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中秋文化心得5篇整合600字

时间: 俊逸0 分享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中秋文化心得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文化心得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听到这首诗,我们就可以直接想到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团圆节。每逢中秋,家人们就会团聚在一起,不论工作多忙,都会放下一切,为了是能回家看一看,聚在一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其乐融融。

今天是中秋节,我还在清晨的昏昏欲睡中,忽然一个叫声把我吵醒了,说我们今天回家看看,但是由于我的重重原因,最终没有随他们一齐回家,而是他们第二天从老家回来时,看着家长手机里的相册,我的脑海里就浮起了很多快乐的景象。

我想到了她们一齐买月饼的形象,他们一踏进甜食店,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副食店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月饼和点心。妹妹可以说是家里典型的吃货,她走到月饼柜前,闭上眼,贪婪地闻着。精美的包装五花八门,颜色各异,我想他们也许挑了许久,满载而归。

到了中午,姥姥会把桌子收拾好,准备包饺子。作文妈妈和好面,待面醒后,揉成长长的条状,再切成小块儿,按成扁圆形,熟练地拿起,擀成圆圆的小薄饼,一个个面皮就完美无缺地出炉而来。妈妈的姐妹们围坐在一起,拿起面皮,添上肉馅,再包起来,做成白白胖胖的大饺子。一个个昂首挺胸,精气神十足。面粉被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弄得四处飞扬,他们也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妈妈下饺子不久后,香喷喷的新鲜饺子出炉,每个人端起热腾腾的饺子大口地吃,完全不顾个人形象了。就这样,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

晚饭过后,在屋外放几张桌子,小板凳也出场了。再放几盘水果,孩子们也摆满零食,月饼也摆成了花,月饼就是主角。家人们围坐在屋前,边吃边说边赏月。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中秋节也在每家的其乐融融中快速地走过……

 中秋文化心得3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中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

原本打算好好赏一赏月的,我家楼顶是最好的赏月场所。

可是原计划糟到暗算,学校在中秋节那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破坏了我原来计划的骇人消息:按上级领导规定,中学生中秋节将在学校度过,晚上6点30分到校组织看露天电影《走进---》,全部学生自带报纸“席地而坐”。我们一听,全部傻眼了。接着,发出一声声叹息:“唉——”“真讨厌——”刹时全班变成菜市场。 可再怎么叫也没办法,我们当即决定:既然如此,就要使这个中秋节过得别具一格。于是,我们便密谋了一个开心的“赏月计划”。 中秋节晚上,我“密谋”的要求,带了一个双黄月饼。呵呵,着不是单我一个人吃的,是……哦,My got,不能说,说了这个计划就完了。 一到校,刚好六点半。我们在愤骂声中勉强坐下后,便把报纸连接铺在一起,那时准备用来放月饼和吃月饼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吃月饼!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

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圆倒挺圆,只是……这颜色也真倒挺另类。不过,我们的计划也很别样,也就不计较这么多了。红月亮就红月亮,月亮还不一个样,颜色的差异或许会更具吸引力。 八点种悄悄地来临了。这是我们吃月饼的“神圣时刻”。徐倩华、钟伟、我、李澜涛各自带了一个不同的月饼来吃,恰好凑成一盒多元素月饼——白莲蓉、哈密瓜、双黄蓉、五仁香。我们兴致勃勃地切开一个又一个月饼,六七个人围成一圈“品尝”四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气氛热热闹闹,轻松搞笑。边吃又边看电影,还在“赏月”(实际上就是随意看一眼,没有多少人认真看它)。班长陈秀烨发话了:“我们吃得这么开心,不妨把廖韶婷的双黄给老师吃吧。”不愧是班长,我们举双手赞成。

如果老师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因为“快乐也是一种传染病”,把我们闹翻天的快乐通过一个小小的蛋黄月饼所传达给老师,希望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过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这个中秋节十分特别,这或许是上中学的第一份“友谊加固礼”吧?

  中秋文化心得4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文化心得5

花好月圆,月圆人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喔!是中秋节快到了。为了这个农历的重要节日,妈妈忙着准备料理,但却和其他节日不同,她买了应节的月饼和文旦,让我们大快朵颐一番!在这中秋佳节的前夕,我竟然兴奋得睡不着觉哩!

隔天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到外公家作客,大伙儿集聚一堂,说说笑笑,享受温馨的天伦之乐。听外公说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虽然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但由于外公唱作俱佳的缘故,所以让人百听不厌,回味无穷!抬头望着一轮皎月,只见天空万里无云,银盘似的月亮又圆又大,好像在对着我们笑呢!突然一阵巨响,天边出现五彩缤纷,奇幻美丽,精彩绝伦的烟火,每一次的暴发都让我们振奋一次,惊呼声不绝于耳,令人大开眼界啊!烤肉当然是今晚的重头戏,看着烤架上吱吱作响的肉片和香肠,传出阵阵的焦香味,喔!口水都滴了三丈长了,我想天堂乐园也不过如此,真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一刻!!就这样,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一群人吃吃唱唱到深夜,啊!幸福哟!

可惜每年的中秋节只有一次,都在我们的欢笑中溜走,留也留不住!什么叫做“意犹未尽”,我真的能深深的体会。仰望窗边的月亮,想到月有阴晴圆缺,就像人们的悲欢离合,当花好月圆时,正是大家再相聚的时候。皓月当空,银光洒满了大地,今晚的夜色美极了!我带着不甘心又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中秋文化心得5篇整合600字相关文章

中秋节心得体会作文600字5篇

中秋节心得感悟作文600字5篇

2020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600字5篇汇总

中秋节的心得作文600字

中秋节心得五篇精选作文

中秋日记600字优秀范文5篇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文5篇600字优秀作文

中秋日记600字精选5篇

描写中秋节心得作文600字范文

中秋节感悟作文5篇

103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