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篇一

  我学易经的时间不算长,在我49岁时,一个大学教授的朋友极力推荐我学《易经》。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我通读了《易经》原文及相关书籍,后来又从网上观看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易经的奥秘》、《易经智慧》等,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一点一点地思悟,并写下了上百篇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其效果非常明显。

  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易经是一部解开宇宙及人生奥秘的宝典。易经所对应的六十四卦适用于宇宙及人生的六十四种情景,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如何去调整适应?易经又是一部经典的人生哲学,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学习易经,能够解人生中很多难题!

  易经中反复强调,一画开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宇宙万事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太极生两仪,其中又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共存,一阴一阳之谓道。表明了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所谓九九归一,否极泰来,福祸无门,吉凶难料。

  易经适用于做事,更适合做人,易经的理论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经有四大功能:象、数、理、占卜。

  “象”指的是看天文,看地理。“数”指的是一切有定数。“理”是指推理,是和科学最为接近的,最理所当然的。而“占卜”是有条件的,占卜的目的,不是告诉我们结果,而是指出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作为参考。

  我们再来看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代表着人生中的六十四种情景,以及在这种情境中我们应该遵循的总原则。可是现在有很多人把六十四卦当做算命甚至招摇撞骗的工具,这些都是错误的。迷信是一个程度,信到差不多就可以了,超过度就是迷信。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意思是人们要顺着自然走,遵循自然规律,老天只保佑应该帮助的人,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孔子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如果完全相信占卜,就违背了伦理的立场,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做人做事动机要纯正。这样的人才能一生无咎,好运当头。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易经中的占卜最为好奇,这也是易经中最神秘的部分。孔子又说“善易者不卜”。意味着真正读懂易经的人是不会把易经作为占卜的工具。

  一个人不能问结果才去做事情,这样的话动机就不纯了,也不符合自然的道理,不符合易经的道理。任何事情都要以自然的标准加以判断,也就是以客观的标准加以判断。变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所谓一阴一阳合为道说的就这个道理。阴和阳是不可分割的,变的只是阴,阴是不易的(哲学上成为现象),不变的是阳,阴是变化的(哲学上称为本体)。人类的最高智慧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做人做事要有弹性,不可把人生说死。

  我们再来看八卦。八卦是易经的基础,易经以八卦为基础,易经八卦即六十四卦,每个卦都有六个爻,每个爻都有对应的爻辞。六个爻中阴爻的原则是对人对事忠诚到底,阴爻是配合,所以阴爻是用六。阳爻表明创造性,但是就算创造性十足,也要注意阶段性调整,所以阳爻是用九(其中就包含了阴爻的用六,因为创造和配合是相辅相成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乾卦和坤卦。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的唯一的纯阳卦。乾卦是创造,坤卦是配合。乾卦的卦辞是:用九 见群龙无首 吉。乾卦中有六个爻。对应的爻辞分别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其中初九,潜龙,勿用。意味着要做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蓄势待发。勿用指的是要站在不用的立场上来用,站在不争的立场上争先(这一点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很相似)。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味着做人做事要表现得像大人的风范,不能心胸狭隘。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当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失去一定东西,有得必有失,不必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要尽力。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时机一变全都变了。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句话的意思是:龙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审时度势,这样就不会有灾难。此时是准备跃了,就是准备要一跃升天。人生最关键的就是这一跃,跃的上去,就飞龙在天了,跃不上去,那就等着退休了,有点像中国的高考对一个人的一生一样。处于第四爻时还比龙向上还没有飞腾天上,对下却已经离开了田地那样。在此时已经前进而不可以在返回的状态,后退就会落入灾祸之中。 《东坡易传》中这样描述乾卦的三四爻“三与四,皆祸福杂,故有以处之然后无咎”意思是三爻与四爻都是祸福掺杂,因此,要处之有道,而后才能没有祸患。天下最大的福,不测之祸,都汇聚与三爻,是福是祸取决与在此时期如何去做。而到了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就该适可而止了,再往上走就是亢龙有悔。因为 “九五”指帝位,是皇帝。有谁能比皇帝大。包括太上皇,皇帝尊重你了你的权力就大,皇帝不尊重你了,你就一文不值。所以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一切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因此,我们做事要慎始,拿捏分寸很重要,而潜龙勿用就是第一道开关。

