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时间: 坤杰0 分享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人们通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形成丰富多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浅析

【摘 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其精湛的技术、养生理论等文化内涵对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和发挥其优越性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

【关键词】:浅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概述

饮食文化受自然、经济、地理位置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发展。远古时期人类以生食为主,随之发展为熟食;烹饪技术由燎烤发展为蒸、煮、煎、炸等;饮食选材和菜系也不断丰富;饮食观也由“吃 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饮食风味也由闭塞的单一民族和地区融汇到如今的丰富多彩的饮食口味。

饮食文化包括三点:第一是食物的选材和加工。选材受季节、节日风俗、地域和食忌思想等的影响;加工又包括刀工和烹调技术,通过刀法可将食物分为条、片、丁、沫、丝等,其给人的视觉效果和口感截然不同,烹调方法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第二是就人类而言,饮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宗教和社会各阶层饮食文化。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习惯和代表性的饮食菜系;宗教饮食文化典型有伊斯兰教忌食猪肉,佛教、道教的素食主义等;社会各阶层的饮食文化由物质基础决定,包括宫廷、士大夫饮食文化和百姓饮食文化等,各阶层在进餐时很讲究礼仪,也就形成了饮食礼仪文化。第三层次是与饮食有关的文学文化,包括历朝历代许多关于饮食介绍和文人对饮食的歌颂赞美的文学作品。

2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优越性

2.1 传统膳食结构可传承性

《素问·脏器法时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最早关于膳食结构的记载,也是几千年来的择食原则。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食,肉类、水果和蔬菜为辅食,坚持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告诉我们谷类乃人类维持机体运动的基础物质。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平衡膳食观,合理搭配饮食。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国传统膳食结构才是最科学的膳食结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报告了美国康乃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6年的合作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与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密切相关,可见传统膳食结构的可传承性。传统膳食结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1]我们需矢志不移地坚持弘扬其优越性。

2.2 独特的烹调技艺 注重色香味

我国的烹调技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素以选料讲究、制作精湛、品种多样著称于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烹调技艺的精湛在于即使是同一种原材料,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国传统的烹饪、调味技法堪称一绝,“烹”是指烹饪原料熟制成菜肴的操作过程,方式多种多样,其制作过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鱼,火候不到则生,过火则老。而“调”则指原辅料的搭配和调味料的使用。通过调制,使菜肴美味可口、色泽诱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调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咸。其先后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调味料所需数量和加入的先后顺序都有讲究 。可见,中国传统烹饪技艺之细腻无与伦比。

2.3 医食同源的食疗观

“医食同源”,即“药食同源”。指用中医理论知识和饮食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黄帝内经·太素》:“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灵枢·五味》:“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等”。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提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由此可知,“医食同源”并“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食养论”,即注重饮食膳食平衡,使之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二是“食疗方”,即以食为药,以日常食物的一种或数种作为药用,以治疗疾病。三是“药膳”,以药配食,取一味或数味药物入膳。[3]中国的食疗药膳文化在历朝历代的总结思考下不断完善。关于医食同源和食疗的书籍数不胜数,医食同源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医食同源理论,传承其精华,真正达到饮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4 食忌思想

“食忌”即 “忌口”,也就是我们在吃的时候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苟全其身,须知切忌者矣”旨在告诉我们饮食禁忌的重要性。其包括配伍、季节、时辰、体质、数量等方面的禁忌。配伍禁忌如:黄瓜与花生同吃易腹泻;羊肉与西瓜同食会中毒等。 季节禁忌即春天不宜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夏季应忌食肥甘厚腻,少食生冷之品,秋季应忌食性燥和大补之品,冬季不宜食油炸生冷之品,时辰忌如:“早上人吃姜,晚上姜吃人。”“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体质忌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 [4]体质偏阳者应忌温热、辛辣助火之品;体质偏阴即阳虚型体质者,应忌食寒凉生冷伤阴之品等。数量忌即饮食有节制,不可过量,忌过饱。若不掌握一定的饮食禁忌知识、合理选择食物,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食忌思想是历代人们经验和理论的总结,不容忽视,掌握食忌思想可使我们饮食生活更加科学、安全。

2.5 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优越性的体现,其丰富多彩的饮食种类为传统饮食文化增添了色彩,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由农业、地理位置、食材决定。中国地大物博,各具特色的农业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长期定居在大草原的畜牧业民族如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以肉类、奶制品为主;居住在南方的民族如苗族、回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从事农业,其主食多为大米、小麦、青稞等,代表特色如竹筒饭,菠萝饭,五色饭等;少量三江平原的少数民族如赫哲族、鄂温克族、基诺族等以狩猎和渔业为主,其主食多为野生肉类、植物、鱼类,代表特色如杀生鱼、蝌蚪拌臭菜、松鼠干汤等[5]。此外,少数民族多嗜茶、酒,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的边疆高寒地区,喝酒可以防寒,因此大多嗜酒,我国是“酒文化之邦”,少数民族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各个少数民族以酒待客之道各不相同,酒种类更是形态各异,有青稞酒、槟榔酒、藤酒等;茶也是少数民族必备的饮品,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人们在食用各少数民族饮食的同时便能回味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融合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更具特色。

