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5篇

时间: 浣静1289 分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一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知道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二

  导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也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晋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灭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影响:西晋走向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路线:

  3、影响: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4、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讲述: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3.教师补充: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腐朽的统治:

  (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

  (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探究二:八王之乱

  1.多媒体展示:八王之乱示意图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

  提示: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合作探究: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提示:(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根,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2)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3)“八王之乱”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这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长期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反抗,这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探究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多媒体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大体过程。

  提示:(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3)内迁方向和大体过程: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合作探究: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提示:

  (1)原因:一方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视,人祸天灾下,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

  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会生产。与此同时,西北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战争连绵不断。

  (2)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客观上却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十六国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时间、人物及主要措施

  提示:(1)时间:4世纪后期。(2)人物:前秦皇帝苻坚。(3)前秦统治: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5.思维拓展: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提示:(1)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兼容性特点。说明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1、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③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

  ④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淝水之战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东晋与北魏

  B.东晋与前秦

  C.西晋与北魏

  D.西晋与前秦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4、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丝织技术高超

  B.社会经济繁荣

  C.统治阶级腐朽

  D.制糖技术发达

  5、南朝四个朝代更替的顺序是( )

  A.梁、齐、陈、宋

  B.陈、梁、齐、宋

  C.宋、齐、梁、陈

  D.陈、梁、宋、齐

  6、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A.东汉末年

  B.三国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

  7、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哪一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

  A.成汉

  B.西秦

  C.北燕

  D.后赵

  8、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

  A.氐族

  B.羌族

  C.匈奴族

  D.羯族

  9、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晋武帝大封宗族诸王

  C.西晋统一全国

  D.刘渊起兵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晋

  D.前秦

  参考答案:1.B 2.B 3.B 4.C 5.C 6.D 7.A 8.A 9.B 10.B

  三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学会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能够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及“八王之乱”.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用在西晋时期正确吗?

  【自主预习】

  一.西晋的建立

  西晋建立和统一: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20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二.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晋惠帝时,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合作探究】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温馨提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西晋的建立、西晋统一全国以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2)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民族人民在进一步的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

  教学难点: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的影响;西晋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以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两则材料

  教师出示一幅地图

  教师: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魏蜀吴三国灭亡的顺序是怎样的?

  (2)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西晋建立后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一、西晋的建立

  1、三国灭亡顺序

  (1)263年,魏灭蜀;

  (2)266年,西晋建立,魏国灭亡;

  (3)280年,西晋灭吴,吴国亡。

  成语典故:乐不思蜀(后主刘禅)

  教师讲解: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教师出示图片《三国尽归司马氏》

  2、西晋的建立

  (1)时 间:266年,

  (2)开国皇帝:司马炎(晋武帝)

  (3)国 号:国号晋,史称西晋

  (4)都 城:洛阳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教师讲解:

  4、统治措施:西晋时期盛行豪门政治,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

  教师讲解:石崇、王恺斗富故事

  石崇王恺比富,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石崇、王恺相互攀比财富奢侈程度,令人张目!

  二、八王之乱

  教师: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八王之乱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八王之乱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什么?

  (3)思考一下,西晋才建立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为何会发生八王之乱?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背景:

  (1)西晋初年,晋武帝大肆分封同姓诸王,导致诸王势力强大,争夺中央政权。

  (2)西晋统治腐朽残暴,激起内迁各族的反抗。

  八王: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2、八王之乱的影响: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教师:西晋为何是短暂统一的?

