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湖南导游词>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5篇大全

时间: 邓茵0 分享

湖南省,简称“湘”,这里有很多大自然的神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哦。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今天长沙一日游的导游陈芳,大家可以叫我小陈,希望小陈的服务能够给您今天的行程增添一丝光彩。长沙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风景比比皆是,岳麓山之清幽,湘江之浩荡,天心阁之古朴,马王堆之神秘无不令人赞叹,但要说到令咱们长沙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还是首推我们即将要达到的——橘子洲。

橘子洲又称水陆洲,为长沙城区湘江水域中的一个小岛,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约0.1公里,远在唐代,就以盛产美桔著称,所以得名橘子洲,上个世纪初期外国人在这里修建了领事馆及公寓住所,今天的橘子洲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为了一个耗资100亿元打造的航母式的内陆岛上的人文公园,是一个大气、唯美、天人合一的休闲场所但又充满遐思历史的厚重元素。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同学友人到洲头搏浪击水,探求真理,议论国事。1920_年他在此挥就了脍灸人口的诗篇《沁园春·长沙》,开篇就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其中诗词中提到的“橘子洲头”就是橘子洲的最南端,我们停车场的位置是在它的北端,那么现在各位可以从州尾搭趁环保车到洲头纵览橘州美景。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加游览,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将尽力使大家通过的讲解,对岳麓书院的历史、书院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岳麓书院大门口)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主是岳麓书院的前门口了。请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0_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上面大家所见到的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

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岳麓书院平面示意图前)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这些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轴线的两侧主要是斋舍和祭祀的专用实祠堂,这种布局体现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此外还有活动区和生活区,下面我们将按照书院的布局按顺序游览,我们讲解的重点放在赫曦台、讲堂及御书楼等处。

(赫曦台上,“寿”、“佛”字前)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方便是赫曦台了。“赫曦”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当年,朱熹应著名的理学大师张栻的邀请,千里迢迢的从福建省的崇安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在长沙停留了两个多月,清晨的时候,朱熹常常和张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顶看日出,每当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山川市井,万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阳中的时候,便激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将他们观日出的这个地方定名为“赫曦”,后来,张栻便在此修筑发一个戏台,名为“赫曦台”以示纪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注意到了赫曦台内壁两侧的两个大字:“寿”、“佛”?关于这“寿”和“佛”这两个字还有一个传说

在唐代,每年的乡举考试后,放榜的第二天,州县的长官都要为得中的举子举行宴会 ,名为鹿鸣宴,因为在宴会上要歌唱《诗经?小雅?鹿鸣》而得名,这一传统一直沿袭到了明清;重返鹿鸣会,是指参加鹿鸣会的举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够重返鹿鸣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书院的历史上,以山长的身份重返鹿鸣宴的,罗典是第一人,这个传说便发生在罗典重返鹿鸣宴的这一天。

这一天,书院格外热闹,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前来道贺,并且吟诗作赋一显自己的才华。正当大家正在乐着的时候,一个乞丐模样的老道想进来 ,守门的人拦也拦不住,老道来到厅堂,向罗典打了一揖首,说道:“众位施主,贫道也来凑热闹”。众人见他这模样,都看不起他,想戏弄他一下,叫他写几个字来看看。老道听了,知道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扫把,沾了些黄泥,瞅准赫曦台上的一面白墙,刷!刷!就是两笔,写下了一个丈余高的“寿”字。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老道已不知所踪了。再看这字,健笔如飞、力透骨肌,知道这定非凡人所能为,罗典后悔不已,托人四处去寻找这老道士的下落,但还是无法找到。为了弥补过失,同时也为了对称,罗典便亲自在对面的白墙上补写了一个“福”字,是一笔写成的,但这个福字的笔力就无法与“寿”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这个“寿”字有点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龙蛇缠绕在一起,不是“藏龙”的意思吗?而那个“福”字则有点像猛虎下山,意为“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着岳麓书院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请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台的全貌。赫曦台在古代实际上是一具戏台,现在台前台后的壁檐上,还有不少戏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别致、形态自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赫曦台同时也是清代书院学子们进行课余文化活动的一个场所,看来,古代的学生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只会摇头晃脑苦读诗书,而不懂得娱乐。

