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

时间: 航就0 分享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1

他扎根教育70年,始终坚持循循善诱、立德于形、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视野宽阔、寓教于乐、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常常另辟蹊径;他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对学生从不急于否定,即使学生错了也先找到值得肯定的内容加以鼓励,再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往往使学生豁然开朗。从1950年初登杏坛到现如今耄耋之年仍奋战教学科研一线,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担当,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他开拓的一片学术天空下,很多人找到人生的坐标和价值。“九十载春秋未老,百万里桃李同芳”,截止目前,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弟子达数千人,多数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受命哈军工、开创中国水声新格局

20世纪50年代,水声在国内属于空白学科,需求迫切,国家选派杨士莪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他发现那里有个奇怪的现象: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两个研究室的门对外国人紧闭。这给杨士莪留下了一个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要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而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问题。回国后,杨士莪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开辟了中国水声专业新的专业化领域,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中国首批博导,杨士莪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中国水声科技和教育事业,从初创到蓬勃发展到创新推动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杨士莪一直是排头兵、带头人,更是我国水声专业第一代教师中的佼佼者和杰出代表。几十年来,杨士莪总是走在中国水声科教的前头,最先在国内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率团队完成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用于不同目的的水声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水洞噪声实验测量方法;领导探雷声呐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出目标识别的新途径;作为首席科学家,积极推动并领导完成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领导了矢量传感器在国内的研制及借助地声手段探测水中目标的研究。同时,出版著作4部:《水下噪声学》、《水声传播原理》、《Theory of Underwater Sound Propagation》、《声学原理概要》,合著《声学原理》,其中《水下噪声学》是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专著,《水声传播原理》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评奖中获优秀奖。

立德树人、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

杨士莪提出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水声专业的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他强调青年学生首先要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开拓视野、站位高远,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与国家需要、时代需求相结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为之奋斗。

杨士莪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他坚持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再深入一步提出问题——再进一步进行解答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主动思考,最终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进行分析问题方法的训练;鼓励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并给与一定的锻炼,不能凡是不讲的内容一概不做要求,而所有要求的内容又必须一概讲到;倡导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关键所在,去透彻掌握关键概念与定理,并善于灵活应用基本规律解决各类不同的问题。真正学通一门课程,往往需要做到“书越读越薄”,而不是简单地知识堆砌。他强调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勇于创新、活学活用。“不要将自己的兴趣面、知识面限定的太窄,要永远保持高度的好奇心,不断汲取天下的知识为我所用,很多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各类学科知识互通,才开辟了新的科研领域,诞生人类历史上新的发明。”

他强调在科研过程中,要学好辩证法、利用好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敢做先锋,不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杨士莪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始终坚持水声学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的师生就是驰骋在这个战场上的“国家队”,坚守住这个领域,秉承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行动准则,恪守工匠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就是“最大的爱国”。他深情寄语同学们,要心存学以报国的鸿鹄之志,以祖国需要为人生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在学校举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90岁高龄的杨士莪现场为全校师生清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感恩之情,当场感动了全校师生,作为最生动思政课被国内各大网络媒体转载,一时间成为全国的网红院士。

立德于形、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

杨士莪与学生之间始终维系着最朴素与浓郁的情谊,时至今日,老先生仍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为莘莘学子授业解惑。他担任着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课程教学工作,从本科生《振动与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到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振动与声学基础》主讲教师之一,2019年又承担了学校的兴海学术团队前沿讲座课程和《振动与声基础》的慕课建设,2021年所授《振动与声基础》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杨院士也被评为国家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杨士莪从不坐着给学生上课,也因此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学生们心疼他,在上课前为他搬把椅子,但每次他都把椅子挪开,微笑着说:“从我开始做教员起,就习惯站着讲课了。”他就这样站着讲一个下午,整整齐齐地写板书,一下午的课要写好几块黑板。杨士莪给学生们讲课时底气十足,声如洪钟,思路清晰,用生动活泼、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声学的轮廓和脉络,并指出了一条学习声学的有效路径,这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以概念推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复杂的公式,用学物理的方法学习声学,令学生在学习声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有趣。外场试验、各种学术会议、顾问咨询活动,将杨士莪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从未因为工作忙而耽误教学工作,他把学生看得很重,即便再忙,对待教学、对待学生从不敷衍应付。学生请他审阅修改论文,通常只隔一两天就能得到反馈。杨士莪的学生有个共同的体会,向他请教问题时,绝不会有面对大家时的拘谨和战战兢兢,而完全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视野宽阔,解决问题的思路常常独辟蹊径。

