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优秀论文(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优秀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优秀论文

  第一、这种现象的产生不适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年半载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性,正所谓“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先把眼光放到清朝末年,当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后,这种变化就悄然发生了。例如“师表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已经把洋人当成了老师,已经认同了外国某些方面的优越性,在其后的文化作品中,对于这种行为也有形象的描述:“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港灌输出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都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2]但在当时仍有另一种坚定的声音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说明当时的大部分人仍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钟爱有加,虽然这个口号具有某些落后守旧性,但可以从侧面看出昔日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继续往后看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不想否认五四运动在动摇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觉醒方面的巨大作用,但矫枉过正、一偏概全的消极方式确实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再看上世纪中后期那场“十年浩劫”,打的是““””的口号,实际上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了“文化大毁灭”的实际结局。在打倒一切,反对一切的理念影响下汉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批专家学者含冤而终,例如老舍傅雷,另一批学者的研究遭到批判,例如《红楼梦》的研究专家俞平伯先生就遭到批判[3],就像“农民作家“赵树理说的那样,那是一个“天聋地哑”[4]的时代。改革开放的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科学文化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日益蓬勃发展,而传统文化的发展则走向了另一种脆弱。英语热及各种商业文化的兴起,使得人民大众再也记不起厚重的民族文化了。如此说明并非是为了反对改革开放,只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反思,而只有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才会使得传统文化事业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仅符合古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的标准,也有利于汉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第二、教育体制的原因。别的暂且不论,单说文化院的考研分数线就足以吓跑那些喜爱传统文化却信心不足的学生,而作为一个热爱文化且矢志不渝的大学生我们无可奈何。就像清华大学陈丹清教授的学生那样,无数人的“国学梦”被打破,只因为一个英语分数线,这让我感觉很可笑。因为我们所学的传统文化时我们自己的文化,但在考研时却必须通过英语分数线,就像我们放学回家来到自家门口却被外国人索要通行证一样可笑。我无法否认英语教育的重要性,自从中国加入WTO与世界各国发展双边关系,及2008的奥运会,还有正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都显示出了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巨大纽带作用,但这并不该成为我们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障碍啊,反而更应该刺激国人学习汉文化,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巨大魅力。我一直在想当中国人都普及了英语,就连小摊贩都会用英语交流的时候,谁去学汉语和汉文化,难道要让外国人来给我们讲孔子、老子、庄子吗?难道要像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所说的那样“国学”要外国标签吗?难道要日本的学者向我们来解释汉语言文字的构成吗?

  第三、产生这种现象也有社会需要的原因。我们中文系的老师许多都是学贯中西、博览古今的专家学者,也有一些是在传统文化某些方面具有专长,抑或是某个领域的领头人,而我们的学生也大都勤奋好学、满腹经纶,可我们的就业问题却十分突出,甚至被评为“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之一。相比外语系毕业生火热的招聘场面,中文系的毕业招聘却廖若寒星,中文系毕业生的就业步履维艰。古人学习“四书”、“五经”是为了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现如今我们学习中文却发现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社会最需要的,就像手里握着一张发黄过期的文凭一样,无法获得招聘者的通过。传统文化的毕业生看似放到哪里都行得通,但事实上是放到哪里也行不通。为什么行不通呢?因为传统文化专业还不够专业,还不够具体,例如文秘岗位支招文秘专业,新闻岗位只青睐新闻专业,教师招聘则要求师范专业且具有教师资格,昔日的香饽饽今日倒成了被抛弃的废弃物。对于此项原因不能只抱怨就业招聘部门,因为劳动的分工日益要求具有专业知识且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不再像过去吃大锅饭一样不问水平只问出身了。

