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教育叙事>

一年级教育叙事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教育叙事,一方面可以将行为主体做事的事德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叙事过程中对事件的再现可以强化、升华事德,使相应的道德行为更加稳定。那么在一年级的教学教育里,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一年级教师对一年级教学工作有怎样的感悟?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教育叙事,仅供参考。

  一年级教育叙事篇一:爱是最好的教育

  这次实习,我担任的是一年级103班的班主任助理。我负责这个班午餐服务和班上的日常事务。我特别喜欢这个班,发自内心的喜欢一年级的小朋友。可爱的小朋友也有调皮的一面,而这个最调皮的是一个叫尹湛翔的男孩。

  来班上两天,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在课堂上不是一般的调皮,一会儿拿别人的东西;一会儿掉过头去和别人讲话;一会儿躲到位子下面„„我刚开始真的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少儿多动症”。从班主任申老师那里得知:尹湛翔脑子很灵活,反应也特别快,但是就是太调皮了,很喜欢上课讲话。我想这可能是老师把他的位子安排在讲台边上的原因吧!

  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他也不怎么安分,但是我打心眼里还是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同时也思考着我该怎么教育他。我想答案就是一个字:爱!他每次在课堂上讲话,我就会点他的名,可以说那段时间他被点名的频率是最高的。第一次点到他的名字,他很惊讶,被震住了!看来记住学生的名字真的很重要!每次点到他名字,他会收敛一下,等一下又管不住自己了。尽管这样,我从来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放弃他。我想:突然让他习惯上有大的转变那是不可能的,何况他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这样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一定不是他们心中的“乖乖听话的好孩子”。一旦不听话,他就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想正面鼓励和肯定可能对他的作用更大。我要求他们练习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一笔一画写工整。他写完就迫不及待地送给我看。我看了一下,他写的字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便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他听完笑得很开心,可能他很久没被表扬了吧!从此,我觉得他和我亲近了很多。

  有一次,他因为被老师罚站,轮到他吃饭的时候,已经没什么菜了。他顿时觉得很委屈,哭着脸躲到教室后面的位子下面不出来。任何一个小朋友拉他、劝他出来,他都不听,只是不停地重复着说:“我想不吃饭!”班主任有点发火了,大喊道:“尹湛翔快出来吃饭!”他仍然装作没听见。我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说:“尹湛翔原来你在这里啊!老师刚刚找了你半天没找到,原来是在和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啊!”他停止了哭泣,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是还是不肯出来。我接着说:“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好孩子,也很喜欢你!可你已经被老师发现了,就要出来哦!再不出来的话,就不是好孩子了!”然后,我又把手伸过去,他最后终于愿意把手给我。出来后,他不怎么讲话,我带他到自己的位子吃饭。饭已经叫学生打了一份。我看他碗里的菜很少,我就把自己的菜分给他一些。他还是一言不发,可我相信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我的爱!

  在后面的日子里,他慢慢地变得认真起来。上课偶尔会讲话,但和以前相比,真的进步很大!以前的作业只能得“良”,现在能得“优”。我还发现他很喜欢画画。根据他的爱好,我又抽空教他画画,他更加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欢我。就这样,我用爱去感化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当然,这需要你的时间和耐心。

  对于那些特殊的学生,我们要给与特殊的爱,不能轻易放弃。天天批评他或者放在一边不管不问,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对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唯有爱才能让他们又被重视的感觉,唯有爱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唯有爱才能达到教育的真的目的。爱并不是虚拟的文字,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孩子,对待教育!

  一年级教育叙事篇二:多点宽容和关心,因为他们一年级

  一年级的孩子总是那么天真可爱,却也是最让人头疼。 一年级的孩子会不停地问相同的问题,哪怕你说过十遍,他还是会记不住;一年级的孩子扫地、摆桌子、收本子、空格子、系鞋带等等在我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孩子都做不好。一年级的孩子就是小孩子,需要家长、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再重复。如果这时候我们没了耐心,那肯定会被气吐血的。

  在学习生字时,在课堂上随堂写字,我刚说过“每个生字写4遍,开始写吧!”立马就有孩子问:“老师,一个字写几遍?”刚跟他说过,又有孩子举手问。我耐心地说:“不是刚说过吗?四遍。”话音刚落,一个孩子举手“老师,生字是写四遍吗?”我很无语。立刻又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写了一行怎么办?没办法,我只得又大声地说:“每个生字写四遍,都听清楚了吗?四遍就可以了!”可是,这时候,有个孩子又举手了,“老师,有个字我就写了三遍,我忘记了,怎么办?”看到孩子犯愁、天真的脸,我真是哭笑不得。我控制情绪,“没关系的,再补一个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真的是不只一次的发生,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如果我缺少耐心,天天发火,那肯定火气都能把我烧死。我明白一年级的孩子我该心平气和对待他,该多点耐心对待他,谁让他是一年级那么天真不懂事的年纪呢?

