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10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10篇

时间: 福萍0 分享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10篇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作风,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做到立党为公,廉洁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过硬的作风确保党和人民的美好目标顺利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心灵深处都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人们心底的一抹彩虹,绽放着五彩缤纷的期望,有了梦想,就有了奋勇前进、突破创新的人生。支撑梦想前行的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埋在心底的那份“久久初心”。对我们共产党人而言,梦想就是民族梦、复兴梦的“中国梦”,它是希望、是担当、是方向,实现它就是对我们生命的完美诠释。在建党99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感悟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的“久久初心”,在“人民”这个念兹在兹的永恒主题上,汇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书写新时代的新荣光。

  在哪里?常思常虑“我是谁”铭刻“久久初心”在“人民”。历史无数次证明,将人民举过头顶,时时刻刻不忘服务人民就会获得人民的认可,受到人民的拥护;妄图凌驾于人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就会被拉下马来摔在尘土里,遭到人民的唾弃。“我是谁?”“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我们对“久久初心”的有力回答。从为了抢救病人自己却累倒的“白衣天使”,到战疫中始终坚守岗位的“社区干部”;从洪水地震中奋不顾身带来生命希望的“人民子弟兵”,到山火熊熊逆向而行的“消防战士”……一位位共产党人把“人民”永恒铭刻在“久久初心”之上,用行动释着那一份坚定的承诺,书写着为人民服务的精彩人生。常思常虑“我是谁”,就是要我们牢记“人民公仆”身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汗水和热血给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在哪里?坚决不忘“从哪来”擦亮“久久初心”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回顾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浇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闯出来的。“从哪来?”“从群众中来。”这是我们对“久久初心”的高昂回答。小岗村书记沈浩用生命书写出什么是“父母官”;“五好战士”孔繁森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的最高境界”;“时代楷模”焦裕禄用生命践行着什么是“人民的好儿子”……一位位共产党人让“久久初心”上的“人民”熠熠生辉,把滚烫火热的鲜血浇灌在热爱的土地,用平凡与执着演绎出生命的华美篇章。坚决不忘“从哪来”,就是要我们用行动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冲在前、干在前,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

  在哪里?始终牢记“到哪去”永葆“久久初心”在“人民”。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到哪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对“久久初心”的永恒回答。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代表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和使命担当。始终牢记“到哪去”,就是要我们明确向何而往,永葆“久久初心”在“人民”,通过信念和实干的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高歌行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前进的路,并不一帆风顺,但只要清晰明了我们的“久久初心”在哪里,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第七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上指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然前行的不竭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员干部要切实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彰显担当。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党员干部担当要敬畏人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我们党的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几千年历史与民本思想的支撑,使敬畏人民的思想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底。浩荡历史无数次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其中主要是劳动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在心理上尊重、在感情上融入群众、在行动上帮扶,才能不断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奋斗,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党员干部担当要信仰人民。信仰是每个人的一种主张,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带有情感特质的自觉行为。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需要营造信仰人民的风尚,构建信仰人民的精神大厦,让始终让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成为一种行动上的自觉、精神上的寄托。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是为了广大人民。从南湖的小船一路扬帆,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这篇史诗里,每一章、每一句、每一个音符,都是信仰人民的回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情怀,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时刻把对人民的信仰作为最根本的信仰毫不动摇,努力为人民工作。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党员干部担当要依靠人民。“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的不够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为民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不断壮大为民服务的力量,更好地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强大力量。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党员干部担当要服务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如何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呢?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总体目标开展工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来。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为民服务。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党员干部要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彰显担当,品味独特的快乐。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一个抽象、玄妙的概念,一头连接着党的使命和宗旨,一头连接着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扎实走好“进-出-归”这三步,既深入群众摸透情况、又带领群众推进发展,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进”要深入群众,抓准民之所“向”。只有摸清群众“向往”的具体实在内容,找准方向,才能迈出实现群众向往的第一步。要深入了解群众最真实的“向往”,与群众面对面直接“对话”,拉家常、聊心事,把那些“沾着泥土、带着雨露”的真情况、实问题“捞”上来;要精准读懂群众最迫切的“向往”,坚持“一线”思维和“一线”情感,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关注贫困群众、老人、儿童等关键群体,聚焦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热点话题,牵住民生工作的“牛鼻子”;要重点掌握群众最本质的“向往”,避免“蜻蜓点水”,“下深水”研究分析,练就“火眼金睛”、善于“层层剥笋”、学会“蛇打七寸”,在群众的大事小情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找准问题症结。