  再来说说坤卦。坤卦是六十四卦中的一个纯阴卦。坤卦用六,利永贞。坤卦的爻辞分别是: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其中初六:履霜,坚冰至。指的是踩着霜,意味着天气渐渐冷了,这是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指的是做人做事肚量要大,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染上恶习。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指的是做人要谦虚谨慎,做好自己的本分,从头到尾把事情做好,做好配合工作,成就归于他人。就是说,千万不要和领导争功,不要和别人争功。你为领导做事,事情成功了,应该归功于领导。如果出现问题,你就要主动承担责任。如果一个下属,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都不敢主动承担责任,那你注定要失败。因为你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违背了天道和地道,没有处理好乾卦和坤卦的关系,上下爻不当位。按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取来经是唐僧的,出了事就是猴子的”。猴子主动承担了责任,领导无咎,猴子也没事。正如曾国藩所说“关键时候,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这个时候要多听少说,说妥当的话。六五:黄裳元吉。尊重所有的人,注意协调,有能力但不构成威胁。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柔到最后变极刚,物极必反,乾龙和坤龙相斗,不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如果把乾卦比喻成如何做个好领导,那坤卦就意味着如何做领导的得力助手。自古以来,将坤道发挥得最好的就是明朝的郑和。该他当主角的时候,不用推辞,该当配角的时候,心安理得,能屈能伸。所以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乃自然的真理。其中两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曾国藩写家书,以及年羹尧说错话被杀。历史上乾坤绝配的例子有两个,正面的是刘备与孔明,反面的是乾隆与和珅。而乾卦和坤卦都有相同的四个字:元亨利贞。元代表开始(春天或清晨),亨是指亨通(夏天或中午),利是指利益(秋天或下午),贞是指正当(冬天或晚上)。也是代表一切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

  易经六十四卦都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一个人在成长的最初,对自己的以后是未知的,可是当他成长起来,不免会受到很多赞誉,这个时侯不能受其影响,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二是下卦的顶点,多凶,四是上卦的起点,多惧,所以人要把所有的磨练当成自己成长的过程。这个普遍的规律就代表了人生的六个阶段。

  说到这里,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易经到底能不能用于算命。很多专家教授的回答是:当然可以。这算不算是迷信呢,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说,懂得道理的人就不是迷信,不懂道理的人就是一种迷信。是否迷信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对象的问题。人有三种特性:创造性、自主性、局限性。理性地了解使人人不会情绪化。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可控的,一部分是不可控的。命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局限性。所以命是可推算的。但是你必须弄清算命的目的,只有当一个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带着很多疑惑的时候才可算。而算完之后,由于一切东西都在变化之中,所以也可能测不准,这都是很正常的。其实命就是我们先天带来的人生规划,我们要尽人事,听天命,使后天的规划和先天的规划相吻合,才不会徒劳无功。命运是自己选择出来的,不是死的,世界上没有命定论,人生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有两条路。易经对于命运的基本观点就是:站在不相信的立场上相信,站在相信的立场上不相信。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处在不断变化中,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其实不管是风水还是命运,其实就是一种客观规律,易经所揭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宇宙人生潜在的客观规律。

  易经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家庭和教育中。学习易经就是通过变化的象掌握不变的规律,使我们更加智慧。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必须遵循宇宙的规律。易经的观点是天人合一,生老病死都是宇宙的自然规律,归纳到底就是四个字:元亨利贞。所以易经的道理就是循环往复、物极必反、阴阳变化、动态均衡和超越吉凶。

