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天使爱美丽影评3篇

天使爱美丽影评3篇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天使爱美丽影评3篇

  天使爱美丽影评1

  看到影片结尾处,爱美丽一开门,很多人会感叹一句:哦,法国人!但是,如果只凭借这一点点小浪漫,《天使爱美丽》是很难在浪漫横溢的诸多法国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矫矫不群的另类经典的。其实这部电影的着力点并不在爱情,片中探讨的是一个比爱情更为重大的主题,那就是孤独,毕竟孤独常有,爱情不常有;孤独是永在的,爱情是偶然的;孤独是宿命的,爱情是奇迹的。

  即使对片中的爱情一点都不感冒,还是可以看得兴味盎然。我们完全可以把整部片子当成怪人行状录和恶作剧大全来看。爱美丽帮助的人有:与女儿疏远多年的白拓图,饭店里的同事,失恋的约瑟,被丈夫背叛的女房东,寂寞的老画家,失意的作家,经常受气的热爱戴安娜的老实的蔬果店店员,以及缺乏生活乐趣的父亲等。这些人里有陌生人、同事、邻居、亲人,他们之间的交集很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无疑都是孤独的。而这些孤独的人,包括爱美丽在内,都有些怪怪的爱好,或者说情趣,如捏爆塑料泡沫上的泡泡、在盆栽植物的叶片上打孔、收集小石片打水漂、把手插到豆子里、收集撕碎丢弃的大头贴照片、拍脚印、看受伤的斗牛士、看失败的运动员、一年画一幅雷诺阿的画、吃鸡从鸡背脊肉吃起、等等。这些看起来颇为荒.唐的爱好(怪癖),是那些孤独的人为了对抗孤独而“进化”出来的,是为了让自己被孤独噬咬的时候,能够好过一点,从容一点。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没有爱好的人简直就是魔鬼。是的,因为魔鬼没有孤独感,没有人类特有的困扰。

  爱美丽帮助这些孤独的人的方式,颇堪玩味。是的,那些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行动都是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来进行的。打一通灵异电话,让白拓图找回童年并决心和女儿和好;配一把钥匙,捉弄刻薄的蔬果店老板;偷出女房东的书信,伪造一封迟到三十年的情真意切的情书;偷走小矮人,邮寄风光照,委婉的劝父亲走出家门看世界。如此种种,手段多样,不一而足。我们不会忘记,爱美丽童年的时候,报复骗了她的邻居,是通过恶作剧的方式进行的。而爱美丽成年以后的种种小恶作剧,无疑延续了童年的行为模式,保持了一颗童心,同时也暗示爱美丽延续了童年以来的的孤独。值得一提的是,爱美丽连和心上人调情都是以无害的恶作剧的方式进行,在爱美丽的奇思妙想下,大头贴相机,不仅仅只是照相那么简单,简直拥有了神奇的功能,通过这个机器,爱美丽向连诺揭示了照片上神秘人物的身份,解决了连诺长久以来的疑神疑鬼,通过这个机器,爱美丽向连诺告知了他们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从这些恶作剧或善作剧,我们可以看出,爱美丽都是采取间接的、匿名的方式帮助他人、接触他人,孤独太久的爱美丽,害怕和人直接接触,害怕和人正面对抗,这是爱美丽孤独的症状。孤独中的爱美丽,唯一安全舒适放松的所在,就是在她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孤独的人易生幻想,爱美丽和连诺都在幻想的国度过多的流连,对现实世界则缺乏常识和判断力,连一个大头贴机器维修员都让他们生出诸多灵异想象。