  “出”要带领群众,走实政之所“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带领广大群众前进的能力和本领。这要求党员干部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想在群众前、干在群众前,当好“带路人”。要高瞻远瞩、提高站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群众“向往”,强化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改革发展与民生事业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为人民谋求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环境基础;要强化理论武装,熟悉政策、精通业务,不断“充电加油”,练好本领内功,找准制约群众向往的瓶颈与关键,争取斩草除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着眼实际情况,精心科学设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搞“花架子”“面子工程”的形式主义,多做“雪中送碳,予人玫瑰”的实事好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绩凝聚民心和力量。

  “归”要回归群众,检验政之实效。群众向往实现的成效如何,群众自己最有发言权。要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让群众当“评委”打分,完善相互衔接、配套有序的综合性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要主动做好“改”的实践,并与时俱进,定期开展“回头看”,主动把握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跟上时代节拍,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保证“长流水、不间断”,避免“摁下葫芦起来瓢”,一抓到底、久久为功,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要敏锐洞见先机,大胆“跳一跳、摘桃子”,善当群众有温度、有速度和有态度的贴心“小棉袄”,给群众多一些“意外之喜”,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在实际工作中,“进-出-归”这三步也不能彼此孤立、互不联系,而要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让站在时代前列引导群众和走到群众中间依靠群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群众工作既有全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又承接地气、灌注生气、带着热气,奏响实现群众向往“三步曲”的和谐乐章,一步一步地让群众的“向往”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四

  微信朋友圈被《这,就是中国人》这篇文章刷屏,阅读过后,感觉点点切中“要害”,生动准确地描绘了一幅中国人民的“画像”。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员的“画像”该是什么样子呢?

  绝对忠诚的“魂”。张富清说:“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地打到哪里。”“永远做党的好战士。”黄旭华说:“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把血流光,我就一滴一滴地流光。”他们对党绝对忠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融进了血液里、骨子里以及灵魂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永远不变的“初心”。焦裕禄说:“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孔繁森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们永远不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敢于担当的“肩膀”。于敏说:“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在氢弹、核物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担起了“核卫士”使命。张富清在退伍转业安置时说:“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在偏远山区扎根奉献了一辈子。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进行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扫雷作业工作中,发现了一颗危险系数极高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说:“你退后,让我来。”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面对危险毫不犹豫,面对绝境毫不动摇,以血肉之躯挺立起了中国不屈的脊梁。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布满厚茧的“双手”。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于是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朱彦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失去四肢和左眼,成为一级伤残军人,却拒绝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转头扎进山东淄博沂源县西里镇的小山村,担任村支书25年。开山劈岭、治山改水……失去双手的他,把老百姓的事情一件件做实;没有双脚的他,带领老百姓蹚出一条脱贫新路。他们的双手布满“厚茧”,用勤劳的双手为人民群众开凿出一条“生命渠”、致富路、幸福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翻山越岭的“双腿”。李保国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看不得农民受苦……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人民脱贫致富做实事。”35年间,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利用科技兴农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孔繁森两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期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到任拉萨市副市长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他们为人民群众翻越山和大海,日夜兼程,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永不止步。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深藏功与名的“背影”。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张富清说:“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转身拂袖去,深藏功与名,他们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他们淡泊名利,甘于默默无闻,宁愿隐姓埋名,只愿留下一个无名的背影。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五

  99年的春风化雨,我们一路坚定初心。

  99年的春华秋实,我们一路守护初心。

  99年的千秋伟业,我们一路永葆初心。

  这一路走来,不忘的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始终如一的初心,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使命,不改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同时,更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用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