  第四、外因固然重要,但是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古代的读书世家被称为“书香门第”,我一直认为这只是对书生家庭及藏书士家的美称并无实际意义,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领悟到书中即有书香。那是一本老旧发黄的古籍,封皮上的字已经模糊了,当我翻开来看时满页都是发黄的纸张,但当我俯身时的确闻到了那种古朴淡淡的书香,就像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样,一种厚重庄严的香。但如今这种沁人心扉的书香却越来越少的被人闻到,不是因为书香不在而是少了闻香之人。人们整日忙碌于灯红酒绿的社交活动,迷恋于节奏紧凑的城市生活,醉心于功名利禄的追逐之中,没有人再去光顾前人留下的古文纸堆,即使偶有光顾,也是学的只言片语便浅尝辄止,就像世人只知道纳兰性德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7]一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大家都说时间是金钱,而浪费时间去看书则被认为是浪费金钱。“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言论早已随风而逝了,只会偶然的出现在中学生的作文里。而书香之气依旧,传统文化的传统典籍依旧,只不过布满了灰尘,充满了孤独。这种快节奏和重实利的生活理念使人们选择了见效快、回报高的课程,这不能解释为人们信仰的缺失,文化的流失,只能说在外界的作用下人们不得不屈服。的确,人的第一要素是衣食住行,没有这些,一切都是枉然。然而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枯燥性也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因为对于那些没有兴趣的人,这让他们感到枯燥烦恼,毫无生机。在我们同学们中间也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大家都知道却谁也没看过的书。”所以众多的经典名著成为了摆设,而据调查显示中国只有极少数的人读完了中国的四大名著,而这其中还包括数量众多的高校文科学生和专家学者,所以真正读过名著的人是少之又少。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大都倾向于快餐文化,使人们无暇去阅读大部分的古今名著,更无法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

  第五、大多数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的塑造付出了努力,但某些人为了引起轰动刻意求新的学术态度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健康的发展。由于各位专家学者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使得许多学术问题具有分歧,没有统一的观点,这种情况符合某些特殊学科的特性。而这种“百家齐放,百家争鸣”[8]的学术气氛的确营造了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而相互的对比也促进了学术的发展,鲜明的比较使得学术问题更加客观正确。但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也不能视而不见:一方面过多相对独立而又旗帜鲜明的观点会使得较为客观的观点被淹没,使得学生和读者在学习生活中叫苦不迭。以《中国文学史》为例,由于研究成果的不同造成了书的版本不同,给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困难,也为许多跨校考研学生设置了障碍。另一方面集中过多的专家学者去研究浅显的问题或是同一个问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而真正有用的学术成果却寥寥无几。

  第六、社会家庭对未成年人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指示引导不够。这种情况的弊端就是儿童传统文化学习先天不牢,直接影响孩子后天的学习。放眼当今的少年儿童教育,英语教育可谓深入人心,学校招生,家长择校,英语都是一块吸引与被吸引的招牌,一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成为了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指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而非片面的应试教育。

  第七、高昂的书价和琳琅满目无所适从的各类古典丛书也限制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作为一个无产的学生,根本无法支付高昂的书价,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盗版书,此举不仅危害图书市场的秩序,也使得古典文献的正确性遭到质疑。因为盗版书印刷质量低下,可能会有错别字,这将会给读者在学习活动中带来麻烦。而品种繁多的各类文化丛书也让人无法选择。高昂的书价限制了寒门学子的求知之道,却给了某些人装潢门面的机会。社会上某些“爆发户”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与学识,动辄几十万去装潢一个书房,各种书籍应有尽有,只为了炫耀,使得传统文化变质变坏。

  一言以蔽之,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需要我们继承和复兴,单靠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是杯水车薪,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关注和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与现行经济实力相匹配的精神文化食粮。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的觉醒在整个人类是最早的

  人类整个发展都是人自身对价值的一种认识,对理想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一种觉醒。

  在西方,五世纪希腊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的觉醒,追求真理、追求人的自我认知,比如苏格拉底;中国的古典发展,从孔子开始是一种觉醒,人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是这样一种认知。《论语》里有一句话,“吾欲仁,斯仁至矣”,人要成为仁人,能够关心他人,这是一种觉醒。人不能都只是为自己,人依照传统过日子,就当前自己的需要、欲望过日子,但想到怎么去关心自己,怎么去扩大自己,来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这是一种觉醒。这种觉醒是本来就有的一种认知,提升为自觉、明白的认识。所以觉醒是发自于自身,是自身的一种提升。

  孔子怎么会想到“仁”,因为人性里本来就包含着仁,本来就包含着对人的爱心,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实际的行为。但要当做一个人的中心理念,当做一种自我价值、理想,作为自我的规范,作为大家可以认知、可以信崇的标准、理念、信仰,就是要明白地把它展现出来,这是一种觉醒。所以觉醒有这样一个要求,在社会当中建立一种认识,建立人格的一种成就。

