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2016-2017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制定(2)

2016-2017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制定(2)

时间: 文婷851 分享

2016-2017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制定

  2017-2018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四年级上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植物和动物的朋友?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是关心。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是理解。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四、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及主要措施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4、改革教学方式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五、优生的培养及学困生转化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学生透过老师的行为来判断老师的人格,一旦他认可了老师的人格,他就会接纳之,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只要我们用一种合理的、民主的鼓励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用满腔热情和期望去塑造学生的性格,相信耕耘就会有收获!

  (1)、课堂内外尊重个体。

  尊重学生,还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又具个性特征的人。

  (2)、点燃自信、磨砺性格。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很重要,要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重拾信念。

  (3)、欣赏、鼓励、张扬优点。

  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张扬他们的优点,从而感受到成功感。针对学生发展倾向方面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奖励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倾向,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特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长处,都能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2、优生的培养:

  (1)重点培养,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练习。

  (2)隔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比赛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2017-2018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感受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呵护生命。

  2.初步具备防范意识,了解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安全标志和设施,注意公共安全。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有多种形式,了解自己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了解家庭必要的生活开支。学习合理消费,熟悉本地主要的购物场所,掌握购买商品的基本常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4.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懂得与邻里乡亲相互理解关照,不给邻居添麻烦。。

  情感目标:

  1.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励、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的生命献出爱心的人。

  2.具备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3.引导学习合理消费,熟悉本地主要的购物场所,掌握购买商品的基本常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4.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来做。。

  教材分析。

  1.《珍爱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2.《安全的生活》通过指导学生的生活,出尽学生过一种安全的生活。

  3.《花钱的学问》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

  4.《关心你、爱护他》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弘扬人文精神,对社会充满责任感。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6-8课时

  第二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8-10课时

  第四单元8-10课时

  总复习

  教学措施。

  1.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个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强化主题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收集、整理资料。

  5.模仿演示。

  6.换位思考。


猜你喜欢:

1.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2.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年教学计划

3.2017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4.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5.年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6.2017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161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