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读书心得>

俄狄浦斯王读书心得(2)

时间: 乐平763 分享

但是读完《俄狄浦斯王》我一直在想命运到底是什么?在古希腊他是某种外在的神秘力量的象征,是人民无法控制的自然和社会。然而索芙特勒斯的伟大之处恰在于它不但写出了人与命运的矛盾冲突,也写出了人类以自身的力量和顽强不屈的意志敢于同命运作斗争并且无可畏惧,毫不悲观怯懦人类不屈的抗争的灵魂在这一时刻仿佛越发显得高大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使得该部作品闪耀着崇高悲壮的美学光辉。

《俄狄浦斯王》中有一个关于“脚”的谜语,即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在忒拜城外的悬崖上设迷拦考路人:“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两只脚走路,晚间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而对于他自己却猜不中,即在自身的不可捉摸。没有固定的立足点没有确定的本质,身份变幻莫测,命途多舛---这就是人类尴尬的生存处境。而人类的伟大在于在诸多不确定中从不放弃前进,从古希腊人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里刻下“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两千多年来人类坚定不移的向命运之门叩问,追求探索的辉煌历程都足以成为虽有生物膜拜的楷模。

记得这样一句话;“命运全在拼搏,奋斗就有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借此勉励所有在人生路上不甘屈服,勇往直前的人,如果命运是最美的女神,那么你将是挑战命运之时女神脸上最美的微笑!

俄狄浦斯王读书心得篇4

歌队是古希腊戏剧中的重要角色,是悲剧的原始成分,歌队合唱在早期的许多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构成了舞台形式美的一部分,也通过参与剧情、提问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剧情,在必要时候扭转戏剧剧情,调整戏剧焦点,提示剧情走向,铺垫情绪来引导观众情感走向。既是叙述者,又是评论者,也使戏剧效果达到最大化的催化剂。

从戏剧形式方面来看,《俄狄浦斯王》中歌队是以两种身份出现的,第一种是普通歌队形式,进行戏剧开场或中场的合唱来渲染戏剧矛盾和情感,另一种则是以个队长个人身份出现与俄狄浦斯等戏中角色对话,引领剧情发展。

从内容上看,整部戏中的歌队和歌队长,都像戏剧矛盾一层一层解开神秘面纱的幕后推手,正如小说里无所不知的叙述者。例如在主人公俄狄浦斯与克瑞翁争吵时愤怒时表现的愤怒并且讥讽,在俄狄浦斯得知自己弑父娶母落魄时怜悯却又理性。总的来说,是个睿智的观众,也是戏剧如灵魂般的幕布。

歌队第一次出现是进场歌的吟唱,一共三曲六节,呼吁雅典的守护女神雅典娜、阿波罗和他的姐姐女猎神阿尔忒弥斯解除这所往日平安的都城现如今所面临的灾难,把瘟疫之火吹到城外。在这之前,是俄狄浦斯面对祭司带领的一群乞援人时对国家受灾的无奈与痛苦——“我了解你们大家的痛苦,可是你们虽然痛苦,我的痛苦却远远超过你们大家。”并告诉大家已找到了唯一挽救的办法,他让他的内兄克瑞斯去了福玻斯的皮托庙上求问解决办法,克瑞斯带回来福波斯的指示:清除城内污染——杀死城邦原来的君王拉伊俄斯的凶手。剧情由此拉开序幕,主线变成了查找城内污染。歌队的唱词包含抒情意味,同时也能看出剧作中神的崇拜是主流思想,“为了解除这灾难,宙斯金色的儿女啊,请给我们美好的帮助。”呼应着俄狄浦斯和众人的心底愿望,将开场时人们只为解除灾难这一祈祷用抒情的高亢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共鸣,为这座城受到的灾难而悲痛。这是顺理成章的一次吟唱,情感追随式的最普通的共鸣体。