2.6 独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菜系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区域表现,菜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地理环境、气候、食材、嗜好的真实写照。菜系由宋代“南咸北甜”到明代“京苏广三式”到清代四大菜系再到清末的八大菜(浙、闽、湘、徽、鲁、苏、粤、川菜)。地理环境对饮食选择很有讲究,蜀湘一带湿气较重、选择辣食能祛湿,故辣味菜是湘、川菜的特色;食材更是决定菜系的重要因素,临近江海湖地带则擅做海鲜、以鲜香闻名,如湘、鲁、粤、闽菜系,相反,山地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苏菜发源地由于菜种丰富所以一大特点便是四季有别;嗜好是决定菜系的又一重大因素,湘菜追求原汁原味, 香、嫩、清、脆是其特色;徽菜更爱烧、炖、蒸,注重火候,善于保持原汁原味;苏菜选料严谨,爱好和注重制汤,保持原汁,追求鲜香酥嫩,重刀工、火候;粤菜技法、配料多样,追求鲜嫩爽滑浓;川菜重调味,以“麻、辣、酸、香”为主味,由此可知,菜系是各区域历史饮食文化的沉淀,赋予了传统饮食文化的多彩和丰富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发展中精华不断被人们所传承和丰富,作为新一代华夏子孙,我们应当积极去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尝试不断探索创新以丰富其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浅析 

摘要:质疑非著名学者方孔先生 提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只有糟粕没有精华的观点,笔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批判方孔先生的观点,提出秉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剔除其障碍性因素, 传统法律文化构成了法律发展的历史前提与宏观要素,并对当代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模式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精华 糟粕 西方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第一页上写下了“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其中的第二尤为令人过目不忘:“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认识。”

方孔先生在课堂上一直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嗤之以鼻,认为只有西方的法律才能孕育出法治文化,不可否认,西方法律已经成为世界不同文明竞相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西方法律有其鲜明的特色,其理想和制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共识。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的冲突与碰撞,中国的传统法制受到了冲击。现在我们之所以倾向于崇洋,是近代我们的文明败于西方文明,但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就此对我们的传统妄自菲薄,应该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回顾和总结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一、西风烈与东风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礼”既指具体的礼仪形式,更是抽象的精神原则。“一准乎礼”:以“礼”作为法的正当性基础;以“礼”作为法的原则和精神,凡与之相悖的法无效;当法无具体规定,法官可以以“礼”对案件作出裁判。这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法文化并不仅仅注重刑罚,更强调对人的善性的弘扬,比如旌表制度。这些制度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家赞扬的良法美制,颇具仁爱精神。在这种指导思想的背后,反映的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体现了对正义等美好价值的合理追求。中国的法律系统经过了一个儒家化的过程。法家并不否认或反对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差别,但法律的标注应该是相对客观的,因为国之所以治,端在赏罚,一以劝善。一以止奸,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并不因人而异,人人在法律面前必须平等。中国古代法律的结构或模式实际上就是礼与法结合的模式,但是,礼的作用不仅仅是预防犯罪,更为重要的是其肩负着弘扬人的善性的使命,可以说“惩恶扬善”是中国人对法的作用最为精辟的概括。当儒家渐渐掌握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后,法典的编撰也偏向于儒家的观念,但法律还是需要的,因为治理国家光靠礼是不行的,只是这个法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礼的制约,“礼者法之本,法者礼之用”。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规制手段终归是礼法纲常。“法治”与“法治”的并用,这是中国法律的特点。

方孔先生将西方法律思想神圣化,对中国法律思想则以将问题“标签化”的态度和粗暴的处理方式,代替对其深入细致、理性全面的研究分析。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把西方法律文化的特点当作优点加以推崇,把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当成缺点大加批判,脱离中国法律文化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评头论足。希望方孔先生能站在中国历史的角度从虚幻的造物主的高度往下看。方孔先生要了解中国法律的缘起,发生,发展和影响,须从底层的阶梯拾级而上,才可见历史真正的发展走向和动力所在。

二、Ex Oriente Lux(光明来自东方)

