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乐器 > 学古筝 > 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时间: 乐宁1049 分享

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古筝演奏中,左手恰到好处的“吟、揉、按、滑”是筝乐表现力的“灵魂”所在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意境美

  古筝曲目中,无论是传统曲目,还是现代创作曲目,大都有很好的意境。中国人在形象思维上的抽象能力水平非常高,它不仅体现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上,亦表现在艺术创造上。于是乎,数千年来,“意象”过程成为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主要方式,“境界”则成了中国哲人们解释其思想体系的最高概念。在演奏艺术创造中,对“意象”和“境界”的注重,则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艺术表现的水平。对于各种通过音乐描绘的意境,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去领会、去辨析。

  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古筝教学中,只要教者有心,学者有意,定可从那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多的收获。对于同一种事物的描写,由于其乐曲内涵不一样,所表现的意境美也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描写水面的美,《渔舟唱晚》里所呈现的那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乃是一种恬美;《洞庭新歌》中所描绘的那种“长烟一空,湖光潋滟”的意境属于秀美;至于《战台风》中“风狂雨暴,波浪滔天”的场面,则是一中壮美。而筝曲中的这些意境都是通过勾、挑、托、劈、划、摇等技法来描绘来表现的,所以,意境美的描绘,同音色美、韵律美的表现又是紧密相关的,要在表现中描绘,在描绘中表现。让意境美充分表现古筝音乐所独有的特色。

  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形象美

  筝曲中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而这里的形象同一切音乐形象一样,是情象,是意象。要让几岁、十几岁的儿童理解众多的各具个性的音乐形象并非易事。他们艺术思维能力普遍比较低。而古筝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是抽象的。但是,每部作品却又是在表现作者的内心感受,有表现欢快的,有表现忧伤的……所以,教师在培养他们乐感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音乐语言上,尽力将无形的东西形象具体化,抓住有特性的音调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秦桑曲》中,要一面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情境。同时,让学生特别重视那个“苦音”的凄婉旋律,用它来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在《战台风》中,通过低音区铿锵有力的渔民号子,则可以联想到一群情绪高昂与风浪搏斗的渔民形象。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的小快板,则让学生联系到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

  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仪态美

  古筝演奏者的仪态常常不被人重视,其实仪态美直接关系到演奏效果。演奏时,身体僵硬、呆若目鸡固然不象样,而莫名其妙地前摇后摆,点头晃脑亦不可取。从学筝之初,要求正确的坐姿手势开始,就要求学生注意演奏的仪态,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做到心随情表,体随心动。古筝的弹奏要想能感动别人,首先要能感动自己。要想感动自己,首先用“心”去体会乐曲的思想内容,再用“心”去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这种表达可以说是演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时所做的动作再大也不显夸张,动作再小也不觉拘谨。才能做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夜筝》诗中所说的那样,“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身体自然端庄,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都强调自然,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上面讲的只是几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它们是互相关连、互相渗透的一个整体。即: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认真仔细的注意弹奏时练习正确的指尖触弦,音色的纯正,处理好放松和紧张的关系,提高弹拨速度,掌握不同效果的吟、揉、按、滑等技巧。它们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在特定时期有所突出。我们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29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