薪火相传、坚守水声科研第一线

杨士莪笑称自己“生命不止,壮心不已”,因为他始终战斗在水声科研的第一线。2018年7月,当时87岁高龄的他仍然身体力行,亲自参加相关科研项目的海试,只要是他牵头或主持的科研项目,他就几乎参加了历次海试,细致到海试前的试验设备准备及装配情况、海试日程安排、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后的数据分析等,在庞杂烦琐的海试工作中,杨士莪定会亲临第一线,事无巨细地亲自过问、现场解决。用团队成员的话来说:“杨教授不是‘指导’,而是全程参与海试的各项工作。”对于一项科研任务,杨士莪从不会催促年轻人,而是要求他们按部就班一步步来,因为做科研需要心态平和而不是追求外在耀眼的东西,为年轻人打造了一片最适宜做科研工作的土壤。他带年轻人时常说“没有压力不成材”,而他给年轻人的压力是循序渐进的,从不急于求成。杨士莪对学生的学业、年轻教师的科研教学尽心尽力地指导,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未来发展也是全心全意地考虑。截至目前,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弟子达数千人。他的弟子多数已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庆祝杨士莪院士九十华诞论坛上,中国海洋科技、水声领域的专家及杨士莪院士的学生后辈们“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襄这场中国水声界盛会。一位院士深情回忆了60余年来,从师从杨士莪院士,到在杨士莪院士的帮助、支持、提携下,共同推动中国水声事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程。另一位院士也深情回顾了50多年前师从杨士莪院士学习、研究海洋声学相关技术知识,到40多年前专程到哈尔滨请教杨先生,启蒙了后来的相关技术发展,再到20多年前参加由杨先生带队的南海水声考察,第一次走向深海,以及10多年前参加由杨先生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海上实验,他说:“杨先生是我终身的老师,他所倡导的工程与物理紧密结合的科研思路,引领学生们走上水声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杨德森院士说,“杨士莪院士60多年来,扎根在哈军工,耕耘在水声工程领域,在这个远离大海的城市开始倾听大海的声音,把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大海,献给国家的海洋强国事业。以他为代表的第一代水声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开创了中国水声科研和教育格局。他始终怀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水声行业骨干和中坚力量。”杨士莪院士表示:“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为国家做贡献不能退休。”杨士莪90岁生日愿望是“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绵弱而微达,似察。上善若水,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内化为杨士莪人格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性格积淀,从1950年初登杏坛到现如今耄耋之年仍奋战教学科研一线,杨士莪将这种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更多人,始终坚持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担当,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他开拓的一片学术天空下,很多人找到人生的坐标和价值。他还有着像多年前投身爱国理想和强国事业的那种义无反顾,仍然以超乎常人的奋勇,践行着一名战略科学家和水声教育家的操守。他把自己深深嵌入国家成长的年轮,对这个国家的爱永恒而卓远,朴素而有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2

9月6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等12位教师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第38个教师节将至,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孙正聿教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走近孙正聿,聆听他的育人故事。

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孙正聿的名字。2003年金秋,孙正聿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人民日报》刊发报道评价道:听他讲课,如同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吕思清的小提琴演奏,徐悲鸿的奔马图,美轮美奂,出神入化,飘逸遒劲。他的文章、学识,他的涵养、气度,他自然真实的人生态度,自在通透的人生哲学,自律坚毅的治学精神,已成为为学高峰和为师圭臬。

这位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成就,可以先用一组数字勾勒出大概。3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6次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部著作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67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新华文摘》等国家顶级期刊上,为引领和推进我国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第二届“杰出教学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等荣誉。

他把培养“人”作为“终身大事”,他让哲学启迪人性,启迪人生,使哲学更加贴近实践,让哲学回归到每个人的生活。

追寻崇高:为学日益

哲学,它所要给予人的,正是引导人们“尊敬自己”,“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孙正聿把哲学艺术化,把哲学当作一种美学来讲,把哲学教学艺术化,把哲学思想、哲学理论艺术化,使哲学成为带有启发式、启蒙式意义上的一种哲学,他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近哲学。

2003年的教师节,在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颁奖大会上,孙正聿作为惟一的教师代表发言,人民大会堂一次次响起掌声,那句“教师是我们的职业,教学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每位教师感同身受,而《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的发言作为《孙正聿哲学文集》九卷本第一卷的第一篇,为孙正聿的教学生涯赋予了“为祖国培养创造性人才”更深远的使命与担当。