(大 门)

沿着中轴线,我们便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原先的大门在江滨牌楼路一带的,旧称“中门”,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门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间进行过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将军门式的结构,五间硬山顶。

在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执政以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国家动荡不安,所以官府无暇去兴办学校,所有学校都是私人开办的,宋真宗执政以后,国家比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听说岳麓书院的办学很不错,又听说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于世,于是便召见了周式并准备留他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着岳麓山院,坚拒不从,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亲赐了“岳麓书院”四字及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的匾,“岳麓书院”原匾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飞机所炸,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复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据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原本是付对联的上联,因为出得太好了,无人能对得出下联,后来有人发现,两句一拆开也可以成为一付对联,而且也对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这两句了。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对联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复制的。

请大家看安放在大门两旁的这一对汉白玉石鼓双面浮雕,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相传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在没收贪官曹百万的财产中发现的,为了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给了岳麓书院珍藏。大家可能会问了,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东西,而且是抄家没收来的,怎么可以放在书院的大门口呢?其实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书院教育的官学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书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学,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书院的院长之所以被称为山长也就是这样来的。

(二门)

穿过大门,我们就来到了二门,在二门的门额上悬来“名山坛席”匾,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为衡山的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尾,“麓”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书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为有了岳麓书院而更加的有灵气;“坛席”即席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两旁的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说岳麓书院被浩瀚青翠的树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这样的环境正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难怪乎岳麓书院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槐市”为文化市场,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学者聚集的场所,引申为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之盛。

(教学斋?半学斋)

穿过二门,我们便进入了院内,在左右两边,左边是教学斋,右边为半学斋,它们都是昔日师生们居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集体宿舍。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古代,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毛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

(讲堂)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是最能体现岳麓书院作为教学作用的地方。

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的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

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1920_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匾悬挂在此,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所炸,这是后来重新制作的。

“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在评价献王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20_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并对这里的学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更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现在,“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进程中自理一切复杂疑难问题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伯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战乱中散失,现匾为1984年根据康熙手迹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北宋时期,理学在洛阳传播,后来,福建学者杨时到洛阳向程颢、程颐兄弟学习理学,到程家门口时,天正下着大雪,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不敢入内惊扰,就站在门外雪地里等老师醒来。直到老师醒来,他才上前去请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经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当杨时学成南归时,和颐目送并且非常高兴的说:“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教育大家要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同时也成了理学南传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朱熹、张栻的理学思想是直接继承于杨时的,所以说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思想是理学南传的正统。

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试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表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就连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带蒲团,席地而坐,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也显示了老师的威严,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不由得我们产生了敬意,这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讲堂就使我们更加感到亲切了。

在讲堂里,存有不少的对联 ,这些对联多为表达个人的志向、称颂书院或者讲明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家请看一下这幅对联,它是清代书院山长旷敏本所撰,上联是:

是非审之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是:

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对联的意思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我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去说吧,得和失听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如何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对联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清代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请看这块“岳麓书院学规碑”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校规,为清乾隆年间所刻,共有9行18条,其中前9条是讲如何为人,后9条是进如何为学的。__1993年3月16日参观岳麓书院的时候,曾认真地阅读了碑文,认为部分条款对于今天的学生仍有借鉴作用,离开的时候,还特地托有关部门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经注意到了,在讲堂里有4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为朱熹所撰,现在我们所见的是清道光年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的,每块高213厘米,宽131米,字高169米,宽122米一般像这么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个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讲堂也因此又称为“忠、孝、廉、节”堂,“忠、孝、廉、节”四字,实际上就是岳麓书院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的校训。在讲堂正面两侧壁上,还有四块碑分别是:“整、齐、严、肃”与“忠、孝、廉、节”碑相映衬。

(御书楼)

