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范文大全>

材料范文:党课学习材料

时间: 良兴0 分享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的阶段和新的时代条件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课学习材料,欢迎大家参阅。

党课学习材料 篇1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的阶段和新的时代条件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我们的工作与不断变化的形势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1、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服务科学发展上更加坚定不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第一职责,只有围绕着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有主战场;只有服务于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有作为;只有推动了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有位置。任何偏离发展、脱离中心、游离大局的做法,必然是工作没位子,走向边缘化。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所有工作都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体现发展这个大局,毫不动摇地服从服务于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重大部署和阶段性任务,找准服务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当前,特别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和主流舆论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万众一心克时限的强大合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发展的思维定式,树立“不发展最不科学,抓发展必须科学”的新观念,引导和推动人们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就必须从过去单纯服务经济发展,转向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偏重促进快速发展,转向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这个问题上,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增强加快自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打牢服务科学发展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2、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坚持以人为本上更加主动自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全面把握以人为本的要求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既是实践主体又是利益主体,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同时人民群众又是我们工作成果的享有者和绩效的评判者,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维护好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既要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多姿多彩的生动实践,反映江淮儿女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发展活力。更加密切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切实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努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准确把握人们日益增强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多样的利益诉求和精神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新载体新办法,既满足大众化需求,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幸福指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引导,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在着力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推动解决现实问题,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3、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上更加积极有为。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失衡的、缺乏持久性的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关联性很强,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协调推进,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遵循,既要“搭台”又要“唱戏”,既要当好“配角”又要唱好“主角”,既要担任“助推”又要成为“支柱”,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增强安徽文化软实力,打造安徽发展新优势。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注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身的整体协调推进,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形成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要素间的互相促进、良性互动,使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更加科学、速度和质量更加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统一。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统一。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立足当前,抓好即期工作,更要注重长远、打牢基础,防止和克服工作的短期行为和随意生,不断推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一流工作业绩。

4、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注重统筹兼顾上更加有方有效。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的精髓和关键。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兼顾各方,又要抓住牢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根本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工作难度大,外部统筹不好就会孤军奋战、事倍功半,内部统筹不好就会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面对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深刻变化,必须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坚持上情与下情、普遍与特殊、继承与创新、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出组合拳,打总体战,努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并重的工作机制。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诸多重大关系,既抓住主要矛盾,又善于“弹钢琴”,统筹好内宣与外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等各方面工作,把主旋律与多样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面向群众与面向市场统一起来,以“点”上的突破带动和推进“面”上的整体工作。

党课学习材料 篇2

学习内容:共产党员应该不断提高思想境界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学习时间:2018年8月2日

授课过程:

一、关于对“境界”的认识

所谓境界,是指人们在道德修养、学识能力、理想目标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它潜藏于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于言行。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胸怀。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谈谈对“境界”的认识。

1、境界是一种理想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生境界。共产主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战争年代无数先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这样的境界才能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如:刘胡兰、__同志。刘胡兰,一个刚满18岁的女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横在脖子下的带血铡刀,她没有丝毫的惧怕和退缩,痛斥敌人的丑恶嘴脸,义无返顾地走向铡刀。每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被她这种凛然大气所感动,而激情荡漾、敬佩不已。刘胡兰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她胸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境界。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支撑着她义无返顾的走向铡刀,笑迎死亡。__同志曾在死牢里写下光耀千秋的诗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是何等坚定的理想,又是何等崇高的境界!有了它,就能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有了它就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在人生的征程中不迷失方向。今天,我们经常面对的虽然不再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如果理想动摇了,境界就会滑坡,就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丧失革命意志和力量,精神空虚,私欲膨胀,最后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就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共产党员来说,我们应有的思想境界就是把我们的爱心与诚心,知识与智能无私地奉献给天底下最光辉的教育事业,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境界是一种精神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与共产党人崇高的境界紧密相连的,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在于奉献。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不能控制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党员一定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实现社会价值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说,境界是一种精神,邱少云为了祖国的安宁宁死也不动一动的钢铁精神,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而舍生忘死的奔波操劳的精神,李素丽不嫌工作辛苦,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精神,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都表现出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就我们学校这个教师群体来讲,广大党员干部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淡亲情,浓生情,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精心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老人病了顾不得回家探望,个中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些就是我们学校教师群体的一种品格、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优秀教师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境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种精神。