岁月流淌,2020年11月20日,当孙正聿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站到全国杰出教学奖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已是满头白发,更引人注目的还是他在9位获奖者中是惟一一位文科教师。皓首映月,丹心育人,坚守与赤诚早已远远超越了当年的三尺大学讲台。

在杰出教学奖颁奖词中,孙正聿的教育理念一目了然——有理讲理。然而,有谁知道,为了“有”和“讲”这两个字,他行走在怎样一条无比艰辛、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道路上。

青灯黄卷、埋首苦读,笔耕不辍。他把“哲学的目光”聚焦于对“真善美”的求索,进而实现对崇高的寻求。1995年,一本集聚思想、知识、语言“教养”的书就在当初那间还不具备“现代化”的“简陋”的小屋里诞生了。写《现代教养》时,孙正聿每天要抽两包烟。这个场景不禁让人想到马克思在非常集中思考的时候,经常用脚在地上来回磨擦。年长日久,他座位下的水泥地,竟磨出了两条明显的脚印。

马克思是孙正聿最崇拜的人。从中学时代他就开始阅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传》《马克思恩格斯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希望自己能像马克思那样,“为全人类而工作”。

“想到一个问题,因为要睡觉就不想了吗?写一篇文章,因为要放暑假,你就不写了吗?”孙正聿说,做学问,就要“没日没夜”。他拿起一本好书,想到一个问题,撰写一篇文章,从来不会因为是“节日”或“假日”而搁浅。

读书让寂寞的星空会说话。他阅读世界万物、感悟天人之境,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孙正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和“笨想”中,在特殊环境和独特体验的“生活积累”中,升华创生着他的“文献积累”和“思想积累”,让现实活化了理论,用理论照亮了现实。

由于理论成就斐然,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20次集体学习,孙正聿走进中南海,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讲解。

很多人惊叹于他的妙语连珠、妙笔生花、出口成章,有人曾把孙正聿公开场合“背过”的名人格言、名家语录对照原著比较,竟一字不差;他在报告、授课、发言时总结出来的“正聿金句”也是独家秘制,别人也无法模仿。曾有人好奇他超强记忆的大脑沟回,他笑言秘诀便是读书:求多、求好、求独。多读书,读出别人的好处,悟出自己的道理,变成独到的思想。

孙正聿也承认,是某种“天分”和持久的“勤奋”成就了自已。工作以后,填写的各种个人材料中,常常有“爱好”或“特长”一栏。孙正聿想来想去,惟一可以填写的,就只有“读书”这一项了。

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他的头脑中常常浮现出三句“格言”:“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够生活得高尚。”“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这三句话影响了孙正聿一生。

孙正聿在《崇高的位置》一书中说,崇高和渺小就是人类精神座标上的两极。在求索的路上,他何尝不是以人类精神座标上最渺小的一点,执着地引导着每个人,去追寻着那份“尊敬自己”的崇高呢?

得其所哉:终生探索

如果一辈子没拿出一本标志学术成就的学术经典,就很难成为一流学者,也很难引领一个学科。孙正聿一直推崇“创学术之经典”。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跟自己过不去”“上下求索”亦是孙正聿一生的写照。

从“花蕾、花朵和果实”的蜕变,到心灵的更迭和思想的较量,作为追问哲学的思想者,孙正聿在一次次的否定与反思中求索着、凝练着、升华着人类思维和人类精神的思想与行为。

《哲学通论》经过十余次再版,已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而一部“专著性的教材”何以有着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力、生命力和传播力?

十年磨剑,板凳坐冷,平常心异常思,青灯独守,故卷常翻。日复一日,常年累月,那些“跟自己较劲”得来的知识、思想与语言经得起推敲,耐得住追问,所以备受尊崇,也被反复应用。

2018年7月14日,60余位中国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齐聚吉大,纪念《哲学通论》出版20周年。时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邴正在致辞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哲学通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影响了老中青三代中国哲学学者,或是成为他们学术之路的启迪,或是成为他们再三研读的佳作。”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夏莹形容《哲学通论》“可信又可爱。”这种有理有趣、“通”情“达”理的娓娓道来,完全颠覆了人们之前所认为的“理论晦涩”的印象。