好的,讲堂的讲解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

可能有人会问了:御书楼不是在讲堂后面吗?自私到了讲堂往前就没路了?大家请跟我来,其实路就藏在讲堂屏壁后面,你会发现后面其实别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的,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最后一个来源就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书楼及里面的所有藏书都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现存的建筑为1986年重建的。现在的御书楼藏书已超过5万册,不过它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代书院的教研人员及书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轩?时务轩?三绝碑)

参观守御书楼,我们来到书院风景绝佳的地方——百泉轩,因为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处而得名。在宋代,这里是山长的住处,当年,朱熹和当时的山长张栻就曾经在此“昼而燕坐,夜而栖宿”意思就是吃饭、睡觉都离不开这里,这主要是因为百泉轩前面有一个优美的园林,书院八景中,其中就有两景在园林中,分别是“碧沼观鱼”、“花墩坐月”。

穿过园林后,我们便来到了时务轩,时务轩是为了纪念清未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修建的经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强,为了配合维新运动,同时也为了推进湖南的新政,在谭嗣同等人的活动下,终于获得朝廷的批准,在长沙小东街设立了时务学堂,由梁启超在此主教,主要传播变法的理论,娈法运动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改为求实书院,后改为湖南大学堂,次年并入岳麓书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湖南大学,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在1920_年回到长沙后,到小东街寻访时务学堂旧址,那时,距时务学堂的创办已经有20_年了,原址已改为旅馆,房屋虽在,但已面目全非,旧时的学生和老师们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伤心,于是提笔写下了“时务学堂旧址”以示纪念。经过抗日战争以及的浩劫,梁公的手迹最终还是到了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纪念。

在时务轩的旁边就是麓山寺碑,也称“三绝碑”。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记录的内容为麓山寺的历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篆刻家李邕亲自撰文、书写并且镌刻,因文、书、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绝碑”之称,又因为要邕曾当过北海太守,因此这块碑又有“北海碑”之称,人们常称其为“北海三绝碑”。

因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历代想得到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来拓取,因方法不对,使这一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文庙?祠堂)

下面我们将参观岳麓书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们位于中轴线的右侧。

中轴线右侧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庙建筑群,它是岳麓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为书院所尊奉的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设功臣、有恩于书院的地方长官、知名山长以及著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祭祀,达到端正学统,整束学风、启发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榜样教育。

现在我们来到了文庙,文庙原称孔庙,是专门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庙对于岳麓书院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历代都有严格的礼规,要求师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长要带领学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大的祭典活动,地方长官也得参加,场面极为壮观。

文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这就是大成殿,为什么要称“大成殿”呢?因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来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国各地文庙的主体建筑均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文庙的建筑与刚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颜色不同,文庙所采用的颜色是金黄色,与故宫的颜色是一样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黄色是古代皇家专用的,民间不得使用,而文庙却是个例外,其建筑级别也同宫殿,为最高级别的,享有皇家礼的待遇,这也说明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教和国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龙,抗日战争时,大成殿被日本的飞机炸毁,只有这蟠龙幸存。战后,1946年进行修复,由于当时政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修复工作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来似乎缺少了皇家应有的气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这样的庙堂,他可能已经觉得十分奢华了,他老人家应该不会见怪的了。

岳麓书院是目前国惟一一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文庙两侧的廊屋现在已经是书院在读研究生们的教室。