  爱美丽帮助他人的成果是显著的:白拓图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女房东得到了安慰,父亲终于走出家门去旅游,蔬果店员甚至开始学画画,老画家则成功画出了拿水杯的女孩的表情,失意的作家振奋起来了。这些人都从孤独中突围出来,而爱美丽自己的问题却还有待解决,毕竟她不能总是靠幻想来安慰自己。她暗恋连诺,但是在行动上却总是战战兢兢、畏畏缩缩、患得患失,这种捉迷藏式的恋爱,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几乎要以无望而告终。在爱美丽惶恐的时候,外援不期而至。被称为玻璃人的老画家,有感于爱美丽的水晶心,决心帮助爱美丽走出自己的孤独。老画家是爱美丽在对抗孤独大军时寻找到的盟友,他们用望远镜互相窥视,与其说是冒犯对方的隐私,不如说是相互关心的一种方式。老画家不断的给予她暗示鼓励,引导她走出孤独的围困,寻找自己的真爱,在关键时刻,老画家的一段录像,让爱美丽放弃了收效甚微的迂回包抄战略,转而向爱情高地发动正面强攻,鼓起勇气,开门去找所爱。

  影片的旁白有一种戏谑调侃的味道,调子是轻快的,这是一个欢乐的都市童话,有着众望所归的happy ending。不由得想到另外一部类似题材的日本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和爱美丽的童年都不幸福,而爱美丽更甚,父亲甚至都不抱抱她,她唯一的朋友小鱼抑郁到要自杀,她还不能上学,没有玩伴,只能以幻想出来的怪物作伴,而陪她荡秋千的只是一只玩具熊而已。但是她们的区别在于对待弱者的态度,松子被人嫌弃的第一步是由于她嫌弃、嫉恨病怏怏的妹妹,因为妹妹得到了父母的更多关爱,而爱美丽的童年更不幸,却没有因此变得恶毒敌意的对待他人,相反倒是怀着一腔热忱去帮助他人。两人的出发点不同,得到的回报自然也不同,松子种下了嫌弃,也收获到了嫌弃,爱美丽散播了关爱,而关爱也向她涌来。结尾,爱美丽抱着她的战利品甜美满足的微笑着,没有谁会嫉妒她的幸福,没有谁会忍心改写这个结局。

  影片在开头和结尾都刻意的提到了时间,十分精确的时间。开头是爱美丽的孕育和出生, 结尾是爱美丽和连诺终成爱侣。结尾的时间提示,暗示了找到真爱的爱美丽犹如获得了新生一样,是她人生的重大时刻,其意义不亚于出生。再者,一个美丽善良的人战胜孤独获得幸福,不啻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大书一笔。那么,让我们铭记这一历史时刻:1997年9月28日上午11点,人类联军在与孤独的战争中,赢了一个漂亮的回合。

  天使爱美丽影评2

  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纯净中带着一丝狡黠,微笑时透着无邪,不太整齐的牙齿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这就是奥黛丽.塔图,《天使爱美丽》中爱美丽的扮演者,法兰西的天使。

  《天使爱美丽》中的爱美丽是一个有着不幸童年的女孩,神经质的母亲早早地在意外中去世,父亲是一个强迫症,妻子去世后又变得自闭,爱美丽被他误诊为心脏病,可怜的爱美丽无法上学,在孤独中长大。她只好自娱自乐,虽然有些小怪癖,却没有变得消极厌世——真得是一个奇迹,反而是一个乐观明朗,拥有济世情怀的女孩,她爱恨分明,喜欢帮助人,喜欢恶作剧,在她的帮助下周围不幸的人得到了幸福,最终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伴侣,过上不再孤独的生活。

  看着爱美丽那聪明狡黠的眼神和喜欢恶作剧的性格,我突然想起了黄蓉,同样是孤独的童年,同样聪明爱捉弄人,唯一不同的爱美丽具有济世情怀,而黄蓉的济世则是在郭靖的带动下。她就是法国的俏黄蓉。

  影片竭力营造出一种彩色的童话世界。红绿蓝为主色调,让巴黎苍白的市井生活笼罩在彩色的梦幻中,怡人的风景,安静的城市,干净地一尘不染的街道、火车站——据说导演为了营造干净的氛围,命令工作人员将街道和火车站打扫地一尘不染。工作人员你们受累了!连影片中人物的各种怪癖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偷窥都变得是可爱的行为。

  爱美丽如天使般,用她独有方式来解决周围人们的不幸——让空姐把父亲的人偶送到世界各地,让父亲以为是天意,摆脱自闭,走出家门;伪造信件,让怨妇摆脱被丈夫背叛行为带来的伤痛;化身佐罗,制造恶作剧,戏弄欺负小伙计的老板让他警醒;制造误会,让孤独的男女成为恋人;利用休息时间剪辑录像,送给无法出门的玻璃老人……她的行为也得到了回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认识了尼诺,一个同样有着怪癖行为的男孩,并在爱美丽犹豫不决中得到玻璃老人忠告,勇敢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简直就是一部和谐浪漫的童话!