作家刘震云曾说,“所谓的‘大家’就是能够把非常深奥的东西讲得非常清晰明白,而‘小家’就是把原本清晰明白的变成谁都不懂的深奥的东西。”

就此而言,孙正聿堪称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家。

治学中,孙正聿会融通,懂变通,从而打通了哲学的理论空间,开通了哲学的思想道路。一个“通”字赋予了《哲学通论》的血肉与灵魂,一个“通”字也成为其“终生志在探索”的追求目标与学术特色。

“我不是一位确有建树的学问家,而是一个追问哲学的思想者。”这是孙正聿对自己的评价。作为思想者,他做到了“真”。真诚、真实、真切和真理,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滴水穿石的积累、举重若轻的洞见和剥茧抽丝的论证。

这种“真”,也让孙正聿兼具学者特有的品德:风骨与境界。

孙正聿很欣赏鲁迅,中学时就曾读过《鲁迅全集》。他们之间,除了身材、脸庞有几分貌似,目光锐利、仙风道骨更有些神似。“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有限。”这是孙正聿为人为学恪守“钻研”而不“钻营”的一面镜子。尊严与志气让孙正聿始终饱含着“学者就是人格化的学术”品德。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每日读书,终生探索,不断著述。

一本《哲学通论》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人说“有了这一本书一生足矣”,对此,孙正聿以《哲学观研究》《辩证法研究》《生命意义研究》等一系列著作有力回击了那种不可取的惰性心态,也示范了学者终生探索的人生追求。

“很多时候,自己读明白了,想明白了,说明白了,但最后却写不明白”。孙正聿认为著述是一件极其艰难的跟自己较劲儿的过程,“读”和“写”中间有一堵墙。

一次,孙利天刚从海南回来,孙正聿就迫不及待地问“最近读了什么书?”对方回答:“又看了一遍《精神现象学》的下册”。孙正聿幽默地说:“你看,你可以无限地对黑格尔进行追问,黑格尔总是有话跟你说。”

能经得起无限地追问,并能持久回应你的关切,这便是一部经典著述的魅力。

孙正聿总是有读不完的书、想不完的道理、写不完的思想,并且乐此不疲。他说:“乐于每日读书,志在终生探索,得其所哉也。”

2000年,孙正聿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在其中获得乐趣,这种劳动者大概不必称为‘劳模’,应当称之为幸福的或幸运的劳动者吧”。

孙正聿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劳动者。

其道一也:立德树人

孙正聿认为,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双重的,其一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其二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某种人”。40载教书育人,孙正聿“有理”“讲理”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哲学教育和科研人才,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广泛而持久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哲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

无论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还是各种讲座、报告、发言,他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去认真准备。2020年暑期开学时,哲学社会学院为本科生新开设了一门课。当孙正聿推门走上讲台时,学生们的惊喜沸腾了整个教室。那时孙正聿刚结束“理论思维讲习班”的课程,身体很虚弱,但他硬是坚持站着讲完了90分钟的课程。上课前,孙正聿认真地“请教”年轻的带班老师,“这些本科生都上过什么课,学过什么内容,怎样讲才会有针对性”。

孙正聿特别欣赏钱伟长先生的一句话:“一名大学教师,不讲课就不是大学教师,但如果他不搞科研,就不是一个好的大学教师。”正是教学与科研让孙正聿具备了超强的理论思维能力。他的洞察力、概括力、思辨力、思想力常常令人唏嘘称赞。

“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事业是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授课、大众普及,课堂、网络、讲座、报告、座谈,使命赋予孙正聿立足中国、胸怀天下,担起赓续传承、铸魂育人之责。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面对这个与高等教育的使命密不可分的“命题作业”,孙正聿深知,理论思维是整个教育的普照光。什么都容易遗忘,但只要提升了理论思维能力,你便会无所不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长期的思索、自身的底蕴,孙正聿完全能讲好“理论思维”这门课,但他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学期下来,瘦了10多斤。课讲完了,一本书也形成了,就是《学术研究的理论思维》。

2021年,孙正聿将“杰出教学奖”所获奖金人民币10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奖励支持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通识教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

学术传统、学术生态、学术团队、学术平台,这些在孙正聿的心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22年,孙正聿带领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被评选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们需要培养思想家,而不只是培养学问家。”孙正聿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人,引领营造了浓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氛围,更为培养青年一代的学术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学为人,其道一也。著作等身,荣誉无数。年至耄耋,孙正聿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欣慰”。幸运,是因为“得其所哉”;欣慰,是因为“问心无愧”。得其所哉和问心无愧,让他感到生活很有“意思”,人生也挺有“意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3

