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5篇)

时间: 刘慧0 分享

9月25日是“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10天前,9月15日的23点,“天眼”之父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72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简介(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篇1

南仁东,1945年出生于吉林,是“中国天眼”的发起者和奠基人,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从小他就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就此走上了自己的学术道路。那时中国的社会仍然没有安定下来,毕业后,壮志难酬的他只能去到东北一家无线电厂工作,而这一去就是整整十年。岁月易蹉跎,在这十年中,他曾无数次地望着天空,仿佛想找到一个答案,究竟自己何时才能摆脱这困顿的局面,重新走上理想中的道路呢?

正如《喜迁莺 赠康德机》中所言“万里黑云消散,一点灵明光莹出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风气逐渐转变,南仁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再次回到了科学界,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凭借自己多年努力,后来南仁东还成为了世界顶尖天文科学家之一,还曾代表中国天文台专家多次去到国外交流学习。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南仁东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为不解的行为:他辞去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面对人们的疑惑,他云淡风轻地说道:“知识没有国界,而国家需要知识,所以我回来了”。就这样,正当无数人打破脑袋也想要跑去“超级大国”美国,享受优越物质生活的时候,南仁东却两袖清风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心中,祖国的意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要回到祖国,为国家的天文事业做出贡献。

02

1993年,日本科学家提出了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想法,想要在全球的无线电环境持续恶化之前从外层空间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听到这个消息,南仁东很是兴奋,他激动地对同事表示,他们也可以建一个。可同事们听了他的建议后都直摇头,毕竟当时中国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更别提如此精密的射电望远镜了。

《孟子·公孙丑上》:“虽千万人吾往矣。”带着这种气魄的南仁东不顾前路艰辛,执意要把射电望远镜制造出来。于是他带着300多张卫星遥感影像,在中国西南地区中穿梭跋涉,寻找可以建造射电望远镜的地方。终于他在经过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原时,找到了答案。这片岩溶洼地,正是建造射电望远镜的最佳地点。地点选好后他又开始为启动资金犯愁,每天晚上都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那就是自己来筹集实验资金。

后来的好几年时间里,南仁东变身成了一名"推销员",他四处奔走,向在国内外会议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推荐自己的望远镜。可是几乎没有人接受南仁东的请求,有时他甚至还会遭遇到非常严厉的拒绝,可即使是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他也从没想过要放弃。因为在他认为,和国家的利益相比,个人的尊严和荣辱都是微不足道的。

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会议上,南仁东报告了"十一五"期间的项目申请,他激动问到到:“FAST到底究竟能不能立项?我们这些人不为名利,甚至可以自掏腰包只是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已。”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份提案最终在2006年通过了。此后,经过南仁东和同事们长达二十二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天FAST项目终于在四年前得以完成。就在大家都为了这一成果而欢呼时,却没有想到,南仁东的身体状况正在急剧恶化。

结语

2016年,就在天眼即将筑造完成时,南仁东突感身体不适,便去到医院检查,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身患肺癌,但身患重病的他还是舟车劳顿亲眼去看了他耗费22年心血才建成的“中国天眼”。“中国天眼”建成1年后,72岁的南仁东无憾逝世。正如《晁错论》中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虽然南仁东已经故去,但是他坚毅不屈,勇于探索的精神仍旧激烈着无数的后辈,在科研事业中不断地探索前行。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篇2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会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有名人离世的时候,这种消息更是会持续发酵。

但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离世,整个热门网站以及各个社交平台,竟看不到一点关于他的消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仁东究竟是谁?

他是“天眼”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个项目的成功,让中国领先世界20年,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当初他为了回国,主动放弃了国外开出的300倍的薪资,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去世时,居然无人问津,让人十分心寒。

沉迷天文无法自拔

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但南仁东的故事却很简单,他出生于我国东北地区,性格豪爽,为人真诚善良。

从小就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上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是典型的“学霸”。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仁东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他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旅游、画画等等。

这些在小小年纪的他看来,都有着让人着迷的吸引力。之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大学,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进入大学之后,南仁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未知的东西。临近毕业,却正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于是,毕业后的他,被安排到了一个进厂的车间。南仁东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车间工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学业上名列前茅的人,到了车间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于人。南仁东靠着不断努力,很快就坐到了无线电厂技术科长的位置。

而这时的他又觉得,在电子厂的生活太无聊了,尤其是自己晋升为科长之后,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血气方刚”。

