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韩非子论文

国学经典韩非子论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学经典韩非子论文

  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韩非子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韩非子论文篇一

  韩非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浅析

  摘 要:在战火纷飞的先秦时期,各种思想为适应不同国家的发展需要而异常活跃,在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现象,其中法家思想就是重要的一个流派,这其中优秀的政治思想对现代社会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法家 韩非 德治

  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生性口吃,讲话并不流利,但善于著书立说,曾著有《韩非子》。在其著作中,他运用丰富的说理技巧和形象的比喻技巧,向后人详尽的阐明了他的政治主张,至今仍对后人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术、势

  1、法、术、势思想

  “法”可以理解为刑法,“法者,县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定法》),可见,韩非认为法是由君主制定的,强制人民百姓执行,凌驾于人百姓之上,百姓必须以它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进而符合法律要求。韩非还主张对百姓要实行严刑峻法,采取强硬的手段对违反法律的人严厉惩处,这在当时那样一个群雄纷争的社会下具有它现实的功能意义。

  “术”即权术,方法。它更侧重于君主统治臣民的权术,同时也包括上级管理下级的权术。在任用人才方面,他坚持举贤任能,对人才的考量更加注重能力,而非贤德,这与儒家思想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韩非的法家思想实用性较强,对利益的回报讲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谁能在在位期间有所作为就可以加封晋级,在更高的官位上做更大的贡献,对德行这类比较“虚”的方面,则不会太过苛求。韩非在对君主知人善任方面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他认为君主不应在臣子面前过早地表明意图,这样会使臣子洞察自己的喜好,那么臣子在说话办事时也就会投其所好来取悦于君主。为避免如此,君主应适时巧妙地掩饰自己的想法,使臣子真实表达自己的意图,得到真实的想法。这些都对君主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势”即权势。韩非认为君主和臣子是一种交换的关系。臣子通过其才能做出成绩进而从君主那里换取权势、官职。从这里就能找出功高震主的原因了,当臣子的官职太高了,君主已经没有权势能够换取臣子的功劳,这时,这种交换关系就会产生危机,出现不平衡,就必然会导致君臣关系的破裂。因此,君主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一定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和臣子保持一定的关系,而臣子为保存自身的安全也应适时掩其锋芒,避免锋芒过甚。

  2、整合三种思想理论

  将这三种思想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势”是法、术的前提,只有将权势掌握在手中,才有法、术的资本。在韩非的政治思想中,有着极其森严的封建等级君主思想,这也是其历史局限性的体现。他认为处于不同级别上的人不能跨越自身的界限逾越其所处范围,只有每个人都各行其是,社会才能稳定有序。首先,君主要掌握好手中的权力,防止大权旁落,这在政治统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运用手中的权势掌控群臣,发挥其领导才能,真正能够统帅群臣,逐渐扩大而并非缩减自己的权利,最终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这三种思想理论中,更多人认为“法”是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以法治国,社会才能规范有序,避免出现混乱,同时“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寻天顺人而明赏罚”(《韩非子·用人》),即表明韩非主张君主在用人要善于发现规律、遵循规律,一旦把握了规律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赏罚分明,不能赏罚无度,要有根据,其中,他的严刑重罚显得格外突出,这表现了韩非明显的铁腕手段,运用法治,使百姓归顺、服从,使社会井然有序,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都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韩非当时所提的“法治”绝不是现代社会的“法制”,而是包含着极强的专制主义思想。

  二、其法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思想等都有很深的影响。从被世人尊崇的孔圣人,到儒家思想的发展者——孟子,再到新儒家学派的改良者——董仲舒,无一不为儒家思想的传承作出了贡献。然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先秦文化重要的一支,法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以权力为中心的法治思想在后世得到沿袭。在奴隶社会瓦解后,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虽然一直保留着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但是在这其中一直都有“法”的严格管理,可以说中国社会一直都处于“法治”和“人治”相结合的状态下存在的。与“法治”相对应的应属“德治”,即儒家所

  推崇的以德治国,旨在教化百姓的品德,使之修养身性,自觉地按照 社会公德行为处事,更多地强调自身对行为的控制,这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并且也适用于一些人身上,但那只是可教化之人,对于人性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如若在性本恶或者后天 环境影响的思想指导下,那么通过单纯的教化或自觉行为的控制就很难成立,必须辅之以外界的干预,以法来干预人们的行为。如若没有韩非的法治思想,相信中国也不会形成现代社会的“法制”国家,虽然“法治”与“法制”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同样也有着极深的渊源,将国家的“法治”得以制度化,是现代社会民主 政治的一大进化。

  三、其政治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韩非的法家思想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这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们不应过分苛求,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其思想为后带来的巨大贡献。他的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严格贯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有着重要影响。

  当我们在提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充分结合古代先贤的聪明智慧,将“德治”与“法治”完美的结合起来,在搞好 经济的同时,不放松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关注,将两个“文明”同时搞上去,使我们的和谐社会社会能够长久的 发展下去。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韩非子论文

246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