李粉霞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首届高职高专双师型优秀教师,被记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从教二十余载,她恪守为师之责,时刻要求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投入到她所热爱的职教事业中,并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永不停歇,执着追求。

心中永远年轻的“霞姐”——一片爱心换真情

2000年8月,李粉霞走进了当时还是中专的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新教师。刚进学校就被安排当上了班主任,当时职业教育正面临招生困难期,来到学校上学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分数要求,好几个家长在她面前直言不讳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还有几个孩子嚷着想退学,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她,面对一群不懂事的熊孩子,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让一个孩子离群,绝不让这群孩子迷失,要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于是,李粉霞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了她的学生,早上跑操,走在班级队伍最前面的是她;晚上自习,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是她,她细心地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着他们的日常点滴,暗暗与学生斗智斗勇。

学生刘斌连续几天装病不想上课,李粉霞没有直接戳破他的谎言,而是回到自己的单身宿舍为学生亲手做了一顿病号饭,亲自送到了学生宿舍。刘斌顿时泪流满面,长期以来饱受老师、家长否定的那颗幼小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从此他再也没有旷过课,如今已成为了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业务骨干。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阻挡了学生下厂实习的路,学生都心烦气躁,没有心情学习。李粉霞不想让学生荒废时间,于是主动向学校申请,由她带着学生在数控实训中心完成实习项目。她带着学生找资料、设计项目,把实训中心的所有设备让学生熟练操作,高水平、高效率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2年守在班主任的岗位,李粉霞送走了一届届的学生,也送上了一片片的爱心。2012年,作为刚上任的数控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李粉霞在早晨查宿舍时,发现一名学生不愿意起床,从辅导员口中得知该学生不服从管理,家里也无能为力。李粉霞主动把学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经过推心置腹地聊天,学生向她敞开心扉——父亲在他上高中时车祸身亡,他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变得心灰意冷,行为不受控制。李粉霞没有责备这名学生,而是将他安排到自己办公室做助理,负责打水、扫地、文件整理,只为给他多一份约束。在办公桌左侧抽屉里有一个“谈心本”,是师生之间吐露真情的地方。直到如今,那个“谈心本”还静静地躺在李粉霞的抽屉里,闲暇时她还会拿出来,静静地享受着一个孩子蜕变的过程。

不知什么时候,“霞姐”这个充满亲情的称呼被一届届的学生传了下来。学生心中这位年轻的姐姐,用一个女老师特有的细心和自己特别的方式在关爱着每一个孩子。李粉霞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班集体,个人2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3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

“永不服输的铁娘子”——一股“拼”劲儿强自身

提起数控技术教师团队带头人李粉霞,大家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当年技能大赛场上那个挺着大肚子,仍然气定神闲,沉着应战的女教师。2004年,学院首次组队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李粉霞恰逢孕期,可她不想放弃这次实践锻炼的机会,主动请缨,参加培训,备战比赛。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在实训室练习数控加工技能,查资料、做方案,在机床上实操练习,回参、对刀、输入、加工、测量,产品不尽完美,再查资料,再修改方案。一直工作到很晚,李粉霞才拖着笨重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的同事都为她捏一把汗,李粉霞却非常乐观,还经常笑着说:“挺好的,忙起来,就忘记呕吐和各种身体的不适了,这是精神转移法。”靠着自己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李粉霞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一次又一次完成训练预期目标。勤奋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最终李粉霞在省级数控技能比赛的赛场上取得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这个女老师的那股子拼劲儿真厉害!”当场,所有参赛选手和裁判都为她竖起大拇指,回到学校,全院师生以她为楷模,被誉为“省机数控铁娘子”。

十年磨一剑,李粉霞连续4次参加数控技能大赛,2次代表山西省冲向全国赛场,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数控工程系主任。期间,李粉霞带头搞专业建设,推进学院2015-2018创新行动计划和优质校建设,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打磨方案、整理佐证资料,为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立下汗马功劳;她带头搞课改,凭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口诀式的知识总结,参加省第十三届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二等奖;她带头搞科研,教学成果获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学院唯一的二级教授;她带头搞创业,组建大师工作室,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她带头搞调研,深入企业,寻求校企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模式;她带头搞培训,为区域转型升级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她心有猛虎,事业上奋发有为,永远干劲十足;她细嗅蔷薇,工作生活上给予年轻人悉心指导和细微关怀。李粉霞常对青年教师说:“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先蓄满水,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要做就认真做到极致,技能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以技服生,才配做职教教师。”