矛盾的方孔先生在其著作《实在法原理》中也提到:“法律和政治的实质性进步需要,需要人类思想和精神质的飞跃。要在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国土壤上建立一套崭新的法律和制度,仅仅靠借用西方的实在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 。方孔先生高瞻远瞩看到了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国土壤的同时,也承认了西方实在制度的局限性。没错,法律并非一种单纯的条文体系,或者什么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它应该是活的,物质与精神所并存的系统。对于只把法律当作实现自己利益,保护自己权利的工具的国人来说,并不存在对法律精神上的信仰和传统,那么如何从本民族的精神出发,寻找一条结合的道路,而不产生排斥,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方孔先生站在讲台上拍桌子蹬腿也无法解决。我们与其羡慕欧陆土壤上结出的法律之树的茂盛,不如仔细对比分析一下欧陆土壤与我中华土壤有何区别。就像那句古话说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长期以来,我们受绝对工具主义法律价值观的束缚,法律的确立和变更, 取决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法律的适用, 随政治形势而变迁;法律制度研究, 以符合立法和实际需要为原则。这种实用主义的法律变革观,不仅阻碍了法律制度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而且也使法律制度改革缺乏长远预见。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法律就是为国家而诞生的, 否则法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法律变迁的主要动因源于国家政权的需要, 而非公民权益维护与权利实现的需求。因此,在法律工具主义笼罩下,公民不可能从内心遵从法律,更不可能信仰法律,法律至上理念也不可能形成。

甘阳在清华演讲的结尾说的:21世纪最大的问题是要重新去认识中国,而且要在比较当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中国。因为事实上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中,西方的影响无所不在。问题只在于很多人自以为了解的很多东西实际是靠不住的,要认识西方和认识中国都是要花大力气大功夫的。 所以请方孔先生和我们一起花大力气大工夫去认识西方和认识中国。要在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国土壤上建立一套崭新的法律和制度,仅仅靠借用西方的实在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

一崇简朴尚节俭,培养大学生廉洁的生活作风

李商隐的醒世恒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成与败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的“避难”之法、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中“俭”对“廉”的养成、于谦“固执”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警训世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革命志士__甘于清贫而无悔,还有建国后的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皆堪为廉正为民的表率。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与富强。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外的一些人,因贪图享乐,生活奢侈而深深伤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此相应,勤俭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由阅历、榜样和周身环境所催生出来的一种品行,是教育和才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之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道出了崇尚简朴和节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我们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应是高校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家家又都是一个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受、盲目比阔、超前消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校园现象,如果这种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是相当危险的。联系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勤俭节约从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开始”厉行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学生“节约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的理念,强化学生“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的意识,让“勤俭节约为荣,骄奢浪费为耻”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廉洁生活作风。

二明权责多敬业,塑造大学生廉洁的职业精神

秦国变法的力行者商鞅的吏治思想和权力监督理论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主张设官分职“别其势,难其道”,即分割权力,划分职责,各司其职。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少权衡得失,多乐业、敬业。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的理念,孔子把它称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也即,对待事业要有一个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道德原则提出了“敬业奉献”的要求,可见敬业精神不是对公民很高的要求,而是较低的标准,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应突显其职业性,应多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的精业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事业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不能因工作不好找,就学习不刻苦,随便混个文凭了之;不能只考虑就业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缺少基本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明日的职业人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整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进程与效率,给社会带来损失。四修自身立仁德,强化大学生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礼为核心,既要内修,即“内省”“慎独”和“觉悟”,又要外修,即“行善”“积德”“知行统一”和“见贤思齐”,其宗旨一为“反观内心、穷究人性”的“修己成人”,二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的“修己安人”,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善群”。目前来看,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世纪,用儒家思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是,儒家最初的修身宗旨,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正如《大学》之中所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的基础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最有活力和可能性的一个目标。面对经济日益发展、节奏逐步加快的生活,大学生们应时时反问自己“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并日三省吾身,使自己在任何困难和低潮期都能重新获得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希望,每时每刻成就最好的自己。物质生活的充盈和丰富,使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注重物质享受和追求,但却忘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忘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提升。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内在品质、精神状态,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完成好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学问。做人与做学问相比,做人更为重要。用孔子的标准来衡量,真正有修养的一个人,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追求的是一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此外,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如果缺少了廉洁与爱国的思想,就会成为自私和没有担当的人,就会像顾炎武《日知录·廉耻》中所记载:“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其意思是,不廉洁的人把个人私利放在了第一位,不知耻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如果”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担当了一个国家的重要职务,那么他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中华历史文化博大而深邃,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廉洁、廉政文化的内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充分发掘与弘扬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并成为我们新世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强化爱民、为国的高尚情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推进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飞燕 申长崴 陈元婕 曲娜 邹丽辉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大学

>>>下一页更多精彩“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

276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