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史学 > 关于中国历史朝代-帝皇简介

关于中国历史朝代-帝皇简介

时间: 嘉洛1198 分享

关于中国历史朝代-帝皇简介

  大家知道古代的的一些皇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代(907年-960年)

  后梁

  后梁(907~923年),即朱梁,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

  朱温(后梁太祖)

  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即后梁太祖(907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 (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义军。因镇压义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梁开平三年(909年)正月,迁都洛阳,因袭隋唐洛阳城。开平五年(911年)改元乾化。

  后人评价

  毛泽东: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后唐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

  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

  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但他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人物评价

  徐培根:①李存勖不但短于为政待人,其军事见地较周德威等为逊,且无接受优良建议之雅量,胡柳陂之战即系不能听从周德威之意见所致,故虽能一鼓作气击灭大梁,但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故转瞬间即告灭亡。②庄宗以少年之姿,承继其父大业,英气勃发,兢兢业业,以开基业,又能宠任张承业、周德威、郭崇韬、李嗣源诸人,故能雪世仇而灭朱梁,开拓后唐之基运。然自入都洛阳之后,自矜功伐,嗜畋无度,宠任伶宦,远斥勋旧;又当大饥之时,吝内库之藏,不赈军士,以侈后宫,遂致众叛亲离,十余年亲冒锋镝所创之帝业,崩溃于一旦。自古帝王成业于戒惧,而败坏于骄恣,诚不易之理也。

  后晋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2年,另别称为石晋,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后迁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

  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石敬瑭时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 [1]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天福七年(942年),忧郁成疾,于六月在死去,时年51岁,庙号高祖,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河南宜阳县西北)。

  历史评价

  纵观石敬瑭之一生,起初靠骁勇善战发迹,继而因廉政而扬名。在战乱频繁之际,他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由于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外族,并且每年给契丹贡送布帛三十万,以换取契丹人对自己皇位的支持,从而将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之下。从此,中国有了“儿皇帝”这一可耻的称呼。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后汉

  后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长大后,面有特象,为当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

  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复为天福十二年。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多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病崩于万岁殿,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

  后周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郭威 - 后周皇帝

  郭威(904年-954年),即后周太祖(951年-954年在位),字文仲,别名郭雀儿。 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

  郭威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佑"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从而激起了郭威反叛。乾佑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后汉。广顺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驾崩,年五十一。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

  历史评价

  郭威生于乱世,长于军伍,勇武有力,豪爽负气,略通兵法,善抚将士,以军功累迁至枢密使高位。终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取后汉而代之,是五代时期军人专权的代表人物。

  在提倡节俭、严惩贪官、严禁军队扰民等方面,郭威也推行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使唐末以来极为混乱的北方社会开始走上安定的道路。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开始转向统一,开始显露出民富国强的迹象,为周世宗也为赵匡胤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威深爱其妻,在其妻亡后,不再另娶皇后,一方面为了纪念忘妻,一方面也看到柴荣的确有才,所以把帝位传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其妻侄柴荣。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历史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十国(891年-979年)

  南吴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年(吴顺义七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天祚三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历4主,立国35年。

  杨行密(852年-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 [1]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史称南吴太祖。

  杨行愍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光启二年(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进苏州。杨行密命周本御敌,却作战失利,失苏州。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派李神福进攻钱镠,于杭州大败钱镠军队并活捉其大将顾全武。经过长期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立足。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唐朝追谥他为吴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吴孝武王,其子杨溥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人物评价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诸侯并起。杨行密在江淮地区举起割据大旗,强力遏止中原军阀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经略淮南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奠基之吴国,初步实现由藩镇向王国转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局面得以实现。

  政治上,杨行密为禅代的南唐奠定经济文化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原因在于一仍吴旧的南唐是南方最为重要的割据政权,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实际上是在以南唐为龙头、以吴越和马楚等政权为呼应的统治区域内实现的,这个时期是唐宋之交社会分野的标点,为后来社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前瞻、新鲜的要素。杨行密经略江淮,实为十国第一人。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李昪

  李昪(889年1月7日 [1] -943年3月30日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李昪原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人物评价

  陆游:帝生长兵间,知民厌乱。在位七年,兵不妄动,境内赖以休息。性节俭,常蹑蒲履,用铁盆盎。暑月,寝殿施青葛帷,左右宫婢裁数人,服饰朴陋。建国始,即金陵怡所为宫,惟加鸱尾,设阑槛而已,终不改作。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焉。

  前蜀

  蜀国(907年—925年),史称前蜀,五代十国政权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

  王建

  前蜀高祖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人物评价

  司马光: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后蜀

  后蜀(934年—966年),又称孟蜀,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后蜀的疆域东线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樊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

  孟知祥

  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

  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一说女婿),在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后出任西川节度使。

  后唐明宗年间,孟知祥逐渐产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后唐朝廷诏令,甚至一度举兵反叛。他于长兴四年(933年)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两川节度使,封蜀王。

  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立后蜀,并于四月改元明德。他在位仅七个月,终年六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

  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 [1] ,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清海节度使。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大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

  刘䶮(yan)

  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龑、刘纻,初名刘岩、刘陟, 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

  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䶮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䶮称帝,建都番禺 ,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年)刘䶮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


关于中国历史朝代-帝皇简介相关文章:

1.中国历史知识

2.中国历史朝代顺口溜

3.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朝代排行榜

4.中国历史上最短的朝代是哪一个

5.夏朝历史知识

4036718