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制造领域领军人才、省党代会代表、三八红旗手、十大杰出知识女性、三晋技术能手、省优秀指导教练……耀眼的不是这些荣誉和称号,而是李粉霞一颗永远向前向善的心。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股“闯”劲儿练团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粉霞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团队才有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团队才有不竭的动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门办学、故步自封、停步不前,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李粉霞率先寻求校企合作之路,与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连续九年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过程四共同”(即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质量监控、共同安排就业) “效果五共赢”(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家长);率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炼并归纳大赛赛项、企业生产项目,开发赛训融合课程;推行“三融合”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建设实境化、企业化、生产化的校内实训工厂,推行现场教学与虚拟仿真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知识教学与能力培育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率先开展“社团传、导师帮、师傅带、大赛练”的传、帮、带、练四级培优工程,更好地实现了“技能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率先为本科院校、赞比亚等海外学员开展师资培训,承担国培项目;率先成立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淮海集团副总工程师“老匠人”李勇怀、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韩利萍等11位技术精英成为驻校大师,共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技术改造;率先在全省开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申报获批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并挂牌成为ABB工业机器人技能认证中心,确立了全省领先地位。

没有经验,李粉霞就摸着石头过河。这些举措培养出数控人身上的一股“闯”劲儿,他们“闯”出了成果、“闯”出了天地。在李粉霞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积极申报课题,获批各类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厅级50余项;与淮海集团技术人员合作对其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进行了后处理开发,为企业每年创益60万;为长治凯诺机械厂进行了钻井设备的逆向设计与多轴加工,为企业节省维修基金10万元;为长治中天汽车半轴有限公司汽车半轴钻模进行开发设计,被公司聘请为技术指导;为繁盛煤机进行龙门式等离子自动堆焊机等10台设备的数控化改造,产品已对外销售200余台套,为企业获益近4000余万元,受到企业广泛赞誉。李粉霞还组建了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历年的校园科技文化节中,数控学子的科技作品被学院列入收藏。

正是李粉霞身体中的这份不安分,才使她和她的团队拥有了不竭的动力,取得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山西省育人杯先进集体”“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一生择一事成一事”——一份责任育匠才

“如果你不小心与清华北大擦肩而过,那么不要迷茫和失望,这里将是你梦想起航的地方。”李粉霞经常用这段话来激励刚刚入学的新生,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同时也是给自己肩上压担子,她心里知道,既然承诺了学生,就必须让学生在这里找到梦想和希望,那就是以技立身。于是,李粉霞带领团队对现有生源质量进行充分分析,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传、帮、带、练”“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传”就是社团传,充分发挥专业社团作用。一个良好的学风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新老学生一届带一届流传下来的,数控团队更是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传承。团队成立专业社团,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加入社团进行学习,为社团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定期组织授课。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全部面向学生开放,形成了一种老带新的良好学习氛围,并使学生提早了解专业知识。

“帮”就是导师帮,精准实施培优工程。在一年级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团队会根据学生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进行选拔,利用暑期,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强化培优,提前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带”就是师傅带,实践岗位提升技能。培优结束,团队会挑选优秀教师,师徒结队,一个教师带领一个小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帮带训练,并实行考核淘汰机制,为参加技能大赛等培养优秀选手。

“练”即大赛练,竞赛场上尽显风采。优秀选手经过分级培养,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第三年经过严格的备赛训练,从技能和个人心理素质上进行轮番训练,成为参加各级各类大赛的种子选手。

技能大赛成就职业梦想。从2004年起,李粉霞带着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全国个人前10名20人;毕业生中获全国技术能手27人,全国冠军1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人,10余人受到央视《焦点访谈》《中国大能手》等栏目报道。曹彦生、曹彦文两兄弟毕业后师承中国航天二院283厂马景来,矢志不渝,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青春,焦点访谈《师徒》栏目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冀晓渊,“中国大能手”亚军,央视二套报道了他的事迹;王伟、王慧两兄弟双双被四川工程物理研究所录用......