  唯一的不协调就是爱美丽以乱点鸳鸯谱方式制造的恋人,还是以分手告终。这才是现实,利用制造误会怎么可能让一对性格有缺陷,毫无感情基础的人得到幸福呢?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在制作童话的过程中还是很清醒的。影片也处处体现了他的黑色幽默:爱美丽的金鱼不堪寂寞闹自杀;爱美丽的母亲是在从教堂祈祷后,被在教堂中自杀的人砸死的;作家的文章不被认可,却是人人都喜欢的,书评人要贿赂才给好评;邻居间互相不来往,却互相之间偷窥……

  爱美丽在这个冷漠的社会充当了弥补与沟通的作用,她让人们摆脱了孤独与冷漠,所以她才是法兰西的天使。

  “没有你,良辰美景与谁说?”作家书中的话,被反复引用,在影片最后还被书写在街道的墙壁上。爱美丽只是童话中的人物,若想摆脱孤独,不让自己的心变得又干又枯,也许就像玻璃老人对爱美丽说得那样:勇敢追求自己的爱!

  天使爱美丽影评3

  <天使艾米丽》是一部被喜爱它的人们称作:懂得爱的人才能看得懂的电影;也有些人则称艾米丽是“法国的活雷锋”;更有一些人看到一半就会咒骂导演,不知道怎么就拍出了这样神经病的电影……而我作为看了十多遍的半个小艾米丽迷,我认为《天使艾米丽》就是导演对于爱的演绎,这种爱不同于平日里我们所说的对于恋人、亲人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单纯的爱,就像是在冬日里的一杯热咖啡,不用太多的语言就能暖暖的能让人的重新鼓起和人交往,信任他人的信心。

  《天使艾米丽》的导演和编剧是让-皮埃尔·热内,他曾因1991年拍摄了《熟食店》而名扬法国,之后与鬼才导演马克·卡罗共同拍摄《黑店狂想曲》,同样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作品。1974年,热内开始了《天使艾米丽》剧本的收集整理,从那年起,这位导演就和艾米丽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年电影正式开拍,导演直到27年后才圆他梦,带着极大的感情把关于爱的回忆表现了出来。

  艾米丽的童年生活很孤单,父亲不愿意经常抱她所以被父亲认为有先天性心脏病,艾米丽因此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她一直在家里和作为小学老师的母亲学习,可是家里的气氛会令鱼都想自杀……母亲在教堂做完礼拜之后被一个试图跳教堂自杀的女子砸死,父亲在失去母亲之后一直都闷闷无语,小艾米丽没有朋友,没有快乐,在小小的房间里抱着唯一的好友玩具熊日复一日地同样地生活……拥有这样一个干瘪的童年的艾米丽其实完全有理由长成一个怨妇,就像双风车里买烟女子那样,一会抱怨空气,一会抱怨声音……可是神奇的是艾米丽拥有了美丽的眼睛、微微上翘让人觉得总是在微笑的嘴、遮挡了前额齐齐的刘海,她注定会不同,她的简单和不多的语言就是明证:这个女孩想要的东西一定是某些简简单单的却会是非常有魔力的东西。果不其然,1997年8月30日——戴安娜王妃因车祸去世的日子,艾米丽在小小的出租屋里的墙角发现了一个小男孩的宝盒子,艾米丽决定要将这个盒子还给那个男孩……从这一刻起,亲爱的艾米丽小姐找到了能够驱散她平淡生活的灵丹妙药——爱!

