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调研报告 >

对于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4篇

时间: 晓佳21252 分享

  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一】

  城乡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件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陈文浩市长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会上明确指出,“要将城乡环境环卫整洁行动作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工程、提升城乡品质的重大抓手和造福全市人民的民生事业来抓,以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重要目标”。为贯彻落实市、区开展城乡环境整洁行动精神,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大力推进“三大工程”“九大行动”,努力打造“四个芙蓉”,芙蓉环卫立足本职、干在实处。通过集中整治,建立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大幅提升全区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扮靓我们的家园。

  一、主要做法

  (一)智慧环卫提升管理水平

  开发“机械化作业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作业车辆的全程定位和科学调度,并对设备状态、作业质量及油料进行实时监控,解决了机械化作业“丢段”、 油料偷盗等老大难问题,降低了机械化设备的单位能耗。研发环卫巡查督查管理系统,强化队伍管理。通过安装手机APP,局、所两级路面管理人员只需登录系统,就能完成远程签到、签退,杜绝了“空岗”现象。下一步还将开发“垃圾运输管理系统”,实现对垃圾站点入站垃圾、满斗等情况的实时监控,提高垃圾运输质量和水平。

  (二)精细化作业确保常态长效

  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整合网格力量,重点围绕“五洗五清”内容,进行全面清洗、清理、清除,对渣土扬尘污染、门前三包秩序、乱摆摊担、乱吐乱撒、油烟污染、菜市场场外经营、流动菜市场、建筑工地、夜宵和流动摊点等进行整治,推进城区深度保洁,1-7月共清理城乡结合部、社区楼栋积存垃圾堆物1200余车(近4000吨),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运输渣土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加强裸土复绿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清洗、清扫保洁、降尘力度,创造整洁环境。三是加大清洗力度。创新推行“双车”作业,根据不同车型的特点,分别安排不同的作业时间和作业路段进行精细化作业。每天晚上安排23台大水车进行2次强冲作业,10台机洗车清洗中间护栏标线和边沟。白天安排76台水车人工配合清洗,6台机洗车作业,22台机扫车作业,实现了主次干道“道路清洗全覆盖”,作业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环卫设施建设提质提档

  进一步提高垃圾收运管理和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创造宜居生活环境,新建和改建的公共站厕都采用环保密闭式的垃圾压缩设备,杜绝漏洒和二次污染。同时垃圾收运能力增强,由原来只能放置3吨左右的垃圾变为能放置7-8吨的垃圾,减少车辆运输次数的同时,缓解交通压力。

  (四)督查考核力促工作落实

  公正公平的督查考核是激发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为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消除过去城内城外督查不平衡的现象,局督查科按照地理位置将全区划分为3个督查片区,构建“环卫督查微信群”,并将社区物业等纳入到日常督查中实现考核全覆盖,包括物业,门前三包范围,街道社区小区内所有环卫类问题,月底按街道和环卫所维护范围分别扣分排名。每天收集各作业单位数据、实时状态、作业效果等信息,一天一反馈,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讲评,建立了绩效考核、调度讲评、督促检查、问题交办等4项推进机制,形成了环卫“大督查”模式。今年以来共计督查问题8660条,扣各作业单位业务考核11075分,得到各作业单位和人员的一致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业方面存在清扫时间晚、保洁频次少,卫生保洁不到位,标准不高等现象,导致环境卫生质量不高,建议公安局加强对物业公司管理、教育,物业公司加强对卫生的重视,街道要加强门前三包管理。

  二是流动摊担方面存在流动摊贩多,违规摊点、烧烤、屡禁不止,门店在路边乱倒油水、乱扔垃圾等问题,导致人行道油污、垃圾成堆,破坏了市容环境卫生,建议加强城管执法。

  三是临街门店存在随意堆放物品、乱倒污水、油水,乱丢垃圾、甚至占有公用果皮桶他用等现象,导致路面油污严重、反复清洗、油污反复存在,加大了卫生保洁难度。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街道加强门前三包管理 。

  四是车辆乱停乱放方面存在车辆占用人行道、甚至占用车行道等现象,导致路面清扫、清洗难度大。建议公安局交警队加强查处力度,城管执法取缔人行道违停。

  五是菜市场周边存在垃圾成堆的现象,保洁难度大,污染了生活环境。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街道加强对市场方督查。

  六是在建工地存在乱倾倒生活建筑垃圾、乱丢生活垃圾等现象,导致沿线周边渣土污染,使清洗清扫频次增加。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加强管控。

