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乐器 > 学古筝 > 古筝颤音技巧

古筝颤音技巧

时间: 邓蓉795 分享

古筝颤音技巧

  古筝颤音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能掌握,那么古筝颤音有哪些技巧?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古筝颤音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古筝颤音技巧:颤音技巧的认识和运用

  颤音是左手作韵众多技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法。它通过快速而细致的音高波动,赋予音乐以表情色彩,“颤音”是对传统“揉、吟”技法的总称。传统的“揉、吟”都是左手在筝码左边15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无名三个手指(或中、无名两指)并齐,稍弯曲成弧形,轻轻粘在右手所弹弦上。

  当右手弹弦后,左手在弦上作垂直的起伏按动,使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波动始终按“准”(弦本身的音准)、“高”( 左手向下按动,弦的张力改变,弦音升高了的音高)不断反复有规律地进行。传统的“揉、吟”仅以弦音的波动幅度大小作区别,大者为“揉”,小者为“吟”。

  “颤音”是左手简单而又复杂的技法,简单是因为它很少在乐谱上出现,甚至有的乐曲通篇找不到一个“颤音”符号,即使标了“颤音”,符号也多为一种。但是在乐曲中,除了两手都弹以外,自始至终断断续续或连续不断地贯穿着“颤音”的效果,并且这些“颤音”还在不停地变化着按动的速度、力度和幅度,比左手其它作韵的技法更具特色,用得最普遍,使用价值最高,但它的规定性又极差。因此,“颤音”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法。

  “颤音”使用的一般规律

  由于“颤音”的标记在乐谱上很难见到,就是有符号也比较单一,只有“轻颤音”和“重颤音”的符号普遍较为一致,其它“颤音”符号则很不统一,因此,符号不能很准确的表明“颤音”的类别。但“颤音”的使用还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好了,也能运用自如。

  以下三种情况一般要加“颤音”:

  ①时值(节拍)音加“颤音”;

  ②重拍上的音加“颤音”;

  ③右手大指弹的音加“颤音”。

  以上三种情况不要孤立呆板地去理解,运用时需根据乐句、情绪辩证地来处理三者的关系,方能将“颤音”使用得合理、恰当。

  2.“颤音”是地方风格体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演奏地方风格乐曲时,要注意其“颤音”的使用规律:

  ①北方筝曲风格较粗犷、泼辣、明畅,多用大幅度长时值的“重颤音”和“小颤音”;

  ②南方筝曲风格较柔美婉转、淡雅,多用平稳徐缓的“轻颤音”。

  遵循以上的基本规律去弹奏,就是味不浓或不地道,也不会走味或完全张冠李戴。当然要掌握各流派的“颤音”,还需通过具体的学习各流派及各派名家的筝曲来逐渐掌握。

  来源:胶州市海音琴行

  古筝颤音技巧:古筝弹奏技巧

  时代在前进,古筝艺术在发展,古筝的演奏技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扩充。近些年来,古筝左手的技法随着新作品的出现迅速增多,主要集中表现在右手弹弦的技法,左手基本都在使用。这改变了演奏传统筝曲单一的右手职弹、左手职按的演奏方法。这一改变,无疑大大增强和丰富了古筝的演奏和表现力。

  但是,左手技法不断向右手技法看齐的情况下,左手独有的技法,在演奏中的使用逐渐减少而被忽视。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学生们对两手都弹弦的乐曲或乐段一般都能较好地完成,而一遇到右手弹,左手作韵的乐曲或乐段,往往就会出现两手配合不准确、音准控制不好,或者除了谱面标明的“滑”、“按”音外,便无其它动作,音乐听起来“干巴巴”的;就是使用了“颤音”,颤弦的方法也是千篇一律,只有一种,不善于或不会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内容、情感变化的需要,在颤弦的速度、力度、幅度上随时加以调整,学生们也普遍反映右手“弹”、左手“按”的乐曲难于掌握。

  古筝这个乐器之所以能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被淘汰,主要是因为古筝在演奏中,依重于左手在筝码左边“按”的各种技巧的运用及由此产生的特有韵味。由于筝乐风韵的独特,个性鲜明,奠定了它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因此,它不仅未被淘汰,至今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可是,这一特点在被冷漠、被忽视,如若我们对此熟视无睹,这一特点就很难传承下去。须知,失去了特点的乐器,必将被其它乐器所替代。因此,这不能不引起筝人的注意,尤其是从事古筝专业教学的教师们的注意。

  古筝左手的技法,除了与右手相同的技法外,独有的主要为:“揉、吟、滑、按”(传统订法)。弹筝时,如不用“滑”、“按”技法作韵,就必须用“颤音”(揉、吟)发挥其“以韵补声”的效用。可是,一般在谱面上,只明确地标记“滑、按”符号而“颤音”通常都无明显的标记。“颤音”是由演奏者视乐曲的风格、内容、情绪表达,自行斟酌处理,只有在特殊和必须强调的地方才有符号标记。这给演奏者提供了二度创作的很大空间,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音乐风格的掌握,音乐内容的理解,审美趣味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但也同时给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因此,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在“颤音”的使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古筝颤音的训练方法

  角度:

  众所周知,古筝义甲触弦的角度直接影响到音质和音色。一般认为,夹弹法义甲弹弦的方向与筝弦平面构成向下45度左右的夹角,提弹法则构成向上45度左右的夹角。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夹弹法的向下45度夹角主要是对大、食、中三指的托、抹、勾而言,其反弹指法劈、挑、剔则通常是向上进行的。提弹法中大拇指由于受手形的限制,其义甲一般是斜戴的,因此实际托弦方向是往前向右上方斜向进行的(就右手而言,下同),既与筝平面构成向上45度夹角,又与纵切面构成向右前45度的夹角。否则,如果没有后一夹角,光是向正前上方弹奏,则音色刚硬缺乏柔美,也不便于快速弹奏。中指、食指、无名指勾、抹、打之正确方向则是向右后上方斜向进行,在与平面构成向上45度夹角的同时,还与纵切面构成向右后30度左右的夹角。摇指技巧中,义甲擦弦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食指摇与纵切面(也可看作是与前岳山)构成向左后右前30度左右的夹角,拇指摇则与前岳山构成小于30度的夹角比较合理。

  深度:

  古筝左手的点按滑揉、右手义甲的入弦深度均应根据不同技巧的要求和曲情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揉弦宜浅,以不明显改变原音音高为度,但对于某些地方风格强烈的乐曲,需要产生幅度较大的音波(吟揉)或略带紧张感的重颤(擞音)时,则左手揉弦应有一定的深度(有时可以揉按至上一级音高的深度)。

  弹奏按音、滑音,要讲求准确的按压深度,这就涉及到音程问题。古筝采用不同的律制定弦,各音的音程大小是有所差别的:采用五度律(三分律)定弦的,大二度音程为204音分,小二度90音分(古代小半音)。采用纯律定弦的大二度中又有大全音和小全音之分,1~2、4~5、6~7属大全音,为204音分;2~3、5~6属小全音,182音分;小二度音程则大于五度律,为112音分 (古代大半音)。所以按、滑音时两种律制的左手按压深度严格来说是不一样的。基础训练中,如何掌握按滑音准确度,尤为重要。应将具体要领对学生讲清楚,把弦按滑至上一级音高后,可与相邻的上一级本音进行比较,直至音高相等。

  长度:

  左手按滑音的位置与筝码的适宜距离(长度),一般来说,是15~16cm左右。当然,这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铜弦的松紧、码子的高低以及乐曲表达的需要而作适当的调整:如弦张得较紧,按弦吃力时,手可稍向左移;筝码(特别是高音区的小码子)偏低时,为保证音高的到位(特别是小三度滑音),手可稍向右移。:右手弹弦点与前梁的距离,对于初学者来说,应掌握在2~3cm左右。但乐曲的情绪往往对音色有刚柔、明暗、清浑的不同顶要,这就要求演奏者选择不同的位置弹弦,以丰富表现力。一般来说,越靠近前梁,发音越亮,音质较刚;越近中央,音色越暗,音质较柔。有时候需要改变位置作左右游移弹奏,以求音色变化。

  弧度:

  在弹奏滑音,尤其是下滑音和回滑音时,左手的下按和上放过程不应是简单的直线,而应该是带有弧度的曲线,否则发出来的滑音不够柔美;下滑音时手指应先按至上一级音高,在下面后退一下再向上放回,呈●形;上回滑音时,手指先往前言按下,至上一级音高,再退后走弧线放回,呈●形;下回滑音时手指先下按至上一级音高,往后上方退回,再向前方按下,至上一级音高,呈●形。依照这样的运指线路奏出的滑音才有充分、完整的经过音,音韵优美动听,尤其是速度较慢时的滑音,效果最好。

  演奏历音时,左右手所划过的线路也应该是曲线的:双手历音可成双曲线形●●;单手历音可作各种曲线形状,如●形、●形、●形、●形等等,千变万化;加花时宜作●形。这样,既能使双手动作优美洒脱,不拘一格,又能使出音如串珠落盘,似山河涧流泉。

  密度:

  摇指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摇指的效果。一般来说,拇指摇的密度为每秒四到六次来回,亦即每秒振动8~12次;食指摇更为细密,每秒可振动10~16次。基础训练中,一是要强调放松,主要是手腕不能僵硬;二是义甲触弦要浅,来回运动速度要均匀一致。

  左手揉弦的密度决定着音波的频率,直接关系到音色:以腕关节为轴心,利用掌指的自然重力和反弹力揉动的音波最为细密;其频率可达7~8Hz,具有轻柔的颤动感,因此有人称其为“颤弦”;以肘关节为轴心,借助手臂的自然重力作上下运动和肌腱振动,产生的音波在密度上较疏松,其频率一般为5~6Hz,稍具紧张、激烈的感觉,有人称之为“擞音”;以腕关节为轴心,与指、肘关节有机配合揉动而产生的音波最大,频率仅3~4Hz,具有圆润、柔美的起伏感,也可进行种种自如的变化,有人称之为“吟弦”。选用何种密度的揉弦方法,这要根据乐曲的风格和情绪需要而定,或颤或吟,或密或稀,富有变化。

  感度:

  众所周知,艺术的核心是一个“情”字。文学家李渔就曾说过:“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因此,在演奏筝曲时,必须讲求感情投入,做到移情入景,“以情带声,以声抒情”。使曲子能够引起观(听)众的情感共鸣,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情感度的问题,分解开来就是演奏者的身姿,两手配合的默契程度,面部肌肉状态,五官神态以及与观众的目光交流等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要素。少年儿童在演奏过程中合着音乐的节拍适当地摆动身体,会显得有趣、生动。但又不能过分地摇头摆体(特别是下身更不能动),以免哗众取宠,让视觉形象盖过听觉效果,喧宾夺主。


猜你感兴趣:

1.古筝劈托技巧

2.古筝指法技巧

3.古筝双手弹技巧

4.古筝入门技巧

5.古筝刮奏技巧

6.古筝入门技巧 学古筝

7.古筝保养技巧

8.1+1古筝基础教学法

9.开创现代古筝演奏法先河

119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