3、境界是一种胸怀。

孔繁森为了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远离家乡、远离妻儿老小,日夜奔波在高原农家,问寒问暖,排忧解难。他心里装的是西藏和西藏人民,他用这种博大的胸怀努力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为改变西藏人民的生活而奋斗终生。对党员来说,提高境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坦诚相见。要有识人的智慧、用人的胆识和容人的雅量。要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悉心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形成一个政通人和,同心同德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目前,我们学校的教职工之所以能够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支团结协作,事事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队伍。事事想在前面,干在前面。

由此可见,我们共产党员提高思想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新形势下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谈如何提高思想境界

1、不断充实自我

充实自我即加强学习。一是学习要有计划性。每个党员同志都要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二是学习的内容要广博。①要学政治,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报告,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其基本观点,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②要学习法律法规,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依法办学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让自己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意识,做到遵纪守法。③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到江泽民向全国教师提出的“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加强师德修养。④要学习业务知识,包括学习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理论、经验,以及新课改的有关教育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⑤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历史知识,以及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的新知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三是学习程度要透彻深入。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相长、融会贯通。要深入实践、深入群众,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总之,只有确立不断学习、全方位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我们的党员才能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推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

2、不断战胜自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提高境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必须战胜种种诱惑和考验,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古人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遇到的诱惑和考验很多。有的人往往见诱心动,见财心痒,见色脑昏。在这里我想起了“曹鼎不可”的故事。据《明史》载,万历年间,有个叫曹鼎的人,任山东泰和典吏,负责缉捕盗贼。一次,他从外地抓获一名绝色女贼,来不及回县城,两人夜宿荒山破庙。夜间女贼百般引诱,曹鼎几乎按捺不住,便用纸写下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过了一会儿又撕掉,然后再写再撕掉??如此反复十多次,总算挨到天亮,保住了自身“清白”。社会发展到今天,与曹鼎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如今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曹鼎的做法仍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作用。曹鼎的做法或许并不高明,其思想境界也并不崇高,按理说,我们党员的思想境界应比曹鼎高得多,遗憾的是,因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等等的诱惑,而身败名裂者却也不乏其人。刘青山、张子善、戚火贵等其级别不可谓不高,能力不可说不强,不也落了个被“砍头”的下场吗?他们在“德”与“忍”两字上输给了曹鼎。

那么,如何在考验和困难面前抗住诱惑、顶住干扰?如何去战胜“小我”、成就“大我”?重要的是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提出六条要求,一是明确目标,各尽其职。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充分认识自己所在岗位的重要性,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的具体内容,做到能顶岗,能尽责,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敢于负责。真正干一行、爱一行。二是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各部门之间工作不推诿扯皮,分工不分家,时时处处以学校大局为重。各党员同志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顾大局、识大体,共同维护学校利益。三是多讲奉献,淡泊名利。要象优秀党员那样,时刻不忘工作,不忘学校,不忘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关键时候冲得上,打得赢。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在荣誉面前发扬风格,不争名,不抢功。四是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对于棘手问题,每名党员都能挺身而出,甘当“缓冲”环节,尽量协调、缓和和钝化矛盾;对于原则性问题是非分明,钉是钉,铆是铆,没有丝毫含糊。五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党员要脚踏实地、勤奋苦干、身先士卒。六是改革创新,敢于争先。我们要求每名党员要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掌握工作中的新问题,注意工作的新动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敢于涉足教改前沿,大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做榜样,抓高效,创成果,带领广大教职工不断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3、不断超越自我