于是,他便想着,要继续提升自己,就这样他开始了考研生涯。因为大学时深深迷上了天文学,所以他把目标定在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专业上。

自律的人,总是有着巨大的能量,南仁东又一次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读了研究生之后,南仁东第一次觉得天文学是多么迷人,多么深奥。

他也彻底爱上了这门学科,研究生读完之后,他又继续深造,读了博士。学业上的巨大成功,也让南仁东成为了天文学领域的佼佼者。

拒绝高薪选择回国

后来赶上出国热潮,读完博士的南仁东,也想要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于是,为了增长见识,他接连跑了多个国家,几乎去过了世界各地的观景台。

在扩充眼界的同时,他也主持完成了欧洲以及全世界十多次的观测,一时间南仁东声名大噪,成为享誉全世界的顶尖天文学家。

就在其他国家愿意出高薪聘请南仁东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看似不合常理,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因为在他的眼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一定要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用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才不辜负祖国的培养。

于是,他拒绝了国外的300倍的薪资邀请,回到了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副台长。

值得一提的是,南仁东如果愿意留在国外的话,他在那边一天的薪资,就顶上在中国一年的工资。而且当时国内的工作环境,与国外相比,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更需要南仁东这样的技术人才。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有了无数个“南仁东”这样的人,才有了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才有了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他们放弃了高薪诱惑,甚至有的远离亲人朋友,不图回报地为祖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时刻与祖国站在一起。

呕心沥血建立天眼

1994年,中国开始重视天眼计划,正因为这个计划,南仁东整整付出了22年的时间。

工程的第一步,就是选址。首先,这种大型的射电望远镜体积重大,需要足够大的占地面积。

其次,这类望远镜,对于周围的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绝非易事。

为了选址,南仁东整整用了11年的时间,走过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最终选定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这里就是项目的最好位置。

位置选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项目的执行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是超乎想象的。

当时的中国,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用于此项目的建设。为了项目能够顺利执行,南仁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

本来应该是用心钻研项目的科学家,但他却南来北跑,为了项目建议书审批四处奔波,低三下四地寻找多个合作单位。

也许是被南仁东的坚持打动,也许是大家看到了天眼项目的未来,最终都选择伸出援手,帮他挺过难关。

到了2007年,国家终于复批天眼项目的申请,于是这个项目便开始了正式动工。而南仁东作为此项目的总工程师,可谓是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他都用心用力地参与主持。

但在项目还未完工的时候,南仁东便查出了癌症,他忍着化疗的巨大痛苦,依旧选择了坚持。这个项目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只要自己一天不倒下,就要坚持做下去。

后来,这个“天眼FAST”项目终于完工,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也让中国顺利成为了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此消息一出,震惊国际。此项目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至少领先世界20年。

但是在天眼项目运行一周年之前,南仁东因癌症离开了人世,这个时候,他才刚刚被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在离世前,希望自己的后事能一切从简,且不要举办追悼仪式。

所以,他去世后,无人问津。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位将自己毕生心血都用在了天眼项目的人,在2017年9月25日与世长辞。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篇3

时代的楷模、人民的英雄,这个有太多值得让我们敬重的人,只是他们总是低调行事,功名利禄与他们无关。尚未功成时,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受到世人追捧时,他们却已然老去,有很多人我们还欠他们一声谢谢,天文学家南仁东也是其中之一。

南仁东出生于1945年,是吉林辽源人,他天资聪颖,颇有读书的天赋,从小到大,班里读书成绩最优异的就是他,得奖最多的也是他。当时的社会还没有稳定下来,中国百废俱兴,于是南仁东百年许下了强国的愿望。

1963年的高考还是百分制,南仁东以98.6分的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顺利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无线电。本来当时的祖国是急缺人才的,但是南仁东于1968年毕业后却因为时代的特殊,一身功夫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在工厂蹉跎了整整10年的岁月。

但是南仁东并没有放弃,反而是沉淀下来,1978年他才刚刚“守得云开”,便考上了中科院继续深造,并于1987年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年,南仁东已经42岁了,给他完成报国心愿的时间也已经相当紧迫,于是他拒绝了美国的高薪聘请,反而前往北京天文台“开辟荒土”。

当时国内外对天文事业的发展都相当重视,尤其是美国早已在1963年就已经建立阿雷西博天文台,即美国的“天眼”。这看上去是全人类的进步,但这也使得美国在天文界处于垄断的地位,大多数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数据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全球的电波环境却已经遭受严重污染。

