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乐器 > 学琵琶 > 琵琶曲《十面埋伏》演奏中扫拂技巧运用

琵琶曲《十面埋伏》演奏中扫拂技巧运用

时间: 乐宁1049 分享

琵琶曲《十面埋伏》演奏中扫拂技巧运用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乐器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琵琶武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左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势和情绪。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琵琶曲《十面埋伏》演奏中扫拂技巧运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琵琶扫拂技巧的由来

  1. 1 琵琶的音乐及演奏技法

  琵琶里的“点”为基础的音乐形态,构成“线”形音调表现乐思为其弹奏特征的民族乐器。琵琶音色的穿透力很强,只要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基本功扎实,其音乐就能传得很远,低音区音质淳厚而古朴,中音区亲和而饱满,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弹性。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由终收拔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的音色,不像古筝的音色那么妖艳,也不甘古琴为乐的那样涤沉,她幽静,典雅,奔波,喜悦,壮烈,悲切,思考,高贵,辉煌于一身,这就中国民族乐器之王——琵琶。

  琵琶的演奏技法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已变得非常丰富。主要分为左手和右手两大部分:右手包括弹、挑、扫、拂、轮、勾、抹、剔、摇指等;左手主要包括打、带、吟、揉、划、伏、绰、注、煞等,一共有五六十种。

  1. 2 弹挑和扫拂

  所谓弹,就是右手食指由右向左快速弹出触弦;所谓挑,就是右手大指由左向右快速挑进触弦。弹和挑是琵琶演奏的最基本的两种指法,合称叫做弹挑。

  所谓扫,即是食指用力从右往左急弹4根琴弦,如出一声;所谓拂,就是大指用力从左向右急挑4根琴弦如出一声,两者相连一起使用叫做扫拂。

  2. 琵琶扫拂的界定与分类

  2. 1 急扫拂

  所谓的急扫拂,是指快速地扫拂,音色具有穿透力和爆发力,是各大名曲中不可少演奏技巧。

  急扫拂又可分大扫和大拂,小扫和小拂,滚四条弦,夹扫

  2. 1. 1 小扫和小拂

  小扫和小拂指的是食指用力往左急弹3根琴弦如出一声和大指用力向右挑3根弦如出一声的技巧。音响效果相对于大扫和大拂而言要单薄,常作急扫拂的前奏,以此来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2. 1. 2滚四条弦

  滚四条弦指的是右手快速地来回扫拂运动,其音响如万钧巨雷贯耳,百里怒潮排空,万马奔腾,振彻人心。

  2. 1. 3 夹扫

  夹扫有很多多变的形式,是扫与拂和弹与挑的结合,下面我列举讲一种最常用的:夹扫是由时值相等的四个音组成,第一音划四条弦,第二音挑一条曲调弦,第三音弹一条曲调弦,第四音挑一条曲调弦,共四声。这样演奏可以表现多种音乐乐趣,如欢快的、奋进的,等等。

  2. 2 缓扫拂

  所谓缓扫拂,是指速度较慢的扫拂,食指依次从弦上过,如林挂。

  2. 2. 1 林挂

  演奏时食指从缠线至子弦顺序过,四条弦先后清晰的发音,如《浏阳河》开头的第一个指法便是,运用此技法表现了流水般的意境。

  3. 琵琶扫拂技巧运用

  3. 1 琵琶武曲

  琵琶武曲,指的是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表现有一定故事情节,气势较宏伟,结构较庞大的乐曲。琵琶武曲中,技巧是音乐形象的具体塑造者,因此会大篇幅地使用各种扫拂技巧。具体的扫拂技巧的演奏要求要从音乐的情节发展中来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十面埋伏》中扫拂技巧的运用。

  《十面埋伏》是琵琶著名的传统大套武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闻名于世。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风格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该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十面埋伏》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绘声绘色把将刀光剑影的古战场,刻画得栩栩如生,乐曲重点是在埋伏的烘托的及壮观,战争场面的描写。说《十面埋伏》中扫拂技巧的运用,那是太多,用扫拂技巧来体现武曲的戏剧性是他的强项。

  4、琵琶曲《十面埋伏》全曲的十三个段落

  第一部分:写汉军战前的准备及汉军的阵容。

  (1)“列营”为全曲序引,表现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节奏自由和富于变化,故事怀节一个开始就用激烈的“拂轮”手法渲染气氛,顿觉杀气重重,马上就要狼烟四起,此处的“拂轮”入弦要深,用力要猛,有一定难度的是在入弦深的基础上下弦的速度要快,手指离复手要近,产生刚毅尖锐的音乐效果,结合以上演奏得到音响效果让人肃然起敬,相当有震慑力,开头拂轮的效果会影响到整响到整曲的演奏气场,因此一定要在通晓知识的基础上多加实践练习,直到可以为止。“拂轮”后接“连续扫拂”,“扫拂“的进行在速度上要由慢渐快,弦数由少极多,力度由弱渐强。

  (2)“吹打”,“吹打”段主要运用的是轮指,音乐情绪是渐强的,因此,到了最后一次反复第二段的音乐主题时,变成了扫接轮,其中的扫弦力度要做渐强,入弦由浅到深,速度都要快,演奏时成45度角,要注意整体音色的和谐。

  (3)“点将”此段无扫拂技巧。

  (4)“排陈”由遮分开始做渐强,到最后来每拍的第一个音转换成大扫,随着音乐的进行渐强。此处的扫弦入弦要浅,速度要相当快,下弦角度应大于之前的60度为好,手离复手远,以此来达到轻快干脆的音响效果,表现战士们训练有序,飒爽排陈风姿。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行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此处的演奏方法与第四段的同、重在表现战士们训练有序、飒爽走队的风姿。

  第二部分:描写楚汉战场上士兵相连、刀光剑影的场面

  (6)“埋伏”段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这一段要表现的是由慢渐快、由远渐进的急促脚步声,一旦找到埋伏便迅速蹲点,这也就是乐曲中在一段长音乐节后按一个拂轮的原因。此段的总体音色一定要清晰,拂不宜太强,在密集清晰的音乐中,描绘月光下,刘军拖数十万人马悄无声息的布置好,并神秘的等候的场景,看似平静,但其实已杀气重重,十面埋伏。

  (7)“鸡鸣小战”是具体描写楚汉两军短兵相接、气息急促的场景。多处音头运用了扫弦、长轮、滚弦、煞弦结合在一起非常戏剧性地描写了刀枪相击的战争场面。此处音头的扫弦要干脆、下弦快、入弦浅,力度强,手离复手的位置要远。

  (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剑声、士兵呐喊声层恋叠峰、震撼人心。主要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是本曲的主要乐段之一。

  第三部分:共两段描写与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刎的情景

  (9)“项王败阵”此段用了大篇幅“凤点头”的技巧,此处还有用“夹扫”演奏的马蹄声,以下专门讲一下最后一小节的“扫弦”,此处的扫弦要干脆利落,苍劲有力,扫完马上煞弦,具体演奏方法入弦要浅,力度要强,速度要快。

  (10)“乌江自刎”节奏自由,速度变化较多,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的而逃的项王和汉军紧迫不舍的场面,接着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了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煞”音嘎然而止,一般演奏都在此处全曲结束,有的谱中也有接着再描写刘邦获胜后的凯旋归来情景,此处不再一一讲解,演奏者的自身对乐曲的理解来选择最后三段演还是不演。

2974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