  当然这个觉醒可能来自于学问、来自于读书、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学习,我们必须要承认孔子好学,他十五就致以学,三十而立,他讲这话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天命了,他到了那个年龄,有一种发自于内的认识。这是在孔子的自我治学当中,成为社会的一种价值标准。

  之前有没有一种文明的觉醒?在我的思考中,认识到中国文明的开始就是一种觉醒,人类从野蛮、从原始的朦胧走向一种文明、走向一种文化,这也是觉醒。而中国的觉醒在整个人类来说是最早的,早到什么程度?伏羲观天察地,能够观物观人,形成阴阳互动的宇宙观,这就是一种觉醒。

  从中国伏羲氏,经过农耕时代的神农到黄帝建立中国的一个社群,到尧舜禅让之道这种政治道德,到后来革新,夏商周,一连串的文化觉醒,里面突出就是孔子的道德觉醒,就是个人一种生命价值的觉醒。

  整个中国文化经过了这样个觉醒过程,前面一种造成中国的易学,后面造成中国的儒学。我们也可以讲道家之学,道的认识也是一种觉醒,把天地和人性交融在一块,是对整体真理和生命力的认识,这也是一种觉醒。

  在易学基础上,儒道的发生是一种深度的文化觉醒。儒家强调的是个人生命的价值,道家强调的是自然生命的价值。宇宙意识之下有人的价值,也有自然的价值,这两个价值都很需要,我们怎么样爱护自然的生命,我们怎样发扬人的生命,怎么样让人的生命来充实自然的生命,怎么让自然的生命充实人的生命,这是第二部分强调中国文化非常深度的一种觉醒。

  深度的觉醒就是人性的发挥,是人的存在的一种价值的认识。中国文明就有这样一种认识。

  西方文化从中国受益反而凌驾于世界

  与西方比较,中国文化是最丰富、最完全的、最整体的,最具有一种统一性。我们不能说西方没有觉醒,以希腊来说,强调对自己的认识,强调自己认识的根源,找到上帝或一个抽象理念的世界,这是希腊人的一种觉醒。

  当然这个觉醒不绝对保证是一种方向,并不保证一定要跟别人一样,但这个觉醒决定他的文化发展方向。所以希腊人的觉醒走向科学、走向逻辑,这是他们的一个长处。但是他们没有发挥更多的、更深刻的或天跟人的关系,没有再发展人对天地的参与、互动,这也是事实,所以发展最大的长处是科学,为西方科学打下基础。

  另外一个宗教的意识,可能是犹太人(即现以色列人)对上帝的认识,他们从两河流域走出来要有一个方向,精神上要有一个寄托,他们的觉醒是自我价值的认识,所以造就了西方宗教文化。在西方有这样的传统,也是一种代表觉醒。但西方的传统到近代,经过重建的启蒙才能发挥作用。

  从西方的黑暗时代中世纪走向现代,当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觉醒,但这个觉醒跟中国很有关系。西方每个民族的自我觉醒造成了西方早期的科学文明、宗教信仰、传统。到近代,他们的宗教、科学又产生冲突,需要另外一个觉醒,怎么统和起来,这是受中国的影响。

  在四百年前,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目的是希望用西方的价值说服中国,但是他们反而把中国儒家伦理、把天人合一之道传到了西方,造成了西方17世纪、18世纪的启蒙时代。西方现代的觉醒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明显关系,这种关系造成西方很大的发展,即现代化发展。这个发展19世纪、20世纪反过来冲击了中国。

  中国在过去的历史当中太因循于传统,原始的自我认识、宇宙认识的精神,自我革新的精神、发展的精神、仁爱的精神、正义的精神反而丧失掉了,所以造成中国19世纪中叶的衰落。受益于中国文化的西方文化反而凌驾世界之上,对中国产生莫大的冲击,造成对中国文化极大的压制或压迫。因为他们的文化是自己强盛,但不一定能发挥人类的基本价值,这一点是人类在过去一百多年来已经经历了的,人类走向文明的冲突,在文明冲突当中如何解决,需要进行一个新的认知、新的觉醒。


猜你喜欢:

1.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

2.传统文化论文

3.浅谈传统文化毕业论文

4.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5.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

6.关于优秀文化的论文

7.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25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