党员干部境界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升华的过程,一个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不超越别人就是落伍,而要超越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人们常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经过不断努力和锻炼,在提高境界上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我们都不能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而应把它看成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步骤和环节。近读中国古代史,发现有不少手握大权的人,创业时不避艰险,舍生忘死;胜利之初也还头脑清醒,兢兢业业;可惜好景不长,一旦功成名就,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据说中国最早的暴君殷纣王,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他见多识广,才思敏捷;他能言善辩,聪明机智;他力大无穷,能和猛兽格斗。他曾多次讨伐东夷,经营东南,对中华民族的日趋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象这种非凡的人物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是后来他荒淫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是对他统治后期的最好写照。最终他落了个自杀身亡的下场。追古思今,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有一些领导干部曾经对党和国家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本来是国家和人民的功臣,可是在临近退休之际,革命的意志衰退了,他们不是想方设法保住晚节,而是抓紧时间“潇洒一回”,大捞一把,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总之,只有不断地充实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不断地提高思想境界,才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所以,我们每一个党员要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永立潮头,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党课学习材料 篇3

参加人:杨浦区少年宫全体党员干部

学习内容: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廉洁从政

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勤于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问题。早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中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学习,不加强党性修养,其作风必将腐败,必将走上犯罪的道路。陈良宇、成克杰、胡长清等,都是活生生的教材。其根本原因都是其本人放松了自身的学习,放弃了自己的党性原则而造成的,所以,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特别提出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

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讲正气,树新风。

所谓正气,是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体现出来的气节。讲正气也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把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尊义重节、公正廉明、自强不息等作为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广泛渗透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等很多格言,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正义、气节的追求。

一个国家没有正气,就可能亡国;一个民族没有正气,就可能灭族;一个家庭没有正气,就会损害家庭;一个单位没有正气,就会衰败。讲正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战场上,军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利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是讲正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艰苦奋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一尘不染,浩气凛然是讲正气。普通群众讲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也是讲正气。讲正气必须讲团结。正气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抛开大多数人的意愿自己另搞一套甚至是闹派性,破坏团结,损害集体利益,这决不是讲正气。古人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个单位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互相补台,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相反互相勾心斗角,没事整事,好事也会办砸。所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团结出效益、出成绩,也出干部;内讧必然内耗,内耗必然衰败,这是为正反两方面事实所证明的道理。

讲正气必须讲奉献。正气能不能树起来,关键是要有一批讲大局、肯奉献的党员领导干部。奉献,就会有牺牲;奉献,就必须担责任;奉献,就可能出风险。没有奉献,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此我们民政部门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提倡“三种精神”。一是提倡自我牺牲的精神。二是提倡认真负责的精神。三是提倡创新工作的精神。

讲正气必须讲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既需要有建树的理论人员,但更需要的是大批实干家。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空话、大话一大堆,实际工作没干多少,特别是有些干部心气浮躁,急功近利,摆花架子,甚至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些邪气必须压住。我们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树立和完善出一种“扬正气,真抓实干,树形象,再创辉煌”的精神,不断引导我们的全体干部职工树立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我想通过这样开展工作以后,给我们的事业带来的好处,不仅我们自己能感受到,社会上也会有很好的反响。

总之,讲正气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形象,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障。作为我本人,决心在讲正气上做出表率,与同志们共勉。

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正确对待手中权利,接受群众监督。

我们这些国家公职人员在认真履行职责时,必须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忠于职守,正确使用手中权利,勤勉尽责,坚持恪守廉洁从政准则,接受群众监督。

要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可以让人谱写出光辉的篇章,也可以把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用好了就能造福人民,实现个人的抱负,如果滥用或失控,不仅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且会使个人身败名裂,遭人唾弃。慎用权力,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十分重要。我想大家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第一、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不过是受人民委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各种社会事务。但是,有的人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我们党在执政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很容易产生模糊思想,在权力从何而来,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如何用权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现在有的人认为,权力不是党和人民给的,而是凭自己的“本事”获得的,凭关系取得的等等。它从根本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私有商品和交换的筹码,进行交易。近几年,全国共查处了十几位省部级高官,他们无一不在丑恶思想攻击下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这说明,权力一旦背离了人民群众,就必然走向腐败。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记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观点。第二、掌权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权”只能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以权谋私。历史上有的干部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为配偶子女服务,为亲朋好友服务,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政风廉洁,从来都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第三、权力是否等于权威?现在,少数干部有一种错觉,认为手中有了权力,自然就有了权威。特别是当他感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甚至一呼百应的时候,更加忘乎所以,久而久之,就摆出一副官架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权力并不等于权威。权威应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权力本身所产生的威力;二是权力拥有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有权力并不一定有权威,没有权力的也不一定没有权威。权威更不是与权力大小或掌权者的官架子大小成正比的。领导权威大小取决于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如果群众不认可,不接受,你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有权威,相反,还会被群众所抛弃。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因此,只要我们一心为民,办事公道,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人民群众中就有权威。要严格自律。自律,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自己战胜自己。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要“慎初”,谨防“第一次”。有人说,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关,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很有道理。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这点至关重要。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结果私欲越来越强,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放纵。警惕了“第一次”,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守住了“第一次,”我们就能在廉洁与腐败的较量中赢得胜利。二要“慎微”,谨防积小恶成大恶。