优秀的人才吸引了以中国航天一院、二院、三院、五院,中国工程核物理研究院等央企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实践教学就业基地的加入,巩固了与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清华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淮海集团、平阳重工等为代表的一批省内就业基地的合作;深化了与苏州勤美达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众捷零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省外就业基地的合作关系。

“一生择一事成一事”是李粉霞的信念,职教耕耘者是她无悔的追求。说起这些优秀的学生,她掩不住心里那股“高兴”劲儿,浑身充满了自豪。

成绩属于过去,不进则退,无功为过。未来,李粉霞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根职教,奋斗!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4

张先庚,女,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三十二载从教路,从临床教育到教书育人,从科研攻关到社会服务,张先庚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理念,聚焦立德树人主线,践行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创新提出“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战略,张先庚作为中国卫生健康教育事业的践行者、改革者与引领者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等27项荣誉,被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等5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为国为民初心,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忠诚担当、善谋敢闯、为民务实、大爱无疆,书写了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者奋斗追梦新征程的巾帼华章,展示了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形象。

担当有为 做改革职业教育的攀登者

张先庚从小就树立了用爱心和知识温暖服务社会的信念。1989年7月,她成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名临床护士和护理实践教育者。她言传身教的指导众多实习护生用仁爱与专业开启护理职业生涯。1996年,张先庚脱下了燕尾帽,拿起了教鞭,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护专业第一位专任教师。面对无团队、无教研室、无课程体系的“三无”现状,她迎难而上,构建起涵盖“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她先后作为院长和教授,带领团队将学科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因张先庚在高校教育业绩突出,于2015年通过选拔到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和教授。当她离开成都中医药大学时,师生含泪送别:“您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学习榜样,我们很舍不得您。”刚到学院,面临部分领导职工观念落后、能力不足、工作推诿、人才流失等重重困难,她积极践行黄炎培“爱业乐业”精神,创新提出了“五爱五尽”家校情怀,提出“五大强校”战略,走改革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学院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

学院离家很远,张先庚每天奔波路途近3个小时,为高效推动学院转型发展,几乎每天工作时长达16-18小时,双眼时常布满红血丝。她常说,每一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只有她们成人成才,才能不辜负每个家庭的期望。在她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很快转观念、重创新、求突破,实现了教学、科研、育人等多项工作快速发展,仅用3年时间就顺利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升级,连评审专家都惊叹学院的跨越发展。2021年,张先庚事迹入选四川省“庆祝建党_周年—党的女儿”宣传活动。

仁爱奉献育桃李,言传身教传师德。张先庚一直乐于为学生授课,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追求,即使管理和学术研究任务繁重,仍然以三尺讲台为乐。她激励广大学子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爱”的能力,做到“心有大我、行有大德”。学院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入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对未来迷茫,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她就常找学生谈心,言传身教,引导大家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使命担当,在为病人的奉献中收获快乐与幸福。多年来,她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尤其厚爱与资助贫困学生。一位来自癌症家庭的学生,父母半年时间里相继去世,家庭贫寒,为了照顾弟妹,临近毕业却想休学。张先庚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次从思想上引导她把贫困和不幸当做人生成长的磨砺,并资助她渡过难关,重燃她和家人的希望,帮助她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她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全世界,有的成为护理领军人才,有的成为扎根西部基层卫生主力军,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抗疫巾帼英雄”佘莎等一批典型人物。

率先垂范 做躬身社会服务的践行者

现场进行艾灸、拔罐、刮痧、TDP电磁波治疗等传统中医特色健康诊疗……一些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治疗手段走进村民的视野中。

张先庚院长又一次带领调研队来到了基层服务。这一次,她们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镇班佑村调研考察了村卫生室,对康养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随后,在行业专家张先庚教授和姚永萍副教授的亲自示范指导下,学院医疗专家、部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学院若尔盖籍毕业生一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指导及义诊。她们根据就诊农牧民身体状况,细致检查、分析病情、专业治疗,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现场咨询指导、发放专门印制的《川护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科普了健康卫生常识和疫情防控知识;聚焦大骨节病、包虫病等高原地方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对农牧民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全面提升了当地农牧民卫生健康知识水平。现场接受健康服务的农牧民喜笑颜开,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从小立志服务社会的张先庚对贫困地区具有特有的情怀与牵挂。2017年9月,她首创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1134”模式改革,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壤塘县牵头组建了以学院毕业生为主的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她作为专家和队长,聚焦农牧民健康问题,创新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联动扶贫模式,将每月15日确定为志愿活动日,走村入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宣教、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医保健技术等健康服务。她带领团队每年多次到现场指导健康服务,线上线下齐上阵,全面提升志愿者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深耕高职教育的院长,张先庚教授带领团队始终秉承黄炎培“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理念,践行“手脑并用、敬业乐群、爱国爱民、无私奉献”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提出了“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战略、教师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培养“四有川护生”理念,牵头组建了新冠疫情抗疫志愿队和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在学校治理体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多项突破,业绩凸显,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先后获得了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四川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校长、成都市大中学校十佳青年教师、成都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四年来,在张先庚的影响和带领下,志愿者们无怨无悔扎根高原,坚守健康扶贫攻坚第一线,成为当地一支“思想素养好、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留得住、干得好”的健康服务志愿队伍。得到社会、政府、农牧民广泛赞誉,被称为“高原最美格桑花”,成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与健康扶贫典范,并多次在省内外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金奖,被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等3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如今,她正带领团队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全面助推乡村健康振兴战略。