  在这个章节中,导演给了观众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间——戴安娜王妃去世的时间,想到了《倾城之恋》,在这本小说中一个城市的陷落成就了一段爱情,而在此,导演安排了一个伟大女子在另一个伟大女子去世的时间里出现,仿佛是一个悖论,如果没有戴安娜去世的新闻,艾米丽永远不会发现那个盒子,可能永远都不会找到她新生活的开始。艾米丽发现的盒子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安排,它是属于一个年纪很大的男子,当艾米丽将盒子放在电话厅之后,她偷偷看到了这个老男人的泪水,战战兢兢地站在老人身后听着老人的喃喃私语艾米丽跳动嘴角的一笑暗示了这一刻的艾米丽已经成为了天使。

  艾米丽做了很多的好事:归还老人的宝贝盒子、促成警察和卖烟女的恋爱、整水果店老板帮助吕西安、给玻璃人看外面充满激情的世界、为失去丈夫的女子重新找到丈夫的爱……这也许就是有些观众认为艾米丽是“法国的活雷锋”的原因吧,不过和雷锋不同,艾米丽的生活要绝对的有创意多了,特别能表现这一点的就是艾米丽恶搞水果店老板,惩罚他对待吕西过于恶毒的一段,她的一些小小的计谋让老板在凌晨野猫活动时开店、猛喝了经过加工的药酒、可怜兮兮地给妈妈打电话……观众真的是捧腹大笑,笑艾米丽的灵气,笑老板的笨拙。艾米丽做完好事之后也从不留姓名,这一点我更愿意看作是艾米丽的另一个小小的鬼主意——她希望这些好事情看起来就像是天使在行动,相信一些超自然的东西可以在某个时刻某个阴暗的角落里鼓起人们再次相信希望的信心。这一点,艾米丽应当说是雷锋的老师了。

  在《天使艾米丽》2002年获得欧洲最佳影片奖后,热内曾经说过:“我不会给观众足够的想象余地,我只是想要把我的想象力强加给他们。”的确,在《天使艾米丽》甚至在之后《天使艾米丽》全体成员再次合作的《漫长的婚约》中,导演都以一个想象力的独裁者和扼杀者的形象出现,他的电影就是想象世界的终点。这当然和导演本身想象力的丰富有关,同样也要归功于热内遇到的很多和他一样拥有想象力的朋友和长辈,马克·卡罗的密切合作给热内很多灵感,拍摄《北方酒店》的马塞尔·卡内开创的诗意现实主义也给热内很多启示,热内完全继承下来并在此片中并发展出了一种魔幻现实主义。

  《天使艾米丽》中的想象力最能引起观众惊奇得是表现在一些特技运用上:童年时看到的兔子状的云彩,看到尼诺时心脏的跳动,房间里面灯和画的对话,像册里人头活动并且发表言论,偷偷配了的新钥匙在包里发光,艾米丽在双风车无法跟尼诺表白是化作的一潭水(《红楼梦》里把女人比作是水做的,想不到的是再相隔千里许多年后的法国还有一个导演用这么形象的手法表现了这个观念)……借助特技公司精妙的制作热内的想象世界在观众面前高调亮相,热内就是要穷尽你的想象力,挑战你是否能跟得上他想象力飞驰的速度,这对于缺乏想象力和包容心的观众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许多人败下阵来,便以发疯、神经之类的词来评价热内和《天使艾米丽》;而对于很多现在还有想象力和童心的人来说这些特技就是在帮助他们实现也许是很早以前也和艾米丽有过的同样的想象。

  以上提到的都是电影当中的已外部视角看到的想象部分,在电影里还有艾米丽自己的想象,在电影里用她的视角看到的她的想象:小时候用父亲的听筒给想象当中的好朋友小企鹅做诊断、归还盒子之后看电视新闻想象着自己作为最有爱心的女子过早的离世、看到水果店老板责骂吕西安她转过头看到藏在下水道里的朋友说了一句本片的名言“至少你永远也不会是一棵蔬菜——甚至朝鲜蓟也有心脏。”、她认为失去尼诺之后想象尼诺给她买了小粉上来帮她做面包……借用艾米丽的视角表现出她的想象的世界,用外在的视角表现观众对艾米丽的想象,这些视角上使得本片可以打破现实和想象的隔膜,让时间和空间在两个世界里自由的转换,既是现实又可以不平凡……这也就是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