穿过大成门,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3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们离开美丽的星城长沙前往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毛主席的故 乡韶山游览。 韶山位于长沙的西南方,距离长沙 104 公里,车程需要两个小时,呆会儿一路上我们会 看到有许多前往韶山的旅游车, 韶山的旅游热度现在排在湖南旅游区的首位, 她不仅是国家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今天,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族人 民千里迢迢的来伟人生长的摇篮参观,这是人心的一种向往,一种疑聚。 而韶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正是以毛泽东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地域意义上的湘中人才群 体,曾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以韶山为圆心,以 100 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儿,中国近代 所出的名人绝大部分都出生在这个圈内。 可能大家昨天听小王讲湖南出人才时,会觉得小王在表现湖南人能侃能吹牛的性格,或 觉得小王是湖南人狂妄自大的脾气的流露。其实,湖南人口不到全国的 1/20,却引领中国 潮流 200 年,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可以说是由湖南人写成。 现在请大家一块同小王慢慢的分析一下湖南近代人才辈出的现象,我们可把这现象分为 三代,第一代湖南人现象是:“无湘不成军”。“无湘不成军”之说开始于曾国藩创建湘军,曾 国藩是湖南湘乡人,从小出生在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比较宽裕,由于家庭 出身不错,从小受到了封建伦理教育,27 岁时曾国藩进士及第并入选翰林院。从此开始他 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活,被尊为“曾文正公”。由于种.种原因,过去的历史教科书要么将轻轻带 过,要么将他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封建主义的忠诚卫士。然而实际上,曾国藩这个人被许 多人推崇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精神领袖,毛泽东自称“独服曾文正公”,蒋介石也是曾国藩 的忠实拥瞥,他一生都以曾国藩的家训来训导蒋家后人,时下也非常流行一句话“当官要学 曾国藩,经商须如胡雪岩”。曾国藩做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出现,机缘在于创建了“湘军”, 而他创建湘军是有着偶然性的。从他的身世来看,在受命创建湘军时,他只不过是一个中过 文举进士及第的一介儒生而已, 并无领兵作战的经验, 但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一代湘军的开 山鼻祖,他不会打仗,却偏偏指挥打仗,刚开始时他是屡战屡败,然而他却屡败屡战,最后 打出个“无湘不成军”,这也是湖南人一种霸蛮的精神特征。湘军建立的宗旨就是消灭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军,通过 10 余年的作战,在 1864 年 7 月,湘军终于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 京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摧毁了与清王朝对峙达 14 年之久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拯救

了 满清王朝覆灭的厄运,创建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使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又延续了近半个 世纪。人们常常这样评价湖南人“要则不干,干则不成”。时年才 42 岁的曾国藩受命创建湘 军,就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曾国藩组建湘军的重要一步就是改“世兵制”为“募兵制”,清朝的 绿营兵是世兵制,也就是父辈列入军籍之后,其子孙世代相承,都得以兵为职业,也就是人 们常说的“八旗子弟”。曾国藩推行的募兵制以“忠、义、血性”为政治标准,以“能打仗为贵”, 彻底的改变了清王朝的兵源体制,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兰曾这样说“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 拯救了满清,同时客观上也削弱了满清”,由于湘军的建军体制改革,以募兵制代替世兵制, 严重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满汉统治之间,势力起着显著的变化,从此满清政权逐 渐向汉族军阀转移。当湘军兴起之后,其他一些省份也想学湖南建立地方军,但他们即使按 照湘军制度来建军, 也不能造就出一支如同湘军一样的的善战军队, 于是不得不从湖南招兵 买马,也就有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然而通过近百年的战争实践证明,能打仗的部队必有 湖南的兵。 “无湘不成军”时代期间湖南第二个重量级人物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晚清 著名军事家,被誉为湖湘第一怪才,此人足智多谋,性格狂傲,专心研究过兵法,有历史学 家曾这样说过“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永远打不败的将军:汉朝的韩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 飞和清朝的左宗棠, 左宗棠也是湘军的主要首领,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屡建奇功, 人称”常胜将军“,1866 年被清政府授予陕甘总督,此时,中亚浩罕王国阿古柏侵占了我国新疆 大部分地区,俄国侵占了伊犁地区,日本也虎视眈眈的盯上了台湾,我国西北边防和东南边 防都频频告急,由此在清王朝内部引发了一场”海防“与”塞防“的争论,安徽的李鸿章认为两 者不能兼顾,主张放弃塞防,把塞防的经费用来加强海防,而左宗棠坚决反对,他认为收复 新疆,可以保卫蒙古,守卫蒙古,可保卫京城,这短短两句话可见左宗棠分析之精辟,左宗 棠收复新疆就是保卫京城的屏障蒙古, 然而当时蒙古也有被沙俄侵占的危险, 可见新疆和蒙 古对中国是何等的重要。梁启超曾说过:“说到左宗棠和诸葛亮的才华的高下,人们可能还 有疑义,但说到对国家的贡献,诸葛亮可说是甘拜下风了。”当清政府采纳左宗棠塞防后, 由他组建西征军驰上新疆,左宗棠当时命人抬棺材一口,随军从征,以示不收复新疆决不生 还的决心,主将如此,全军

