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观《血战台儿庄》有感作文(2)

观《血战台儿庄》有感作文(2)

时间: 思静643 分享

观《血战台儿庄》有感作文

  中宣部、文化部、军事科学院等一些负责人、专家,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先生以及郑洞国、覃异之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应邀出席了座谈会。 作为两国军队武力的残酷争斗和两个民族意志的顽强较量,台儿庄大战的惨烈程度不容回避。一个“血”字贯穿全剧,从临沂之战、滕县之战到台儿庄保卫战,影片选取的每一个会战关节,无不是血染的画面。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的结尾,那个表现“血肉长城”意境的长四分钟的镜头。在《义勇军进行曲》的前奏响起三次的同时,画面进入残破的城墙一隅:城头,水边,日军丢弃的铁甲坦克旁,成百上千具尸体铺成一条血路,中国军队的灰色军装和侵华日军的黄色军装几乎斑驳难辨;余火还在燃烧,浓烟还在弥漫,一面残缺不全的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城墙的最高点„„ 当时,适逢已80岁高龄的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访华。

  听说有个关于台儿庄会战的剧本座谈会,他刚下飞机,就要求参加会议。伊文思向主创人员介绍了自己47年前在台儿庄的情况:他从西班牙前线来到中国,在武汉见到了周恩来。台儿庄战事接近尾声时,他和爱泼斯坦等外国记者一起探访台儿庄,用摄像机为中国抗战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后来,他把在台儿庄会战中拍摄的那些镜头,编辑到纪录片《四万万同胞》里面,在世界各地放映。《血战台儿庄》中诸如“人梯渡桥”、“运河鏖战”等许多动人的场景,都取材于这部著名纪录片的真实镜头。 其实,影片结尾原本是“全国人民敲锣打鼓庆祝胜利”,杨光远和剧组人员却总感到这样的结束分量不够。“眼前是一幅残垣断壁的景象„„到处一片狼藉”剧组在台儿庄发现了一个小册子,里面有当时曾访问台儿庄的《新华日报》记者陆诒的文章。杨光远由此受到启发,将结尾改为“血肉长城”——对于血战的胜利,悲壮比欢乐更有力量。 1986年6月,李宗仁将军惟一的儿子李幼邻先生在美国得知拍摄《血战台儿庄》的消息后,马上从美国赶回祖国探亲。飞机一落地,就说:“我先不去宾馆,现在就带我去看《血战台儿庄》。”

  陈敦德告诉他:“电影正在最后制作之中,音乐还没有最后合成。”李幼邻急不可待地要求说:“没关系,我就想马上看到。”在得到电影局同意之后,他观看没有音乐剪辑合成的样片。看了不到十分钟,他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紧紧握住李宗仁的扮演者邵宏来的手,连声说: “太像我父亲了,太像我父亲了!” 蒋经国听说后,马上对谢忠侯说:“找一个拷贝来看看。”

  于是,谢忠侯就找到新华社香港分社。新华社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并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于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就复制了一盘录影带,送给谢忠侯。台湾方面收到拷贝后,宋美龄和蒋经国都观看了《血战台儿庄》,并请国民党中的全体人员观看。看完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不久后,蒋经国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做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 影片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形象。 其中,“逃跑将军”韩复举在与矶骨廉介派来的气焰嚣张的使者谈判时表面泰然镇定,其实内心弱小,早已被吓破了胆。37年12月27日,身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的韩复举擅自放弃了津浦路北线重镇济南,为日军进犯敞开大门。最终背上骂名,于38年1月24日被枪决。 又有汤恩伯所率嫡系王牌军,竟在总攻击的关键时刻,率领重兵,以身后有日军部队,贸然出击会暴露军队主力为由,不肯出兵完成预定围剿任务,致使台儿庄孙连仲所率守军损失惨重。诶,堂堂嫡系主力军竟在这胜负关键时刻干出此等蠢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义凛然,公私分明,识大局的张自忠,虽是身负骂名,但依旧遵从军人的原则,在国民党军队正需要用人之际,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艰巨任务,面对曾经有过摩擦的庞炳勋,没有任何刁难之意,全身心投入到对抗日军的战斗中去。在日军和国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执意拒绝后撤保存实力的建议,带着手枪营前往180师第一线指挥战斗。其出色的军事领导才能以及临危不惧的精神值得学习。当第180师成功增援临沂,张庞紧紧拥抱冰释前嫌的那一刻,我感动不已。在民族大义面前,面对自己的生死仇人,张军长如此的气度让人敬佩。平日里就被宠坏的汤军与此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其中足智多谋的将领孙连仲也是让人佩服的。我至今还不能忘记那句斩钉截铁的话“要是你敢后退一步,就提着人头来见我,我提着人头去见李长官”。

  好一个铁杆司令! 最值得一提的是总指挥李宗仁将军,他力排众议,任用张自忠,收编杂牌王铭章部队。利用特殊的地理优势采取瓮中捉鳖的战略部署,为台儿庄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出色的才华自不用多说。 蒋介石形象是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而这个经典的镜头画面,与大陆此前反映蒋介石的影片,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部影片,拍出了两个人物的形象:一个是在银幕上拍出国民党官兵当年抗战的形象;另一个是在银幕后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博大、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的形象。”为缓解当时紧张的两岸关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并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三十多年前,故事片《血战台儿庄》为打破因历史和政治缘故所导致两岸同胞“老死不相往来”的樊篱,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进作用,也为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语言——“爱国”。因为两岸只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18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