  《天使艾米丽》在构造这种魔幻现实时调动的不仅仅是特技和表演,还依靠了许多别的东西来营造充满了爱的温暖的想象世界,让观众进入这个世界而暂时地忘却电影院之外的世界。要和观众达成一定的约定才能使观众融入到电影的世界认同电影的规则,这就需要在运用一些东西形成一部定影独特得符号体系,《天使艾米丽》中的依靠时间、空间、音乐、音响、灯光、镜头这几个方面共同作用构成。

  《天使艾米丽》电影的开始时的旁白就交待了电影中故事开始的时间“在1973年9月3日下午6点28分32秒,一只青蝇以每分钟能够扇动14,670次的频率降落到蒙马特的Rue St-Vincent。与此同时,在一家餐馆楼梯的旁边,风神奇般的让两个杯子在一块桌布上跳舞。就在这时,28 Avenue Trudaine, Paris 9的一栋五层公寓内,刚从最好的朋友的葬礼回来,尤吉尼·柯里热从自己的地址簿上把他的名字擦去。还是在这个时候,属于拉斐尔·波兰的一个精子,带着一个X染色体,一头扎进了她的妻子阿曼迪妮的一个卵子。九个月之后,艾米莉·波兰出世了。”很多人都很喜欢影片开头的这几句话,其实喜欢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身这句台词提到的事件似乎都是一些无厘头的事情,却因在相同时间发生而成功地把它们串到了一起,组合之后再听便很有趣;二是从这句话开始观众就意识到了要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去感受20世纪最后一段时间的巴黎生活,会使观众很兴奋。电影中大多数时间是在90年代,但是熟知当时巴黎的人都说那不是真正的巴黎,那个时候的巴黎还是有点脏,有点乱的,这又是导演和观众开的一个玩笑,他有点可爱的把50年代巴黎的风貌强加到90年代的巴黎身上,当然这并不是导演本人有混淆视听的喜好,只是50年代的巴黎所拥有的干净的感觉正是电影营造爱时需要的 。

  电影的拍摄地点是法国巴黎浪漫之都蒙玛特区中一间不起眼的双风车咖啡店,古旧小出租屋里红色绿色密布的房间,作为一个休止符收藏疯狂奔走的人群的地铁站,笑声盈盈望着对面爱人巴黎圣母院的广场……地点的选择同样也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略带有灵气的氛围服务的。双风车在蒙玛特多咖啡店里是非常普通的,比不得名声在外的跤兔之家、烘饼磨坊,但是双风车有《天使艾米丽》所需要的特质:它是街角的一家小店,普通却不失韵味,店内的木桌椅反射着玻璃橱窗外的阳光,金黄色的巴台呈流线型,从店门口延伸到厨房,客人不多,一天往往来来都是一些老客户;这些使得双风车在外形和内部都有一种安静可以自由生长的感觉,正是这样的感觉对于要在电影里成长的艾米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艾米丽的小屋总体的色调是红色的,而且这种红色像是烧在壁炉里的木块散出的光,不仅有温和的色调还有淡淡的有点干燥的味道;在红色中穿插使用的是黄色,包括艾米丽的睡衣(米黄色的),同样也使人联想到太阳。火车站是在电影中起到一个节奏转换的地方,艾米丽在寻找盒子主人时两次站在火车站前,背景是一辆火车飞驰而过,这象征着时间过了很久。最有意思的地点是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原本那个广场是不允许拍摄时对广场作标记的,且那个广场是巴黎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的,热内却成功地申请到了在广场上画箭头(就是指引尼诺的那些箭头)而且还得到政府的帮助,清了半个上午的场,最终才呈现出那场戏上广场上的人悠哉闲逛的场景。其实不仅是在这一个地方热内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为了达到影片当中所需要的干净和温暖的感觉,每一个场景的清场热内都会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许是他的专业的精神,也许更多的是他本人对这部电影的热爱吧。