将士无不愿效死力,左宗棠为西征军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南后 北”的战略,最后全面收复了新疆,取得了西征大捷。 由于曾国藩创建湘军的崛起,湖南人一派惟我独尊的气势,生发出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 使命感,似乎只有湖南人才能包打天下,但是很快遭到了打击,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 发后, 李鸿章率其所创建的淮军,在对日军作战时, 无论是海战还是陆站,屡战屡败。于是, 清王朝又将希望寄托在被太平天国所推翻的湘军身上。 然而面对从“明治维新”中走出的日本 列强的坚船利炮,湘军出战不到 6 天,打太平天国农民军所向披靡的湘军竟然溃不成军, 清庭失望之余只能割让台湾并赔款求和,这可说是湖南人的一个罪过,清朝廷割地赔款,是 因为湘军打了败仗,更具讽刺意义的是,据说日本人“明治维新”就是受了湖南人魏源“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影响。 第一代湖南人现象的风景线,竟然轻而易举的被日本人无情的撕破了,湖南人开始陷入 深深的反省之中,湖南人经过一番沉重的负罪自责之后,很快又昂起了头,第二代湖南人风 景线开始酝酿产生, 不过, 此时的湖南人现象没有曾国藩、 左宗棠这些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 第二代湖南人现象变成了勇于冲锋,敢于牺牲而著称,又由于中国随后的几次大的变革,领 袖人物都是广东人,于是第二代湖南人现象变成了“广东人革命,湖南人流血”。 公元 1898 年,即戊戌年,光绪皇帝下召变法维新,学习西方政治文化,然而以慈禧太 后为代表的的封建顽固派反对新政, 湖南浏阳人谭嗣同幻想得到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对变法维 新的支持, 要他在慈禧太后即将发动的政变中保护皇上的维新变法, 然而谭嗣同被袁世凯出 卖,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幽禁于中南海瀛台,对维新变法派实行残酷的镇压。主 张维新变法的头头儿广东南海人康有为闻风而逃,有人也劝谭嗣同赶快逃跑,然而,谭嗣同 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 嗣同始”。好一个心甘情愿做第一个变法流血者的汉子,他就是湖南人谭嗣同,不逃的谭嗣 同被捕后用煤屑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顽固派,怕夜长梦多,也怕人民起而抗议,也怕外国干涉,便很快处决了谭嗣同等 六位汉子,以绝后继,史称“戊戌六君子”,愿做为第一个变法流血者的谭嗣同被砍头前,愤 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就义时年仅 33 岁,大刀 王五为他收尸。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湖南人心甘情愿为国为民抛头颅、撒热血的道路仍然在走下去,而 且, 此时他们认定的旗手还是广东人, 他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缔造者广东香山人孙 中山先生。不过,此时的湖南人不再是被动流血,他们以铁血精神,高举起了武装起义斗争 的旗帜。 1903 年湖南长沙人黄兴,以过 30 岁生日为名,在长沙邀请了陈天华,宋教仁等人集 会,成立“华兴会”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第一批政党之一。 1905 年,在慈禧太后过 70 岁生日时,黄兴领导长沙起义,由于事先泄露秘密,起义 失败,黄兴逃到日本,不久在欧洲流亡的兴中会领袖人物孙中山也辗转来到日本。两个伟人走到一起相识了。 豪爽颇有风度的黄兴毅然提出将自己组织健全、 力量雄厚的华兴会与孙中 山领导的势单力薄的兴中会联合,成为中国革命新团体“同盟会”。而且在湖南人占据同盟会 领导层绝对多数的情况下, 深明大义的黄兴仍然谦逊的将孙中山推上最高领导人位置, 成为 中国同盟会的总理,而他却甘当配角。并且在后来,当参加中国同盟会三团体之一的光复会 浙江人章太炎掀起反对孙中山浪潮及闹革命独立的时候,又是黄兴挺身而出,力排众议,维 护了孙中山的领导地位。 1911 年,黄兴直接参加领导和指挥了孙中山在香港亲自谋划的广州武装起义,这次几 乎集合各省革命党之精英的起义,在广州黄花岗一役中被清军大败,几乎丧尽精英,黄兴好 不容易死里逃生,并且还被枪弹击中,断去了两个手指头,同盟会此次战役以失败告终,事 后收殉死者遗体共 72 具,史称“黄花岗 72 烈士”。这晚,住在万里之遥的美国芝加哥德皇 饭店的孙中山知道消息后,非常叹息的说:“我党精华,付之一炬,下次革命,需在 5 年之 后才能大举”。 