  不负人民、甘于奉献,用使命担当诠释新时代党员初心。在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重要指示时,习近平总书记以“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来形容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攻坚一线、奉献自我的大无畏精神。作为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心中无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念兹在兹、心系人民;必须做到心中装事,始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必须做到心中有情,始终带着感情做事,真正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必须以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境界诠释新时代党员的初心、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不负使命、倾情投入,用激情活力答好新时代主要命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新中国成立71周年,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交汇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在守护初心的同时,担负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始终充满激情、倾情投入,用满满的青春活力勇当时代先锋,以满腔热情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开拓者。始终富于创新、锐意进取,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争精神勇立时代潮头,以满腹经纶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拼搏者。始终勇担使命、攻坚一线,用“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气魄勇做时代楷模,以满心责任当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奋斗者。这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重要课题,必须以牢记使命、全情投入的状态回答好新时代的主要命题,当好这个时代的答卷人。

  不负时代、向往生活,用美好青春唱响新时代美丽赞歌。如今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国际形势,常常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忘记曾经的初心,动摇我们的步伐。往往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回首来时的路;静下心来,回忆来时的初心;放平气息,倾听内心的声音。必须坚持顺应时代,让奋斗目标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坚定的理想、心中的梦想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靓丽五线谱;必须坚持趁势而为,抓住时代夹缝中的机遇,以“拾荒者”的精神、“筑梦人”的状态填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绚烂音符;必须坚持顺势而上,珍惜时代给予我们的美好生活,牢记人民寄予我们的美好愿景,以向往的生活,青春的力量唱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丽赞歌。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也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向往生活”。

  为人民守护初心、为民族践行使命、为国家唱响赞歌,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向往生活”。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六

  “总书记给咱们回信啦!”8月6日,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迎来极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拨回到三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访贫问苦,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今天,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战线,每天面对的是众多的村民,接触的都是村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情。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砌砖人”?

  让心中驻进“砌砖人”,需要坚定信念,心怀担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革命的理想就是最坚定的信念。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年那些只有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表现出了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意志与决心。而作为苏区干部的我们,更要在脱贫致富的新长征路上坚定信念,心怀担当,奋勇前进。在挂钩贫困户帮扶工作中,要真“帮”实“扶”,要把帮扶的贫困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与贫困户谈心、交朋友,及时全面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多为贫困群众想出切实可行的脱贫办法,确保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让心中驻进“砌砖人”,还要勤政务实,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以黄文秀为榜样,学习她的公仆之心、忘我的工作精神,学习她“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在脱贫攻坚一线,我们要倾听群众的心声,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警惕“在贫困户收入数据上做文章,玩数字游戏,靠数字脱贫”的不良现象,而要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入户走访,与他们“结亲戚、拉家常、话脱贫”,全面掌握贫困户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进一步细化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真正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精准落实到位。

  让心中驻进“砌砖人”,更要牢记使命,清正廉洁。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一年,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偏偏有些扶贫干部“监守自盗”,在扶贫资金上动起了“歪心思”,将贫困群众“救命钱”当做自己的“摇钱树”。“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 作为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基层干部,我们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要切实担负起身上的责任,牢记使命,坚持“清而有为”而不是“清静无为”,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砌砖人”。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七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然前行的不竭动力”,陈希同志在第七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开幕式的致辞,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主题,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使命的不同维度,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对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提出明确要求。

  不忘出发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就在于我们党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面向未来,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的事业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聚焦着力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工作的着力点和方向都要朝着人民的需求而聚焦,人民期盼什么,干部就干什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领域和各环节,真心去听群众的心声和呼声,真切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深刻把握社情民意,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才能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把握落脚点。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是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民赋予的执政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牢记人民的重托、顺应人民的期待,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目标锁定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才能汇集磅礴力量,引领广大人民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奔跑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强化为民责任,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善于作为,以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让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八

  第七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在陕西延安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论坛上强调“党员干部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当作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然前行的不竭动力。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用“我们的担当”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人民的向往”牢记心中。因民而生、为民而兴。我们的党从诞生之日开始,就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应将此牢牢记在心中,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的心声和呼声是什么?百姓的期盼和愿望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真心去倾听、真切去了解,做到始终为人民的幸福努力工作,不断将人民的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为“服务的宗旨”矢志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如何践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就需要我们牢牢记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将人民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办好办实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职责所在,心中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将人民的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做到为民谋利益、为民创政绩。“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敢于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扑下身子努力干,将自身的精力集中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在奋斗中不断实现共产党人的价值。