  那易经真的可以超越吉凶吗?曾教授解释说,吉凶不是利害。易经里的吉凶观点是:顺从易理,有所得,吉;违反易理,有所失,凶。利害只是短暂的效果,得失才是长久的大事。人做事前应该只问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如何。自然是没有吉凶这个概念的,花开花谢只是自然现象。吉凶观念是人的感情因素造成的,所以人应该保持平常心。人生不求大吉大利,要的是无咎。人生规律其实就是吉凶悔吝四个字,这也叫做无奈的必然率。所谓趋吉避凶,也就是要跳出吉凶悔吝这个自然率,做到后悔在前。人还要有忧患意识,但不是自寻烦恼。当人们获得成就时,不要得意忘形,沾沾自喜。当人们取得财富时,仍然要勤俭节约,帮助别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到谦,所以谦卦也是易经中唯一没有吉凶概念的卦。我们认为,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把易经整理出来,使它从一本占卜的书上升为一部经典的人生哲学,一部揭开宇宙人生规律的智慧宝典。

  以上就是我学习了《易经》等后的粗浅了解,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篇二

  《易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万经之首,

  《易经》读后感

  。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许多人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种种感情,我阅读了。

  其实,我并非直接阅读的《易经》,我文言文水平较差,我阅读的是曾仕强教授对《易经》的解析,间接阅读了《易经》。曾仕强教授是台湾的著名学者,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学者。感触颇多,其中《胡雪岩的启示》尤甚。

  这次阅读曾教授的解析,认为观点都比较符合自然辩证法的!现在,许多人对易经有不少误解,当然,更多的人是对易经不了解,尽管他们血液中有着易经的基因!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书中提到,全世界中国人的脑筋最好,最活,因为中国人最懂得变通其实,自然辩证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讲变通。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不坏不好,由坏变好,由好变坏,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都说是外国人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其实不是的,也有人觉得是近代我们中国处处落后,又不求进取造成的这种想法。其实,《易经》它包含了全世界最好的辩证法,而且它的提出比外国早了好几千年,并且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易经不光是辩证法,它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系统,比当今的网络系统还要大,网络的发明归根到底也是与《易经》有关系的。

  《易经》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亘古不变的。易经说宇宙万物归根到底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阴,阳。仔细想想,它的高明简直超出人类智慧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的证明这一点,从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开始,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迈步了。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后是什么呢?就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生万物!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会被时间否定的东西。

  什么叫智慧?智慧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外国人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他们追求的是知识,所以,他们有那么多的专利知识产权。

  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他们追求的是智慧,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智慧,他们不怎么重视知识。最开始说的读书,实际上指的是明理,读书读的是道理,道理是与智慧相关的东西。然而现在,读书是去学知识,学一些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对不对的东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读书早已经不再是它最初的含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外国人提自然辩证法,其实在科学面前他们欠缺让自然引导他们的科学,我们讲师法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篇三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经 系辞下》 最初接触到《易经》或许是从小说中,那些奇幻小说中不乏有道门中人“掐指一算……”在过去的我看来是奇幻无比。但是,而今我已长大,知道并没有那所谓的神仙,能够推演过去、未来之事;所谓的算出某些事,也不过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进行合适的推理和大胆的假设。

  我读易经,易经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唯变所适。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没有人能避免社会浪潮,没有人能逆向而行。 这个社会是一直在变的,它的发展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今天的世界和昨天的是不相同的。社会没有停留,在这个社会中的而我们当然不能停留,我们要么逃离这个社会、避居山林,要么跟随社会的浪潮,大胆面对。

  逃离是不可能的了,那我们就要大胆地面对生活,更要不断地改变自己,使自己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以期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让我们每天都要改变自己,并且坚持改变自己。

  不仅是我们自己要变,而且在变,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都在变,他们的今天也是不同于昨天的。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某个人昨天的不太出色就否定他的努力、否定他在今天的成绩、否定他在的美好未来;也不能因为某个人昨天的出色就不假思索地肯定他

  在今天的成绩、肯定他的未来一片光明……

  以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看待世界,这样你会紧跟世界前进的步伐而不被抛弃。

  变,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你我需要,他亦如是。

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1.国学经典易经读后感

2.传承国学经典读后感

3.传承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4.关于传承国学经典读后感

5.国学经典《老子》读后感

6.读国学经典读后感

23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