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十八个手印观后感_观看十八个手印有感(2)

十八个手印观后感_观看十八个手印有感(2)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十八个手印观后感_观看十八个手印有感

  十八个手印观后感4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978年,陈开元就任安徽凤阳县县委书记。时值春耕,陈开元不顾个人安危以及各种方针的压力,带领基层干部,在小岗村开创了分组作业的试点。经营自主权回到基层生产队手中,十八户农民冒着可能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手印。小岗村在生产队自主分配得方针下,走上包产到户的道路,结束了连年贫穷的窘境,证实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主人公陈开元敏感的政治嗅觉,最终成为农村改革的开路先锋。中国“改革第一村”由此诞生。

  从中间小岗村的分配矛盾中我看到了为什么要改革,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吃不饱,在老严爷那个时代出现旱情时,还有饿死自己的孩子现象出现,充分证明了生产力低下与生产分配的矛盾,“在集体所有制”下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低下,粮食产量上不去,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所以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影片中突出了实践检验了“分田包干责任制”是正确的,激发小岗村村民的劳动积极性,甚至出现了帮助邻里看庄家的好心,这在集体制里是不可能看到的,总之,人们为了生存,出现生存问题,肯定会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要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要保障,就必须要改革。

  改革首先由农村突破,根本动力来自农村。中国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当时的社会主体是农民,农民安定了,才能谈发展,民主政体的实施需要经济支持,社会稳定。小岗村在集体所有制下生产,从生产到分配,矛盾层出不穷,吃饭要解决,生存了,才能谈社会发展,所以说农村既是多种矛盾的集中焦点,又是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这也是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村民要摆脱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与这种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直接联系的平均主义,解放自己的劳动积极性。改革从农村突破,归根到底是按照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群众意愿,不断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中的基本矛盾。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力包含几个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机动作业,劳动对象也越来越宽泛,包含各个领域,劳动对象本身素质技术愈发成熟。综合国情,农村应实行农业生产承包圈地制,实现个体整面积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加强乡村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体商品经济的发展,解决人口集中城市化,还有城市应解决高级劳动精英化,减少不劳而获的现象,继续坚持向内地改革开放,加快城市的链接,缩短城市消费水平差,继续加强人口素质教育。改革,还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大胆的迈步才会有真理的产生!

  十八个手印观后感5

  影片开场,就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伴随着雷雨的天气,整个场面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同时,也昭示这这部影片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种悲凉的氛围。1959—1961年三年的自然灾害,小岗村饿死了67人,绝了6户人家,1978年凤阳遭受特大旱灾,饥饿的阴影再次笼罩在小岗人头上……

  新上任的县委书记陈开元一进凤阳码头就看到很多人准备逃荒,但是却遭到卫兵的强行阻拦,在货船刚靠岸时,这些人就蜂拥到码头,冲破卫兵的阻拦,出外逃荒,这也同时说明凤阳的穷困、荒凉。影片中高主任是典型的充分贯彻实施中央工作和思想的人,强烈反对陈书记和村民“分组作业,联产计酬”的方法,要求坚决实施中央的“农业学大寨”政策。公社化降低了一些人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始终没有提高,也激化了一些人之间的矛盾,这种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民生凋敝,人们必须要外出逃荒才能谋生,村民流离失所,而凤阳花鼓也沦落成村民外出讨饭的工具,影片中那一幕幕:荒凉的土地、低矮的土屋以及衣衫褴褛外出讨饭的村民,看到这些,你还能说中央的政策是绝对正确的吗?是值得我们彻底贯彻实施的吗?

  县革委会高主任坚决反对村民们分田单干,是上级政策的彻底贯彻实施者;而张亮明虽然不反对村民的做法,但他性格过于懦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开始动摇,但是,我认为这或许并不是他的本性,他之所以会有这种做事习惯,还是因为他在“十年“””期间被批斗过,甚至被逼的差点上吊自杀,看看那个时期有多少人被迫害致死,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做事有些畏头畏尾了;陈开元书记是一个饱经沧桑、正直的好干部,虽然一直受到高主任的压制,但他一直在暗中支持小岗村村民的改革,始终在和高主任进行周旋,帮助小岗村营造一个比较安全稳定的改革环境,是一个真正的尽职尽责的好书记。

  影片中严老爷的自杀是对党的政策的不满,是对当时政治制度的无声抗议,体现出当时的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不满,因为它不能让人吃饱饭,又不许别人实施可以吃饱饭的方法。剧中一段凤阳花鼓贯穿整部影片,“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话本是说朱元璋当皇帝后,想发展自己家乡,逼迫江南富商来此定居,但没有考虑凤阳的实际情况,却使凤阳由一个“粮食县”变成“讨饭县”的历史事实。但我觉得这段花鼓词实际上也是暗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政策制定上没有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犯了思想和路线上的错误,应该履行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最后,小岗村的村民因为分粮不均引发矛盾,于是在小岗队队长严家昌的带领下,十八个人冒着坐牢的风险,按下了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手印,陈开元书记也因为这件事被调走,在临走前却承担下这件事的所有责任,但小岗村的成功证明,他们是对的!

  小岗村的18位村民勇敢的走出改革的第一步,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效仿,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猜你喜欢:

1.十八个手印观后感

2.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3.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

4.土地志电影影评

43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