  七是渣土工地存在工地周边长期路面泥沙污染,甚至无下水,常年积水后污泥较多等现象导致路面污染,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加强管控。

  八是市政、园林方面存在修路、浇水、修剪树枝、补栽后污染路面未及时善后,甚至不善后等现象,导致路面污染,建议各部门加强协作、加强部门自查,及时善后、清理路面污染。

  九是楼栋油污方面存在居民厨房窗台下油污污染、社区垃圾成堆及存在卫生死角等问题。影响了地域的整体观感、降低了整体卫生效果。建议社区加强居民教育、宣传、协作。

  十是街道范围内其他影响市容卫生的问题有乱堆物、破坏公共卫生设施等,导致卫生保洁难度加大,建议街道加强教育、宣传、发动居民,提高素质。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加强管控。

  三、下一步思路及举措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区的市容环境卫生,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以形成齐抓共管关注环卫工作、参与环卫生工作的强大合力,让大街小巷更加流光溢彩,芙蓉形象更加洁净秀美,使市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舒心、美好。

  (一)合力推动,强化责任落实。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意识,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原则,做到既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又协同作战、合力推进,做到充分调配力量,主动“补位”,联合开展整治。同时加大投入,确保实施效果。

  (二)立体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单位、门店业主、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营造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宣传推介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最大限度集聚工作正能量。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评追责。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巡查、督查通报制度,紧紧围绕“五洗五清”等中心任务,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建立调度讲评制度,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调度一讲评。出台考核考评办法,建立问责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力、责任落不到位实、推诿敷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通过严格考核,有效促进全区环境卫生水平提升,着力构建环境卫生常态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二】

  关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视察调研报告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造福于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优化生态环保和发展环境,提升城乡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为了进一步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要求和省十三次党代会“四个转变”精神,深入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更好地了解掌握我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对我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县直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乡镇村负责人共17余人,在县政协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城,香池寺,尕巴松多镇北巴滩社区、万科村,唐谷镇科加滩社区,河北乡集镇、果什布,秀麻乡斗索集镇等乡镇村街道、社区居民区、主要道路和垃圾处理场所等现场,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现将调研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部署目标任务,调整充实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导。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治脏、治乱、治差、治污、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等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明确整治目标、细化整治内容、落实责任到人,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求县直相关部门和分旅游景区的景区道路、娱乐设施、险要位置设置了警示牌和安装维护了护栏。开展了部分村庄的耕地、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排查工作,整治垃圾300余吨,交通沿线环境美、村容村貌整洁、寺院景区环境美逐步显现。

  六是扎实落实其它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完成了投资30万元的2015年水污染防治专项水源地保护项目,主要对尕干沟水源地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护栏网。并实施了投资210万元的克穆达钨锑矿环境专项治理2014年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同时启动实施了《同德县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该项目今年投资250万元,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待招投标实施完成后将及时组织施工单位实施。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展开、综合治理、务求实效的原则,集中整治影响城乡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一是重点“治脏”。城管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次干道及沿线、背街小巷等范围内日常及时清理散落垃圾和白色污染,并不定期冲洗和洒水降尘主干街道。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功能,公厕、果皮箱、垃圾中转站服务半径合理,管理规范,运行良好,公共厕所实行免费开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断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县城新区、河北乡集镇和果什布石藏寺、秀麻乡斗后索集镇等6个垃圾填埋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集中“治乱”。采取疏堵结合方式,规划设置农贸市场、经营摊点、临时疏导摊位或便民街等,依法清理、取缔城区内违法占道摊点,及时清理乱贴乱画,深度治理户外广告;三是积极“治差”。 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车站、主街道商业街、农贸市场、商业聚集区人流量大,开放式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城镇出入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整治重点场所及周边环境,确保无卫生死角和暴露垃圾;四是全力“治污”。 对交通干线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所有排放烟粉尘及异味污染加强监管,加快扬尘污染治理,重点抓好分布在农村的建材等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私拉乱倒、偷排偷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整治水环境污染;五是绿化美化。突出重要节点绿化和绿地建设,着力实施“绿化围城”工程,突出抓好城镇街道、公路沿线、单位学校社区居民区寺院、农田林网、因景植绿等重点绿化工作,不断提高绿化美化。六是村容村貌整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围村、垃圾堵河”等问题得到正在逐步解决。

  实践证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改善城乡居民生存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

