万多贫困户,一个乡(镇)平均下来也就几百户,我们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对这几百户有没有一个大的概念。仲彬书记在我们区上调研扶贫的时候,亲自问了我们两个乡(镇)党委书记,其中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是非常清楚的,反应了一个基本的状况;另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心中是无数的。我今天希望在座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们心中都有数。在这之前,心中没有完全有数的同志,我希望你们立即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你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三要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尊重群众。所谓尊重规律,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我反复强调,不能逆天而行。尊重自然,就是说扶贫开发不能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干一锤子买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管是新村建设、产业培育,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要综合算账,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环境。尊重群众,就是凡是老百姓不赞成的事,我们坚决不干;凡是老百姓赞成的事,我们就一定要办好、办实,办得让老百姓满意,扶贫开发一定要做到这一条,因为它本身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你拿着大棒赶他去进天堂,他不进,你也不能去强迫他,一定要干老百姓愿意的事情。

  四要造血为主、自力更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就说给东西,不能仅仅是给一点实物、给一点钱,我们要多传授技艺,多传授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技能。道理其实太简单不过,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要想永远有鱼吃,就要学会捕鱼的方法。帮扶不能代替包办,不能搞“包办婚姻”。扶贫工作一定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当地的自我造血功能,这才是根本要务。要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大力营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我们这么大的农村、这么多的农民,全部都靠城里的钱去帮他们,靠广大的公务员和其他的国家公职人员去捐款,帮得了吗?靠财政又帮得了吗?财政是普惠制的优惠政策、面上的政策,也是扶持生产,改变基本条件,该投入的地方要投入。但关键是,我们要改变动辄就要财政拿钱的习惯。当然财政该拿钱,但拿钱究竟应该做什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千方百计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5、打好扶贫攻坚战,要害在落实关键少数的责任

  要落实关键少数的责任,我们领导同志就是一个关键的少数。从哲学角度讲,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是事物的最精华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领导同志虽然数量极少但作用最大,是引领发展的最大优势。我们扶贫攻坚也一样,关键在党,关键在我们各级领导同志,又特别是在各级党政的主要负责同志。

  在2013年四季度初的扶贫攻坚会上,区委会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要在“三攻坚、三改善”推动过程中实行末位淘汰,对“末位”要实行组织处理。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抓关键的少数,就是要让大家真正履好责、担好责,尽职、尽责。当然,在这几年时间,绝大多数的地方党政主要同志,绝大多数地方的干部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是有所作为的,特别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工作富有成效,包括今天做出检讨的同志,也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做检讨的同志的态度是好的,没有讲客观原因,区委政府也不讲客观原因。不讲客观原因,其目的和核心就是要形成一种机制、传导一种压力,让关键的少数发挥最大的作用,要让少数的精华都能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能够建功立业。这个机制不针对任何人,它是通过一条制度,促进关键少数把责任落实,以前落实、现在落实、今后也落实,这不仅仅是区委的要求,从中央到省委,再到市委,也都是这么要求的。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培训班上,专门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四有”要求,心中要有党、心中要有民、心中要有责、心中要有戒,这是针对这个特殊的少数定身提出的一个特殊要求。如果全国所有的县(区)委书记都能做到这四条,那中国就会长治久安。我们__的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四十多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们,你们真正地把这个责任全部履行好了、履行充分了,我也完全相信我们的扶贫工作、我们整个农村经济工作将是另一番天地。