有些同志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为单位、社会、国家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多抽几条免费烟、多喝几瓶公家酒,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这种认识极其有害,一些腐败分子正是在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驱使下,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结果是“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所以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真,积小善以成大德”。我们既要注意工作上的小节,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节;既要注意在单位上的小节,也要注意家庭中的小节;既要注意“八小时以内”的小节,也要注意“八小时以外”的小节。有人说腐败分子之所以沦为人民的罪人,有一种“青蛙效应”。那就是首先将青蛙放入常温水中,然后慢慢注入热水,使青蛙浑然不觉,在舒舒服服中被烫死。每一个干部都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懂得小节不拘酿成大恶的生活法则,注意防微杜渐,见微知著,真正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要“慎欲”,谨防放纵欲望。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凡人都有七情六欲。贪欲是一切腐败之源,追求私欲的满足是腐败行为的原动力。现在我们一些同志喜欢拿自己的低收入同少数人的高收入比,跟少数“暴富者”比,认为自己论文化比他们高,论贡献比他们多,论能力比他们强,为什么他们能发大财而我不能?为什么我的生活不如他们?一旦如此攀比,思想防线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追求暴利阶层的生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四要“慎友”, 人生在世,朋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朋友的好与坏,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好的朋友会互相勉励,共同进步;坏的朋友只会相互利用,一同堕落。诚如古人所说:“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所以,关键在于谨慎交友。党员领导干部身份特殊、职责重要,更应该“近君子、远小人”,“先择而后交”,因为说到底,领导干部交友不仅关乎个人友谊,也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应慎防被不怀好意的“朋友”拉下水。我们应该认识到,朋友之间正常的感情,同志之间的友爱应该提倡,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品格。但这种感情绝不能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那种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只讲义气不讲正气,只讲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不讲人民利益的行为,本身就是不正之风,影响很坏,危害甚烈。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近君子,远小人,多交道德纯洁的人、情操高尚的人、能帮助自己进步和提高的人。要接受群众监督。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领导干部一要怕党,二要怕群众。这种“怕”,是指对组织和群众要有敬畏之心,时时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如果对组织和群众无敬畏之心,我行我素,为所欲为,那就难免被组织和群众所抛弃。要充分认识监督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防止出现错误和腐败。一要大力破除封建特权思想,自觉接受监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产生了民对官、下对上、臣对君绝对服从观念,掌权者养成了特权思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监督,就容易忘乎所以,容易犯错误;监督,正是防止一个人犯错误的重要条件。一个干部的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容易忘乎所以,越容易犯错误,因而越需要监督。因此,要克服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把自己自觉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在单位营造一种民主监督的气氛。二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意见,主动接受监督。群众的批评意见是对干部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当然,一个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很可能会得罪一些人。我们不能因为群众的批评意见中有不实之词,就拒绝接受批评和监督,相反,我们应当疏通群众批评和监督的渠道,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三要克服好人主义,积极参与监督。每个干部既是监督者,同时也是被监督者。作为被监督者,应该自觉接受监督;作为监督者,对其他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有权利、有义务进行监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去掉私心杂念,才能一身正气,做好监督工作。

同志们,目前,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我们民政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脚踏实地、无怨无悔的干实事,坚持严格秉公用权,依法恪守廉政,抓住当前“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这个大好时机,在工作方式上敢于创新,有所创新;在工作阻力面前敢于碰硬,善于碰硬;在工作标准上事争一流,永争一流,再创我县财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本文材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材料范文:党课学习材料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的阶段和新的时代条件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4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