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入门 > 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

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

  国学知识博大精深,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它让我学会了文学的精美、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欢迎阅读!

  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一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 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二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不可否认,国学之“中庸之道”,也确实影响并发生过中国社会历史上某些被现代人认为丧权辱国的事实。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建礼教,也确实是麻痹老百姓思想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一种精神枷锁。但是,1817年,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出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尽管当时拿破仑的预言离现在是那么的遥远,而现实绝对给足了这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人面子。我想,其中之含义绝不外乎他已经预感到;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深厚。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具备不怒而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终究要爆发。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我们不妨把国学之“儒家思想”比做一种精神武器,在中国几千年历朝历代的封建势力掌握之下,只要对封建王朝达官贵人有利的,都可以拿来针对被压迫者使用。另外,从现在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当时,无论孔子也好,孟子也好,老子也好,庄子也好,墨子也罢,从人的自身保护意识上来说,也绝对无法脱离当时社会现实而尽力维护当权者的利益。不然,刀架到脖子上,怎么去周游列国?那儿来的三千弟子?所以,《论语》也好,《孟子》也好,《道德经》也好,《逍遥游》也好,《兼爱》也罢,明显地倾向于当权者的利益。那么,有人要问;难道这就是“和”与“礼”的真谛吗?当然不是!因此,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摧毁之后,中国的老百姓听到了两个新名词,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民主”。

  现在,我们可能已经明白;“和”必须建立在人性化平等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它真正的含义。“礼”应该保持人类善良的仁爱真实性,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完整的和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中国大地展开的一场“”,把国学、西学、一切知识学科几乎一扫而光。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许多国学大师都成了牛鬼蛇神。什么“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成了妄想复辟资本主义的大帽子口号。反复辟!批林批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国人的嘴似乎忘记了吃饭,满嘴都是“造反”与”革命”的口号。国人的精神思想已经被麻痹到几乎崩溃的地步,而国学的地位早已经荡然无存。

  三十多年过去了,一个刚刚遭受了精神浩劫的中国,终于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到了现在。国学已经不是“四旧”或精神鸦片,国学文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现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于丹成了国人眼里的美女,阎崇年成了中老年人的偶像,易中天成了当代的明星,纪连海的相貌也成了“有特点”的楷模。这一切,都是国学带给他们的魅力。这一切,都说明国学文化是提高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我想;在当今物欲横溢的社会里,无论八零后也好,九零后也好,都应该拿起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文化国粹认真的读一读,净化一下我们私欲泛滥的灵魂,让天上的古人安心、让地上的老人幸福。从“百善孝为先”的教诲之中,我明白了怎样交友,我明白了“孝”就是“和”,和而德、德而孝。

  我爱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三

  执卷《论语》,醉不忍释。梦回春秋,置身于战火硝烟、礼坏乐崩的年代。是遁世而歌,还是济世救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子云:“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夫子如此,我亦如此。曾闻东坡居士有云:“古之欲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而孔子二者兼有,实为难能,虽说孔子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能成就政治理想,但他的学说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感染着每一代人,倘于今天仍然受用。

  孔子之道,可谓一以贯之。仁也!

  孔子之仁生于战乱,志于治世。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民不聊生。所谓“春秋无义战”,臣弑君者有之,子弑父者有之。孔子忧国忧民,但他更担心人们连起码的是非善恶标准都失去了,因而弘扬仁的思想。仁者爱人,不光要爱父母,爱兄弟,爱子女,而且还应当推己及人,及人之老,及人之幼,泛爱众生。倘若人人都能有爱,人人都能爱人人,人人之间就不会有争斗,世界就会和平。所以,仁的核心价值就是爱。孔子对症时弊,以仁为本,旨在标本兼治。

  孔子之仁上应于天、下立于行。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富与贵,人之所好。”“贫与贱,人之所恶。”试问,谁能不吃饭,谁能不睡觉,谁人不思功名利禄,谁人又不想男女之爱。孔子的“仁” 并非望尘莫及的六根清净、超脱缥缈的化境,在他看来仁和物欲非但不相互矛盾,相反对人欲的合理满足才是求仁的前提。即便如此人又不应该仅仅只满足于物质上的得失,而应该有高于物欲之上的精神追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多么高尚的人生志趣!君子也爱财,但取之必有道。不以其道得之,虽得之,不处也。

  何以成仁?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自身要从孔子思想中获得修齐治平的智慧,还应将仁的思想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己行仁,使学生亲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人,焉得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只有居住在仁德的环境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方可成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失衡,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由于竞争机制和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使得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一些个体或私营者收入迅速增长,与之相比,教师仍然依靠“死工资”生活,收入明显偏低。这种情况与教师的辛勤耕耘形成强烈反差,面对社会上纷纷出现的“大款”们,许多教师丧失了职业神圣感,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于是有的教师自律解除,不廉行为出现,这样的教师去教学生,简直误己误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明的传承,若要学生亲仁,首先还得让学生有仁可亲,我们应该从些些小事做起,从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做起,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依法执教......坚持下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作风,然后学生也会在你的身后慢慢高大起来。

  二、己重礼,使学生克己复礼。人是通过不断的约束自己,而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仪的要求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小人为善难,君子为恶易。人生的失措往往悬于一念之间。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孔子告诫世人,人要走好每一步,不光需要坚定的信念,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经得住色利诱惑,即便在颠沛流离之中也不能改变志向!当然,孔子之礼多指古代祭祀、君臣、会盟之礼,有其时代特点,现今我们不可能再完整的去复制那些繁文缛节,但是基本的礼貌我们还是应该知道一点的。我观今日中国之少年,学问一流,脑筋聪敏,但若论待人待客立身处世之道,则几近白纸。原因很多,就学校教育而言,主要还是存在很多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这如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分数作为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不管别的学生重智还是重德,你都得选择重智,因为其它方面的好坏尚无法比较,这是 “优势策略”。所以人们更愿意花大力气把一个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改造为速度的规格的冷漠的计算器。我们应该明白,教育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电脑,丢掉了品德的教育,怎么可能让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我们理想中的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好,更要让他们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当前国家正着力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畸形的教育模式。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更要响应国家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把希望播撒在下一代的身上。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应该有博大的胸襟,宽宏大量,宽恕待人。现代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存在,而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将自己讨厌的事物强加给他人,这样不仅会破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把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有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有些则认为认为打是亲骂是爱,黄金棍子出好人,免不了己所不欲,施于学生。虽然说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结果在有意无意中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阶级化,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很容易将教育沦丧为鞭挞人性的工具。教育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主体探究的获得,并借此在学习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黄金棍子下实能鞭策出很多循规蹈矩来,却见不得培养出几个个性创造性。所以,人师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多一些包容、理解、引导,少一些责难、处罚,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点!

  做到以上几点,便可以说达到一个仁的最低要求了,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教者的最低要求。倘若只去按部就班、生搬硬套,那便是形式主义、表面功夫,真正的仁来自于心中的爱,一种无私、执着、广阔的爱!

209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