  提示:

  原因:“八王之乱”耗竭国力,西晋衰落;

  统治集团奢侈腐朽、缺少雄才大略;

  西晋残暴统治,激起内迁各族反抗。

  三、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师过渡:教师出示《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目。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2)内迁的少数民族对后来的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五胡: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教师讲解: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指在西晋末期游牧民族趁西晋衰弱之际进入中原地区这一历史事件。“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3、东晋十六国的更迭

  教师出示一幅地图

  (1)4世纪初—5世纪前期,北方地区陷入战乱,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前秦统一北方与淝水之战

  教师讲解: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统一北方。370年,前秦灭掉了北方最具实力的强敌前燕,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后期,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知识拓展】北朝(439年—581年)

  教师讲解: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七年级上册 历史优化设计 第17课 单项选择题

  【板书设计】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三国的灭亡

  2、西晋的建立

  二、八王之乱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五胡

  2、概况

  【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四

  情感态度和学习

  价值观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分析西晋速亡的原因 了解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单元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时间 重点 八王之乱 西晋建立 难点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讲述法、讨论归纳法、情景教学法

  课前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什么是八王之乱 准备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旧知识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答案见幻灯片中表格) 师:是谁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统一了全国?魏晋时期,除了汉族,还有哪些民族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又做了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次备课 二、阅读教材78-81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 1、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 2、八王之乱的背景、含义、影响? 3、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间、内迁的民族及路线? 4、什么时候谁统一了黄河流域?

  三、学习新课

  (一)西晋建立 1、想一想: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出示《三国实力比较表》) 2、运用地图演示A、263年,魏国灭蜀国 B、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 立为皇帝,建立西晋 C、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鼎立结束 3、帮助学生整理西晋统一的过程,明确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蜀-魏-吴), 明白;此时三国尽归司马氏 师:西晋之所以能统一南北主要原因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日益强盛,与此同时,南方的吴、蜀两国的统治日益腐朽,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二、八王之乱 1、读材料,了解西晋当时的社会风气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 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问: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享乐之风盛行 2、问:西晋的政治统治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西晋统治者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及其腐化。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就是一个典型。(幻灯10、11) 师: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西晋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3、想一想: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再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西汉:七国之乱 危害:分封诸王(分封制)必然导致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 4、观察漫画:你知道下面两幅漫画说的是什么事件吗?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 5、学生阅读小故事《傻瓜皇帝》,结合西晋实行分封制,思考:西晋为什 么会发生八王之乱? 6、播放视频《八王之乱》,思考八王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 1)战乱历时16年之久,耗竭了西晋国力。 2)此后内迁各族趁机反晋,导致西晋灭亡。 3)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逃亡(南逃),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1、出示地图,明确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生活的地点,了解他们生活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2、请同学在图上指出内迁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分布的具体位置 3、展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明确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各族迁入的地方 1)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4、小组讨论: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要“搬家”? (1)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乱对少数民族杀伤力较小,各少数民族逐渐迁入中原地区 (2)三国时期各政权为壮大自身实力也吸引一部分游牧民族 (3)中原的自然条件优越 (4)中原人口减少和西晋时期中原人口南迁,给游牧民族内迁提供条件 师:内迁的各族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如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的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幻灯片19),使学生明白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5、拓展: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五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 【学习重点】

  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学习难点】

  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 方法指导一:

  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

  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

  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西晋的建立

  1

  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建立西晋。280年灭吴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知识模块二 八王之乱

  自主阅读课本P79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八王之乱。(原因、目的、后果等)

  (1)原因:吸取曹魏教训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势力增大; (2)目的:争夺中央政权;

  (3)后果:劳民伤财灾难深重社会动荡西晋衰落人口迁徙。

  4为何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1)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 (2)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八王之乱); (3)内迁民族趁内乱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知识模块三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自主阅读课本P80~81内容完成第5题。 5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内迁民族、影响。 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很尖锐。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氏、羌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2

  1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2北方人口南迁的相关情况(从原因和影响介绍)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C 曹魏 B.东晋 西晋D.前秦

  2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 ) 匈奴 B.鲜卑 羯 D.氐

  3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B ) 魏蜀吴 B.蜀魏吴 吴蜀魏 D.蜀吴魏

  4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C )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5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 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阶级矛盾的尖锐 民族矛盾的激化 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

  ) 6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C ) 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 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闽西历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

  3

  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

  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北方人口南迁(材料二)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材料一)的主要原因。

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