  《天使艾米丽》的一大成功是音乐,所采用的音乐是由恩·泰亚逊为艾米丽量身订做的,说起来导演和配乐的认识也颇为巧合:当时导演已经开始搜索电影的配乐,可是一直都没有什么音乐可以达到他想要得效果,在一次和朋友出门郊游时朋友的车上放起了恩·泰亚逊的CD,他立即确定这就是他想要得音乐人,于是就专程拜访加恩·泰亚逊,邀他加盟。果然恩·泰亚逊不负导演期望,他在片中以钢琴、手风琴为主要灵魂,伴以吉他、钟琴、提琴、大键琴等多种乐器,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富有层次感的欧洲音乐,这种音乐本身就充满了童话的情趣和诗意,带出了愉悦的情趣和氛围。契合影片的主题,使得影片效果大大加强。

  《天使艾米丽》中拍摄和剪辑是造成电影奇幻色彩的又一大因素,在该片中大量地使用了快速的前推镜头,这样的镜头一些是用来象征艾米丽的思想世界,比如艾米丽站在阳台上数有多少对情侣在做爱中就采用了快速前推的镜头,一下子把观众从艾米丽想象的世界拉出,并且明确地告诉他们刚才所看到的只是艾米丽的想象;有一些则是用来暗示时间经过了许久,如在艾米丽给寡妇“写信”一段中,第一次快速推进前艾米丽才拿起剪刀,前推之后艾米丽已经把信剪好了,在第二次推进后的艾米丽已经完成了拼贴的工作,两次快速推进完成得干净利落,将写信原本很可能冗长的事件调整为节奏分明的一段探戈。除了快速前推电影中在突出艾米丽的思维活动时经常使用的还有以艾米丽的脑袋作为轴做或仰拍或俯拍的360度旋转镜头,如当艾米丽第一次发现谁是尼诺追寻的神秘人时就用了一个旋转镜头,快速掠过火车站里的很多事物,最后落在艾米丽脸上,表现出艾米丽的豁然开朗。剪辑在电影中调整了节奏(艾米丽失去母亲后几年的时光是靠窗外的花台的四季改变表现的)呈现了回忆和想象(艾米丽和尼诺相互对视时闪回了两个人的回忆、艾米丽在做面包时想象尼诺在商店买东西给她的情景用了分屏),最后在许多地方都呈现了奇迹。

  影片的主色调(绿、蓝、红),是从巴西画家Juarez Machado的油画中得到的灵感。大色块的使用呈现了在全片的基调,饱满的色彩表现了生命的丰富与活力。在电影中最高境界的叙述手段不是将情节表述出来,而是用色彩和观众产生预先的共鸣,色彩也是符号的一种,而且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看到《天使艾米丽》第一眼的人们就都会感受到这奖是一部浪漫的充满温暖感的电影,这就是色彩的魅力。而在某些艾米丽很忧郁的场景里色调并没有改变,这实际上是一种暗示,告诉观众艾米丽会获得爱情的。

  一部好的电影,它的影响力绝不仅仅是在电影院里,《天使艾米丽》就是这样的。2001年《天使艾米丽》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可惜美国电影学院的那群老头有眼无珠保守排外他们只会盯着《无主之地》的战争视角和意识形态却无从享受身边的点滴美好丝缕浪漫,不过真正懂得生活的欧洲电影奖、法国凯撒奖都毫不吝啬地把分别给了《天使艾米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编剧奖。懂得生活的法国当年为了这个来自蒙玛特高地的女孩疯狂了,她们和艾米丽一样剪了相同的发型,(艾米丽的发型有几分是模仿了《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的),穿了同样的衣服,在不同的地方做和艾米丽同样的天使般的好事。在国外也出现了很多的影迷,甚至有很多影迷追寻艾米丽到了法国,到了巴黎,到了双风车,双风车因而不再有过去的安静,取而代之的是艾迷们的疯狂涌入。电影同名音乐大碟上市之后同样受到了热情的追捧,艾米丽风格的音乐竟成为欢快、愉悦同时带一点点桀骜不驯的灵气的音乐的代名词。如果你有心倾听,也许就在某个电视节目,某个电台节目中听到艾米丽音乐……

46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