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唱歌>乐理知识>

葫芦丝的乐理知识

时间: 绮萍884 分享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大家对葫芦丝的乐理了解吗?下面就跟随学习啦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葫芦丝的相关乐理知识吧!

  葫芦丝的乐理知识(一)

  葫芦丝,傣语叫 “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称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 ,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 ,在两支副管*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葫芦丝的乐理知识(二)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在中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葫芦丝的乐理知识(三)

  葫芦丝,属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常用有D/E/F/G/A/B/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主管),一个发音孔一个音(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来),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所以一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改变原有的指法,理论上应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最为常用。以C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还可以吹出 G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要根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最佳调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8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猜你感兴趣:

1.初学者葫芦丝选购窍门

2.音乐生见习报告范文

3.关于音乐教育实习报告范文

4.关于音乐实习报告范文

5.我的学艺之路作文

6.教师述职报告3篇

195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