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3篇

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3篇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3篇

  今年阅读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本书便是崔卫平的《迷人的谎言》,值得反复读,直至读通读透,读到骨子里。下面是小编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二:

  今年阅读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本书便是崔卫平的《迷人的谎言》,值得反复读,直至读通读透,读到骨子里。电影学院教授、公众学者崔卫平在这本书里精选百部知名影片及相关书籍,从更宽泛的人性、心理、伦理、道德、生活逻辑、价值观、权力、立场、理想与现实等诸多视角对影片重新分解组合,书影同阅,着力分析影片背后含义以及灌注其中电影制作者们的内在精神力。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就影片所发的观影评论或随感随想,而是穿透人灵魂绵密深刻的深度解读,让人观精彩电影之余,解了不少困惑,也受了一场人文精神的洗礼。非常精彩,非常过瘾。

  在某访谈中,崔卫平曾说她的“写作状态,主要是受问题的引导”,问题将她带到哪里,就想法“尽力阅读,解决问题”,这也是她在《迷人的谎言》中所做的。作者聆听社会脉动,将问题抽茧剥丝,在理性批评和言简意赅之中,自然将我们带入影片背后的精神世界,并由此及彼帮助我们洞悉世事,力图解决疑问。“如何面对丛林社会”、“什么是异端”、“什么是恶”、“暴力和美”、“主创者与影片主人公关系”、“悲剧英雄与命运”、“战争与人性”等等问题皆有深入分析。

  书中所涉影片大多为通感沉重的政治片,记录片及少数生活片,经过作者精选切入口,从细节入手以及多部书与影片的协同分析,即使并没有看过,阅读过程也并不觉得困难。在阅读过程中,作者对影片隐喻的挖掘、对细节的独具慧眼、对各国历史政治背景的熟悉,以及行文的密度、力度和穿透力都让人信服。比如针对德国影片,作者选出两位具代表性的影人:拍摄表现希特勒纳粹精神的《意志的胜利》的女影人瑞芬斯塔尔,以及二战期间漂泊在外的德国女星黛德丽。前者在影片中选择了谎言,选择了与谎言如影随行的“美”---脱离真相的美(本书取此篇影评名为书名)。后者“朝自身内部挖掘探索”,唤醒了潜能的“真”---“普通人最为正当的道德直觉、良知与正义感”。我想,这也是作者希望“社会学者和精英自己要走出束缚,思想更独立、更自由,要弹掉身上的冷漠、屈从”的期待。

  作者有目的地选择同语言影片,集中和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其中有许多名导演及其作品的分析。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记录片与剧情片角色转换中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与“个人”,“真理”与“权力”等的选择和平衡。皮尔斯威茨的《十诫》中“道德”与“伦理”。法国导演布列松“用历史的辞句去寻找一个非历史的真理”“欠缺真,观众才执著假”,并推崇“未被加工过的实在”,作者小结布列松影片的主角大多是走投无路的社会边缘人,他们的真实让影片信服而感人。安德列塔可夫斯基对人物情感脉络、精神依托、生命根基的挖掘和表现等等。

  其他国别电影,比如泰国的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他的影片很少直接涉及政治,更多反映对待人生的态度。日本电影,则关注动物生存与村庄人们平行的生活,家庭及死亡。西班牙电影,则构建成人的童话等等。此外,作者还分析创作者与影片主人公之间的心理重叠,影片抒情色彩情感浓度,价值观等。多年电影的研究,崔卫平期望电影能建立起“艺术与生活的平行对话”,也就是“电影之于生活—看电影,知善恶;艺术之于思想—小电影,大情怀。”因此建议我们看电影时“要十分耐心地入神地去看,去倾听,不要马上下结论,从而渐渐培养建立起另外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电影的方式,以电影来发现、参与这个世界真理创造的形式”。

  总之,书本内容信息量极大,耐读,并值得对照书影反复仔细读。感谢好书。

  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二:

  崔卫平的这本《迷人的谎言》,读了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闲暇时,会翻出来读一两章节,而后又放回去,等着下一次再看。有时隔的时间太久不记得内容,又会把之前看过的,再看一遍,不知不觉中,竟然花了大半年。

  这是一本让人着迷的读物。由作者崔卫平在《经济观察报》的专栏影评结集而成。几十部国内外影片在她的反复细致观察后,以文字的形式再现,将其中各种细腻的心理、历史背景、伦理道德等各方面一一放大剖析。