2020年,在疫情最严峻时刻,张先庚作为队长立即组建了以学院教师为主的130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爱心志愿服务队”,身先士卒,大爱奉献,创建“政、行、校、社、医”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带领团队硬是在3天内熬夜编写社区居家防护手册6本,她带领队员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排查、疑似病人转诊、隔离监测和心理疏导。大家不忍她整日劳累便劝她休息,她坚定地说“我是教授、队长也是专家,现在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尽全力去服务”。她带领团队在社区抗疫中募集40万元中药香囊,完成重点疫区返蓉人员入户医学观察2332人、体检服务6279人次,守护了24万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中国教育在线、家庭生活报等2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追求卓越 做改革创新的引领者

科研创新是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为响应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张先庚将研究方向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她牵头主持的四川省护理专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对全省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凝练发展方向,提高科研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免费为贫困与革命老区培养师资,取得了较好的辐射引领作用。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护理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张先庚更是以身为范作科研攻关带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多项重大创新与突破。截至目前,她牵头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医养结合重大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一等奖等研究成果奖23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26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68篇,牵头多项省内外卫生健康评价考核标准与体系的起草和制定,引领卫生健康行业发展。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先庚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日后的工作规划。“未来,我将带领团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勇向前: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_贯穿到职业教育全过程、全要素,进一步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着力培养有信仰、听党话、跟党走、有情怀、敢担当、下得去、干得好的时代新人。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准绳,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聚焦“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聚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走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三是继续坚守教育与卫生报国初心,勇担职教改革使命。在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时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努力做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行者、改革者、引领者,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助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战略,以优异成绩迎接_胜利召开。”

忠诚执着守初心,不畏艰险担使命。32年初心不改,她怀揣赤诚之心,不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32年砥砺奋进,她敢于勇立潮头,带领学院发展破浪前行;32年守正创新,她坚持专业为民,践行社会服务时代使命。张先庚把事业当生命,把奉献当信仰,把责任当使命,把学生当家人,展现了理想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扎实、仁爱奉献的“四有”好教师形象,用大爱诠释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人的初心使命,不愧为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5

康绍忠从教37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在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成就突出,受到广大师生和同行赞誉。

康绍忠长期坚守教书育人一线,放弃节假日休息,完成的年工作量是普通教授的3至4倍。先后主讲11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指导博士生78人、硕士生76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提名奖1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当届唯一的特等奖),并入选2018年度全国唯一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人物。长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案例被收入教育部思政司组编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案例汇编》,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媒体报道。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面向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康绍忠创建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促进了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出版著作与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论著被引用3800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并获2006年度ICID国际农业节水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该年度全球唯一获奖者)。

康绍忠长期扎根西北旱区边远农村,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同时,牵线搭桥帮助在河西走廊贫困地区建设8所希望小学,助力边远农村教育发展。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6

9月6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_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公布了12位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华中师范大学1995级校友、现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光荣入选。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她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自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创建了一支充满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带领学生走上全国舞台。2019年9月10日,马丹参加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所获荣誉包括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6日下午3时许,长江日报记者与马丹老师取得联系。对获得这份荣誉,马丹老师表示,感谢国家对基层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感谢各级领导对一线教育工作的支持,感谢同事同仁们的帮助,还有学生们的“笑脸”,“很荣幸获得这份荣誉,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在援藏后时代,立足本职工作,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此前,湖北省已有黄冈市蕲春四中教师汪金权、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教师杨小玲、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教师禹诚、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教师刘发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师胡豫等6名教师先后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精选5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优秀5篇

最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7篇

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10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教师事迹10篇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事迹简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先进事迹10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物介绍

15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