  二、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县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环境卫生状况有所向好,城乡环境面貌有所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和问题及一些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一是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干部消极应付,行动缓慢,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的干部缺少公众参与意识,虽然对部门工作、部门参与抓得多、抓得紧,但忽视社会力量的参与,宣传工作不到位,教育引导不力;“农牧区环境就这个样”的想法在一些乡镇基层干部脑海中根深蒂固,临时应对思想比较严重,基础设施投入、农村环境污染控制等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二是部分群众对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认为环境卫生整治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对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弊端认识不足,改变缺乏主动性。如公共场所前扫后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牲畜粪便时有出现等不文明现象随时、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市容市貌。不少城镇居民和农牧民长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美丽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清洁工程的要求反差较大,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支持和参与整治的热情不高,珍惜和爱护生活环境的意识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如厕改造在农牧区至今尚未得到广泛推广,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困难较大,宣传引导还需加强。

  (二)缺乏部门合力。环境卫生工作中还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由于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加之环境卫生监察现场执法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城镇市容管理工作被动、死角多,城乡结合部和乡村集镇社区居民区市容环境卫生较差,集镇社区环境卫生容貌差等。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构,人员执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严重制约着我县环保事业的发展。一是职责不明、责任包片不清现象仍然存在。少数部门主动履职不够,相互推诿,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密切、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牵头部门不愿牵头、不主动与配合部门沟通,未形成整治合力。县城南环路和北环路尤为典型,脏乱差,两侧随意占道,车辆随便停放,垃圾随处乱扔,道路排水排污设施不畅,雨污水横流;县城长平公园几年来处于无人管理,既不维护不绿化,垃圾遍地;巴曲河道垃圾遍布,臭气熏天,环境卫生状况十分堪忧。二是部分单位、街道、摊点“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得不够好。如作为我县对外窗口的几个停车场保洁工作不够,且存在相互推诿塞责现象。

  (三)整治不够彻底。城乡结合部、移民搬迁社区、牧民集中定居点、背街小巷的改造建设进度较慢,旱厕问题仍然存在。规划的停车场改变用途、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严重。“牛皮癣”现象屡禁不止,线杆上、小区内、甚至马路路面上乱涂、乱喷、乱贴的小广告时有出现。向河道直排废水、倾倒垃圾依然严重,个别河道污水横流。部分街道、人行道和公共设施毁损严重,排污井堵塞外溢。一些街道路段的户外广告、门头牌匾陈旧破损,外观尺寸各不统一,色彩不相协调,甚至有错别字现象。

  (四)乡镇村清洁工程进展不平衡。尽管我县把农牧区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硬化村社道路,修建卫生厕所,清理垃圾杂物,修缮破旧房屋,乡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乡镇村缺乏相应环卫设备,无保洁人员、垃圾填埋场,垃圾乱倒的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村社一级还没有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也没有专兼职保洁队伍,乡镇村清洁工作尚未普遍铺开,整体推进不力,大多数乡村还存在环境卫生“死角”,“脏、乱、差”尚未根本消除,尤其是“四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牧户厕所改造滞后,农牧民积极性不高。垃圾收集处理尚处于初级阶段,蚊蝇滋生、臭气冲天,还有些地方存在焚烧垃圾现象,二次污染较重。不少乡镇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农牧户散养家禽家畜现象十分普遍,粪便污染治理滞后。

  (五)环卫设施不够完善。我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境整治工作难度较大,由于县财政困难经费投入不足,所需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无力购置配套设施,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城镇乡村美化水平、档次、品味不高。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足,如垃圾箱、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垃圾处理场所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尤其是城镇主要街道及其它人流量大的区域。

  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三】

  关于攀枝花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党组统一安排,今年,常委会法工委对我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基本情况

  2017年,城管局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市污水治理PPP等项目为载体,以环保督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工作重点,立足城市管理职能职责,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市政、园林管养水平提高,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提前一季度完成年度目标,城市污水治理PPP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方案通过市委、市政府常务会,其他各项常态业务工作也有序完成。环保督察期间,城管局切实将城市污水治理、道路扬尘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管理业务有机结合,全面梳理工作任务,共发现环境卫生类问题2000余个,下发整改通知书2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执法车辆370余台次,检查餐饮店1600户,规范烧烤摊点(店)620户,取缔露天烧烤676户。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还较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比较突出,已建成的城市道路及老旧小区市政、环卫设施不完善,地下管网不配套、欠账较多;新建道路及小区市政、环卫设施设计和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城管执法上,矛盾突出,各级城管执法特别是乡镇和街道的管理力量不足,未形成合力,存在麻痹和松懈的现象,执法装备配备欠缺,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2.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城市管理线长面广,涉及部门众多,由于职能交叉,城市管理宏观调控困难,分工协作、主动作为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城市管理工作任务重,标准高,须以必要的人、财、物投入作保障,目前,城市管理硬件建设和日常维护经费短缺,市政、园林设施管护的基本条件与实际管护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管理效果不平衡,管理触角未全覆盖,治理成果巩固还不够,市容市貌治理后反弹不时存在,长效机制未全覆盖。