接着是作为个人的歌队长与俄狄浦斯对话,歌队长建议把同是先知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请来打听清楚一切,忒瑞西阿斯告诉俄狄浦斯他自己就是他要找的罪人,惹怒了俄狄浦斯。歌队长的对话在第二场中是与克瑞翁的对话,他试图减轻克瑞翁的愤怒,却未能如愿,于是说“他从宫里出来了”带出了俄狄浦斯的上场,引起了接下来俄狄浦斯与克瑞翁吵得不可开交,又在冲突最激烈时说“我看到了伊俄卡忒斯从宫里出来了”,给伊俄卡忒斯的出场一个合理的过渡性的说辞。在第三场中,伊俄忒卡斯已经明白了俄狄浦斯的确是自己罪孽深重的儿子、现在的丈夫,而俄狄浦斯却并不明白执意要继续查,她冲进宫,歌队长说道“往后为什么在这样忧伤的心情下冲了进去?我害怕她这样闭着嘴,会有祸事要发生”。这三处是典型的例子,正是歌队形式上的作用,剧本本身的一个观众,有猜测,有疑问,对话对象就在眼前,也只能随主人公、随观众一起猜测剧情。歌队张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臂膀,每个转折点都有他含蓄、预言般的话,无论是引出新的角色穿插在矛盾当中,还是给观众一个友情提示。

歌队的第一合唱歌,表明预言者的话让他们不能同意,但也不能否认,在没有证实预言者的话之前,不能谴责俄狄浦斯——“我们看见过他的聪明,他经得起考验,他是城邦的朋友,我相信,他不会有罪。”不难看出,这是大部分观众的心声,剧情至此充满疑惑,但俄狄浦斯一直以来的聪明负责的形象让观众不能接受他就是弑父娶母的污染,观众是感性的,但歌队又恰当的表示了“这也是有可能的”这一隐形观点来为观众的感性打出警语,让观众在冲突中能保持思考,对戏剧有更具体的理解和判断。第二次合唱却是谴责俄狄浦斯对克瑞翁的傲慢态度,“傲慢产生暴君……愿厄运为了这不吉利的傲慢行为把它捉住。”歌队的立场是中立的,如果观众的天枰随着感情起伏,那么为了使之平衡就必须有歌队的吟唱之词。第三合唱歌歌颂了喀泰戎山,剧情发展到这里,歌队已经感觉到事情不妙,但他们的忧虑被俄狄浦斯自慰的话打消了,想象着俄狄浦斯的母亲是喀泰戎山的仙女。这种与剧情并不和谐的快乐语调让人觉得突兀却满含最后一点期盼,从而达到真相大白,高潮最激烈的的效果。第四和唱歌悲叹了俄狄浦斯的悲惨命运,与进场曲一样满含抒情,令人在感情的大起大落中感受悲剧的命运带来的痛苦。“我为你痛哭,像一个哭丧的人!说老实话,你先前使我重新呼吸,先在使我闭上眼睛。”悲剧的痛苦表现到极致,观众在这样的渲染中更加动容。这就是全剧的四个合唱,把剧本分成了五个阶段,情感魅力却丝毫不减,诗歌一样的唱词使感情更加浓烈,俄狄浦斯在一切劝阻的声音中一意孤行一步步走向悲剧坟墓,唯独如此,造成的悲剧效果才是无以复加的,这就是其独特的魅力。

退场一节中歌队长仿佛成为了主要话语人,之前在俄狄浦斯身上的苦难并没有结束,歌队长为我们带来了消息——拉伊俄卡斯自杀,俄狄浦斯用金别针一针针刺向自己的双眼,悲剧还在继续——“但如今,悲哀,毁灭,死亡,耻辱和一切有名称的灾难都落到他们身上了。”

俄狄浦斯问“我这不幸的人哪里去呢?我的声音轻飘飘的飞到哪里去了?命运啊,你跳到哪里去了?”歌队长答“跳到可怕的灾难中去了,不可教人听见,不可教人看见。”这对话发人深思,悲剧是命运的不可逆转所带来的已经不用质疑,歌队长虽伴着哀歌为命运哀悼,却更加理性,“你最好死去,胜过瞎眼活着。”突转已经完成,剧幕已经完美,歌队的话却让沉湎在对俄狄浦斯命运的怜悯中的观众再次被理性的伦理道德所收容。

歌队是最后一个退场的,整部剧以歌队的话收尾,“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索福克勒斯的伟大著作告诉我们,歌队是悲剧的灵魂所在,有教化的本质,却不失柔软的情感。歌队是剧本、演员、情感、观众最完美的结合体和表现体,是一种强大的精神魅力,是悲剧能够表达的、最直接的幕布。

俄狄浦斯王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1.《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摘抄

2.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3.《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1000字

4.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

5.潜伏读书笔记

6.《汪洋中的一条船》读书笔记

188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