  省委__在__调研时,针对当前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坚决反对”的要求,一要坚决反对干部精神不振、不思进取;二要坚决反对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三是要坚决反对不敢担当、无所作为。我们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任务真的很重,这几年扶贫工作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还有很多的同志也确实存在着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敢担当、无所作为的现象。有的地方一说到工作,首先讲的是钱;有的地方即或安排了大量的项目资金,究竟又使用得怎么样呢?就以今天上午参观的几个点来看,我们也实施了农村小微水利建设,但究竟发挥作用没有?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当然很多点我们还没去看,在这之前我给分管农业工作的同志提出一个要求,好好找一下反面典型。结果,一看之下是触目惊心!市委仲彬在扶贫开发上是怎样要求的?扶贫工作关键在于落实责任,一把手要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干好中国的事情,领导干部是关键,扶贫工作是个政治问题,必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市上,__和__市长是第一责任人;在县(区)上,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是第一责任人。今天,我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就是我们扶贫攻坚最重要的责任人。在__区整个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征程上,特别是解决7万多人,2万多户精准扶贫对象的主体责任上,就是乡(镇)。作为一个区来讲,我们更多的解决面上的惠民政策,整体推进机制的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整个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整个重大项目的安排和制度性的设计,真正要解决全区百分之十几的贫困人口的问题,第一责任就是我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你们一定要明确这个责任。仲彬同志还说,基层干部一定要对扶贫攻坚心中有数、心中有底,扶贫一定要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怎么才能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首先是要心中有数,特别是基层干部、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对辖区内的贫困情况一定要心中有数,一定要有一本明白账,有多少人是因病致贫、有多少人是因残致贫,有多少人是因子女上学致贫,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都要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为了落实关键少数的责任,我们在2013年提出了建立这么一个责任体制,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现在看来,我们这个体制和中央习的要求,和省委__的要求,和市委__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不是我们对大家的要求严了,在现在这种时候来看,我们的要求还松了、还不够。大家都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处理上也斟酌再三。干部成长不容易,在一个区来讲,一个正科级干部,通过很多摸爬滚打才走上来的。而且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们算是正科级干部中间非常稀缺的、非常重要的岗位,大家都很珍惜,所以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真正地去珍惜。为了落实关键少数的责任,在开会之前,我们专门开了区委会,对扶贫攻坚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做了一个完善。一是关于乡镇的扶贫,除了“三攻坚三改善”这一百分之外,另外对二万五千户、七万五千人的任务能否完成,如何消除这些贫困人口,这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再加二十分,这就是我们扶贫攻坚的硬任务,完成得好就是英雄,完成得不好就要承担相应的组织责任。二是关于我们的驻村帮扶,以前更多的是只发一个文件,只提出一个号召,下一步要以我们帮扶单位为考核对象,全面把驻村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之后,与会同志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紧急动员起来,要对照考核体系,特别要对照省委调研的一揽子问题,结合今天的会议精神,紧急消化,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地提出我们相应的扶贫攻坚措施和要求,而且要努力落到实处。总之,扶贫攻坚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奋力开创扶贫攻坚的新局面。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稿篇2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期间,习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讨论时,特别讲到苏区振兴,特别提到精准扶贫,所以我们过完年第一个会就是部署农村工作以及精准扶贫专项工作。精准扶贫即将作为苏区振兴的第二个切入点。第一个切入点是解决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在道路、桥梁、饮水安全、农田质量提高等方面予以关注。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就是精准扶贫。要在2020年与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至关重要。江西,尤其是赣州提出的精准扶贫,为全国的扶贫工作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对扶贫工作的精确性以及能达到的目的性体现得非常到位。所以,今天我们在一起书面传达学习了中央、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议精神,加卿同志对全县农村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刚才,有关乡(镇)和部门、单位的同志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请大家按照加卿同志所作的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就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精准扶贫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精准扶贫是我们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其要义是通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有效对接贫困对象,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扶贫到村到户,构建长效机制,提高扶贫开发绩效,真正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以精准扶贫为重点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强“三农”、抓扶贫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抓手。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他最近明确指出,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如果做不好,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1月12日,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又强调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工作要只争朝夕,决不能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也不能让“平均收入”掩盖了“不平均”。到2020年,如果贫困地区面貌改变不大,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说不出口的。特别是在福建、云南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老区、苏区掉队”,并明确要求,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通过顽强奋斗早日改变面貌。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全南由于历史原因、资源秉赋、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比较薄弱,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差,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发达地区明显滞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等问题仍然突出,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抓住当前大好机遇,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面同步建成小康。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强“三农”、抓扶贫是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而如果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就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就谈不上分享现代化成果。近年来,尤其是《若干意见》实施以来,是我县资金投入最多、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扶贫成效最大、减贫进程最快的时期。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6%,通过“六大工程”,全县贫困户人均增收630元,有4760人脱贫,年内改造危旧土坯房8598余户,解决了2.52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通村(组)公路85公里,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400多套,一大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同时,城乡低保、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社会兜底工作扩面提标,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但是必须清醒看到,由于基础弱、底子薄,我县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不高,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宽、能力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不健全等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截止目前,全县仍有贫困村38个(省级贫困村8个,市级贫困村30个),贫困户5710户,14377人。如果到2020年,这些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变,振兴发展、全面小康就是一句空话。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单位必须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做好农村工作和实施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创新举措,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