  用“我们的担当”实现梦想。“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历史和现实无不告诉我们,任何发展都是靠实干干出来的,实干意味着知难而进、勇于负责的责任和担当。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要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在关键时刻,我们越需加倍努力,越应担当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共产党人奋斗的征程没有尽头。”我们唯有不断练就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本领,真正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共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担当作为的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九

  4月14日,在第七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指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然前行的不竭动力,道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初心。

  这一份初心,同样体现在愿意为群众办“小事”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只有小的“细胞”健康了,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党员干部要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紧紧盯住群众身边的一桩桩“难事”,坚持从群众家门口的一件件“实事”抓起,时刻把群众的一份份“急事”放在心里,在办成群众的“小事”中见实效,彰显应有的担当作为,让广大人民不断过上“美好生活”。

  要练就“火眼金睛”,看得见“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基层地带、走进十三亿群众当中,在“城乡上下、企业社区、坊间闾里”等社会“熔炉”里,练就“火眼金睛”,从而发现群众最关心的就学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症结”所在,见微而知著,及时“诊疗”系列“民间疾苦”,化“无数小事”于一线当中,解“无限危困”于发端之际。切莫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些小事办好了,虽然不能“引发万众注目”、不会“引起轰动效应”,但是如果办不好就可能搞出大乱子、整出大事情。必须重视小事,及时发现小事,将事情彻底解决在“处于小事”的状态,让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处理小事”的风范中,遇见“美好生活”。

  要敞开“博大胸怀”,装得下“小事”。万千群众的“小事情”里往往蕴含着“万千梦想”,整合起来就是“中国梦”。要敞开“群众的小事就是党员干部的大事”之胸怀,“容”得下广大群众所思所想,“容”得下广大群众所盼所求,容天下难容之事,彰显党员干部的气度。同时,不仅把群众小事时刻挂在嘴上,还要放在心里,不仅要摆上桌面谈,还要落到现实做,怀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践行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自觉做“愿为小事”的无名英雄,自愿当“常为小事”的幕后英雄,让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包揽小事”的形象中,感受“美好生活”。

  要成为“行家里手”,干得好“小事”。要有“挥得动千钧棒,穿得过绣花针”的心态,深怀为民情怀,从点点滴滴开始,从细微之处发力,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努力干好广大群众的身边事。要加强学习、广收博纳,多经风雨、多见世面,精通业务、一专多能,练好办实群众小事的本领。要保持细心、耐心、平和心,有时候“群众的小事”很繁琐,这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沉着踏实、不骄不躁,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第一时间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琐事,圆满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让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干好小事”的能力中,获得“幸福”,享受“美好生活”。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十

  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并乘车检阅受阅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这一刻,党旗、国旗、军旗,迎风飘扬,旋律、口号、步伐,铿锵有力!历经70载辉煌岁月,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虽然不能到现场参加这场盛大的阅兵式,为国家的荣耀增添色彩,但无需遗憾,因为我们是“基层方队”,基层一线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阅兵场”,群众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检阅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要做一名坚定理想信念的“护卫兵”。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党史和新中国史,《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对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多思多想、融会贯通,做一名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学习型党员干,以理论武装保障思想忠诚,增强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明辨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做一名干事创业敢担当的“排头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立足岗位实际,找准工作和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坚持“一线工作法”,勇于“打头阵”,敢于“拔钉子”,干在实处、冲在前列,把精力聚焦到谋划推进重点工程上来,以攻坚克难的担当、一抓到底的韧劲、务实管用的举措,始终把推动基层发展的使命扛在肩上,让干事担当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

  要做一名清正廉洁作表率的“仪仗兵”。党员干部要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培养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自觉加强廉洁自律,牢记党纪国法,戒贪止欲、克己奉公、警钟长鸣,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真正做到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正己律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做一名为民服务干实事的“勤务兵”。“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取得的成效,不能单纯看准备了多少材料,召开了多少会议,记了多少笔记,更应该看实地调研了多少次,发现解决了多少问题,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实事,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主题教育的最高标准,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征程中不断锤炼,真正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10篇相关文章:

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八期个人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范文5篇

...学习第九季第八期心得体会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2020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答案观后感精选5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关于青年大学习第八期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476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