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

  德育教学是德育的主要手段,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良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是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明显体现。下面是有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范文1

  问题的提出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

  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本课题提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策略研究,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德育生活化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在于使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德育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要引导人去建构个人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3、主体道德教育观:道德是贯穿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后作出道德选择。儿童是道德的主体,而不是道德的容器。

  4、道德学习论: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关键在于主体建构,从依从性、认同性最终向信奉性水平发展。在道德学习中,须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验、价值辨析和道德反思等模式,并基于各学科的特点发挥其优势。

  5、道德教育实践目的论: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行为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实践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生活方式。

  6、生命教育观: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人人尝试体验,人人感受成功”。人的发展以社会要求为导向,以生命意识为动因。生命教育认为要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

  7、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指导。在德育的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实践意义

  1、有利于解决当前德育低效的问题。

  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德育一直偏重德育直接的社会性功能,尤其是政治功能,而忽视德育个体性功能,学校德育不仅无法关注、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更无法引导他们领会并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新世纪,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主体性地位的提高,政治已不再在人们的生活中居于垄断性地位,生活的多元体验已成为人们的精神需要。本课题将针对当前德育低效现状的调查,展开德育生活化的研究,以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促使学生实现德育社会化功能,帮助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切切实实走向“生活”。

  2、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德育方法,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创新和提高,由“传道”即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结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自我发展,在这过程中同时使自己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由凌驾于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改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为师表”。

  贴近生活的德育的研究既是德育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研究,有利于改进教师的德育方法,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

  a.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引导学生明确其学习目标并将之具体化、层次化,引导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发展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b.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教于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锻炼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爱、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

  c.引导学生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生活富裕了,以怎样方式进行消费,养成怎样生活习惯,学校德育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指导学生以勤劳节俭、自尊自爱、量入为出的方式生活。

  研究目标

  1、构建小学生活化德育的育人意识。

  2、探索现代小学实施生活化德育运行机制。

  3、运用课程改革的新实践,建设贴近生活的德育校本课程。

  研究内容

  1、贴近生活的德育理论与原则研究。

  2、贴近生活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研究。

  3、贴近生活的德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研究对象

  面向全体抓点带面

  预期成果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收集整理个案、经验、研究论文等相关资料,编辑成册。

  3、贴近生活的德育校本课程

  省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在德育领域中,我国有很多专家和教师总结出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培养学校的道德认识及培养学生的情感上作出了成绩,但是德育质量偏低,效果不显著仍是围绕学校教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路障。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重视德性修养,而忽视基础文明;重视他律和灌输,忽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没有情感的体验。对此,我们将以提高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为目标,在德育内容、目标、方式及实践途径等方面有所突破。

  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1)申请立项,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2)围绕研究课题开展理论学习与研究。

  (3)选择和落实研究班级,广泛收集资料。

  2、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

  ⑴按照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实验与分析。研究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容、方式、实践途径及评价办法。

  ⑵完成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方案、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⑶测试实验效果。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8月)

  ⑴对实验目标、内容进行客观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⑵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方案,典型案例及研究论文汇编。

  ⑶建设贴近生活的德育校本课程。

  研究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本课题负责人为我校校长,积极支持和指导课题开展研究活动,保证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管理。建立研究活动制度,保证课题组成员都能参加每次研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好记录、登记工作,由教科室负责整理和保管。

  3、加强培训。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学习有关现代德育的相关理论,掌握实验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实验的有关要求。并请有关专家作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4、我校是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学校,自“九五”、“十五”以来已先后承担过几项国家级、省市级的课题研究,部分课题以顺利结题。

  5、有较强的教科研氛围,课题组成员绝大多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中级以上职称,是省、市、区、校的骨干教师。此外还设有专门的教科室,负责研究的组织与管理……,聘请知名专家定期指导,努力培养一批科研型的教师队伍,确保教研课题顺利实施。

  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范文2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黄子阳(雨樟小学校长)

  副组长:熊正刚(雨樟小学副校长)

  苏兴东(雨樟小学教导主任)

  成 员:左 莹 陆莲萍 赵怀阳 蔡 敏

  杨 艳 余启艳

  吴显友 陈 林 郝明艳 吴 江 冉光云 桂腾刚

  匡 秀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办) 主 任:苏兴东(兼学术秘书)

  成 员:全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分 工:苏兴东负责一、二、三年级实验班工作的开

  展、指导、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熊正刚负责四、

  五、六年级实验班工作的开展、指导、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校子课题组在县实验区课题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2、实施范围:校全部班级。

  3、校子课题组负责全校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工作。

  三、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实施步骤

  1、内容:我校实验区子课题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各实验班可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班实际选择适合本班的课题申报。

  2、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3、实施步骤:根据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和操作过程,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实施研究步骤安排如下:实验分四个阶段进行,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前为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立项申请,健全机构和管理制度,课题组编制实施方案,建立实验组织,配备实验教师等有关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9月,为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对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结构内容、管理评价和德育整体构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做好上报实验课题申报书,并做好本阶段的资料档案建立、总结工作,撰写专题实验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为深入发展阶段。学校在做好研究工作的同时,互相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为实验总结阶段。

  (1)、全面、系统总结,校对实验班进行结题检测和评审鉴定。

  (2)、形成体系上报子课题组,请有关领导、专家评审鉴定,使之推广。

  四、子课题组的主要任务

  1、负责本实验区的示范、推广、组织领导工作,以及所属单位、子课题申报、管理工作。

  2、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做好有关情况交流和通报工作,总结活动情况上报县德育指导中心。