  3.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存在执法依据缺位的情况。

  目前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执法主要依据的有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8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但这两部法规多年未作修订,有的法规条款针对性不强,有些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致使部分区域出现了法律真空,要么缺乏可操作性,要么相互打架,罚则不一致,有的条款甚至与新的法律相抵触,有的只有禁止条款而没有处罚条款,对执法实践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导致城管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常常处于“借法执法”的尴尬处境。鉴于现有法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城市管理的需要,导致城管执法威信降低,群众理解、配合、支持度下降,甚至偶有执法冲突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突出问题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对城市管理各类顽症痼疾进行集中治理,强化城市管理各项业务工作,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安全便民,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市容市貌常变常新。

  2.不断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体制改革工作。以数字化城管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为载体,将城市建成区实行网格管理,完善城乡一体化数字城管体系,建立市区(县)两级指挥平台及部门联动机制。在出台《攀枝花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市级在编在职一线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的采购、配发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3.制定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地方性法规,解决执法依据缺位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省对城市管理立法工作非常重视。2015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发[2015]37号)文件,明确了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及时制止、严肃查处违规占用公共空间以及乱贴乱画乱挂等行为;同时提出加强城市管理和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规和规章,实现深化改革与法制保障有机统一,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规范作用。2017年 1月26日,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7]5号)文件,明确有立法权的城市要根据立法法规定,加快制定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明晰城市管理执法范围、程序等内容,规范城市管理执法的权力和责任。

  立法主要应解决的问题:一是上位法未做规定的部分: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方面,政府已储备征用的土地和已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待建土地、未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居住区、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消纳场以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化粪池、储粪池等区域的责任区和责任人;建(构)筑物外立面管理;违法停车点设置的处罚,闲置用地和待建用地的围挡设置管理;户外广告方面,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处罚;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违反餐厨垃圾管理的处罚等。二是上位法不够具体细化或不同法律法规间互有交叉的部分: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和管理;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设置和管理;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饲养家畜家禽鸽子的管理;停车场和运输车辆的扬尘管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行政执法措施等。

  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城管执法“借法执法”,有效减少执法冲突等问题。

  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四】

  关于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调研报告

  高川乡党委书记 史泽森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高川,2018年3月份,乡党委向县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发出调研通知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要求每人走访5户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4月5日前由乡人大集中收集走访、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答复汇总, 2018年7月11日乡党委组织了部分县乡“两代表一委员”、城建所、农业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座谈、听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月、提升月活动,是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工作。作为农业大乡,在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深感责任重、压力大,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倾全力。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强化措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月份以来,全乡在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共发放倡议书6200份,悬挂条幅86条,发动群众义工5830余人次,共出动大中型车辆1328辆,全乡33个村累计清除垃圾55195㎡,累计拆除路障及残垣断壁129处,完成绿化面积2500平米,动用车辆335台次清除12公里长的交通道路垃圾300㎡,动用车辆31台次清除14公里长的河道干渠垃圾4300㎡,共发放垃圾桶1600多个,垃圾中转站已正常运行,村村建立了保洁员队伍,配备了垃圾清理车,全乡有5个村在县级考核验收中评为优秀等次。

  二是抓住重点,保证乡域环境洁净优美。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抓好宣传工作,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大喇叭等多种形式,每天不间断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二是坚持分类施治。对全乡33个村采取分类施治、各个击破的办法,在国省主干路沿线的村及307国道、廊泊路沿线、乡域内河流区域实行分片包段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加强综合施策、协同治理,重点打造了闫辛庄、蒲码头等精品示范点。三是严格督导检查。根据《沧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包村干部和包片领导每天驻村督导各村自清进度,每日三点前汇报自清户数、垃圾处理量等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机制,力促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我们制定了《高川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了农户环境卫生要求、保洁员保洁标准、垃圾清运员工作标准和乡村干部环境卫生整治职责,用制度来保证环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垃圾暂存点,由村两委推荐保洁员,经乡政府批准后上岗,并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工资,保洁员负责对村内的所有街道进行日常清扫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二、高川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乡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乡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足够保障。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乡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都需要足够资金才能保障正常运转。

  (四)长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第一,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乡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第二,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第一,政府主导。政府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在巩固原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乡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政府给予适当奖励补助;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乡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8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