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新疆导游词>

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导游词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阿帕克霍加墓,位于喀什市东北约5公里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埋葬有同一家族的5代共72人大小58座坟丘。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17世纪著名的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首领,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阿帕克霍加死于1693年,也葬在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的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群,其中包括(陵墓、教经堂、大礼拜寺、门楼、水池和花园)等。陵墓,也就是主墓室,是建筑群的主体,高26米,底面横长39米,顶呈圆形,圆拱直径17米,外面用绿色琉璃砖贴面。陵墓厅堂高大宽敞,平台上排列着坟丘,坟丘是用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晶莹素沽。大礼拜寺在陵园的西半部,名为“艾依提甲衣”,节日期间供教徒们做礼拜用。小礼拜寺和门楼是一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树木参天,清幽宜人。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妃子,由于她身上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黛香将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克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据考证,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她出生于叶尔羌(今莎车),是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家族的一名女子。1757年,菠萝泥都和霍集占兄弟在南疆发动叛乱。额色音、帕尔萨兄弟反对分裂,配合清军从后方袭击叛军。同是和卓家族的两家人,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道路。叛乱平息以后,额色音、帕尔萨兄弟和他们的子侄女眷等一家人奉诏去北京朝觐乾隆皇帝并接受封爵。1760年他们家的一位少女被选入后宫,先被封为容嫔(pín),后来晋封为容妃,开始了她新的生活,这就是伊帕尔汗。

  乾隆对容妃十分宠爱。按照维吾尔族的习惯,对她的衣食住行作了特殊安排,去承德避暑山庄围猎和巡游江南时,都少不了容妃的陪侍,还让宫廷里的西洋画师为她绘制了油画肖像。有一次,乾隆发现容妃独自坐在御花园中饮泣,就问她为何伤心。她答道:“我的家乡有一种树,叶子是银色的,花是金色的,开花时方向无比,现在该是它开花的时节了。”乾隆听了连忙安慰,为了使她能稍减她的思乡之愁,命令新疆乌什地方官员,将容妃所说的那种“金花银叶铁干”的沙枣树苗装载木桶中,移种到皇宫中去。

  容妃在清宫中生活了28年,于1788年去世。死后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以前称作“和卓坟”。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批准,阿帕克霍加墓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导游词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阿帕克霍加墓,位于喀什市东北约5公里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埋葬有同一家族的5代共72人大小58座坟丘。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新疆天池导游词
    新疆天池导游词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天池了。相信各位定不需此行。 昌吉位于乌鲁木齐西北35公里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北疆重镇

  •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如果说友谊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阳。读了《三个火枪

  • 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读后感

    范文一: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作,她开创了通俗剧的先河。使得人们对世俗情感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也使得人们心中的一些世俗偏见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大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哲理:其实啥子也会发光。 这个故

17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