然而,年轻气盛年仅 25 岁的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他就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不到半年, 在武汉同另一个湖南人蒋翊武于 1911 年 10 月 10 日爆发了武昌起义,起义尚未开始又被 清军发现,当天抓去并杀害了几位首脑人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是湖南人熊康坤,以 大无畏的铁血精神,仅以 150 发子弹和 40 多个人,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后又率敢死队攻克总督府,扯下了清庭的黄龙旗,升起了自制的“铁血九角十八星”的旗帜, 后来孙中山给予熊康坤为“熊一枪”和“铁血将军”的美称。 1911 年 10 月 22 日, 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长沙起义爆发, 接着湖南起义军派出 4 批共 8 千人赴湖北支援战争,为了巩固武昌起义的成果,仅援鄂一战,湖南将士死伤达千人,由 于众多的湖南人流血牺牲,辛亥革命成功了。 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912 年元旦,从欧美德归来的孙中山来到南京,宣 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但两个多月之后,迫于北洋军阀袁世凯的压力,临时大总统 宝座让给了一天也没有到过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袁世凯, 为了捍卫这颗经湖南人流血牺牲换 来的革命果实,新的铁血保卫战又开始了。 1913 年,中国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创始人之一,湖南桃源人宋教仁因忠心孙中山,反 对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在上海被袁世凯派来的凶手暗杀,造成震惊中外的“宋教仁血案”。宋 教仁的死惊醒了对袁世凯抱一丝希望的革命党人, 已到日本去的孙中山匆忙赶回, 号召讨袁, 准备“二次革命”。 1915 年被袁世凯软禁于京城的云南都督湖南人蔡锷,在“虽然风尘,不甘堕落”的妓女 浙江人小凤仙的帮助下,秘密逃离北京,躲过袁世凯的几次追杀,安然回到云南,马上通电 全国,宣布云南护国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并亲任讨袁护国军第一总司令,率 3 千 护国军,迎战 10 万袁氏北洋军,经过半年的浴血奋战,护国军节节胜利,全国各省纷纷独 立,袁世凯仅做了 83 天的皇帝梦便宣告取消帝制,不久气绝身亡。但蔡锷将军也因戎马一 生,积劳成疾,于 1916 年 11 月 8 日,也是另一伟人黄兴逝世后 8 天,病逝日本。 为了革命成功,不惜流血牺牲,成了湖南人的一种新美德,第二代湖南人现象经火与血 的洗礼而独具灿烂夺目的特色。孙中山曾经途径湖南,见到湖南到处是红土地时,感慨颇深 的说:“难怪湖南的土地是红的,这是革命党人的鲜血染红的”。就连当时还没有背叛革命的 蒋介石也说“革命成功,湖南人当推第一”。 第一代湖南人现象湖南人以湘军立威,第二代湖南人现象湖南人用鲜血扬名,第三代湖 南人现象则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的毛泽东时代。 辛亥革命成功后,资产阶级革命人士开始了权力的争夺,尤其是湖南地处南冲要塞,是 南北军阀必争之地,再则有贡献的革命党人实在太多,冲突也就格外激烈,在这南北军阀混 乱之际,新一代湖南人又开始创造发展空间。从 1921 年毛泽东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至 1935 年遵义会议,这 14 年是毛泽东政治生 涯中最关键的时期, 同样也是中国革命度过最大难关, 终于选准了以湖南人毛泽东为革命之 船的舵手,开始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 1921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有 13 人,湖南人占了 4 位(毛泽东, 李达,何叔衡,周佛海)占 30%左右,当时全国 50 多位共产党员,湖南人有 20 位,也 是 30%左右。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4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武陵源。武陵源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像迷人的天子山啦、奇幻的黄龙洞、如梦境一般的宝峰湖,还有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十里画廊。下面,我将带你们去细细游赏十里画廊。