1993年,在全球无线电科学大会上,众科学家提出一定要在电波环境恶化之前联合建立一个射电望远镜,争取尽快和尽可能地获取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与会后,第一时间和同事们说:“我们也建一个吧。”

他的语气温和而又儒雅,但行动起来却是雷厉风行。想要建设一个射电望远镜得投入多大的资金?谁来攻克技术难关?谁来牵头?研究人员够不够?南仁东没想那么多,第二年就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计划放到了台面上。

接下来,他没有安心呆在清华和中科院,年近半百的他带着几百张卫星遥感影像,一头扎进了中国的山川之中,考察地质、计算地形,只想尽快找到一个适合建设射电望远镜的地方。最终,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入选,但启动资金成为了“老大难”的问题。

南仁东只能自己筹集实验资金,他跑了不少国家,四处找人“推销”,甚至放出了即使不能立项,也要自掏腰包一点点搞的豪言,让人们为他动容,也有人说他是“不疯不成魔”。而这一熬又是13年过去,2006年,中国FAST提案终于通过,而南仁东却已经61岁。

站在施工场上,南仁东已经头发花白,但他的眼中无时不刻不充满着喜悦。曾经有人说,南仁东想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痴人说梦,也有人嘲讽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建设,但南仁东不甘心、不服气,一咬牙,坚持下来,就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又通过好几年的大量的计算,FAST工程终于在2011年3月开始动工,前后共花了5年多的时间终于建成。然而就在2016年9月25日,FAST工程竣工,大家一片欢声笑语的时候,南仁东却病倒了,经检查已经患上了肺癌。

2017年,南仁东的肺部病情急剧恶化,最终于9月15日,倒在了抢救室,享年72岁。他的一生仿佛就就是为了“中国天眼”的建设而来,他的人生前半段似有耽误,后半段又吃了太多的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南仁东逝世,但并没留下遗憾,但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向他致敬。2019年,“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的勋章终于到来,也而希望这位英雄一路走好。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篇4

南仁东(1945.02—2017.09),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十二年夜以继日的走访、十余年奔波各地的推销、二十二年艰苦卓绝的永恒坚守,为了建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南仁东,一位天文科学家,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树起了一座真正的科学丰碑。

他的一生,以国家的需要开始,以国家的需要结束。他曾驰骋于国际天文界,得到多国青睐,却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当时他一年的工资,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一九九四年起,他一直负责“中国天眼”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编订了科学目标,指导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试验,堪称发起者和奠基人。不仅如此,“中国天眼”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南仁东的学生。他用奉献和执着,引领着一批年轻科学家的梦,开始飞向浩瀚太空。

他曾获“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CCTV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全国创新争先奖。病逝前,入选为二○一七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去世后,中央宣传部追授南仁东“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万古长青。他毕生心血所成的“中国天眼”会替他看遍浩瀚星空、无垠宇宙。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篇5

南仁东简介: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

2017年5月,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2017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

在过去的23年里,南仁东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人们称它为“中国天眼”。

24年前,南仁东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待遇,毅然决然的回了国。就是因为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他坐不住了,当时就决定回国。

但是这项工程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他都亲力亲为。有人和他说,贵州的喀斯特洼地多,可以建出性价比较高的“天眼”台址。

南仁东则在1994年到2005年间,走遍了贵州大山的每一个沟洼。乱石遍地的喀斯特山里,路的很少有,只能从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挪。

可是,除了选址难,还有很多方面的困难。这是一个涉及领域极其宽广的工程,天文学、力学、机械、结构、电子学、岩土、测量与控制……

工程预算也是南仁东为之而努力的。有那么几年间,南仁东无论大会小会,中国外国,逢人就推销“天眼”项目。

“天眼”成了南仁东为之倾注心血的孩子。

终于,功夫不服有心人,2016年9月25日,“天眼”工程正式落成启用。这一天,中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了新高度。

时间如白驹过膝。转眼间,25年过去了。为了追逐梦想,南仁东心无旁骛,殚精竭虑,终有所成。

南仁东这种追逐梦想,为梦想而努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天眼”梦圆他却离去,但是我们相信,南仁东先生执着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会永远烙印在我们国人心中。

”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5篇)相关文章

2022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心得体会

2021《我和我的父辈》优秀观后感5篇

传承五四精神主题征文

中学生关于青春正当时联手创未来观后感5篇作文

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励志故事

毕业典礼校长致辞发言稿五篇

《老人与海》读后体会感想800字7篇

收看《为时代育新人》大型思政节目心得体会十篇

15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