  3、定期对实验班和实验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

  4、组织对实验班级阶段性成果的鉴定、验收工作,向县德育指导中心报告,推荐优秀成果,开展教师培训、成果评价推广等。

  五、实验班级的主要任务

  1、按照选定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制定方案、计划,并组织实施。

  2、向课题组申报子课题,负责本班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3、用班、队活动时间开展学习,组织以主题班会、主题队会活动为行动研究法的主体形式开展研究工作。

  4、定期进行课题研究和探讨,各子课题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向校课题组汇报阶段性成果。

  5、建立健全专题研究资料、档案以及开展活动的音像

  资料,组织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推广、推荐优秀研究成果。

  6、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课题组各级组织的评价、鉴定及验收。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以《和谐德育》的应用为研究载体,构建学习德育目标内容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规范班队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管理评价体系。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操作性强的和谐德育课题体系,使“十二五”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界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呈持续加强态势,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中共中央办公厅与20xx年初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肯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方法、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是现在、今后德育工作仍然面对的严峻问题和真实情况,因此,寻找和研究适合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工作迫在眉睫。希望各实验班教师通力合作,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子课题结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奋斗。

  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范文3

  一、课题研究的名称、范围、组织与管理

  1、课题的研究名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2、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家文

  副 组 长:任恩华、朱映萍

  学术秘书:沈奉勇

  成 员:保正会、李凡娅、张匡菊、田维泽、吴杰

  3、成员职责分工:

  王家文 :负责课题的总体工作。根据上级的安排和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主持课题研究的会议和活动,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工作,协调上下级之间的联系等。

  任恩华、朱映萍:负责为课题研究提供后勤保障。

  沈奉勇:具体分管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研究的组织、安排、总结。对课题研究进行宣传、报道、课题开展的记录,收集资料、与县课题研究组联系,传递信息、资料等。

  李凡娅:负责课题在三年级(3)班中开展、研究。

  张匡菊:负责课题在三年级(2)班中开展、研究。

  田维泽:负责课题在四年级(1)班中开展、研究。

  吴 杰:负责课题在四年级(4)班中开展、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界对学校德育各校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呈持续加强态势,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中共中央办公厅与20xx年初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肯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方法、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兴仁县第三小学子课题实施方案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是现在、今后德育工作仍然面对的严峻问题和真实情况,因此,寻找和研究适合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工作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了解进一步增多,随之而突显出来的中国人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让人担忧,有些甚至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这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学校的德育教育:政治口号喊的多,行为规范培养少,力度小。提高国民素质,就要从基本道德行为的教育和训练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着积极作用,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三、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四、研究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举止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自主读书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评互评的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5、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小公民。

  五、研究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大纲》、《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将学生的习惯培养分为纵横两个方面:

  (一)纵向上,按照年龄结构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层面。 低年级(一、二年级):从入学开始,重点研究习惯的早期指导和养成方法、策略、途径。(从他律到自觉)

  中年级(三、四年级):在初步养成习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良好习惯自动化的方法和途径,解决个案的难点问题。(从自觉到自动)

  高年级(五、六年级):在小学生良好习惯达到自动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更广领域内的良好习惯养成,为小学、初中衔接做好习惯上的准备。同时关注心理品质与习惯的相互作用。(从自动到自由)

  (二)横向上,按照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所涉及的方面分为三大层面。

  1、生活习惯(卫生意识、体育锻炼、劳动、安全、环保、消费习惯等)。

  2、学习习惯(学习卫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

  3、交往习惯(行为意识、社会公德、文明礼仪、待人处世等)。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实验班师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提出对策。

  2、经验总结法:运用科学方法提炼总结成功经验,并在不断的验证与完善中,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3、个案研究法:对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教师个人)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典型经验。

  4、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七、课题管理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和谐德育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课题实验办公室设在教导处,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动作程序。

  (2)制度保障:

  例会保障制度:围绕课题研究的展开,抓好科研队伍,注意点面结合,加强重点难点的攻关力度,使研究活动经常化。建立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建立教师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制度。

  (3)时间保障:

  确保时间落实,各实验班级每学期上二节实验课,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课题汇报活动,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抓好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每学年撰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4)经费保障:

  除了每年为实验班级统一征订实验教材外,从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中争取一定数额的课题实验补助经费,各实验主体要保证教材使用和课题实验的活动的正常开展,使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工作正常开展。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前为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

  做好立项申请,健全机构和管理制度,课题组编制实施方案,建立实验组织,配备实验教师等有关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9月,为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

  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2、 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

  3、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4、上报实验课题申报书,并做好本阶段的资料档案建立、总结工作,撰写专题实验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为深入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

  1、在全校实施课题研究。

  2、各班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从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且落到实处。

  3、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并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学校在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与其他学校互相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为实验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

  1、全面、系统地总结课题研究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

  3、形成体系上报县课题组, 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使之推广。

  九、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教师,学生成功案例集;

  3、课题研究有关活动录像、照片、资料集;

  4、课题研究汇总资料;

  5、课题研究论文。

  
看过小学德育课题教学实施方案的人还看了:

1.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2.教研活动展示实施方案

3.课题实施方案范文

4.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5.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175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