  一年级的孩子我们更该多关心她们,多站在她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来,很多事情还不习惯,很多要求还不明白,很多时候还坐不住,我们应该理解她们。

  记得有一次考试,我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印象中明明考了99分,可第二天试卷收上来却变成了100分。我非常生气,这孩子真是胆子大,怎么能把老师打的分数给改了呢!我把她找过来,问怎么回事。孩子好像认识到错误,低着头,“老师,妈妈说我考不到100分就不给我买我想要的那个玩具,我就想到把分数改了。老师,求求你,我真的好喜欢那个玩具。”听了孩子的解释,看到孩子泪汪汪的眼睛,是啊,这个年纪的孩子把玩具看的多重要啊,我小时候不是一样期待着漂亮的玩具吗?孩子这样的错误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我和蔼地说:“孩子,这一分是丁老师借你的,下次记得努力把这一分拿到还给我哦!”孩子开心极了,上我的课比以前更认真了。借给孩子一分,对孩子多一点宽容,换来这样的结果,真的很值!

  一年级的孩子也更需要鼓励,老师的一句表扬就能让她们成为好孩子。孩子上课坐的不端正,没有注意听讲,我只要表扬一个认真听讲的孩子,那个认真听讲的孩子就会做得更端正,课听的更认真,其他孩子也都向这个孩子看起,坐得端正。这正是她们可爱的地方。

  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等待,不可否认,人和人是存在差距的,所以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一年级的孩子也如此,有的孩子接受知识快一些,有些慢一些,有些上课能管住自己做得住,有些就会乱动,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淡然看之,不该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样。这样只会让孩子累,家长累,自己累,而且会适得其反,可能让孩子讨厌这门课,这个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要适合这个孩子,不能一味的拔高。要相信孩子总会长大,他会慢慢接受的,教育需要等待。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问题会很多,我们应该多点耐心、宽容和关心,让他们在这个特别的年纪感受到特别的爱的教育。

  一年级教育叙事篇三:

  新接到一年级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一年级教育叙事篇四:

  刚接班的时候,有位家长告诉我:“老师,我那哑巴孩子不好说话,请你帮忙好好管管。”说这话时,家长满含期待地望着我。我吃了一惊,以为他的孩子真的不会说话。我很在意这事,时时留心他的孩子。孩子名叫梁菁菁,一双惊恐的眼睛,时时怯懦地躲闪着。班里的活动,她从不主动参加。上课提问时,也很少举手回答。观察之后,我下决心改变她--因为,我发现,她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会做,而是在她害怕,她心里有着尚未解开的结。

  我利用课余时间找菁菁谈话,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并有意识地为她提供机会。一次语文课,我提了一个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挺有难度的问题:如果父母都不在家时,你一个人该怎么办呢?在我的再三眼神鼓励和动作暗示之后,她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声音又轻又低:“老师,我„„我会把门锁„„锁好„„不爬窗子„„等他们回来„„” 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的安全意识,看来,我平时的安全教育还是挺有成效的嘛。我欣喜过望,同学们也楞了。机会不容错过,我在班上表扬她说:“你看人家菁菁多能干啊,懂得保护好自己,比原先进步多了,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她笑了,笑得天真而又舒心。从那以后,她举手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

  除了锻炼她回答问题的胆量,我还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说话”能力。一次,说话训练的内容是问路:兰兰要到荔枝公园去,但不知路该怎样走,她该如何向老爷爷问路?思考之后,菁菁举起了手,但又担心自己说不好。我说:“万事开头难,这次说不好还有下次。再说,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呢,老师相信你。”我让大方的王奕萱同学与她配合,模仿文中的主人公以对话形式进行表演,她们表演得很成功很出色,没有一点难为遮掩的痕迹。

  有了第一次,不愁第二次,梁菁菁--这个令家长和老师都发愁的同学,奇迹般的发生了变化,变得积极了,主动了,可爱极了。我想,不要小瞧一句普通的话语,它有时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改变孩子的一切。鼓励的话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使“哑巴”一样的孩子最终开口说话。

  还有一次,新学期开学后的一天,我发现班里的纪律比较松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组长已起不到带头作用。为了既能改选出的新组长,又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通过竞争,从全体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当组长。

  宣传鼓动之后,学生们纷纷登台“演讲”。很快,3名组长尘埃落定。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当组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里素有“小霸王”之称的刘汇略同学。班里有些同学已“嗤嗤”地笑起来,经常任性,有点不讲道理的他也想当组长?“他能胜任吗?”我质问自己。可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同学进步的正当要求。我望着他,他也望着我,学生的眼神告诉我:“我能行,老师,相信我吧!”我点了点头说:“老师相信你,你能做好的,是吧?”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这个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积极,工作认真负责,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他再也不是那个和同学斤斤计较的小少爷,开始学会谦让与宽容了。看着学生的变化,我想: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脱胎换骨呢?这就是相信,这就是鼓励。

  由此可见,学生的变化源于鼓励,教学中不能缺少鼓励。人的思维能力若面团,鼓励犹如酵母。离开了鼓励的思维如死水一潭,思维中加入鼓励成分,就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能力存在个别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采取不同的鼓励方法。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所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虽然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不管个性如何复杂,鼓励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终究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年级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一方面可以将行为主体做事的事德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叙事过程中对事件的再现可以强化、升华事德,使相应的道德行为更加稳定。那么在一年级的教学教育里,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一年级教师对一年级教学工作有怎样的感悟?本文是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