  作者观察的角度非常独特而到位,在论述上,具有深邃的意象和广阔的层次,在阅读时,会让人放慢脚步,跟随着作者的镜头,慢慢地投影到影片中,让思绪飘移到故事中,以一种独特旁观者的角度,去想象犹如黑白无声电影般的片段。

  作者介绍的电影大多数我都没有看过,一来看电影不是我的主要爱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阅读书籍与写作占用了大量时间的同时,意味着一年最多也只能看五六部电影;二来作者所介绍的电影,很多都是比较孤僻、深邃、复杂和历史久远,未曾被人所认知和宣传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或者这些都不是“流行电影”)。因此,孤陋寡闻的我,基本都没法产生太多的共鸣。

  但是,这也不乏是一个好机会,通过这样一本书,了解了许多值得一看的电影,同时,也学会用作者的方式,去重新深思电影所能带给我们的人文、理性、温情之美,艺术、历史、文化之真,去探索在异常(比如战争、天灾)的情况下,人性之善、人性之恶的种种不同表现,从而体会到电影的迷人之处。正如书本的题目——迷人的谎言所要表达的,这些虚假的幻想,所展现出来的世界是如此丰富与迷人,确实令人着迷。

  作者在自序中也提到:“什么样的东西更容易吸引我呢?简单地说,就是复杂的东西。”对她来说,越是晦涩、看不懂的东西,她越喜欢去琢磨、思考。为何这样的电影却缺少共鸣者呢?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看电影是一种消遣,而不是为了做高等数学,所以花钱去电影院,是希望得到享受,而并非去上课。所以,好莱坞的电影非常火爆,因为内容简单,影像效果复杂,非常吸引眼球。但是,假如所有的电影都是如此,就像整个世界只有K记、M记这样的快餐店,便无比乏味了。

  经典的电影,能令人回味,能令人重复观看无数次而不厌倦。

  深刻的电影,值得在午夜时分,安静地观看,细细的品味。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从家中堆积如山的光碟中,也翻出一张旧影片,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的观看起来。突然觉得,自己所站的高度,似乎又上了一层了。

  虽然并没有写下影评,却能把握到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深意,我想,这也是崔卫平所带给我的新的感受吧。

  读《迷人的谎言》心得感悟三:

  崔卫平这个人,工作中有些印象,但并不了解。初次看题目,以为是议论杂文集,针砭时弊之类的,便下单了。到手一看,很意外,是一本影评集。很高兴,看影评再选片,多有针对性。结果前几篇关于的电影还看过,越往后越艰深,都是50年前的大师之作,不是东欧就是苏联,本人连《公民凯恩》都没看过,这些大师过去在《看电影》杂志上的介绍都是一目十行的,这下有些悲剧了。

  再看崔卫平简历,原来是电影学院教授,难怪,课堂上的作品,兼带教学意义,娱乐性就差了,还好,读完了,其中对哲学和人性探讨更多些,对公共事务基本都是隐喻,可见压力之大。但还是摘录了一些在下面:

  一般人已经容忍了原先的恶人,于是他们很容易接受一个新的恶人,他们本以为这下可以帮助他们除掉旧恶人,因为他们自己做不到。然而最有可能,证实他们股息了怂恿了新的恶人。两个恶人相争,一般民众并不能从中获益。假如不是拥有新的起点和方式,新恶人与旧恶人相比并没什么不同,新的恶人尽管此刻看起来面善,但是终有一天他会露出贪婪狰狞的面目,如果他自命享有逾越一切的特权。

  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喜欢将自己的利益说成是"一切的中心",是万古永恒的;不管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真理都已经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因而将任何自身之外的起点或者力量,都看做是对自己的挑战,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是要铲除的异己分子。当年的宗教裁判所是这样,希特勒政权也是这样,任何集权主义都是这个思路。

  我相信秩序比混乱好,创造比毁灭好;我喜欢温和,厌恶暴力;喜欢宽恕,厌恶报复;就整体而言,我觉得学识优于无知,心灵比意识形态有价值得多。

  主旋律电影也是在弘扬某些价值,但问题在于,主旋律电影中的价值往往是先预备好了的,是起导向性作用的,他来自某些权威机构,而不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之中产生的,也不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之中产生的。所谓互动,就像恩格斯说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是一个社会不同力量之间,不同人们的利益、兴趣、信仰、思想,在平等的、非强制的条件下,进行对话和协商的结果。

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