请大家按次序乘坐小火车来观赏十里画廊的美丽景色。顾名思义,十里画廊,便是山水画的长廊,我们在这里游览,可以看到许多奇特风光。

大家现在一定在心里啧啧称奇了吧?的确,十里画廊的美丽在于它两侧群峰凛然而列,造型各异,宛如一幅生灵活现的天然雕塑画。也难怪雕塑家钱绍武称其为“一条天然雕塑杰作的群像陈列长廊”。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十里画廊的第一个景点:寿星迎宾。这座石峰酷似老寿星,就好象是一个老人正招手示意,喜笑盈盈,恭候大家的光临哩!在十里画廊最为形象的就是大家一会要看到的石峰了。你们大家觉得它象什么?对了。这座山峰就是著名的采药老人,他形象栩栩如生。这位采药老人,身背竹篓,佝偻而行,他正采得一背篓珍贵药材,一步一步满载而归!

看过“采药老人”,我们再往前100米左右,在右侧的山峰上又有一处美景——众仙女拜观音。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高高在山,盘腿而坐,平视前方,神态慈祥,而19位仙女则低头不语,拱手作揖,,虔诚地求菩萨保佑,为凡间消灾除害,五谷丰登……

十里画廊的奇妙在于它有太多形象的天然石峰,此处的万岁牌、将军岩、笔架山等景,都有极佳的观赏情趣。十里画廊四周溪流潺潺,竹茂树森,花香鸟语,也难怪大家置身其中,但见“水在山间流,人似水中游”,可称天下绝景。

好了,今天十里画廊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一个美妙的行程。谢谢大家!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5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

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寻访桃花源,一般乘车至桃花山牌坊下车。

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侧,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

牌坊横额上,饰有色彩斑澜的花和“桃花源”三个遒劲大字。

牌坊两边的大柱上,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对联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

过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条水流不断的小溪,这是桃花溪。

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穷林桥便隐藏在这桃林的深处。

桃花溪一带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若在桃花盛开之时来到这里,可见桃树盖头,浓淡相间,有的鲜红如碧血,有的艳丽如姻脂。

千树万树,如织就的云锦,令人陶醉。

穿过桃树林,涉过穷林桥,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廊庑环绕的建筑,这便是桃花源内著名的菊圃。

菊圃是因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于廊中有历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

碑廊的尽头,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体态浑厚,风格古朴。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5篇大全相关文章

5篇介绍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介绍湖南景点的导游词五篇

关于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精选5篇湖南著名景点导游词

关于湖南旅游景点导游词五篇

湖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五篇

关于湖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五篇

湖南景点导游词五篇

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5篇大全

湖南省,简称“湘”,这里有很多大自然的神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哦。关于湖南特色景点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今天长沙一日游的导游陈芳,大家可以叫我小陈,希望小陈的服务能够给您今天的行程增添一丝光彩。长沙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风景比比皆是,岳麓山之清幽,湘江之浩荡,天心阁之古朴,马王堆之神秘无不令人赞叹,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