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2)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2)

时间: 文婷851 分享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三)

  一、主题的由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离开来”。由此看来,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依托,否则难以持久的,所以建设一个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校园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种植的知识了解很少,动手能力较差。在学校有一块荒地,春天,万物葱茏,生机勃勃,如果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土地,种上一些菜啊,花啊,孩子们肯定很感兴趣!这样的种植活动可以说是操作性强,切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取材方便,既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又能让他们亲 近生命的成长过程!

  二、活动的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 种植物。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 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 用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 学会相互合作。

  三、 活动的时间:十月至一月

  四、 活动的过程:

  第一阶段:设计方案

  1.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活动方案,提 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

  3.方式:讨论、谈话、小组合作探究

  4.步骤:

  (1)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些什么?为什么?从 而确定研究主题。

  (2)按自愿结合、家庭住址相近的原则分小组。分为六个小组,每组6人。地瓜组、花生组、向日葵组、玉米 组、大豆组、绿豆组。

  (3)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4)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第二阶段:种植实践

  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获得一些亲 身探索的体验,学会相互合作。

  内容: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了解一 些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

  方式:调查、访问、收集、种植、观察、记录、小组合 作探究。

  步骤:(1)按家庭住址远近、兴趣爱好划分种植区域。

  (2)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请园丁介绍校园里农作物的种类、数量,主要品种的名称、特点,如何栽培管理。

  (3)各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想在红领巾种植园种植的植物;收集种子、幼苗或可以扦插的枝条。

  (4)翻地、整地、施肥、种植。

  (5)各班选出一些爱好种植的同学,对种植的植 物进行管理。

  (6)围绕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研究,了解作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了解作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

  (7)设计观察记录表,坚持记录。

  (8)收集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的有关资料,交流。

  (9)各班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合并, 不同的列出目录,分类装订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

  目标: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热爱学校的情感,能用自己在活动中获取的知识来装扮自己的学校。

  内容:展示各组种植的农作物,谈谈活动的体会。 方式:展示、交流、讨论、汇报。

  步骤:

  (1)班级展示种植的植物。

  (2)当一回校园美容师,进行美化设计。

  (3)展示、评价。

  (4)谈谈活动的体会。

  四、成果的可能形式

  收集到的各类资料汇编、调查表、观察日记、种植的 照片、活动体会心得等。

  五、活动实施的相关要求

  1.根据学习需求来请园丁,对活动有帮助的人也可以。

  2.提示学生资料收集要适度,要进行筛选。

  3.小组分工要明确,不能一人包办。

  4.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记录。

  5.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的精神。

  6.出现争议时要友好协商,解决分歧。

  活动计划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B、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C、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D、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A、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

  B、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C、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D、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⑴小组合作研究。学生按学习小组或经过调整组合成3——6人的课题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有分工,

  又有合作,各尽其能,协作互补。⑵个人独立研究。一般采用“开放式作业”形式,由学生根据已选定的课题,各自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信息,开展研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念后,再通过集体辩论,分享初步的成果,由此推动个体深化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的课题报告或论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相关文章: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

2.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3篇

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

4.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范文

5.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139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