  指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加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帮扶谁”的问题。粗放式扶贫瞄准的对象是贫困区域,就贫困村而言,能够通过整村推进等举措,改变其落后状况,但对贫困户则缺少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帮扶办法。而且,整村推进的结果,往往还可能进一步拉大贫困户与其他群众的差距,所以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就是为了解决粗放式扶贫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是对现有扶贫机制的补充和完善。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工作时强调,“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精准扶贫最基础、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这项工作,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花了很大的力气,目前,已经开展了四次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识别出贫困户5710户14377人,并将每户进行了精准分类,现已全部录入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加快建立县、乡、村与“三农”工作和“连心桥”等平台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我们每一个干部对应的扶贫对象都要建立在我们的“连心桥”信息平台上,都要在我们扶贫办的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上。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和贫困户之间的情况掌握、互相沟通,也有利于扶贫办以及各位分管领导、挂点乡镇、村的领导及时掌握所辖范围内干部精准扶贫的进度和现状。要按照脱贫出、返贫进的原则,以年度为节点,以贫困户脱贫进展为依据,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实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分级管理、动态监测。这样才能找准对象、有的放矢,避免扶贫资源投放“打偏跑漏”,使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得到有效扶持。

  第二,要解决“怎么帮”的问题。精准扶贫涉及千家万户,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发展诉求千差万别。要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实现扶贫工作效率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户一策”,需要我们的每一位干部下到贫困户当中去,制定好扶贫的总体计划和年度计划,找准路子、找准项目,按照“一户一策”来进行扶贫。市、县两级对“怎么帮”也拿出了一些办法,总体来讲,有以下六大扶贫方式。这“六种方式”作为方向性、指导性意见,都分别下发了实施方案。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我们的农民要到2020年同步小康致富,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路子,要紧紧围绕“向规模要效益,以效益兴产业,以产业带民富”的思路,大力发展芳香花木、高山蔬菜以及乡村旅游、生猪养殖、特色养鱼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产业覆盖范围,多渠道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让更多贫困户能够真正从中受益、增收脱贫。产业扶贫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我们村“两委”要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发展,把贫困户融入到产业中去。对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在资金扶植、土地流转、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断增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实现长久共赢。要加快实施搬迁扶贫。从今年起,全县要用五年时间完成移民搬迁1万人,有序引导贫困人员向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搬迁转移,实现移民集中安置与新型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贫困人员就业与园区用工需求无缝对接,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大力实施教育扶贫。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大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就学帮扶,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上得了学、平等接受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能力和致富技能。积极实施就业扶贫。大力实施“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 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和鼓励能人带领贫困户创业等方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加快脱贫。大力实施金融扶贫。用好用活扶贫救助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金融与财政扶贫的深度合作机制,积极实施“财政惠农信贷通”等金融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他们发展创业提供信贷支持。着力实施保障扶贫。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要做出托底性制度安排,对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条件的,要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通过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三,要解决“谁来帮”的问题。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注重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积极引导各类要素向贫困地区集中,凝聚多方力量推动扶贫取得实效。一方面,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精准扶贫开发格局。要建立县直(驻县)单位与贫困村、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把工作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要用好“三送”这一有力抓手,发挥“三送”工作平台优势,各“三送”单位要负责帮扶村及村中贫困户的帮扶脱贫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做到五年不变、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队伍不撤”。同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用足用好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对口支援和央企对口帮扶政策。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扩大贫困村联系覆盖面,在更大范围内整合配置扶贫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扶贫对象和基层组织的作用,将外部力量与内生动力有机结合。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贫困群众既是扶贫的实施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增强贫困群众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决心和热情。“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要围绕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村“两委”换届后续工作,让村“两委”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尽快把村里的重要节点工作接下来、管下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千方百计培育富民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教育培训村“两委”干部这项工作,请组织部、民政局、县委党校等部门尽快制定计划,尽快把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新当选的干部培训到位,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把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要点传递给他们,教授给他们,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开创工作局面。

167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